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大”为卖点的公共艺术时常出圈成为网红。比如巨型小黄鸭、成都IFS大熊猫、红球计划...日常物品巨大化逐渐成了流量密码,吸引大众疯狂打卡。大黄鸭 ©️ Florentijn Hofman
大黄兔 ©️ Florentijn Hofman
红球计划 ©️ Kurt Perschke
成都IFS熊猫 ©️ Lawrence Argent
网络上,“巨大而沉默的物体”(BDO)同样受到追捧。很多人面对这种事物一边心生畏惧,一边欲罢不能,这种情节被称为“BDO迷恋症”。作为千百年来人类的栖息地与避难所,巨大而庄严的建筑物更是给人带来神圣之感。当我们向泛艺术领域稍作凝望,“巨物”的魅力充溢其间。“大”艺术为何能引起共鸣?当谈论“巨物”之时,我们究竟在探索什么?
成年人喜欢俯视一切,但孩子们会抬头观察。人们只有在面对一个巨大的物品时,才会用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 大黄鸭之父 艺术家 Florentijn Hofman
以巨大的装置艺术吸引人群、锁定目标客户群已成为近年来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众多国际大品牌也加入了这一阵营,用看似简单粗暴的视觉冲击增加话题度和传播性。LV“显眼包”在黄浦江畔
苹果购物袋占领人流高地
巨型Jacquemus手袋在巴黎街头
The North Face大黄人
互联网时代,线下购物模式越来越乏力,商业空间需要保持新鲜元素注入才能吸客。而人类是视觉动物,引发人们打卡的“巨物”装置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一个超级视觉符号,直观的冲击力与新奇的游览体验能在最短时间内调动人群注意力,从而带动线下消费。上海前滩太古里巨型沙滩椅
深圳湾万象城巨猫雕塑
纽约感恩节游行巨型气球
巨物营销的大行其道,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吸引眼球的话题很容易引发社交传播,而年轻人的分享欲与“种草”心理会二次提升艺术品与品牌知名度,再度将线上流量引导至线下,形成流量循环。“巨大而沉默的物体”的概念源自科幻小说,最初在上世纪80年代由作家、评论家Roz Kaveney提出,并被Peter Nicholls在90年代收录进科幻大辞典。未知的文明与巨兽、罕见的气象、广阔的空间、颓唐荒废的工业景观、震撼的野兽派建筑......这些“巨物”充满神秘感、震慑力与压迫感,让人类不禁感到渺小、好奇而无助。图源网络
科幻小说与电影热衷以巨物渲染气氛,比如《指环王》中的阿苟纳斯巨像,《冰与火之歌》的绝境长城,《独立日》遮天蔽日的飞船、《2001太空漫游》黑色石碑,《降临》里贝壳状的不明悬浮物,《齐马蓝》的星际绘画。
《指环王》
《冰与火之歌》
《独立日》
《降临》
《齐马蓝》
巨物美学为何拥有如此魅力?除了“尺寸”这个最为直观的评判标准外,“巨物”还意味着地点不明、目的未知的神秘物体——这种神秘感,正是“巨物”对人类产生震慑力的关键。
加拿大数字艺术家Justin Leduc曾在2018年凭借“死神收割金门大桥”的短视频红遍全网。画面中一位形销骨立、穿着红色斗篷的死神站在大海中央,俯视桥上来往的行人。尽管看不到死神的脸,观众依然能感受到不寒而栗的阴森与可怖。
超出正常尺寸的巨物代表着人类无法理解的科技或魔法,代表着永远不能抵达的世界与不能抗拒的秩序。它能诱发观众的“慕强”心理,产生潜意识层面的归从,恐惧又痴迷,复杂而微妙,欲罢不能。但与此同时,这些数字作品并不会真正威胁到观众自身,精准切中了人类在“有惊无险”之时本能催生的欣喜——一种“令人欣喜的恐惧”。©️ 数字艺术家 Stuart Lippincott
在虚拟艺术领域之外,雕塑由于带有特定的纪念文化意义,有时也会建造得异常巨大以体现威严与崇高。比如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日本仙台观音、乐山大佛等宗教雕塑,这种手法正是利用了上文说的“慕强”心理,以尺寸体现崇高与威严。基督像 图源网络
仙台观音 图源网络
巨型天使伫立在城市中央 图源网络
在俄罗斯伏尔加河畔,有一座热勒夫战争纪念碑。这座高25米的雕塑取自战役中士兵的形象,他身着苏联军服,斗篷随风飘扬,下半身支离破碎化作飞鹤。图源网络
如此巨大雕像的形式呈现眼前,悲怆与沧桑感被成倍地放大。虽不以宗教为目的,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民族情感,热勒夫战争纪念碑依旧让人感到震撼不已。苏联时期的众多纪念碑都具有宏伟粗粝的超现实感,这种雕塑的目的是见证战乱与冲突,告诫后人“和平来之不易”。巨型雕塑往往能更有力地连接情感,让人产生敬畏、产生共鸣。在美国纽约,911事件纪念广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巨物” ——巨大的空。倒塌的双子塔原址,如今是两个6 米的深坑水池,池水不断下落寓意流逝的时间,缅怀事件中的遇难者。巨大的高差让瀑布格外壮观,也让人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失去”,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Mark Lennihan, foxnews水池中央有一个“黑洞”汇集水体循环流动,但却似无底深渊,池水跌落,仿佛能听到过去的回声,让人们的心情更加沉重。作为一种悲剧的表达方式,巨大的“空”比“实”更具震撼力。在巨物美学领域,以人造构架围合而成的“巨大的空”亦是常见题材,光线与水面的运用,仿佛将人拉回远古时期的失落文明。千百年来,人类热衷于建造巨型建筑物。在《圣经·旧约·创世记》中记载了巴别塔的故事:人类曾联合起来兴建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这项计划上帝搅乱了人类语言,从此人类无法沟通陷入争吵,通天塔也就此搁置。图源网络
巴别塔曾经只是神话,但随着考古的发现与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座塔可能真实存在过——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主持修建或增建的一座高塔。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通天塔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高约90米,建在巨大的高台上;高台共8层,愈高愈小,最上层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巴别塔的起源众说纷纭。从功能上看,它可能源自军事堡垒,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居高临下可掌握天时地利。古希腊历史学家认为,“巴别塔”也许是一个天象观测台,新巴比伦人信仰拜星教,星辰是他们的神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巴别塔已脱离了遮风挡雨的居住功能,它带有强烈的的宗教色彩,代表着人类想要接近神明、获得永生的愿望。在全球范围内,巨型建筑往往都出于类似的目的,如埃及金字塔、高耸入云的大教堂。金字塔与城市 ©️ Sebastien Nagy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图源网络
苏联第三国际纪念碑 (想象图,未建成)图源网络
二战后,国际主义建筑风靡全球,城市进入摩天大楼统治时代。60年代崛起的英国先锋思想团体电讯派(Archigram)曾对未来都市进行了大胆的想象。
电讯派的建筑师们创作了900多幅图像,描绘了他们对插入式城市、行走城市、即时城市的构想与设计。这些城市已不再依靠大地而生,而是犹如巨大的机器一样肆意生长甚至移动:住宅、交通和其他基本服务都将通过巨型的起重机械进行移动、拆卸与插入。©️ Peter Cook,插入城市
©️ Ron Herron,行走城市
在大洋彼岸的日本,新陈代谢派的建筑师们也提出类似的提案。1972年,黑川纪章建成了这一理念的真实建筑——“中银胶囊塔”。
©️ Arcspace
即使到今天,巨型构架依然让人类如痴如醉。阿拉伯世界正在修建的线形城市(The Line)高达500米,简洁的外观与夸张的尺度充满超现实感,两座镜面大楼之间是人造绿洲,在浩瀚的沙漠中绵延170公里。这项野心勃勃的计划,是当代人类膨胀的自我意识,还是在拥挤不堪的自然环境中打造的诺亚方舟?在古代,巨型建筑是一种信仰,它象征着神权、王权、战争的胜利与帝国的昌盛。到了近代,巨构乌托邦从宗教、政治意义演变成了科技、经济的力量角逐,建造巨型建筑反映了人类对掌控世界、掌控命运的渴望。然而随着近些年来战争不断、环境恶化,现代科幻作品中的巨型建筑逐渐演变为对未来的悲观主义投射。比如《黑客帝国》里,机器之神建起巨型架构,麻醉并掌控人类。在电影中,真实的世界环境恶劣、黑暗阴郁、没有阳光,建筑如同一个人类的大种植园,充满了末世感。©️《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纵观历史,从远古时期分散的部落到后来的城邦、城市,再到当今的特大都市,人类社会展现出越来越聚集的态势。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人口一再减少,未来城市也许真会像科幻片那样,高度集中在一个巨型架构中。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逍遥游》早在先秦时期,庄子就创造了鲲鹏的艺术形象,让一代代人为之沉醉。巨物美学神秘、崇高、震撼、恐怖但令人痴迷,但它的魅力其实来源于人类自身 —— 好奇、恐惧、信仰、欲望、本能、力量、野心... 所有的情感,都在“巨物”身上得到了投射。我们的内心被看透、被放大、无处躲藏,所以我们欲罢不能。
Reference《刷屏的巨物营销,隐藏着哪些商场用户运营思路? 》https://www.sohu.com/a/757101909_446462《巨物美学:何为“大”的魅力》作者:何冰轮 木兰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298663816/1776dfb8801901e7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