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谈太平桥|陈建邦先生讲述可持续多功能社区的构建之道

建筑,依砖石而建,社区因人而生。瑞安的可持续理念在多年落地与实践之中生根发芽,还应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者心中根植生长——惟其如此,这座城市的生机更能迎来新的蓬勃。基于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与瑞安协商达成共识,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开展《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由陈建邦先生带领学生们走进上海太平桥新天地社区,看瑞安的建设者们如何在可持续理念的指引下,以前瞻性的思考与创新实践构筑韧性灵活的城市生活空间。知行合一,瑞安的理念与实践项目是可持续社区建设的最好教材 陈建邦先生认为:可持续社区是在长期主义视角下纵观城市更新进程的重要窗口。“可持续”意味着长远发展,“社区”包含着建筑设施等硬件,以及让人产生归属感的文化内容等软件。基于深度的理论研究与丰富的实战经验,瑞安提出可持续社区发展的九大原则,从开发建设角度为瑞安项目及行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社区建设的行动标尺。1.社区导向的城市开发 2.多功能复合 3.便捷的公共交通连接 4.适宜步行的道路和街区 5.创造地标 6.打造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公共空间 7.尊重当地文化 8.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生活方式 9.分期开发促成成功 虽然可持续发展之路道阻且长,凭借前瞻性理念、创新思维,以及国际化经验,配合政府的城市发展目标,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质,通过总体规划,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开发与运营管理能力,打造集“生活、工作、学习、休闲”于一体的可持续社区,为现代生活注入活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开篇见义,太平桥项目的前瞻性规划与多功能布局 太平桥项目作为本学期的开篇课程是基于其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及领先时代的多功能布局。太平桥新天地社区整体规划在1996-1997年完成,其规划设计理念在如今看来仍然极具先进性。1997年,太平桥规划在重点考虑了中共一大会址、淮海路、弄堂文化历史特色和多功能社区等要素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社区的定位——即在城市核心位置打造即具有国际文化吸引力又具备本地文化兼容性的多功能社区。在城市设计方面,太平桥整体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中心绿地,这片绿地既是社区的公共空间,又是居民社区生活闹中取静的缓冲地带。这块中心绿地及湖以简单的组织逻辑实现了社区多重功能的巧妙接洽。多功能社区定位让太平桥新天地社区成为了当时极具典型性的一处新型开发项目,该社区20多年的长盛不衰见证了其坚韧的生命力——即顺应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需要,又顺应了当代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同时延续了多功能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慢笔开境,太平桥项目的耐心打磨与街铺构想 前期的规划与布局为可持续社区的建设描绘了蓝图、打下了基石,而一个好的社区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陈建邦先生说:“假设我们今天重新做太平桥地区整体规划,我会更多考虑复合功能的活力街道。”有活力的社区需要有活力的街道,就如湖滨路是一条新路,刻意做成曲线型,瑞安通过城市设计慎重打造这条路的沿街建筑界面,形成相对连续的街道,配合街道的曲线,与这一区域内最高的办公楼在城市景观上连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街区景观。现在,瑞安正在进行东台路的更新。2025年完工后,东台路也将成为太平桥新天地社区最好的街道之一。度量方寸,由太平桥见天地空间 街道划分出的别具风格特色的公共空间让整个社区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和质感。新天地项目所面临的空间构建需求是多维综合的。从住宅改为商业功能,需要对内部空间和结构做调整,并确保今后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对历史建筑进行升级改造,要合理保留其历史风貌,很多被忽视的空间特点、材质特征和设计细节都需要保留下来。太平桥新天地社区的发展是从西向东分成5个商业板块,将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建筑组合在一起,以期将其打造为温暖宜人的城市空间。从太平桥的空间设计中可以看到,新天地项目注重创造公共空间,同时能够精确把握空间的独特风格与作用。究其根本,是瑞安始终以人的需求为尺度来度量城市空间。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还有更多的城市空间等待着更新与重塑,瑞安的可持续社区建设便是要为人的发展留出空间,为历史的沉淀留出空间,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留出空间。城市更新进程中,瑞安以卓越社区建设为答卷,回应社会发展之问,又以丰富理念实践为教材,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火炬。可持续社区建设是为人的发展留出空间,为历史的沉淀留出空间,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留出空间。下一期,陈建邦先生将以智创天地社区的建设经验,向我们展示上海“科教兴市”发展战略下,瑞安如何打造出知识社区发展模式。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瑞安房地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