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你的血脉觉醒了吗?
5月5日晚,由中央广电总台打造的重点大型文化创新节目《简牍探中华》播出最新一期,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的“天回医简”成为主角:在地下埋藏条件不适宜保存简牍的四川,竟然珍藏着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扁鹊医书”。经过十余年努力,“天回医简”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等已全部公布,为研究者解读这一重要医学文献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一手研究资料。
今年“五一”假期,乐山大佛、都江堰、剑门关、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三苏祠等文化遗产类景点人气火爆,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在“人挤人”中走近这些见证巴蜀大地历史发展的文化遗产,感受悠久历史与当下生活的美好相拥。
什么是文化遗产?
跨越山河,触摸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气象;穿越时空,探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火种。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由人类创造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存。
如何保护这些宝贵遗产?以蜀地山河为经,以古今对话为纬,我们在对文明的叩问里,书写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四川实践。
这样的实践从源头活水而来。
西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丘陵,河流纵横,多样的地理环境见证了巴蜀文明在岁月里积累、沉淀、升华,留下熠熠文化瑰宝。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四川认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三,奠定了文物大省地位。当前,拥有不可移动文物65231处,其中一般不可移动文物57000余处,田野文物超过60%、仅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就达2134处,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近些年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四川项目的持续推进下,在省内外专业力量开展集成式考古和开放式研究下,四川史前文明之源的版图,渐渐清晰。
稻城皮洛、资阳濛溪河等重要旧石器遗址,从高原到盆地,初步构建了20多万年以来的四川地区早期人类演化格局,让人们在奔涌的历史长流中,看先民们如何在漫漫黑夜里,擎起天地间的文明火种。
听鼓角铮鸣,于细微处感受脉动,书写文保新篇。当前,四川制定《巴蜀文化“两创”工作年度行动方案》等举措,在弦歌不辍、思接千载的传承中,让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共生。
四川人民的文化幸福感,来自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汩汩沉吟的历史足音暗回,勾勒出一幅在碰撞中发生,也在融合中新生的文明嬗变图景。
凝望历史可能只要一个转身,但有时,错过历史也只是因为一个细节。
“五一”期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着火,损失惨重。
2020年,四川开展了全省大规模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工作人员发现,不少几十年前还栩栩如生的千年造像,在风化作用下,如今已模糊不清。
现实一次次印证:文化遗产,有多珍贵,就有多脆弱;发现时有多惊喜,失去时就有多遗憾。作为历史的桥梁、文明的媒介,文化遗产需要被呵护。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如何让巴蜀文脉得以延续、一路生花?蘸满历史的笔墨,正在绘出灿若星辰的巴蜀万千气象。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与三星堆再一次相遇相识,鸭子河依旧在流淌,数字技术好似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一个久远而灿烂的古蜀文明又“活”了起来。AI算法助力文物复原、裸眼3D还原考古方舱……这是“被看见”的文化,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直观表现。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利用裸眼3D显示技术还原考古发掘
以文化之精髓开今之生面,文化传承发展在于述往思来,追溯文化本源,让传统文化全新表达,绽放时代风采。
“文”是根本,亦是传承发展的立足点、着力点。四川瑰丽千年的文物馆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它特有的气质和文化自信。“东坡先生”苏轼、“春节老人”落下闳、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一代良史陈寿……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鉴往知来,四川持续推进三苏、三星堆、蜀道等研究阐释,不断擦亮活化以历史名人为代表的“文化符号”,让传统文化在立足于时代、植根于实践中“有效传承”。
古新自然交融,四川上下求索,“创”是生命力。
数字赋能,“嫁接”出更多可能。吸引“80后”“90后”的川剧《草鞋县令》,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纪录片《天地皮洛》《石窟四川》等,老故事重新演绎。现代科技的加持,成为四川活化、利用和转换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当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配上时尚创新的文艺表达,溢出来的生机与活力又是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破壁出圈,文化活起来、传开来,核心是“人”,重在浸润生活,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传统文化不再束之高阁,“沉浸式”“互动式”的普及推广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唤醒最深处的文化记忆。“东坡文化季”“杜甫文化季”“李白文化季”等等,这些正在形成的千万量级文化大IP,让文化传承发展变得可触可摸,人们有了更多更美好的体验。在不同角落与传统文化相遇,触摸农耕、蜀绣、竹编、银花丝……生活充满文化味,时尚最是汉唐风,在街头,在课堂,在众多的角落,无意中的一次凝眸,你都能遇见鲜活如许的四川。
透过文化遗产,我们看见什么?
在漫长的历史中,生活在四川这片土地上的前人们,留下众多文化遗产。它们仿佛岁月长河中的一个个坐标,让我们看见巴蜀儿女一路走来的光荣与梦想。
通过文化遗产,我们看见了一方儿女的浓浓“乡愁”。每年农历正月初七的“人日游草堂”,人们依然会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生活过的地方,缅怀他的忧国忧民与锦绣文章;历经千锤万凿的安岳石刻,至今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造像,依然能触碰到古人对美的定义与坚守;游人神往的藏羌碉楼,能看见相沿千年的生活方式,更看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文化遗产,我们看见了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经验。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千年都江堰依然润泽成都平原,其中蕴含的治水智慧与民生思想,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古蜀道上“官民相禁剪伐”与“交树交印”的传统,同样启发着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被誉为“手工制盐活化石”的卓筒井,采用“冲击式顿钻法”,被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通过文化遗产,我们看见了继往开来的奋进历程。一到节假日,朱德故里、邓小平故居、陈毅故里等处便游人如织,人们走进这里,怀念开辟新天地的艰苦奋斗,也赓续国泰民安的崇高理想。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在古蔺县二郎镇、在大渡河、在夹金山,理想之路、信仰之路,在常走常新中给人感动,也给人力量。
锦绣山河上遍布的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我们的今天终将成为子孙后代的往日。当我们在今天谈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时,其实我们也在响亮回答,我们要给子孙后代们留下怎样的文化遗产?
本期话题
福利时间
欢迎扫码加入天府新视界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