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一棵树 I 樟树 I 2022年4月 WK15

Huimei (Lily) 跟huimei玩转大自然
2024-09-04

Floating Landscapes by Catherine Nelson, Pinterest

三月屯的自然笔记早已耗尽,趁着做核酸的功夫偷瞄到草地上早已开满了“一年蓬”,之前定点观察的樟树枝也从抽红色嫩芽的阶段步入了花期。好在家里还有望远镜可以让我近距离观察窗下的樟树小七。


在越艰难的时刻越要保持乐观,接下来几周的定点观察只能基于自己的阳台小花园,日常阅读和“云”观察“观察一棵树“的树友们。春暖花开已过,期待早日能回归到真实的大自然中。

樟树小七

定点观察枝

左:3月抽出嫩芽的枝条,新芽显红色是因为叶绿素还未形成

右:4月同一支樟树枝已步入花期,花香四溢似幽兰


第15周作业

  1. 观察自己“指定”的枝条,包括走向、花芽与叶芽的发展关系,尤其是花序掉落后,小叶的生长(存去)情况

  2. 观察树的生殖器官:果实的变化,收集果实播种,观察发芽情况

  3. 开展树的交际网络观察,观察树上邻居



#1 

 谷得雨而生 

 又是一年谷雨日 


过去的一周经历了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即“谷得雨而生”之意。这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花红柳绿的春色逐渐逝去,降水明显增加,对于春天的农作物而言,此时上升的温度、充沛的雨水是谷物茁壮成长的保证。

在春节前购买的文心兰,又长出了小笋芽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其中更是以四月的“谷雨”和五月的“小满”对农耕的意义重大。谷雨令谷子发芽生长,而小满令谷子灌浆,颗粒饱满,都是秋收的重要节点。


谷 雨 三 侯


  • 一侯,萍始生寓意谷雨时节植物快速发育;

  • 二侯,鸣鸠拂其羽寓意布谷鸟开始“布谷布谷” 地催促人们莫耽误农时;

  • 三侯,戴胜降于桑 指的是戴胜鸟已飞回桑树上,寓意正是采桑养蚕好时节。

谷雨也是牡丹与芍药季,每年四月都会在网上预定菏泽的牡丹和芍药伴随到夏。好在今年3月初种下的芍药老根在疫情封控的上海,让我没有错过谷雨后的第一朵芍药。

谷雨也是茶文化的重要节气,人们将谷雨前采的茶称为“雨前茶”,清明前的称为“明前茶”,古人对这两类茶做了明确的对比,即:“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周看了《详谈》对小罐茶创始人的访谈,这位曾打造多款爆品的营销大神,在2016年推出小罐茶,以产品质量、设计、情感为核心,将茶叶品控工业标准化,并将大师技艺数字化的牛人,创新地将中国传统茶叶按照快消品的思路,打造出了中国首个大规模茶叶品牌。

谷雨过后,早春短生植物在真正的玩家还没完全苏醒过来前,已贪婪地收割了第一波春日阳光,绚丽绽放后落下序幕。接下来登场的便是黄的油菜花、粉的桃花、白的杏花、还有嫩绿的新茶...而此时,大地的色彩才算真正丰富起来。

大自然在我生日这天,让月季仙子送给了我最棒的生日礼物


法布尔曾提到,充满“智慧”的植物是整理大师,能够让花芽与叶芽通过精密的构造将幼叶整整齐齐地收拢在一个小小的芽中,随着叶不断地获取阳光合成营养物质供给芽苞,直到芽点成熟舒展开,人们终将被一个如此小的花苞竟能藏下那么大朵花而感到惊艳。



#2

 是叶非叶 

 植物的小机灵 


在读《法布尔植物记》的时候,看到植物迫于生存环境压力,还能“随意”改变叶的功能,原本的“叶”表现出了异常的生长现象,比如变态成刺来保护自己,变成鳞叶来保护嫩芽,变成苞片来吸引传粉伙伴,这些叶的变态在植物学中被称为“变态叶”。

向日葵的黄色花瓣为“边花”,真正的职责是用来吸引传粉者。


取代花朵的苞叶

比如六月开花,十月结出像草莓一样红色果实的山莓花,在进化过程中把叶子变成了花底端的白色苞叶。乍一看白色的苞叶仿佛花瓣一般,而真正的花却是花中央圆圆的黄色部分,花瓣是有的,只是非常小,几乎看不清楚,呈现淡淡的黄绿色。想要用中间连看都看不清楚像花蕊的小花吸引昆虫,几乎是不可能的。山莓花之所以会把叶子变成花苞的一部分,是为了在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五六月份吸引昆虫。同样用苞叶“骗人”的,还有我们圣诞节常见的一品红,被染成艳丽的红色苞叶,也是为了吸引昆虫来为它传粉。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绿色星球》


捕食昆虫的叶子

除了用叶伪装成“花”来骗传粉伙伴,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植物还会将叶演化成”昆虫猎手”,比如猪笼草。它演化出的捕虫叶,就是那个含有强酸性消化液的口袋,上面还有个盖子,会在晚上关闭,白天打开,遇到雨天也会盖上防止雨水进入。像猪笼草这样靠昆虫为生的植物,往往因为生存环境养分匮乏,土地贫瘠。在土地不够肥沃,接收不到充足阳光,不能随心所欲进行光合作用等诸多不利条件下,为了活下去,猪笼草才会演化出抓昆虫并用消化液溶解,以此来补充匮乏的氮元素。

图片来源于《法布尔植物记》


是针还是叶

大家都见过仙人掌吧,仙人掌将自己的叶片通通变成了刺,密密麻麻裹在身上,看上去像一只刺猬。但如果告诉你仙人掌的刺其实也是叶的时候,会不会跟我一样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冷知识”呢? 


仙人掌将叶发展为刺既不是为了保护果实,也不是为了保护花,其真正保护的对象,是植株茎内的水分。仙人掌的茎秆部分就像是一块大海绵,长期大量地保存水分,叶子变成了刺也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而流失的水分,跟寒冷地区需要带叶过冬的松属植物是一个道理。

仙人掌茎秆内测,图片来源于《法布尔植物记》


大家也许会问,没有叶的仙人掌如何进行光合作用?那就是仙人掌从头绿到尾的茎秆部分,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当然,仙人掌的刺还有个附属作用,就是保护自己不被沙漠动物啃食,毕竟茎秆可是个超级储水箱,是沙漠骆驼眼里多汁的口粮。


保护花朵的花萼

其实花萼也是“变态叶”,花萼位于花被的外面,包围着花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在开花时会向后翻开。我也偶尔会发现开小差的花萼,这颗长得像冬芽的月季花芽,花萼仅包裹了花芽的一半,不晓得是否能静待它的花开? 



#3

 人人都是段子手 

 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原先对于花的认识仅局限于鲜花app贩卖的品种…但自从开始自然观察,发现很多蔬菜与我们吃的水果的花也特别美。比如下图由浙江杭州Emma分享的辣椒花,谁能想到辣椒花能有这么美呢?

上:辣椒花,图片来源于观察一棵树

下:辣椒花,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认同树友分享的,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符号化的知识远远不及通过真实世界的感知去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只有真心与大自然的互动,才能发现与感受她的美。而通过观察一棵树这个群体,有185双位于全国各地的眼睛带着我,一起去感受自然带给大家的感受。我们樟树组的组长甚至打趣道:“感知自然就是让书本知识有灵魂起来,让筷子下的植物也有灵魂起来,让目之所及都被赋予了灵魂”。

杭州的树友“银杏”更是分享了蒙台梭利的金句,“我听过,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我就理解了”;“不是知识没用,而是知识没用。” 哎呀呀,发现群里的树友们人人都是段子手!


一群人学习的好处就是能借鉴他人的想法流。樟树组长夏艳老师分享了《智慧社会》一书,作者将新的想法和信息在社会网络中流动称为“想法流”,通过探索和社会学习,从社会网络中获取想法,可以提升个体智慧和决策能力,所以对个体来说,社会学习和探索至关重要。



探索的本质就是对社会信息的获取,而所谓的社会心思就是将不同人的想法汇聚在一起产生的。



#4

 人间四月天 

 上海小可怜蹲点银杏组 


3月底在小区花园溜达的时候,特意去看了银杏。一个多月过去,不晓得它们开花了吗? 银杏组的成员们从三月初就蠢蠢欲动了,因为大地上的银杏开始慢慢苏醒了,从小芽孢到幼叶,到花。树友们分享说银杏要20到3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开花,在未开花之前,不能确定雌雄。


在《树的秘密语言》一书中,作者Peter Wohlleben提到早熟型树种要在10岁左右才开花结果(如梨树、樱桃树、柳树);而晚熟型树种(原生林树种)有时要到40岁或者150岁才会开第一次花。看来在秋天用金灿灿的落叶迷住我们的银杏,是晚熟型树种呀。


银杏盲盒

GINKGO

上:银杏雄花,图片来源于观察一棵树

左下:银杏雌花,图片来源于观察一棵树;右下:三月底拍到的银杏叶芽


苏黎世植物园的花园管理员Peter曾告诉《观察一棵树》的作者,当园艺师种下三棵银杏树时,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性别,大家只是希望靠近人行道的是雄株。不出意料,当盲盒被开启的时候发现结果正好相反,因为在这棵靠近人行道的银杏树在39岁之际结出了果实。所以,只有在成熟的银杏树上才能找到繁殖器官,即银杏花球。早春银杏长叶的时候,可以在雄树上寻找一簇簇紧凑的雄花球,并在秋天在雌树上收获果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银杏果。

图片来源于观察一棵树树友分享



#5

 MOTHER EARTH 

 HOW ARE YOU? 


今天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也是我的生日。很开心热爱自然的我有幸在这么特别的一天出生,也很感恩在这个艰难的日子里,能够平安与家人在一起,不用为干净的水源和充足的食物所焦虑。作为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人类的后代,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已达到甚至突破了重要的临界点,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比起COVID-19所带给我们的灾难,前者应让人更为担忧。亚马逊雨林和北极苔原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可能因气候变暖和干旱而发生巨大的变化,高山冰川正在迅速消失,在最干旱的月份里,供水减少对下游造成的影响会波及很多世代。

Earth Views: Earth From Space Seen From The ISS @14:57, Apr 22, 2022,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有时难免会为人类对这颗美丽星球的所为而感到抱歉。在有限的资源面前,贪婪的我们让地球母亲不堪重负。如果我们可以克制自己的贪欲,稍稍退后一步,如法国植物学家Francis Hallé所说,给自然一点时间(哪怕需要七个世纪),生态系统便能自愈,归还大地一片真正的原始森林。


世界地球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2020年开始的新冠给这个世界按下了长达近三年的暂停键。也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纪录片《THE YEAR EARTH CHANGED》至少为大家过去艰难的三年带来些许安慰。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一切生命:植物、动物、人类本就生而平等。毕竟,谁能不为这些可爱的生命起悲悯之心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兴趣的朋友可前往B站找资源



去大自然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跟huimei玩转大自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