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跳舞的名作,不止《红楼梦》

岷江轩 天府新视界
2024-08-23

四川人爱舞。


6月1日,舞剧《杜甫》以舞绘诗,带领观众走进成都“古早代言人”杜甫的一生。在这部由四川人周莉亚和搭档韩真编导的优秀舞剧中,“两个杜甫”时而“共舞”,时而跨越时空“对话”,精美绝伦、别出心裁,全网曝光量已达30亿次。


而就在几天前的5月28日,在成都举行的2024全国舞剧创作交流会上,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编导赵明、舞剧《绝对考验》编导丁伟、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制作人陈飞华、著名作曲家吴少雄、舞剧《传丝公主》编舞赵小刚、四川舞剧《红军花》编导马东风、舞剧《家》编导何川、舞剧《红楼梦》编导黎星等,围绕打造彰显中国精神的舞剧精品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初夏的蓉城共论中国舞剧的未来发展与创新。


一个多月前,央视春晚“爆款”《咏春》、一票难求的《红楼梦》、与《醒·狮》同出一脉的《龙·舟》等优秀舞剧作品接连亮相成都;暑期更有《金陵十三钗》《李白》《孔子》《昭君出塞》《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接踵上演,更不用说多次来四川展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提前半年就已经触动了舞迷们翘首以盼的心。


四川人善舞。


成都扬子山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刻有动作清晰的剑舞宴乐场景;前中国东方歌舞团首席演员胡娜、芭蕾公主侯宏澜都来自四川;四川出品的舞剧《家》《努力餐》都曾获得过中国舞蹈界最高规格专业奖“荷花奖”;就连街边的坝坝舞,也透露着四川人乐观的“卷”。最近小红书上最火的,是省体育馆地铁站外的投屏坝坝舞体验课,而“广场舞”大赛每年都会吸引上百支队伍参赛。


新媒体时代,艺术、娱乐的品种和形式多种多样。但舞蹈、舞剧,以其独特的魅力,无可替代。它们是视觉的盛宴,也是灵魂的呼吸,带领人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梦幻之境……


衣袂翩跹,如梦似幻,会跳舞的名作,不止《红楼梦》。四川,这片文化富矿,同样蕴藏着无数瑰宝般的经典名著。从深情浪漫的《凤求凰》到波澜壮阔的《三国志》,从始于吾蜀的方志之书《华阳国志》,到诗词界的璀璨明珠《蜀道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定风波》《登幽州台歌》等,这些作品跨越时空,凝聚着四川文化的精髓,为舞剧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


四川文学巨匠们,如郭沫若、巴金、阿来等,他们的作品同样给舞剧改编带来了灵感的火花。郭沫若的经典话剧《屈原》,改编成同名舞剧后,通过《橘》《陷》《辩》《节》四幕的精心编排,生动地展现了屈原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心之所善、九死未悔、上下求索的崇高风骨。


取材于阿来同名长篇小说的民族舞剧《尘埃落定》,以二少爷“傻子”的独特视角,深刻剖析了人性的贪婪与荒谬。以史为鉴,引导观众在当代舞台上对人性与命运进行深刻的反思。


舞剧《大熊猫》则通过大熊猫这一世界文化IP,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神奇、梦幻、简约的立体画面。


不能只做看戏人,不妨争做戏中人。舞剧《李白》《杜甫》《诗忆东坡》等,用抒情写意和直击人心的舞蹈语汇,讲述他们精彩的一生。李白、杜甫、苏轼都是首批四川历史名人,这一场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爆火出圈的《只此青绿》,打开了舞剧改编的新模式——舞者,也可以是展卷人。而该剧编导之一周莉亚,来自四川。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演出剧照


中国舞与中国画,都根植于五千年的文明脉络中,有着东方美学独有的节奏与留白。


《千里江山图》时隔千年,以舞剧《只此青绿》的形式,继续演绎中国文人心中永恒的青绿之色。中国舞协副主席黄豆豆曾表示:“舞蹈是蕴含民族精气神的艺术,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应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挖掘能量,‘舞出中国风’。”


舞剧如何抓住了我们的心灵?以身体的呼吸,抵达灵魂的心跳。观众在剧场静默,全身心观看舞者调度自己高度审美化的身体姿态,根据韵律和情感、故事,完成一场动态的生命“书写”。


生命的“书写”呼唤生命的“阅读”。生动活泼的视觉审美直觉,与思想深处的抽象文字,彼此配搭,齐心协力,将一场场梦,精准投射到我们的身心。


古今中外,通过舞蹈进行深阅读的优秀案例不胜枚举。人类的经典文本,呼唤着一代代阅读者和诠释者。那些经典的故事,渴望从原著文本里站起来,以更具象的方式显影,向我们走来。


纵观世界,芭蕾舞剧舞台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灰姑娘》《巴黎圣母院》,在文学名著的基础上,构建一座崭新的艺术殿堂,等待观众入场。


在国内的舞剧领域,舞者用身体的艺术,表达红楼、西游、水浒、三国,构造一个立体版的“四大名著”。巴金先生的小说《家》在舞台上用爱情和时代的悲剧引发观众强烈共情。当舞剧《红楼梦》中金陵的十二个少女,用无言的舞姿,表达生命之花最灿烂的时刻,完成了多少代“红迷”无法做到的沉浸如梦!


舞剧做减法,少即是多。关闭一窍,其他窍反而更敏锐,从而实现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知觉的打通,心灵的通感。这与老子说的“大音希声”悄然暗合。


舞剧《红楼梦》演出剧照


翩跹舞步,不仅使绘画与典籍摇曳生姿,也让乡愁多了一分曼妙。


闻一多先生曾说,“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这一论断,我们在《醒·狮》《咏春》《沙湾往事》《骑兵》《努力餐》等舞剧佳作中,都有所感受。


“舞者的身体是活动的雕刻”,也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融入了舞蹈之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故乡的窗户。


以“醒”为神、以“狮”为形的《醒·狮》里,茶馆、狮头、南拳、狮鼓、木鱼歌等元素,如一幅流动的岭南生活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舞者精湛的舞姿中,岭南生活里的家长里短、拳拳爱国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情感,顾盼举止之间,带观众走进一场精神的“返乡”。


同样处处彰显岭南风情的,还有舞剧《沙湾往事》。《赛龙夺锦》中铿锵有力的击鼓,《雨打芭蕉》里唯美细腻的伞舞,还有英歌棒、龙舟鼓等元素,以及富有广东特色的沙湾灰塑、砖雕、粤剧、南狮展演等,都让观众仿佛进入旧日的岭南时光,领略那份独特的韵味和风情。


舞剧《努力餐》中,红色元素与川味文化的巧妙融合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火锅、麻辣烫、回锅肉、担担面等川味美食的麻辣鲜香,以及吆喝声、掏耳朵、擦皮鞋、变脸表演等闲适生活,与舞者们热情奔放的舞姿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成都市井生活百态的生动画卷,烟火气十足。


还有《骑兵》《永不消逝的电波》《咏春》,观众在演员的肢体韵律中,感受“故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重温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


舞剧《努力餐》演出剧照


名作会跳舞,这固然依托于名作本身“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文本魅力,但一系列舞台科技手段的运用,毫无疑问极大提升了名作的舞台表现力,为名作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


如今的舞剧,不管从舞台设计还是灯光的使用,越来越像是一部能够在剧院里观看的“电影大片”: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使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进行多线平行叙事,使得“看不见”的内心活动、人物关系、戏剧冲突“看得见”;


《只此青绿》中大量“静态”的群像在旋转舞台上缓慢流转的造型,实现了电影中“特写”的功能;


更加硬核的是《张骞》,用一个宽19米、最高处3.2米的可旋转流线弧坡分隔舞台空间,还在舞台上设置跑步机,尝试将电影“实景拍摄”搬上舞台。


科技与舞台艺术的结合,不仅在光影,也在演员的服装上。如杨丽萍执导的舞剧《平潭映象》中,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让女主角身上的宽大布料“变身”为立体成衣,既富于变化与美感,又非常符合人物的设定。


色彩、构图、线条、光影……纷繁的舞台元素因为科技手段的参与得以整合。以视觉艺术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立场来切入舞蹈创作,突破了以往舞台置景和表现手段的制约,让中国舞剧之美从“肢体叙事”逐渐走向了“景观叙事”,万千气象在方寸天地中更加生动。


美人如花隔云端。千百年历史中积累的名作,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远离我们,反而伴随时代的滚滚潮声,再次立于“潮头”。



本期话题

你印象中“会跳舞的名作”是哪一部?哪个镜头打动了你?评论区聊一聊~


福利时间

①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天府新视界↓↓↓

在本文评论区留言,点赞前30的网友将获得由新华文轩提供的50元无门槛图书券一张。快来关注+评论+转发三连吧!

“530”,把浪漫写在火星上
是否你也有“舆情恐慌”?
四川版“一千零一夜”,刷起来!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撰文/成博 徐语杨 荀超  张杰 闫雯雯
编辑/郭书琼 尚富霞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府新视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