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忆廖何往昔 沐仲园春风







 扶助农工

注重实践



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夙愿,何事顾忌

——廖仲恺


山河岁月

怀梦向前


1

学校历史沿革

1927年03月,仲恺农工学校成立。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何香凝先生任首任校长。

 

坐落在广州市珠江南畔的仲恺农工学校,创建于1927年3月。创始人和首任校长何香凝先生制定了“扶助农工、注重实践”的办学宗旨,使这所学校成为培养农工子弟的摇蓝。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辗转南海、中山、澳门、乐昌、罗定等地艰 苦办学。


校名变更

1943年01月,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1950年01月,学校改名为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


1954年03月,学校更名为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


1984年08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题写校名)。


2008年03月,学校更名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扶助农工精神


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何香凝先后在上海、香港、广西投身抗日,但她始终以校长、枝董的身份,与仲恺农工学校保持联系,指示学校搬迁到农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坚持扶助农工,坚持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后,广州常遭日寇空袭,何香凝指示学校搬迁到南海县西樵山下的官山圩。以“存真仙馆”和“兴农社”房屋作校本部和课室,搭葵棚作学生宿舍。他们常到附近农民的桑园、蚕舍、画画、丝厂教学实习,与农民打成一片。还开荒种植,把仲恺农工学校力得有声有色。


香港被日军占领后,1942年2月,何香凝在中共廖承志安排下,偷渡离开香港。经海丰、兴宁、曲江、转赴桂林。要曲江逗留之时,何香凝约见农工学校负责人陈颂硕,语重心长地说:“我老弱多病,又要到广西去,前程未卜,故不能担任校长职务了。学校校产由校懂会管理,我还要尽校董职责。学校总有一天会返广州复办的。不论校名怎么改,仲恺这个名字不能改。仲恺扶助农工精神不死。”


师生勤奋教学,注重实践。一方面学习附近农民勤劳勇敢的美德,一方面向农民传授新的农业科学知识,组织农民生产自救,投身抗日.救亡,受到当地群众热列欢迎和大力支持。


1944年六月,日军深入湘桂,粤北局势紧张。学校遵守广东省政府令,迁往新兴县。途中新兴县已被日军占领,师生员工各散东西。分避云浮县波乡西区中学及广西贺县八步等处。当年10月,改迁罗定县松朗乡复学,以一间祠堂为校舍,师生在那里坚持办学一年时间里,乡附近乡村推广较先进的农艺技术。水稻、瓜菜、木薯等农作物大幅增产。农民笑逐颜开,夸奖说:“仲恺学生帮我们多挣半年粮,真是了不起”。


1945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仲恺学校,师生们欢天喜地,热泪盈眶,立即策划迁回广州复办。由于广州校舍被日军进驻多年,仅存的五幢建筑百孔千疮,校园农场荆棘丛生,教学设备一扫而光,仪器图书精华尽失,所以又经过半年的准备,才于1946年春迁回广州复办。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的今天,经过抗日烽火洗礼的仲恺家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多科性的高等农业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仲恺何香凝爱国爱民扶助农工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2

廖仲恺先生

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主导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廖仲恺先生是国父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曾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部长等职

廖仲恺原籍广东归善县鸭仔埗乡(今属广东惠阳县陈江镇),1877年出生于美国,原名恩煦,字仲恺。1893年廖仲恺全家迁回香港居住。1895年,廖仲恺陪同患病的母亲回到家乡。当时他的叔父廖维杰特别关心仲恺的前途,特地安排廖仲恺进入私塾苦读。廖仲恺意气风发,鸡鸣而起,勤学苦习,研读经史策论。后又转赴香港读书。四、五年后,如出两人,各书无所不览,诗词文艺无不精妙,并喜研究维新革命文书。

1924年,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当时国民党右派极力反对。廖仲恺工作起来,困难重重。他为坚持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殚精竭力,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无所畏惧地奋斗。他曾写下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座右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由于廖仲恺一身正气,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右派,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耍出最卑鄙的伎俩,用大量的金钱收买凶手,准备对他下毒手。1925年8月,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左派领袖,身居党政军要职的廖仲恺先生在广州不幸遭到暗杀,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



似屠门握杀刀



身虽去灵明在



辜负女中豪



事凭君独任劳



留诀内子·廖仲恺



廖仲恺血衣之谜







廖仲恺遇难时的血衣,被夫人何香凝苦心收藏保管多年,是一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它在抗日战争时期散失,遗落何方,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1925年8月20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从广州东山住宅“双清楼”出发,乘车往越秀南路国民党中央党部准备开会。廖仲恺快步迈上党部楼前第三级台阶,即遭凶手伏击行刺,四弹皆中要害。年仅48岁的廖仲恺倒下去了,献血染红了他白色的衬衣和浅灰色的西装。




廖仲恺女儿廖梦醒说:“先父是被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右派分子收买的凶手暗杀的。当我和弟弟承志赶到医院时,医务人员已为先父脱下穿了几个洞的血衣,换上洁白的衣服。我们陪伴母亲守在先父遗体旁,非常沉痛,满腔悲愤。但反革命的枪声并没有把我们吓倒。先父遗体还没有出殡,母亲就向各界宣告,:‘苟利于国,则吾举家以殉,亦所不惜!’母亲还向医院索回血衣,经过处理,带回家中收藏,一以铭记仇恨和寄托哀思,二以激励教育后人。”




廖仲恺牺牲后,何香凝为继承其扶助农工遗志,在广州河南石涌口创建了仲恺农工学校,并任校长。何香凝校长于1929年秋赴南洋各国卖画筹款,汇回学校,建成一个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廖仲恺血衣也被转移到这个冷藏库保管。抗日战争期间,仲恺农工学校在战火中几次搬迁。廖仲恺血衣散失了。廖梦醒说:“解放后,母亲重提血衣旧事。1953年,我到广州仲恺学校和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查访时,未见踪影。”



当年,何香凝创建的仲恺农工学校,以蚕丝科为主,旨在振兴中国落后的蚕丝业,使农工受益.何香凝校长从日本特聘一位朝鲜籍国际知名遗传学家和养蚕学家桂应祥为仲恺农工学校高级技师.到校后,桂应祥从事蚕种改良和教学工作,颇有成就.他与我国养蚕专家杨邦杰、程树勋等合作,从大量的外来蚕种与本地蚕种的杂交中,筛选最佳的组合,育成茧后优资、抗逆性强的“仲恺蚕种”系列。“仲恺蚕种”在南海、顺德等蚕区广泛推广,深受欢迎,桂应祥名声大振,中山大学业聘他为教授。但他主要工作仍在仲恺农工学校。蚕种冷藏库使他经常出入的地方。保存在冷藏库内的廖仲恺血衣他业清清楚楚。


日本侵华战争发生后,桂应祥同期我国民族解放事业,仍留校坚守岗位。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拉开序幕。9月,因广州局势紧张,仲恺农工学校师生临时迁至南海县西櫵山办学。桂应祥和少数员工则留守广州校园,继续从事蚕种改良研究工作。1938年10月中旬,日军从广东大亚湾登陆,直迫广州。仲恺农工学校员工紧急疏散。中山大学业奉命往云南江。桂应祥决定随中山大学西迁。仲恺农工学校员工委托桂应祥把储藏在蚕种冷藏库内的二百多个蚕种和廖仲恺血衣一并带走。


桂应祥和中山大学一部分师生由广州经香港,取道当时法属之越南河内,再转赴云南江。桂应祥抵河内后,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引起法国和日本领事馆注意,随后被日本领事馆扣留,强迫他到日本去了




据分析,廖仲恺血衣的下落有三种可能性:一是被桂应祥带到日本去了;二是被驻河内日本领事馆截留了;三是被中山大学师生协助转移到云南江去了。然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有谁能独具慧眼把廖仲恺血衣保存下来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花开花落,时时境迁。廖仲恺血衣之谜,谁来破解?




-THE END-




图片来源:环工211班

编辑:方卓文

审核:李梓龙老师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