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重映,为什么我们都想“带着家园去旅行”?

可达 建道筑格 ArchiDogs
2024-09-07




知晓圈内事


2024/04/22




2004年,宫崎骏的动画片《哈尔的移动城堡》上映。电影中年轻苏菲被恶毒女巫诅咒变成老妇人,而打破咒语的唯一机会,是寻找自我放纵但缺乏安全感的年轻巫师哈尔和同伴居住的移动城堡。


2024年4月30日,时隔二十年,这一动画艺术的经典之作重回银幕,继续向一代又一代传递它的故事与感动。


《哈尔的移动城堡》剧照


这座移动城堡可以说承包了儿时对未来的全部幻想。动画完美地融合了蒸汽朋克、建筑、飞行与机械几大元素,探讨了爱、勇气与忠诚、自由与和平等话题。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移动城堡的每块零部件都被设计了出来,巨型烟囱、金属管道、仿生形态、驱动昆虫足等等,无一不在致敬上世纪60年代拥有巨大社会,艺术与建筑影响力的Archigram


《哈尔的移动城堡》动画截图

《哈尔的移动城堡》原设计稿

Archigram经典模型


无独有偶,大洋的另一端仿佛在提前庆祝一般,在2024年1月27日,世界最大邮轮、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旗下“海洋标志”号邮轮从迈阿密启程首航,所有档位船票售罄。

图源网络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海洋标志号邮轮2021年6月起在芬兰建造,2023年6月完工,耗资20亿美元。它由液化天然气驱动,总吨位25万吨,长约365米,有20层甲板,可容纳7600名乘客和2350名邮轮员工

©皇家加勒比


在邮轮爱好者们看来,登上邮轮不仅是一趟旅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对于特种兵式行程,这种旅行更加“躺平” —— 邮轮即目的地,你可以晒太阳、吹海风、看海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正因如此,邮轮的舒适度、便捷度娱乐性则显得格外重要。


这座在海面上的巨型“移动城堡”,拥有一切所能想象到的设施与空间类型,仿佛一座色彩斑斓的微缩城市,为人类在永远流动不歇的水面上提供落脚之地。这种“游牧式”的生活方式似乎拥有无尽的,浪漫的吸引力,与动画电影渲染的主题不谋而合。


作者|可达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海上宫殿
前所未有的巨型邮轮

刚刚启航的海洋标识号,无疑是人类工业革命的宏伟成果。这是一座经过 7 年构思、900 多天设计与建造的「海上宫殿」,也是凝结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造船工艺的「移动城市」。与海洋标志号相比,传奇的泰坦尼克号也小巫见大巫了


图源网络


虽然官方没有明确给出海洋标志号的高度信息,不过从 20 层甲板数可以推测出,它实际高度在 80 米左右。



图源网络


25 万吨的量级,也打破了母公司皇家加勒比「绿洲系列」在 12 年前创造的最大邮轮世界纪录;再夸张一点,这比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福特号」还要大两倍有余。


图源网络


吨位大,意味着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载客数量。海洋标志号的舱房数量为 2805 间,按照「故宫房间计数法」换算,每天睡一间,需要 7 年半才能睡完所有房间


完美家庭别墅,海洋标志号上的顶级房型


邮轮上的公共设施为乘客提供了非凡的海上度假体验:1 个大型水上乐园,1 个溜冰场、1 个剧院、6 个水滑梯、7 个泳池、 40 个餐厅酒吧。所有娱乐空间组成了动静兼具的八大主题。


©Dailymail


邮轮体验中,经常被忽视但又很重要的部分是登船的过程——以往的邮轮设计为了方便游客直达房间,会把电梯放在离入口最近的地方,然而这样很像在机场过关。海洋标志号上反常规的登船路线规划,让乘客一上船就能贯穿整个邮轮、沿着街区纵深看到尽头的海景。


©皇家加勒比




邮轮一百年
从泰坦尼克到海洋标志

邮轮最早兴起于英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洲际邮运任务大多由远洋定期船担负,因此这些船只(通常是客货轮)也被称为“邮轮”。


上世纪初最有名的邮轮当属首航即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它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并于15日凌晨沉没在大西洋海底。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


以泰坦尼克号事件为背景的电影获奖无数


二战时期,多数邮轮被征用作运输船、医疗船。“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在战争期间就被德军征为医疗船,1945年1月30日于波罗的海被苏军潜艇发射三枚鱼雷击沉,遇难人数超过泰坦尼克号六倍。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图源网络


1958年以后,喷气式客机逐渐取代远洋航海运输,过去的“邮轮”逐渐消失。但与此同时,观光性航海开始兴起,很多远洋客轮被改装成近海邮轮。2008年,皇家加勒比公司推出第一艘绿洲级邮轮,吨位达20万吨,开启了豪华邮轮的新时代。

海洋绿洲号 ©皇家加勒比




邮轮上的空间分区

邮轮上的空间可分为客舱、公共空间、后勤空间三大部分。


客舱通常有内舱房、海景房、套房三大类。内舱房没有窗户,但经常运用镜子,柔和的淡色、明亮的灯光,甚至假窗帘来使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海景房位于船体外侧,带阳台或落地窗,套房则包含了更多的私人服务设施。



公共空间包括前台接待、餐厅、商店、赌场、剧院、运动场、甲板泳池等多种,不同定位的邮轮在这一部分会做出差异化的服务。在海洋标识号上,设计师还安排了巨大的“中央公园”,为游客打造了一片“海上绿洲”。


巨大的中央公园 ©皇家加勒比


后勤空间则包括驾驶室、轮机舱、厨房、员工宿舍及活动区,游客通常不会进入这些区域。


邮轮空间设计如同规划一个城市商业综合体,复合了居住、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具备多功能、多空间形态特征。在紧凑空间内填入丰富功能,通过公共空间与娱乐设施提高生活质量。这种小型社区、缩微城市的设计要义,其实曾在现代建筑历史中被反复提及。




从多米诺到光辉城市
柯布西耶“陆上行舟”

1923年,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大胆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阐述了他心目中的住宅标准及基本公理 —— 充足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干净的地板、合用的家具。住宅是用来住人的,不需要繁缛浮华的装饰,也不应昂贵得像个古董。


早在1915年,柯布西耶就与瑞士工程师杜波依斯(Max Dubois)共同提出了一种被取名为“多米诺”(Dom-ino House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住宅形式。它的每一个构件都在工厂流水线上按规定模数成批生产出来,然后运到工地上,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进行组合排列搭配起来。


©quondam.com


1920~1922年,柯布西耶将“多米诺”住宅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雪铁龙”住宅(Maison Citrohan)。同“多米诺”住宅一样,“雪铁龙”住宅也是标准化的框架组成,横向一个开间,两侧由实墙支撑,内部拥有一个贯通两层的大起居室,儿童卧室位于最上层,前面拥有一个建在平屋顶上的空中花园。



1922年,柯布西耶提出了“不动产别墅”(Immeuble Villa)的方案。这一多层公寓由一系列标准的单元构成,其中每一单元都为上下两层,并且拥有一个开敞的花园阳台。楼内还配有商店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俨然是一座独立的小城



从“多米诺”住宅到“雪铁龙”住宅,再到“不动产别墅”,柯布西耶的终极目标是要建设一种与传统城市截然不同的、能够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和汽车时代的现代城市,他称之为“光辉城市”(La Ville radieuse)。



这是一座消除了传统街区、街道、内院等概念的城市。住宅楼蜿蜒盘旋在城市中,高速公路呈网格状分布在楼宇间,路上每隔100米设有一个半岛式的停车场,与住宅楼直接相连,从停车场乘坐电梯可与住宅楼内的走廊式的街道相连。这些内部通道像细线一样把各家各户串联在一起。



住宅楼、停车场和电梯间构成基本居住单位,服务2700个居民。每个居住单位配备有与家庭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社区中心、幼儿园、公园、露天活动场所等。住宅楼里还设有专门的公共服务中心,采用集体经营模式,统一采买生活必需品,餐馆、商店、理发店一应俱全——就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的远洋邮轮一样



柯布西耶为巴黎、里约热内卢等世界各大城市进行规划,竭尽全力推广“光辉城市”,然而直到今天都没能实现。但从他建成的住宅项目中,我们得以窥探他伟大的思想之光。




马赛公寓
比邮轮更高效的空间设计

1952年建成的马赛公寓由法国政府委托柯布西耶设计,它的目标是尽可能多的容纳战后流离失所的居民。作为一个独立住宅,马赛公寓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太过巨大:建筑体长165米高56米,共有18层,宛如一座巨型邮轮,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

图源网络

这个新型密集型住宅底层架空用于停车和通风,除了15层居住单元和设备层外,另有两层购物街,设有蔬果店、洗衣店、水产店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顶层修建屋顶花园和托儿所,设有游戏场地、跑道、健身房、游泳池、日光浴场。城市功能应有尽有,完整地体现了柯布在“光辉城市”中的社会理想。



商业空间 摄影:夏至

马赛公寓屋顶花园 图源网络


在公寓设计中,柯布运用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演变出一套“模数”。这套“模数”以男子身体的各部分尺寸为基础,演化出一系列接近黄金分割的定比数列,居住单元的开间、高度、家具均采用这一数列关系进行设计,因而整个建筑既在功能上满足人体尺度需求,又在比例上显得和谐美观


刻在马赛公寓墙上的“模数”


公寓内采用“跃层式的布局,户内小楼梯上下连接,每套居住单元面宽3.66米,单元包括两层,起居室局部为高4.8米的两层高空间,外侧有花园阳台;每三层只需设一条公共走道,公共区域被压缩,节省了交通面积,又保证了每户南北通透,享受良好的采光与通风。空间的极致运用与排列组合,比传统的邮轮设计更胜一筹。

马赛公寓剖面示意

马赛公寓公共走道





游牧城市
电讯派的建筑乌托邦

1960年代,先锋派思想团体 —— 电讯派(Archigram) —— 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这群建筑师希望依靠技术,以建筑乌托邦的形式对传统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他们描绘的未来城市引发了建筑、社会与技术的多维讨论。

从1960年到1974年,Archigram 创作了900多幅图像,其中就包括彼得·库克(Peter Cook) 的“插入式城市”。这个激进的概念设计了一座幻想都市,其中包含了模块化的住宅单元,可以“插入”到一个中央基础设施的巨型机器上。

©Peter Cook,插入城市


插入式城市实际上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会不断发展的巨型结构:住宅、交通和其他基本的服务——都可以通过巨型的起重机械进行移动

©Peter Cook,插入城市





不完整的美学,这种可能源于欧洲经济重建后,建筑数量激增而产生的理念,在插入式城市的方案中被表现了出来,而且在巨型结构中更为明显。


—— 《Archigram:没有建筑的建筑》

西蒙·萨德勒



"



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能力是Archigram作品的核心。通过对插入式城市、行走城市(The Walking City)、即时城市(The Instant City)的想象,建筑师们提出了一种“游牧”的生活方式

©Ron Herron,行走城市


由于太先锋,Archigram的想法无法被当时甚至现今的技术实现,所以他们也曾被质疑、被调侃是“纸上建筑师”。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诸多建筑师、艺术家、甚至是跨领域的动画工作室产生影响。





结语

从多米诺住宅到行走城市,从远洋邮轮到移动城堡,它们有些令人费解,有些不可思议,有些带着梦幻的浪漫情调,还有些充满怪诞的机械美学。但人类“带着家园去旅行”的梦想贯穿始终。

有些设计不必落地,它超自然的生命力,能与时间共存。



发文编辑|XZn
专栏/审核|Mel
审核编辑 | Miranda Heloise
Reference

https://www.dezeen.com/2024/01/31/icon-of-the-seas-worlds-largest-cruise-ship-sustainability/

https://cruisespotlight.com/an-in-depth-look-at-icon-of-the-seas/

《柯布西耶和他的光辉城市》作者:树栖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5222279

https://www.archigram.net/index.html

《Peter Cook:超自然的生命力》作者:李菁琳©️有方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101447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道筑格 ArchiDog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