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深度系列 | 希克藏品:一览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Amber iisuArt一束 2023-02-08

你还没关注我吗?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精彩艺术动态,不再错过~



上次我们为大家介绍了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的六大开幕展,本次请随我们一起来逛逛重磅展览:《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


 乌利·希克(Uli Sigg)


乌利·希克(Uli Sigg)以商人、外交官、当代艺术收藏家身份,在中国工作生活逾三十年时间。九十年代,希克发现没有收藏家或机构有系统地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后,于是决定以呈现中国实验艺术发展的目标,采取机构的方式而非根据个人品味购藏。捐赠予M+的希克藏品以此宗旨建立,并成为今日“已知最全面的中国当代艺术纪录”。2012年,M+成功游说乌利希克捐赠他数十年间收集1970年代至2012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1463件作品予博物馆,并向乌利希克购入47件藏品,总共为1510件藏品。这批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为了M+的建馆藏品,馆藏的发展基石。


 M+博物馆,香港


M+博物馆高级策展人(也是希克藏品的策展人)皮力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以编年史的框架,梳理中国从1974年到2012年的艺术的具代表性的作品,比较强调中国艺术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这种关系是怎么产生的、怎么互动的。展览里把40年来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所涉及,希望每件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这样的社会现实、社会的重大的关键点,树立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故事。在这个架构起来之后,再挑大家最有印象的作品、最有名的作品放进来,再把历史重要性的作品放进来。





一九八O年代


    八五新潮    


 展览现场,观众在欣赏纪录片:温普林 《七宗罪-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七个行为》


“八五新潮”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运动之一,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打破了艺术工具主义和一元化的状态,迈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步。这一时期也产生了大量艺术史上杰出的作品,第一次把中国艺术推进到国际背景下,重新思考艺术的基本问题,中国艺术从此不可逆转地跨入了另一个时代。艺术家渐渐摆脱以往的题材及风格,转而以西方抽象及概念艺术来创作,探索自身处境。他们组成数以百计的实验团体,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西南团体、北方团队、湖北团体等。

进入展馆内的第一个小展区,可欣赏顾德新、王鲁炎 、王广义、丁乙、温普林 、颜磊的作品。


 丁乙:《十示89-4》,1989年,布面油画


● 温普林:《七宗罪-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七个行为》,单频道数码录像,1989-2009,52分




   不准掉头:   

  1989年 “中国现代艺术展”   


● 展览现场


1989年2月,一群艺术家自发组织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前卫艺术首次走进官方展览场地,“八五新潮”运动亦随之发展至高潮。

此展区的主色调为肃穆的黑白灰调,散发一种“不可掉头”的决心。其中,耿建翌的四幅夸张的光头人像作品尤其令人瞩目。此外还展出张培力、魏光庆、黄永砯、沈远、宋海冬、徐累、徐冰、冯国东的作品。


 张培力:《X?第四号》,1987年,布面油画


 黄永砯:《六走向的小转盘》 1989年 皮箱、墨水、木、黑白照片


黄永砅在1980年代以多种机械装置,以把个人创意和艺术加以区分,《六走向的小转盘》属其中之一。为抗衡同期崇尚自我表达的潮流,他在作品中加装轮盘、骰子,以及抽签方式,提倡艺术创作应交託给机遇和自然。他既深受杜尚等欧洲艺术家的概念性创作手法影响,亦推崇佛教禅宗思想。


 耿建翌:《第二状态》,1987年,布面油画


耿建翌以四幅连续的画面描绘一个光头男人大笑的过程。在抽离现实情境的纯黑背景下,艺术家笔下每张笑脸的表情都有微妙变化。本作品奠定耿氏作为1980年代末中国前卫艺术的先锋地位。他在作品中探讨观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而他所采用的媒介包括摄影、录像、装置、行为展演。


 徐冰:《天书》,1989年,木刻活字印刷、木盒 


如题所示,这是没有人看得懂的“天书”,徐冰耗时四年重组汉字的偏旁部首,自创了四千多个“伪”汉字。这个劳心费力的创作过程与最终作品形成的强烈反差,促使我们反思对传统的人士和艺术的目的。徐冰曾提到,这些假字“似乎让知识分子不舒服”,迫使人们对现有知识体系产生怀疑,很多人在展览期间强迫症似的想要找出哪怕一两个真的字。




    身体与欲望    


 展览现场


二十世纪中后期,少数艺术家们尝试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展现内心状态,也有人将为人熟知的图像转化成超现实场景。各自抒发所思所想,化为看来身为荒诞奇怪的风格。


● 王蓬:《84行为:水墨5》


作品呈现王蓬一项行为艺术表演的纪实过程,艺术家以书法常见的拓印术,用水墨把赤裸的身体拓印在宣纸上。


● 赵刚:《无题》,1979年,布面油画



     抽象实践的突破    


● 展览现场


接下来进入一个有几分宗教感及古老东方气息的展区,万曼的红色壁挂装置与谷文达的新水墨绘画作品放佛有某种默契,也弥漫一股神秘原始的气质,这对师生的作品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两两对话。


此展厅展出的艺术家作品还包括张伟、任戬、张健君、倪海峰、吴山专等。


● 左:谷文达:《两种文化形态交的戏剧性》 1985年 ,水墨宣纸本

● 右:万曼:《对比》,1987,混合纺织布料、墨水纸本、竹,塑胶及金属



作品画面上集合了山水画的图像元素、宗教文本和意味不明的红色符号,其尺寸之大在传统水墨中甚为少见。谷文达创作之时正值1980年代初,他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传统水墨画、政治宣传画和西方思想之间的分岔口。受到西方概念艺术的启发,谷文达将不同时代的水墨风格共冶一炉,丰富了水墨画的形式和意涵。


万曼融合传统壁挂艺术和竹林等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创作出立体的自然景象。他描绘风景的抽象方式,以及运用壁挂的破格手法,别具新意。1986年,万曼在杭州创办当时国内唯一一所由外国艺术家主持的现代艺术机构——万曼壁挂研究所,并指导谷文达等众多学生。他的作品启发新一代艺术家以超越传统的形式去创作。


● 张伟:《AB17》,1983年,布面油画 


● 吴山专:《白菜三新闻一斤》,1985年,布面油画



从80年代再回溯至70年代,策展人精心梳理了当时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风格:主流与地下艺术世界。并向观众展映了一部关于“星星画会”的纪录片。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70年代对抗主流艺术的先锋意识,兴许为“八五新潮”一早打下伏笔。




一九七O年代

    主流与地下    


● 展览现场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的艺术样式,多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雄伟画面。1970年代最早出现的地下艺术运动,便是对革命现实主义的回应。在此展厅,巨幅的艺术作品悬挂于同一墙面,展出艺术家广廷渤、孙国歧、张洪赞、吴云华的作品;而“地下”艺术作品则在对面的墙面上展出,包括艺术家王世龙、刘香成、张伟、冯国东、朱金石、袁加、王克平、黄锐、马德升、佚名艺术家的作品。官方的雄伟、浩大的画面,与地下艺术的精巧、另辟蹊径形成强烈对比。


● 张洪赞:《引来银河水》,1974年,布面油画

● 冯国东:《光河》 1979年,布面油画


● 王克平 :《拳头》,1981年,木 ;《链》,1979年,木


● 黄锐:《花》,1981年,布面油画;《圆明园:新生》,1979年,布面油画


池小宁:《星星画展》纪录片,1997年,单频道16毫米菲林转数码录像 影片长度:47分


这段影片记录了“星星画会”的活动。画会为活跃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地下艺术家团体 ,代表人物包括黄锐、马德升以及王克平。




一九九O年代

    新的社会环境    



● 展览现场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格局正式结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垒逐渐缓和,全球亦随之加速。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融入全球市场。开放的市场环境令艺术家获得展览和商业合作的新机会。许多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看待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但同时亦接受它提供的机会。他们从个人和艺术团体成员的角度,思索文化身份、传统和历史。曾经只活跃于地下的中国艺术,到了1990年代开始踏上世界舞台。

此展区内呈现张晓刚、方力钧、曾梵志、刘晓东、刘炜、杨少斌、岳敏君、张洹、王劲松、谢南星等多位艺术家作品。


 刘小东:《吃》,2000年,布面油画


强烈的平凡和熟悉之感正是刘小东作品的显著特色,但作品事实上是按照精心安排和特意构图创作而成。刘小东跟画中对象本人相处一段时间,并详细研究他们的姿势和肤色之后才为他们画像。刘小东深受英国画家佛洛依德(Lucian Freud)的肖像画影响,追求描绘对象的深层心理面貌。




    玩世现实主义    


部分作品表现出夸张、扭曲、玩世不恭的风格气质,作品中表情夸张的脸孔,扭曲的身体,以及鲜艳的色彩,全都表达出日常生活的百无聊赖。这种被称为“玩世现实主义”的风格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备受青睐。

 方力钧:《1995.2》,1995年,布面油画


这幅油画用色大胆鲜明,空间感活灵活现,呈现物件的技巧严谨细緻,然而主题却难以触摸,营造出超现实的氛围。方力钧经常在作品中绘画光头男人和诸如水、天空等大自然元素,在这件作品中,粉红衬衫男人的位置与其他男人构成的关系,意味过去和现在的相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方力钧作品的重要主题,在其1990年代的画作中,人物时而显得失落和格格不入,反映置身中国社会和经济巨变下的幻灭感。


 岳敏君:《每个人彼此相连》,1997年,布面油画


 曾梵志:《面具:彩虹》,1997年,布面油画


 刘炜:《无题》(局部),1997年,布面油画




   个人与集体   


部分作品也在探讨“个人与集体”的议题,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都重集体而轻个人,而全球化和国际商贸的兴起,则带来了个人主义价值观。艺术家从关注国家和文化问题转向自我省思,探讨日常生活、个人记忆和身份认同。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7号》,1998年,布面油画


 张洹:《家谱》,2000年,彩色照片




    政治波普    


1990年代起,艺术家开始采用流行文化、消费主义符号回应进入市场化经济后的社会环境,成为世界认识当代中国艺术的主要风格。此展区展出李山、余友涵、王广义、刘野、王兴伟、周啸海等艺术家作品。


 王广义:《大批判:香奈儿》 2001年,布面油画


画面中,王广义将文革图像与象征消费文化的“Chanel No.5”香水品牌标志并置,营造出视觉冲突。这既表现了1990年代中国社会对商品消费的狂热,也体现了消费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拉锯。细观王广义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可明显感受到波普艺术的全球影响力,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过渡期,反映了全球大范围内产生的社会经济变化。


 刘野:《寂静的海》 1995年 布面油画




    新的表现形式    


 林天苗:《辫》,1998年 数码印刷布本、棉线、单频道数码录像


艺术家巨大的头像尤其引人注目,这张光头自摄像,有意除去头发这个性别符号。背后由无数线绳编成的长辫愈遍愈细,直至末端连到一块细小的录像荧幕上。录像中一只手继续不断滴辫绳子。打辫可指辫发,或编织布条成辫状,多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


 邱志杰:《重复书写兰亭序一千遍》 1990-1995年 单频道录像,及黑白照片


这项装置作品由一项录像和一项数码印刷品组成,记录书写文字在一张宣纸上的转变。录像展示邱志杰以毛笔写书法,当黑色墨汁填满宣纸时,笔划不再分明,文字难以辨认,最后只成一片黑色的长方形。邱志杰用了五年时间,临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兰亭序》一千次。


 尹秀珍:《衣箱》,1995年,木箱,衣服,水泥,铜牌,单频道VHS录影带转数吗录像


尹秀珍把三十年来的旧衣服一件件折好放进父亲制作的木箱里,然后用水泥把衣服封存在木箱中,只露出一件粉红色上衣。在她眼里,衣服承载了其人生经历和身份,而这个行为则象征她把积累多年的内心感受封存起来。水泥坚强而衣服柔软,凸显她与外在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关系。




    里里外外:北京东村   


北京东三环路外郊区某地的入口处,竖立了一块手写的“北京东村”的牌子,名称呼应“纽约东村”。这里只有破落的旧建筑,还有成堆散落在空地上的垃圾。北京东村在1990年代初时一群行为艺术家的家园。


 张洹:《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995年,摄影


踏入此展区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著名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这是艺术家张洹和另外九位北京东村艺术家全身赤裸堆叠在一起,试图令山峰增高一米。此作品是东村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合作作品。在这幅作品墙面背后的小展区,观众可以观赏由段英梅拍摄的纪录片,纪录了这次行为展演的过程片段。另外还有艺术家马六明、荣荣的行为过程的摄影作品。


 荣荣:1993年,行为艺术摄影作品系列


1993年,荣荣开始在北京东村拍摄艺术家朋友马六明、仓鑫、张洹和朱冥等人的行为展演。行为艺术在当时被认为是越轨之举,因此展演不是闭门就是在荒郊举行。荣荣不仅拍摄,还参与了部分展演。他的照片位中国艺术史上的关键时刻留下了纪录,也是摄影转向概念主义的重要标志。




千禧之后

(2000年前后——2012年)


    当代中国艺术在世界    


千禧之初,当代中国绘画在国际双年展和博物展览中崭露头角,在全球艺术市场上屡创高价。艺术家开始以装置、行为艺术、摄影和录像等创作,回应全球当代艺术界,并与之开展新的对话。


第一个小展区展出何云昌、琴嘎、孙原&彭禹、杨志超等艺术家作品。其中,孙原&彭禹的“图腾”式的作品《文明柱》伫立中央,由人体脂肪等材质制作而成的作品与墙面上艺术家琴嘎背上的中国地图纹身相映成趣,默默对话。


 孙原&彭禹:《文明柱》,2001年,人体脂肪、蜡及金属,装置


● 琴嘎:《微型长征第三号》,2002年,彩色照片


2002年,一群中国和海外艺术家重走红军长征的路线,沿途创作和展出作品,与当地人交流对话。琴嘎背上的纹身,促使我们思考历史和个人记忆之间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


● 何云昌:《摔跤:1和100》 2001年拍、2004年印  彩色照片




   日益丰富的媒介   



摄影也是艺术家们述说故事、探索观念的新工具。通过结合摄影和录像,艺术家能深入挖掘和思考多种议题。这些作品也许不如那些色彩绚丽的大型画作和装置般引人注明,但你只要细心欣赏,定能从中得到新启发。


观众在此展区可以欣赏到王卫、庄绘、郑国谷、刘峥、海波、杨振中、陈劭雄等艺术家的作品。


● 陈劭雄:《视力矫正器III》 1996年,材质:双频道数码录像装置,纸,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金属,塑料,7分50秒


这件作品放置于此展区中央,观众可透过像是手风琴的装置去看到里面的小世界,它或许会让你质疑自己眼前所见。尽头的两个荧幕上的画面既相关又相互冲突,令人不得不尝试去解读此视觉资讯的矛盾本质,以把他们联系起来,并理解其叙事。


● 王卫:《水下1/30秒》,1999年,彩色透明片、声音


● 杨振中:《鱼缸》,1996年,单频道三屏数码录像,材质:玻璃鱼缸,钢制底座,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气泵,扬声器,30分钟




    传统在当代    


艺术家一边探索新媒介,一边从传统中发掘创作的技艺、工具和主题。他们以解构和挪用的手法,革新了过往使用瓷器、丝绸、刺绣、书法和水墨的方式。在二十一世纪初,艺术家将传统揉合于当代的创作方式和媒材之中,塑造出新的视觉文化特色,令自身和中国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占一席之地。


此展区展示了艺术家洪磊、梁远苇、王广乐、王晋、陈羚羊、邵帆、胡庆雁、胡晓媛等艺术家作品。


● 邵帆:《明式须》  2010年,木,单频道数码录像,1分51秒


● 王晋:《中国梦》,1997年,PVC、尼龙鱼丝


● 胡晓媛:《送不出的信物》,2005-2006年,白绫、刺绣木手绷、头发


胡晓媛的刺绣装置用自己的头发作丝线,除了绣出有象征吉祥的花鸟虫鱼图案,还有她身体部位的图像。头发是古代爱侣互赠以表达忠诚的信物,它是身体的一部分,但脱落后几乎可以永久存在。这件作品探讨如何摆脱社会常规,以饱含个人情感的方式抒发欲望。




     新张力    


艺术家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以个人经验联系大众。当代社会中的无聊和孤独等问题,成为其创作的中心议题,这时期的艺术作品探讨社会转型。

此展区可以欣赏到郑国谷、胡向前、周啸虎、孙逊、蒋志等多位艺术家作品。


● 孙逊:《21克》,2010年,单频道高清数码录像,27分钟


有人说,人的灵魂重21克。孙逊疑惑当人类不断追求科技进步,我们会否完全失去灵魂。他的录像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世界。我们通过魔术师的望远镜看到一片荒诞景象,游走在废弃地标建筑之间,时间感和方位感随之瓦解。


● 蒋志:《飞吧,飞吧》,1997年,单频道高清数码录像,5分17秒


一双手在狭窄的生活空间中模仿飞鸟轻拍翅膀,从客厅、厨房到浴室,最后降落在枕头上。影片以马斯奈的歌剧《泰伊丝》(1894)中的《冥想曲》为背景音乐,营造出被困的忧郁氛围,正经历疫症全球大流行的我们对此感受大概并不陌生。



    面对转变&都市化    



在城市急速发展、农村走向都是都市化的过程中,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到了2010年代,都市化的步伐持续不停。艺术家放下过往偏好的政治题材,转而创作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同时,新的媒介和手法为思索和针砭现实的创作带来新方向。

千禧年后,北京到珠江三角洲到各级政府开始依靠经营土地来增加财政收入,是的全国的都市景观发生巨变。制造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大兴土木,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这些现象席卷全国,带来钱多位有的都市化,成为了艺术家的灵感源头。


● 展览现场


在熙熙攘攘的展区,观众可以欣赏到刘韡、黄永砯、徐震、徐坦、曹斐、陈劭雄、储云、艾未未、梁硕、洪洁、刘韡、梁钜辉、宋拓、翁奋、林一林、郑国谷、朱加、邢丹文、尹秀珍等艺术家作品。


● 刘韡:《反物质》,2006年,洗衣机零件、油漆


● 徐坦:《广州三育路14号书店方案及设计》,1994年,彩色照片


这张照片记录了徐坦为展览“没有空间”创作的装置作品,该展览在一个即将被建出租的旧公寓中举行。当时收到了两个改造方案:一个是改造成附设艺术家工作室的小书店;另一个是建成提供“特殊服务”的发廊。徐坦被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想法吸引,并将它们同时呈现,展出照片,并邀请按摩师表演。作品使人关注正在转型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现实生活,社会中各方共生并存,争夺空间和资源。


● 曹斐:《谁的乌托邦》,2006年,单频道数码录像,20分20秒



“它很有意思,因为它是个灯泡厂,它照亮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但同时有没有照亮他们这个内在,或者有没有照亮他们的生命呢?”

——曹斐


曹斐在广东佛山一间灯饰厂担任驻场艺术家期间,制作了这段录像。首先,她向工人派发问卷,询问他们的背景和未来愿景。这些工人大部分都是学历不高的农民工。然后,她邀请部分人在厂房内进行一些工作以外、但渴望已久的行为表演。录像里,现代化机械与工人的梦想交替出现,从而带出一个问题:在经济改革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乌托邦究竟是否存在?曹斐以录像及多媒体装置闻名,藉此对中国城市急速发展的批判,并作为珠江三角洲历史的记录。


● 储云:《东莞城市雕塑》,2009年,雕塑、装置,着色石膏及木


● 梁硕:《城市农民》,1999-2000年,纤维强化树脂、木、金属、油彩


● 尹秀珍:《京剧》,2001/2020年,数码印刷合成丝绸布本(展览版)、凳子、折叠椅、声音 




    尾声:诗意地转变    


● 展厅互动区域


逛了一圈展览,来到靠窗的一个温馨的小角落,发现策展人在灵魂拷问:

“转变,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策展人邀请观众互动参与,观众可自由组合墙面上的字母和汉字,自由诗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此外最隐蔽的角落还有一个迷你空间,观众可在里面对着拍摄头录制讲述有关近来生活上的转变,影片有机会可获得展映。




* 部分图片和资料来源于网络




🌟艺术品私人顾问🌟

咨询更多关于艺术家作品信息

联系微信:jiafeilin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catherine@iisu.art


想要一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