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学习笔记-手阳明大肠经
腧穴学习笔记
手阳明大肠经穴
学习《针灸基本功》与《针灸腧穴通考》时的笔记。
经
手阳明大肠经
1. 宋以前手足三里通称三里、五里,宋以后手阳明“三里”“五里”为“手三里”、“手五里”,足阳明“三里”为“足三里”,足厥阴“五里”为“足五里”。
2. 手阳明大肠经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为齿脉,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为臂阳明脉。
3. 应试强调,手阳明入下齿交于上,足阳明入上齿交于下。《灵枢》上记载手阳明络遍齿,《阴阳十一脉灸经》只说“入齿中”。
4. 《黄帝内经》更改了六条经脉循行的次序,使得十二经变成如环无端的循环流注,现在的问题是《黄帝内经》这样更改是根据实际观察还是为了把学说修改完备而从理论上这样更改?如果是实际观察,那么急需拿出一个证据,如果确实能拿出这样的证据无疑会大大改变中医的地位,事实上中医从业者大多数人都无法说清楚经络是什么,更不用说拿出证据证明十二经络的首尾循环,大多数人只能从书里找答案,如果是纯理论,那么十二经络的循环可能是一个空中楼阁,对这个问题的细究将使整个经络学说的基础被动摇。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没有人细究这样根本性的基础问题。祝华英道长是已知的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线索。
5. 《灵枢 经脉》中的“经”、“别”、“直”、“支”是《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是没有的,这些新增的枝节有可能是根据人体的真实传导体察而来,也可能是为了迎合经脉循环的理论使十二经能相接,人为增添而来,通过神经解剖与临床经验可以准确判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经别直支”在《内经》体例不统一,需要分辨。
6. 《甲乙经》录手阳明及臂左右各十四穴,唐《千金》增加肩髎(今手少阳三焦经)、秉风(今手太阳小肠经)、肩井(今足少阳胆经)、天髎(今手少阳三焦经)、肩髃、巨骨。唐《外台秘要》归入另外九穴臑会(今手少阳三焦经)、肩髎(今手少阳三焦经)、肩髃、巨骨、扶突、天鼎、禾髎、水沟(今督脉)、兑端(今督脉)。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手阳明穴与今相同,左右各二十穴。
从本条来看,如果十二经络真如大众所想,是有气从某穴到某穴属于某经,如同河流一般确然无疑,那为何历史上会出现穴位归经的变化?历史上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孙思邈、王焘也没有掌握古人“秘传”或如李时珍所说“内景反观”的方法来直接体察穴位归经,如果孙思邈、王焘(其父为宰相)这类掌握极大社会资源的医生都无法掌握此种方法,则当时其他中医的情况可想而知,第二种可能是经络根本就是个假说,根本无法被准确观察,只是由感性经验(包含气功和针灸以及患者的感受)归纳而来,而其物质基础就是今天的解剖结构,所以古人只能根据观察与实践来主观分类,因此出现历史上的穴位归经变化。
7. 《明堂》记载偏历、臑会为手阳明之络、需要注意的是《内经》没有提到臑会为手阳明之络,而《明堂》却提到了,《明堂》的一部分内容比现在版本的《黄帝内经》年代更为古早,包括了王冰和宋人修改前以及《黄帝内经》没有记载的内容。唐《外台》将臑会归入手阳明符合络脉归属同名经穴的规律,但宋代《铜仁腧穴针灸图经》将臑会归入手少阳,宋以后均归入手少阳。目前臑会作为手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
8. 《内经》大迎穴均归于手阳明,后世归于足阳明。
9. 手阳明前臂穴位多采用解剖标志定位,今多采用骨度分寸定位。
10. 手阳明标为大迎、本为阳溪、合谷,手阳明穴为阳溪、合谷。
11. 《灵枢》手阳明是动病为齿痛,颈肿,与《明堂》的合谷、阳溪主治符合。早期手足部脉诊断病,后此类脉转变为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与该经的是动病往往重合。
12. 笔者临床时曾遇到患者自诉“最近手臂一条线连着疼”,让其画出疼痛的线,患者由食指沿着画至肩头,其轨迹与所过穴位与手阳明经完全重合,但不过肩,患者此前从未了解过经络循行相关知识。
13. 笔者临床时在某些特定的患者身上取曲池、手三里、合谷穴、使得肌束跳动后针感胀满(古称得气的一种),施以针刺手法时可见一条清晰的宽1-2cm的红色条带,从合谷过阳溪至于曲池至于肩髃,这种条带不用手法,用电针也可以诱发出来,手法是否是诱发其出现的条件还不明确,笔者目前无法可控地诱发这种条带,目前可以诱发出来的均为女性,20-59岁均有,对于针感均敏感,四肢均可见,只于针刺一侧出现,起针后迅速淡去,如果不告知患者,患者不会自觉出现此条带,此种条带的皮肤改变与针刺入皮肤时皮肤周围出现的红晕相似,只是承条带状,且在皮肤平坦处明显,在关节处淡化,暂且称为“经络显化”,其实质尚不清楚,可能为某种炎症反应,同行亦有发现,尝尝称之为“扎出经络了”,此种条带常仅存于四肢、少能延伸至躯干,在整理完全身全部穴位笔记后公众号会将此种现象的图片放出同时将征集同行的同类图片。
笔者没有验证过的均不说明,凡是验证过的均特别说明。
穴
经穴名称与定位标准号:GB/T 12346-2021
LI1商阳
出《灵枢》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古籍中大指次指不是说两个手指,而是大指侧的第二个手指头即食指。
《灵枢》说商阳在大指次指之端,《素问·缪刺论》又说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明堂》说去爪甲角为韭叶。
按照《灵枢》和《素问》的文字,《灵枢》的端说的就很模糊,究竟是哪个端?是否是指甲的中间,如果是指甲中间的话定位就应当是食指尖了,而不是现代的指甲侧面,而《素问》又说在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同样令人费解,究竟说的是不是指尖?《明堂》说的爪甲角不知是否是上角,如果是上角,那又和现代的指甲根角矛盾。看日本的古籍,基本都是画在指甲根角。
手阳明经井穴
本穴与少商在临床常用于治疗咽痛,实际上大多数都用于治疗感冒时的扁桃体发炎,实际效果,我没有考证过,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有时可见扁桃体上有脓点,患者发热,服中西药后体温下降后又再次上升,这种情况下;使患者张口,医生用针具将扁桃体上脓头点破,在肿大的扁桃体上散刺出血,此时患者肿可消,热可退,此种方法亲验有效,另外商阳如果在指尖放血技术好的大夫可放出很多,至少也要放出黄豆大。
疫情时blibli有一个很简单的几秒小视频教人点摁商阳还是少商(我记不清了)治疗喉咙痛,破了百万,弹幕上大致分为“真的很好用,不疼了”,“不管用,大家别被骗了,按的我手抽筋”两类,这种情况下从患者的主观描述很判断是否起到了真实效果。
《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阳明之络导致的耳鸣耳聋可以刺商阳来治疗,效果“立闻”,现在这条经验几乎已经被遗忘,我在临床也没有用过,有心的同行可以试一试。《明堂》上商阳还可以治疗热病汗不出、青盲、下牙痛。《窦太师针经》说可以在商阳用毫针补泻。
LI2二间
出《灵枢》
定位:手指第二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荥穴。
二间在《明堂》所治基本为手阳明大肠经证候群,与商阳几乎一致,多了“多卧善睡”,《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二间主治“多惊”可能是三间的主治被误录入了二间。宋金元之后多以目昏、牙痛为主症,《通玄指要赋》:“目昏不见,二间宜取”,此穴的作用似乎都可以被其他穴位所代替,例如眼病大家首先会想到睛明等,牙痛多在合谷,临床大夫用此穴不是很普遍,至于有没有实际效果,还需要验证。
LI3三间
出《灵枢》
定位:手指第二掌指关节桡侧近端赤白肉际处。
输穴
《明堂》主痎疟(隔日发作的疟疾),根据《素问·刺疟》分辨疟疾为手阳明病的方法是看疟疾是否先从手臂发作,是否口渴。灸法治疗疟疾是中医治疗疟疾的一个特色的方法,按照孙思邈的说法:“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头项先艾灸大椎,腰脊先艾灸肾俞,手臂先艾灸三间,这种方法同时或许可以迁移到不时发作的皮肤病上。
三间,合谷均可透掌,针可用三寸,于合谷处细说。
三叉神经痛用合谷三间重用灸法,未验。
急食不通并伤寒水结,三间透合谷,三补三泻,至腹中通气,次取承山泻,未验。
其余的主治与二间基本相同。
三间与董氏奇穴重魁穴相近,临床用的时候其实扎的基本都是一个部位,而且两个异名穴位均可以用针麻,但董氏奇穴之重魁穴入肺经,与三间归大肠经之说矛盾,为何?因穴位归经与五脏六腑的理论本就有极大问题。重魁、灵骨、大白三针可成倒马。
LI4合谷
出《灵枢》
定位:
1990年国标: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2006年修订版国标: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2021年11.2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文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在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桡侧。
原穴
《明堂》:二间为“间谷”,三间为“少谷”。此为古人谿谷取象命名,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命名方法:“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与阳谿(阳溪)相对应。
合谷穴古代有称之为“手阳明”穴的,如《太平圣惠方》,因为此处可以触及动脉。
合谷的穴位定位主要争议的点是:“究竟是在第二掌骨桡侧中点,还是在一二掌骨之间虎口曲纹头?”前一种取穴比后一种更靠近掌骨、更靠近指间。按照汉唐中医典籍来看,后一种应为古人所说的合谷。《窦太师针经》明确说明:“在两骨间动脉”,桡动脉经过阳溪到掌背,在一二掌骨结合处移行为掌背动脉,掌背动脉再分支为指背动脉。实际触诊时,桡动脉是很好摸到的,到一二掌骨结合处会消失,到第一骨间背侧肌时动脉即不见,到虎口前方掌背动脉分支时又可以摸到。
《寻经考穴编》所谓捏拳纹尽高肉就是收缩后隆起的第一骨间背侧肌。
如果在临床按照前一种现代教材的标准取穴,则一定会有人说:“这个大夫是院校出来的,内经的合谷可不是这么取的呀,其实真正的合谷是……”如果按照后一种古籍上的取穴,则一定会有人说“这个大夫连合谷都能取偏了呀,合谷按照标准应该是……”,这两种闲言碎语笔者都听到有同行说过,中医此种乱象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诸如此类如果认识不能达到同一高度,一定会是鸡同鸭讲的局面,学习的人若不仔细考证一定会心中糊涂。
合谷的主治,基本覆盖了二间三间的主治,鼻血,热病汗不出,目痛瞑,牙疼,头痛,痎疟、痿痹、唇吻不收、癫狂、喑不能言、耳聋、喉痹、面肿。
关于合谷实际应用的探讨:
①合谷治疗手掌痉挛或肌肉瘫痪或手麻。
用合谷透后溪,针感极强。
②合谷与腰痛点
针灸学内有几条说法如下
a.腰痛点为经外奇穴,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主要治疗急性腰扭伤,桡侧腰痛点与外劳宫相近。
b.《针灸摘英集》:治腰脊内引痛,合谷。临床有报道、合谷、后溪能治腰痛
c.董氏奇穴灵谷、大白可治疗急性腰扭伤,董氏奇穴的取穴一般以杨维杰编著的《董氏奇穴针灸学》为标准,灵骨在手背虎口处,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大白穴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合谷穴外一寸骨边下陷中,距灵骨穴一寸。这里说大白在合谷外一寸,是指现代教材改过的偏向于掌骨的第二掌骨中点的合谷。选取一侧灵骨、大白穴后,进针1.5-3寸,捻转强刺激。
a针体与掌面垂直,bc针体与掌面平行,而且bc均为深刺,笔者常用2-3寸针,针粗0.2-0.35,入针后针可抵于第五掌骨,或直透入后溪皮下,此时捻转,针感强烈,部分患者针感可持续1-2天,出针后整个手的感觉都是酸的。
以上三种方法均需要在针刺过程中嘱患者缓慢活动腰部直至疼痛明显减轻。
学习针灸时候,手掌上下针治疗腰痛基本有这几种方法,现在有一实际问题,腰痛点一侧两个、合谷穴一个、灵骨、大白一侧两个穴位,加上有人说后溪也能治腰痛,那么一只手就有六个穴位,患者来了怎么选?
不难看出,如果以上abc经验都为真,那么1-5掌骨下整个区域都可以治疗腰痛,看出此点,则认识已比只知道几个腰痛点要更上一层,所以不拘泥于穴位的名称,刺激此部位就可以。
第二个问题是此种方法是否真的有用,笔者亲验对某些患者真的有用,曾治一患者坐车时车“颠了一下”后腰部出现弯曲即疼痛,与灵骨、大白下三寸针捻转,约一分钟后患者自诉疼痛减轻至几乎消失。又有一患者家务劳作时腰部紧痛,下针时自诉即减轻。诸如此类,同行亦多有效验。
第三个问题是难道这个穴位对所有腰痛都有用?
说治疗腰痛其实非常模糊,难道腰骶部骨折,强直性脊柱炎之腰痛也能使用?明显是不能的,而且此类动针针法实际应用很多时候并不能做到应手而愈,即使揣穴确有压痛点,如果各位去临床观察,一定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大夫问:“好点了吗,还像之前那么疼吗?”,患者说:“emmm好像比刚才轻多了”,公众号之前发的膝痛案是真正临床的实际情况。一般书上把主治都定位急性腰扭伤。
第四个问题是此类腰痛点治疗腰痛是此处对腰痛有特异性作用还是用广泛的止痛作用。所谓特异性作用,指针刺三阴交处放松子宫止痛经,针刺足三里引起肠蠕动促进排气,针刺环跳治疗脚麻。此为特异性作用。所谓广泛的止痛作用,即麻药止痛药一类。根据韩济生院士研究,合谷此类穴位能够提高痛阈,其有广泛性止痛作用,而其是否有特异性止痛作用,还没有确论,针刺方法诸如条口穴透承山治疗肩周炎之类,其真实疗效往往不如期待中那样好,很可能是针刺后提高了痛阈,而且止牙痛、腰痛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强刺激,在曲池用三寸针强刺激,一部分腰痛患者一样会说有效。这牵扯到如何判断起效的原因,其准确研究的条件之一是有大量诊断明确的患者,其难点在于疼痛的缓解是极主观的症状,不好得出确切令人信服的结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用经络理论解释属于没解释,因为经络理论的解释属于自身循环论证,如果能认识到以上问题,则对穴位认识又深一层。
③合谷发汗
合谷发汗又为合谷主治的一条疑案,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十分确定的一点是扎合谷穴很容易就能让患者疼出汗,合谷穴针感极强,很多患者刺激后单是疼或者紧张都能导致手心出汗,这种出汗不是所谓的合谷发汗。
《针灸摘英集》:“此穴解表发汗大妙”。耿恩广前辈的《实用针灸取穴捷钥》、高式国的《针灸穴名解》都提到用合谷穴发汗,此外笔者在其他书上还看到过合谷发汗的记载,但是记不清名字了,记得名字的只有这几本。《循经考穴编》上也记载:“伤寒无汗,补合谷,泻复溜即汗,汗多,补复溜,泻合谷即止。”《实用针灸取穴捷钥》说的就含糊一些,说“配复溜,汗多可止,汗多可发”。此又中医书中常见的一种疑惑,不知读者发现没有,如果《循经考穴编》所说为真且准确,那么按照《实用针灸取穴捷钥》无补泻的针法就不能得到发汗止汗的效果,因为失去了补泻方法的操作,如果《实用》一书所说为真且准确,那么《循经》一书所说补泻则为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其实根本不用补泻只要同时针刺二穴就能达到平衡汗液的效果。前二书不知道是否是作者亲自实验还是从前书中抄来,到了《针灸穴名解》则说法又一变,高式国前辈记载四十年前自己治过的一重感冒,战而未汗,针合谷,针下患者的冷战立刻止住,稍微捻转汗即大出,过一会就睡着了,第二天就能正常吃饭,只是身体弱,高式国前辈还自诉此后“愈信针道之妙,有不可言传者”,如果高式国前辈自诉为真,那么是不是说明合谷发汗不用复溜也行了?此种皆为令人疑惑处,糊涂处在书中随手皆是。笔者能够确定高式国前辈所说为真,因为笔者在临床操作出同样情况的两例,一例是下肢怕冷的患者,笔者于合谷用加压法(即俗称补法),守气令针感不失,补后10min1后患者手心周身出细汗,回家后自诉之前腿凉不敢靠近冰箱,每次冰箱开门自己都要躲开,出汗后腿部怕冷症状消失。另外一患者是恶寒,可能在发热前驱期,笔者在合谷使用同样针法,针刺后步行3min回家,回家之后就睡着了,醒来后发现出了一身的汗,恶寒消失,只是感觉身体弱,与高式国前辈描述几乎完全一致。
然而这两个人的出汗真的是因为笔者操作引起的吗?笔者只能确定操作前两人均未出汗,操作后即持续出汗,回忆他们的共性,第一室内温度合适,是在温暖舒适的屋内操作的,第二操作后身上均有毯子覆盖,第三他们都是病人不是常人,试想常人在十度的屋子里穿着薄衣能否发出汗来呢,恐怕也是不能的。
合谷是笔者最常演示“如鱼吞钩”之扎跳的穴位,因为此处末端为食指,笔者演示的时候,会叫观者盯住食指,同时向演示者说明两点,第一,笔者可用针操作患者食指抽动或者叫跳动,而且患者无法自控,第二不需要患者说话,也不需要看患者的表情,只要靠手下的感觉,笔者就知道患者的针感如何。如果在肩井、足三里、血海、曲池、手三里等部位操作,则观者往往会说:“刚才没看见,哪呢哪呢?”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针尖与神经与第一骨间背侧肌的接头接触,压力导致神经细胞的电信号变化,产生电冲动,第一骨间背侧肌收缩造成,由于电信号是医生用针刺的外力引起,所以患者是无法用大脑抑制住这种冲动的,表现为患者的不可自控,另外由于电信号是一种能量的释放,临床会发现操作几次后就没有像之前那样诱发出来,如果始终难以诱发出来可能是由于局部病变,此即所谓:“气迟至而不治”,所以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凭借针刺后部分患者的反应判断患者的预后。笔者在与人交流时常被人误解:“原来你是用西医解释,什么神经,什么肌肉,我不要听这些,我要听穴位与经络,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中医”,“原来你是用解剖解释的,那么如何用中医解释呢?”凡是提出这种问题的交流者,说明提问者对人体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如果不能在认知上打通则无法交流,如果无法把两种医学的语言对应到真实的人体上翻译成自然的语言则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此种知识师父传艺时不点破,学艺人不能揪住疑处,学艺的人很可能多年不能得门而入。
LI5阳溪
出《灵枢》
定位:腕背侧远端腕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之间“鼻烟窝”凹陷中。
五腧穴之经穴。
宋以前称为:“阳谿”,手阳明穴(阳溪+合谷)
别名中魁、河口。
有一同名奇穴中魁在手中指二节间,治反胃、心疼。古书中有把此二穴混淆的情况。
《外台秘要》把阳溪与阳谷相混淆。
拇长展肌腱 (列缺) 拇短伸肌腱 (阳溪) 拇长伸肌腱
此处有桡动脉。
主治除阳明经病外还有癫狂、肠澼、胸部病症。
《素问 三部九侯》手阳明脉候胸中之气。
《素问 五脏生成》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灵枢 癫狂》治之取足太阴(商丘)、太阳、阳明(丰隆),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
效果皆未验,亦未见有人在临床用过《内经》的方法。
LI6偏历
出《灵枢》
定位: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四等分的前一等分)。
手阳明之别,别走太阴。络穴。
主治与手阳明经病基本相同。
《标幽赋》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循经考穴编》专主小便不利,肠鸣浮肿。
但是《内经》《明堂》似乎没有记载偏离的利尿作用。只有“风汗不出”。
这个功效应该选取大量术后尿储留的患者看是否能利小便,所以病房的患者较为多,门诊应用这个功效的机会其实相对古人来说很少了,有该类患者的同行可以试试。
《痈疽神秘灸经》艾灸偏历治疗颧疔。
顺便一提,凡是针灸书应当把自己从书上搜集来的以及自己亲自实验有效的分开来,有效的是普遍有效还是个案有效也应当分开来,但是正规的教材与标准这样写又不合体例,所以也只能在公众号上写一写了。
LI7温溜
出《明堂》
又名蛇头、逆注。
宋以前多写“温留”。
定位: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五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郄穴
古书也有说腕上六寸的,《太平圣惠方》以及一些其他的古书说此处有动脉,但是读者可以试一试,这里实际上摸不到动脉。
按照黄龙祥老师说法,《明堂》的手三里是“按之肉起锐肉之端”,下廉是“怒辅齐锐肉”,温溜是“蛇头”,则温溜应是桡侧腕长伸肌移行为肌腱处为蛇头状取穴,避免了五寸六寸之争。
主治中除了大肠经病,《明堂》中还有“癫疾吐舌,狂言见鬼”。
汉以前“癫疾”可以指狂病也可以指小儿痫病。、
另外《针灸资生经》:“温溜治伤寒哕逆。噫哕,膈中气闭寒,灸腋下毫毛”,前一条源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一条源于《千金要方》,到了《针灸聚英》把温溜、腋下毫毛(极泉)、风逆四肢肿(丰隆)的主治一并归入到温溜中,原因可能是抄错或断句失误。
LI8下廉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前臂,肘横纹下四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明堂》:“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怒辅齐锐肉,其分外邪”。
本穴应当在桡侧腕长伸肌与肱桡肌之间。
宋以前与足阳明经“下廉”同名,《圣济总录》改为“手下廉”
早期用来治疗溺黄,眼痛,局部疼痛,到了《针灸聚英》把《铜人腧穴图经》与《针灸资生经》的足上廉主治混入手上廉主治。导致上廉穴增加了“小肠气不足,飧泄”等症状,直接导致近代针灸学教材上廉穴教材主治增加了“腹痛,食不化,便血”等主治。
诸位想想,要是真按照书本所说此穴真能治疗消化道症状?按照中医理论,手阳明大肠经能治疗消化道症状还能解释的看似合情合理,可一般的从业者与大众谁能想到这是因为抄错书留下来的错误知识,这些知识究竟是真的从临床得来的还是拍脑门想出来的,中医书本上的这些知识能不让人起疑么?两千年了,靠实验而不是书本来辨别中医知识真假的观念从来没有深入人心,学出了多少糊涂人,所以说学习中医必先辨别真伪,辨别真伪又是专门的学问。而且治疗局部疼痛也说的十分模糊,完全不能和现代解剖定位出明确的疼痛病因相比,要么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教,否则单靠这些古书自学,难如登天。
LI9上廉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前臂,肘横纹下三寸,阳溪曲池连线上。
《针灸聚英》把《图经》《针灸资生经》《千金》足上廉的主治混入了手上廉。
《明堂》主小便黄、肠鸣相追逐。《明堂》这里很奇怪,有把足阳明主治错误录入手阳明的可能。
这里还有一个抄错的例子,更有意思,古代没有标点符号,《素问 水热穴论》“气冲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气冲有两个,三里有两个巨虚有两个或者四个(上下巨虚),手上下廉又有四个,哪里是八者呢?所以此处一定是说气冲两个、三里两个、巨虚上廉两个、巨虚下廉两个。也就是说巨虚上下廉是指足上廉和足下廉。可是由于语言上的容易混淆,张景岳居然没看出这点,在《类经图翼》的手阳明大肠经穴中,说上廉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三里、巨虚下廉治同,可见张景岳自己也没在临床验证过这个疗效,否则不会这样说。
另有一部分古书上说治疗脑风头痛,这是符合临床经验的。
另外《针灸集成》说手臂麻木不仁,肩髃、曲池、手上廉、合谷。问曰:此证缘何而得?答曰:皆因寒热相博,气血凝滞,故如此也,复刺后穴:肩井、列缺。此条笔者早期已在临床验证过,有时好用,有时不好用,有的手麻患者用后可以说几乎一点疗效都没有,如今回头看来,笔者认为必须按照神经解剖学诊断准确,诊断是关键中之关键,治疗则手段很多,古书上的东西还是模糊,现代的知识配合传统的经验,认识一定会比以前的中医上一个台阶。
LI10手三里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前臂,肘横纹下2寸,曲池与阳溪连线上。
宋以前作“三里”,现行《甲乙》中手三里为宋后所改版本。
《明堂》:按之肉起兑肉之端。
手三里为上三里,足三里为下三里,鬼邪一名出自《千金》,为足阳明之三里。凡书以鬼邪为手三里之别名均为传抄之误。
《明堂》的主治:“腹䐜,肘寒,腰痛不得卧”《明堂》可能把足三里的主治划入手三里。
《甲乙经》是皇甫谧综合《内经》和《明堂》的笔记,现在有人把《甲乙经》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当作证据,手三里居然成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常用穴位。按照全息理论正好对应腰部。中医学习之糊涂可见一斑。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一定有效,原因笔者已经讨论过,要是在临床上施展开,扎完患者说“好一些了”,再归于全息,能糊弄住一片人,然而如此皆是伪学,君不见三角肌也可以治疗腰痛,能用全息解释吗?若是全息果然有用,那也不用什么医学诊断了,手三里还有挽起袖子,在全身上随便一根指骨岂不更加方便?笔者以及各位均可以在上边对应到各个器官,如此治病岂不快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手臂不仁,肘挛不伸,齿痛,颊颔肿,瘰疬”也没有收录《明堂》的主治,王惟一很可能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针灸聚英》误录足三里主治。导致后世出现和上廉下廉一样的情况。
十三五针灸学教材说手三里能治腹痛腹泻,今有学生提问,既然说可以治疗腹痛腹泻,则霍乱之腹泻能治疗否?答曰能治疗,因《针灸聚英》、《古今医统》、《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均记载手三里能治“霍乱、遗矢、失音”,说明古人均有此经验。笔者认为今天的中医学习大多不深究,欲得一明眼人讨论中医极难。正解如下,先要知道后边这三本都是从《针灸聚英》抄来,又要知道此处《针灸聚英》是从《针灸资生经》抄来,还要知道《针灸聚英》是把足三里主治抄错了抄在了手三里下边,最后要知道从《针灸聚英》抄错了是近代诸多教材包含此条主治的原因,然后可以回答:“十有八九是治不了,不信你临床治上100人试试?”
笔者第一次被做出透天凉即是在手三里,室内做完后,当即左手无名指先开始发凉,继而从指端至于掌中温度逐渐降低,左右手互握,如同右手揣兜,左手手伸出在冬天户外走一圈回到屋内左右手互握之温差。
拨动手三里,手指亦随之而动,肩周炎、颈椎病一类患者,手三里均有明显触痛。
LI11曲池
出《灵枢》
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合穴
《千金》别名鬼臣,另外冲阳在肘外曲横纹外头,则此处冲阳本为曲池所在。
曲池《明堂》记载的症候很多,除了阳明经症状之外还有“伤寒余热不尽”、“渴饮则汗出,不饮则皮肤热”、“咽痹不能言”“颈肿”、“身热、惊狂”等。后增皮肤病,《太平圣惠方》已有“风疹”,“瘾胗风”的记载。近代教材又增加瘰疬。此外还常用来治疗偏瘫。
曲池是十三鬼穴的第十二穴,曲池用来治疗精神类疾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曲池的应用除了针刺还要注意灸法。
曲池治疗皮肤病,按照《千金》的记载,不止是局部神经掌管皮肤的破损可以治疗,就是整个身体的瘙痒也可以治疗,而且孙思邈似乎对这个穴位治疗皮肤病非常有把握,称之为“神良”,可惜看不出是哪种皮肤病,应用范围不明确,症状上看着像银屑病。公众号之前发过艾灸治疗皮肤病的病案,部分患者确有效验,而且公众号记录的两位患者不是“好了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效果拔群,至于单独艾灸曲池,笔者临床还没有试过,按照《千金》记载,发则灸之,诸位实验如真有效,可保留过程的证据,投稿至本号。
张景岳用肩髃、曲池艾灸治疗瘰疬,并且说“余用之甚效”,笔者想到周老提到王乐亭前辈用六寸金针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也是确有疗效。《明堂》中还有治疗颈肿的记载,现在研究金针的透法可以拓展到治疗甲状腺疾病。如此说来,从曲池到臂臑乃至于肩髃这一片区域,似乎可以改善颈部疾病的症状,此操作笔者已经掌握,可惜笔者在临床一例瘰疬患者都未碰到过,并未有过经验,只能纸上谈兵了。
曲池的针感向下传导容易,于常人身上皆可引出,向上传导困难,需要结合手法。
类风湿患者,肘关节屈伸不利,曲池穴下针,针下与普通针感大不相同,针尖在曲池穴中有流沙感,用三寸针刺入透至对侧,须臾则肘关节局部温度明显升高,如同发烧一般,但仅局限在肘关节,拔针后消失,这个现象古今文献还未见记载,读者如果有线索还请告知,此种发热是否能在类风湿患者身上普遍引出,此种发热的成因意义为何,待研究。
笔者曾治一曲池部疼痛患者,该患者早年偷渡去韩国打工,工伤后因无法及时治疗落下一病根,即活动时曲池穴疼痛,笔者为其针刺三次,前两次减轻不明显,第三次在曲池针刺后用推内之补法后脑门微出细汗,患者告之有困意,遂当场睡下,30min后睡醒,疼痛消失,其有困意可能是中医暝眩反应,其他穴位亦可出现,与晕针不同。
肘髎LI12
出《黄帝名堂经》
亦作肘窌(liáo)、肘聊
定位:在肘后外侧,肱骨外上髁上缘,髁上嵴的前缘。
肘髎的穴位定位也有争议,根据郑魁山、耿恩广、谢锡亮三位老师的说法,把这个穴位定在肱骨外上髁髁上嵴的前缘是绝对没问题的。
至于争议的小问题,笔者也没搞清楚,记在下方。
《明堂》说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这就很模糊了,外有多外?是哪个陷?
《循经考穴编》上说,肘髎当在曲池斜外些,若五里又向内矣。意思是手五里在曲池和肩髃的连线上,肘髎要在这条连线的外侧。《循经考穴编》虽然这样说,在古代的铜人上,有的把肘髎画在了和五里同一条线上,有的却画在了外侧,近代针灸学教材也很多都说肘髎在曲池外上方。
在正统与嘉靖两个铜人上,肘髎是和天井一个水平面的,天井是在肘间上一寸,那么肘髎差不多是和曲池有一寸的距离了。
另有一本《针灸秘法全书》写的比其他书详细,此书贺普仁前辈还专门点评过,上边说“小海在肘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内与少海隔一小肘尖,外与肘髎隔一大肘尖相去不远,又当知肘髎在曲肘外,曲池在曲肘里,以骨为界”,这里说的小肘尖指的就是肱骨内侧髁了,大肘尖指的就是尺骨鹰嘴了。这里说的好像肘髎在肱骨外侧髁和鹰嘴的间隙一样,那穴位的位置可就与今天大不相同了。
随后接着说:“内外曲肘二海相对,内曲肘尖曰少海,外曲肘间曰小海。外曲肘间又有二穴相对,小海去肘端五分,肘髎在曲肘外廉相去寸半许”。少海与小海肯定是明确的了,这句“肘髎在曲肘外廉相去寸半许”指的是和谁相去寸半许呢?,曲肘外廉指的又是具体哪个部位呢?此处是笔者疑惑。
而更令人疑惑的是,黄龙祥前辈(为行文后以黄代替)说,日本有个肘俞穴,玉森贞助记载这个穴位在鹰嘴和桡骨小头之间,用之有“伟效”,黄说这是《明堂》记载“肘髎”的本来位置,是日本对中国针灸几千年经验的再发现,如此一来,岂不是说黄认为肘髎的本来位置在鹰嘴和桡骨小头之间?这可就与曲池穴少海小海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了。随后黄又说肘髎与天井的关系是,天井在三头肌肌腱尺侧,肘髎在肌腱桡侧,这实在是很奇怪,首先天井在三头肌尺侧这个说法不知根据,肘髎在肌腱桡侧的说法又和“肘俞”是“肘髎”的本来位置的说法矛盾了,鹰嘴和桡骨小头之间哪还有肱三头肌肌腱呢?它们都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黄说现代的定位肱骨外上髁上缘处失去了凹陷的特征,可是髁上嵴的前缘分明有一凹陷,而且黄认为髁上嵴的前缘属于肘大骨内廉而不是《明堂》上的外廉,真是十分奇怪。顺便再说一句这个内外廉古人是根本没说清楚以何为界,图画的又是粗糙不已,所以是根本看不真切的。
总之这段笔者是没太看明白,本来用语言描述就不容易描述清楚,好在文字只是一方面,临床可以从临床验证,笔者就用现代标准的取穴法,也就是郑魁山、耿恩广、谢锡亮三位前辈应用的位置,针感可以达到极强,通俗地说感觉针感向曲池方向“钻”,在临床上有一患者不明原因臂膀至肩部热痛,夜间难受得睡不了觉,按此定位在肘髎、天宗施动退空歇之法,配合肩三针,数次后即不适感消失。所以在临床上,按照国标取应当是没问题的。
古籍上记载此穴治疗肘臂部疼痛、麻木、挛急,完全符合临床经验。只是《针灸聚英》把五里的“风劳适卧”抄错了抄到了肘髎的主治里。后世有沿袭了《针灸聚英》的错误的。
手五里LI13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臂部,肘横纹上三寸,曲池与肩髃连线上。
亦称臂五里。宋以前称为五里。足厥阴经亦有五里穴。
《内经》中一里为一寸,天府穴下五寸,故为手五里。
《灵枢》说五里穴为大禁二十五、五腧之禁忌。此处有动脉。又在天府下五寸,则此处所指五里似乎在手太阴肺经连线上,与天府为同一动脉。
《甲乙》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亦提到大脉。
后世将大脉中央改为大筋中央,疑似从《针灸大全》开始改动,所以今天的针灸歌诀都是:“大筋中央寻五里。”
因此日本有文献根据《内经》将手五里归为手太阴肺经。黄龙祥前辈认为应当区分开脉名与穴名,即五里脉为大臂内侧动脉处,五里穴为今天之五里。
不过五里穴是从什么时候变成今天这个定位的呢?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在《内经》提到五里的时候,说的是动脉,那是与今天的五里穴不一样的。而《甲乙经》已经明确把五里归到手阳明经,如果把手五里放到手太阴经穴上很显然是不妥。可是放到阳明经的连线上又没有动脉,其中必有蹊跷。
《明堂》记载五里主治为主痎(jiē)虐,心下胀满痛,上气。寒热,颈疬适,咳,呼吸难。嗜卧,四肢不欲动摇,身体黄。Wéi(左目右遗打不出来)目,目䀮䀮,少气。与《伤寒论》阳明中风证相符合。
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即穿过了今天的手五里穴。治疗目疾,还没有见到临床有人应用过。笔者认为,看《内经》的意思,嗜卧很可能是疟疾或者内科证中的一个症状,不是普通的疲倦嗜卧,后世把嗜卧作为五里的一个专门主治,而不说明其相关症候群,似乎不妥,例如今天临床多见脾虚清气不升之嗜卧用五里果能得效?
《外台秘要》主风劳,惊恐,久吐血,肘不欲举,风痫。则主治与《明堂》大不相同。观惊恐一症,是否混入了肝经五里的主治?不解。
手五里的针感与肘髎相似。
臂臑LI14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在臂外侧,在曲池与肩髃连线上,三角肌前缘处。
臂臑,不仅是一个穴位名,同时也是一个部位名,《明堂》中天府穴定位为:“在腋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中”,这里的臂臑指的是大臂,而不是穴位。因此天府和臂臑在历史上有搞混的可能。
有一个例子,《备急千金要方》治瘿的穴位“头冲”,又名颈冲,根据描述显然是天府,而在《千金翼方》同样的颈冲穴,在后边又加上了“一名臂臑”,这样天府与臂臑就混淆了。
《针灸甲乙经》五脏传病发寒热里边提到“臂臑俞”主之,这里“臂臑俞”应当是“臂臑”,不是“臂臑”和“臑俞”,拿出原文看一下上下文就知道了,曲池、五里的顺序加上主治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里的错误。
-一般来说,臂臑定在三角肌止点,可是《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说臂臑在两筋两骨之间,举臂平肩有凹。如果使劲,那么这个穴位还会闭住。不知道这两筋两骨与穴闭是什么意思,难道古代取的比较靠上是肩胛骨和肱骨之间?
手阳明大肠经之络(偏历是手阳明络穴),《针灸聚英》:“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
主治为瘿病,瘰疬,肩背痛,寒热病等。
主治中也包括了目疾,但是目疾这条主治有疑点,敦煌卷子医方P3930中提到“合眼中翳方”,给出的是天府的穴位。窦汉卿也以天府治“一切目疾”,那么臂臑治疗目疾可不可能是天府与臂臑相混呢?
临床上应当找100位结膜炎的病人,再找100位干眼症的病人,再找100位青盲症的病人,单取臂臑,看效果。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医学伦理很难通得过。另外不要以为中医需要辨证,所以这样的实验说明不了问题。其实恰恰是这样看似机械的点对点,才是中医灵活辨证的基础。
肩髃LI15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在肩带部,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肩髃的髃,杨上善在《明堂》中说是角的意思,就是肩端的高骨,即肩角。肩髃是部位、是骨头、也是穴位,髃骨就是肩髃穴,在读《内经》的时候要分清。
肩峰是肩胛冈外侧的扁平凸起,当手臂平举时,肩峰的外侧三角肌前、中、后三束之间出现两个凹陷,前为肩髃,后为肩髎。
《明堂》记载为手阳明、蹻脉之会。
主治肩臂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千金》记载可以治疗诸瘿气。《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可以治疗热风瘾疹。《痈疽神秘灸经》记载与足三里配合治疗乳痈。
肩髃这个穴位我印象很深,因《标幽赋》上有一句“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这个故事原本记载在旧唐书上,是中医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病例,如下,隋鲁州刺史库狄鏚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权谓曰:“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以射矣。”针其肩隅一穴,应时即射。权之疗疾,多此类也。这里我要吐槽一句官员得了这个病居然诸医莫能疗,这是很让人怀疑当时大夫的水平的,中医里总有人觉得古代那水平远超现代,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现在医生的水平肯定比古代强,这是众多证据的一个。总之甄权扎了一针看记载基本是覆杯而愈,非医学专业的读者可能觉得很神奇,我很有幸知道有老师复现出这种效果,我自己也在临床上复现出此种效果。一个是肩周炎患者来的时候在床上翻身都不能自己翻,老师处理完了之后当场能做俯卧撑。另外一个是我接诊的患者,在澡堂搓澡的时候自称被搓澡师父搓完之后手就不能上举了有半个月之久,后伸也受限,颇似肩周炎,我当时基础很差,就是按照标幽赋和旧唐书这个方法治的,针完后肩井、曲池、肩髃后患者当即能抬起,患者先是惊讶,然后是惊喜,然后开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反复试验,一边把胳膊举起来放下一边说:“神医神医”,当时房间里目睹这个场面的患者家属有病没病的都凑过来说:“给我扎扎”。其实患者的这个病具体怎么回事,怎么治好的,我心里也不是门儿清。当时的疗效也把我惊到了,以后再也没出现过这样好的疗效。
现在眼界较当时开了一些,回头来看,这个穴位如果要复现出那么好的效果,一个是大夫的诊断要厉害,能诊断出具体是哪个肌腱的哪里病变,病变到什么程度。另外患者得病程度要合适,如果肌肉萎缩太严重,那基本是不可能,临床大多数患者都得扎上一段时间。另外古代用的针都粗,很可能在0.6mm-0.8mm左右,现在用0.25mm-0.35mm的细针,我在临床对比过,患者也反馈,治疗这类病效果细针就是不如粗针好,所以用细针治这类病的时候一定要配合手法,可以增加疗效。
孙思邈在《千金》说过肩髃治“手不上头,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这几乎可以肯定是肩周炎了。《千金》后边有一句话,叫平手取之,这是用这个穴位的又一个关窍,现在很多临床治疗肩关节疾病,让患者坐着,三寸针刺入肩髃,也有效果,但古人不是这么刺的,因为这样刺是让针从三角肌贴着肱骨下去的,没到肩关节里。这个点我是跟山东的一位前辈学的,就是取肩髃,下三寸针,一定要让患者把手臂平举,肩周炎自己抬不起来就大夫给托起来,这样一平举,肱骨外展,肱骨和肩峰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缝,就从这个缝里下针,能下三寸,这时候针在肩关节里,针感和垂手坐着扎完全不一样。这样下针难度也大,有时候扎不进去,要在肩峰端偏外一点下针。有的《针灸学》教材就明确说明,抬臂直刺,进2-3寸,斜刺横刺又是不同的作用,像这种细节,就能看出来不同书的水平差距。
巨骨LI16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在肩带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
巨骨同样可以作为部位名。在《明堂》指锁骨,在《太平》指胸骨剑突,因此鸠尾穴上方同样有巨骨穴。
手阳明、qiao脉之会。
古籍上记载这个穴位多是治疗肩膀局部病变,根据《明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胸中有瘀血,应当指的是肩中有瘀血。只有高武的《针灸聚英》加入了惊痫,破心吐血。这是因为高武把《太平》剑突周围的巨骨作用混入了大肠经的巨骨。
这个穴位临床按摩用的多,针刺并无特殊的经验,按照解剖来辨证就行。
巨骨这个穴位有个倒悬针法,《针灸大成》也有引用,原文说:“禁针,针则倒悬一时倾,针四分,泻之无补,针出始得正卧”。有的人说断句应当是针则倒悬,一时倾。我认为后一种断句更为妥当,那么意思就应当是,巨骨这个穴位不可以扎,如果要扎呢,要把人头冲下挂起来,挂一会之后,就在这个姿势下针,下针只能泻,不能补,把针拔出来才能正常躺在床上。这真是奇葩,难道要把人拴起大头朝下来不成?很少有书提到这回事,有一个很认真的医家叫岳含珍就在《经穴解》里边提到了,说这个倒悬针法,各穴无有,奇怪的很。现在还没有看到有人能很好解释这个倒悬针法的,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还是个待解的谜题。
近代教材说能治疗瘰疬,瘿气,不知从何而来。
天鼎LI17
出《黄帝明堂经》
定位:在颈前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
现代定位:
环状软骨这个水平面,胸锁乳突肌之前是水突,胸锁乳突肌之后是天鼎。
甲状软骨这个水平面,动脉是人迎,胸锁乳突肌上是扶突。
所以临床先从人迎定起,然后定扶突,然后天鼎。
我的记忆方法是,人(迎)站在水上,滑到了,所以人的后边需要有人扶(突),扶他的人站在(天)鼎上,这个鼎的下边有个(缺)盆在装着这个鼎。
以上是现代的,以下是古代的。
《明堂》说天鼎直扶突,和现在一样,但是《明堂》又说在气舍后一寸五,那么定位就要比现在的要低,现在天鼎的高度是水突之后。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如下
《千金要方》扶突的定位混入了天鼎中。
《素问》王冰注解把气舍后寸半写成了后半寸。
《太平》气舍后寸半改成了气舍后一寸。
《图经》抄漏了“气舍”,变成扶突后一寸。
后人改正为扶突下一寸。
但是扶突下一寸明显就和水突等高了,那《明堂》不会说在气舍后一寸五。所以非常怀疑《内经》的天鼎是与气舍等高的,比现在的天鼎要低。
古籍记载的主治主要是咽喉肿、疼,失音。喘息不食。近代加入瘰疬与瘿的主治。
我在临床在治疗肩周炎和颈椎病的时候,查到大肠经有变化,会点按这个穴位,症状越重,患者天鼎就越怕疼。
临床用天鼎治呃逆,打嗝,没有实验过,在此处可以刺激到膈神经,如果刺激准确,治疗呃逆应当是非常有效的。
扶突LI18
出《灵枢》
定位:在颈前部,横平甲状软骨上缘,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灵枢》天牖五部、《太素》大俞五部、《明堂》大输五部:扶突、人迎、天牖、天柱、天府。
由中向外,天突、水突、扶突
关于本穴定位的混乱作笔记如下:
《灵枢》:下至曲颊一寸。
《太素》:曲颊下一寸,人迎后。
以上两个定位就是现代的定位,无疑问。
《图经》等书记载在人迎后一寸五分,人迎后一寸五分就离曲颊下一寸远了,不太合适。
宋校本的《千金要方》把天鼎和扶突的定位互相混淆了,结果很混乱,带偏了之后的一批人。
明刊《外台秘要》与现行《甲乙》记载在人迎后一寸五。而宋本《外台》记载是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宋代人根据当时《图经》的标准把《外台》的内容改了。
下颌角水平天容在胸锁乳突肌之前,天牖在胸锁乳突肌之后。
喉结水平线由内向外人迎,扶突,天窗。
《灵枢 根结》说扶突为手阳明所入。
主治集中在咳嗽、咽喉肿痛、失音。后世加入瘿肿、瘰疬。
《灵枢 寒热病》中:“暴喑气鞭,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杨上善在《太素》的注里说“舌本,一名风府”,所以这里指的是用扶突和天府刺血治疗咽喉病。不是说扶突能治疗舌下出血。
扶突也能刺到膈神经,这是有人说扶突也能治疗呃逆的原因。
另有一点我可以确定,虽然古书没有记载,但扶突真的能治疗甲状腺疾病,即瘿肿。准确地说是在扶突,人迎以及环状软骨附近下针,这点笔者学医至今仅见过一位前辈熟于此道,大约五年前的夏天我曾跟诊过大连的一位老师,我亲眼见到甲状腺患者在接受长期的针灸治疗后突眼与甲状腺肿明显减轻,有的患者疗效好的可恢复至完全正常,有图片为证。当然也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者不能坚持治疗。另外治疗瘿肿的时候老师常常在天突附近用活水蛭外治以增进疗效,其中又有技巧。我回京后在北京的医院问过一些前辈均无此经验,仅有一位前辈告知此为蜞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其他线索,直到我遇上一书,此书名为《LEECH THERAPY》,国内尚无人翻译,网上亦无第二本售卖,全英文,我读此书时才知道,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西欧曾经流行过用水蛭治病的方法,苏联也有医生在用水蛭疗法,有的年份一年要用掉三千万水蛭用作医疗,后来苏联军方指示苏联的科学家St.Ptersburg研究水蛭,并且在1859年发表了“The study of medicinal leeches”来详细叙述水蛭的医疗价值。现在水蛭已经成为一种极为小众的自然疗法,很多医生可能都没听说过,活体水蛭看起来吓人,其实无痛无害,在人身有广泛的应用点,就像中医的穴位一样,可以治疗内科多种疾病。由扶突上的针刺发现后边有这样一个小众的医学体系,实属意外收获。
口禾髎LI19
出《明堂》
定位:在面部,横屏人中沟上三分之一点,鼻孔外缘之下。
古书“禾髎”,与少阳经“和髎”有混淆的情况,所以现在加一口字。
古书上混的实在太多了,不能一一举出,大概耳朵周围是少阳“和髎”,鼻子周围是阳明“禾髎”。
主要治鼻塞、口僻、鼻衄、口噤等口鼻病症。
这个穴位实在太疼了,临床没有用过。
迎香LI20
出《明堂》
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明堂》说迎香一名冲阳,这里和足阳明的冲阳重名了。
与迎香相对还有一个内迎香在鼻孔中,《窦太师针经》《奇效良方》都说在内迎香放穴治疗眼睛的红痛。同样的症状也有古书说在迎香放血就可以,但是古书提到迎香不会明确说明是不是内迎香,一般来说迎香治疗鼻塞流鼻涕,内迎香放血治疗眼的热病。
迎香是手足阳明之会。《外台秘要》归到足阳明,《图经》归到手阳明。
临床多用来治疗鼻塞,面痒,唇肿痛,浮肿,面瘫等疾病。
毛时代出现新医疗法,添加了迎香治疗胆道蛔虫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经验主要由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我没有亲自试验过。《百症赋》提到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可能被误解成了治疗虫病,实际上这里说的是治疗面部瘙痒,和古籍相符合。另外就算真的有效估计现在没人用扎迎香治蛔虫了,有方便的驱虫药为什么不用呢?而且根治蛔虫主要靠现代的城市卫生的提高,所以这条也没有细究的必要了。
很多自媒体说摁揉迎香治疗鼻炎鼻塞,我觉得收效甚微,不信各位可以试试,我曾经兼职做过家教,当时孩子鼻炎,问我摁揉迎香能不能缓解症状,我说你试试吧,结果揉了半个点真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可能天天揉能有效果?但说句实话谁有那个闲工夫天天揉。扎针倒是有效果,但也不是百试百灵,让人满意的有效率根本达不到有些文章上吹的百分之90,有的人迎香针一下,立刻就通了,有的人就是不行。另外在迎香下针后透刺到鼻梁骨,在鼻梁骨上戳几下,似乎可以增加疗效。留针可以久一点,一个小时到五六个小时都可以。常常配合印堂,颧髎透刺。但是这种方法即使起效,在起针后的几天效果大多也会递减,所以只能用作缓兵之计。辨证的话不扎迎香也能起效,老师曾告我一临床病例,一鼻炎患者,分析为中焦有邪,在中脘,三里,另有一穴记不清了,扎完后鼻炎即大为减轻。另外有同行说需要在迎香附近找小结节,用小针刀会提高疗效,我还没有试过。我有一同学素有鼻炎,之前扎迎香效果不显,但近来扎迎香效果突然就有了,用钦针贴之亦有效果。我还确定新吾穴即蝶腭神经节用好了一定比迎香好用的多得多,但新吾穴使用起来有些技巧和要点,要另开一篇仔细讲解,另外可以确定的是鼻炎如果和体质或者身体内部有联动,那无论是新吾还是迎香就都是缓兵之计了,鼻炎是真正需要辨证的疾病,但我这方面的经验还比较少,应当积累一定病例之后再讨论。
||
学以致用
实事求是
文中提及治法患者请勿自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