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堤柳于今尚姓苏

孙昌建 浙江文化产业 2024-03-2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天,定风波在央视纪录频道完美收官这部纪录片以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体现了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情怀,突出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业绩,也展示了他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卓越建树

微博上,#纪录片定风波#话题总览超7500万,让无数“东坡粉”欣喜的是,这位千古名家,抒其天下之志,品其诗与远方,通过纪录片的形式生动地来到人们眼前。

有网友说:前有《长安三万里》,后有《定风波》,这个暑期妥妥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风潮。

我们不禁感慨,千年前的词圣苏东坡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今人也为之共情。

纪录片《定风波》 图源:央视纪录

先从两个月前一次全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说起。那个大赛的题目叫《诗与路》,实在是一个好题目。在看中学生组的时候,有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好像大部分的作文都是写古代诗人的,其中写苏东坡的大概占了一半以上,其他则有写李白、写陆游、写李清照等诗人的。如果《长安三万里》早个半年上映,会不会写李白的“诗与路”就暴增呢?

其实,我们是应该更多地写写自己的“诗与路”,在没有诗的地方发现诗,在没有路的地方探寻路,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苏东坡等前人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所以多写他们也是顺理成章的。

就拿杭州来说,很难设想,杭州西湖如果没有白居易和苏东坡做官时的事迹,如果后来没有那么多或真或幻的传奇,那西湖不过是地球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湖泊;如果没有“最忆是杭州”和“若把西湖比西子”这样属于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千古绝唱,西湖在世界的传播就一定会逊色不少。

是的,江山还要才人捧,如果说千古西湖是一部交响大合唱,那参与西湖大合唱的不仅仅是文人墨客,还有仁人志士的壮怀激烈,有百姓大众的劳作辛苦,而作为代表先进文化的诗人们,千百年来既有对湖光山色的咏怀,又有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更有骊歌怀古的悲怆和惆怅。当我们历数杭州西湖的名人事略时,可以发现每个杰出的人都留下了独特的声音,但这同时又是一部多声部的交响。

在这部交响中,留下最为独特声音的就是苏东坡。

因为大概从白居易开始,在杭州任地方官且留下良好口碑的一般都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他们做出了实绩,或是兴修水利方面的,或是文化建设方面的;另一点就是他们为杭州留下了优秀的诗篇,在为杭州和西湖的传播方面作出独一无二的贡献。

如果从以上的标准来看,白居易和苏东坡无疑是排名前两位的。如果说白居易是定调定位大师,那苏东坡比起白居易来似乎更有特点,这正如白堤之外又有苏堤,而且从史料看,苏堤跟这位姓苏的杭州地方官是有着直接关系的。而更为重要的是,苏东坡找到了一绝佳的比喻句:“若把西湖比西子”,这等于把美的个性和共性的通道给打通了。
西湖美吧,但美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难以言述,同样的,西施美吧,但美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也同样是难以言述。那苏东坡的高明就在于一语道破“美”机,从此一年四季无论什么天气,西湖都是美的,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发现西湖也还是这样的。我们一直遵循着苏东坡对美的那种眼光,正如我们到今天还喜欢民间的东坡肉,无论少男少女还是所谓“油腻”的中年男。

纪录片《定风波》 图源:央视纪录

苏东坡,本名苏轼,字子瞻,公元1036年12月19日(按公历计算是1037年1月8日),苏东坡诞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世家,据说他是7岁之前生活在眉县的。苏轼是在46岁以后自号东坡,那是他谪居黄州(湖北黄冈)以后,生活很清贫,他的好友马正卿知道后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数十亩的荒地,以供苏东坡进行开垦来增加一些收入,由于这块荒地是在郡城旧营的东面,因此苏东坡将它取名为“东坡”,同时也给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

苏东坡与父亲、弟弟,号称“三苏”,这在文学史上是一个美谈。苏东坡身上的美谈特别丰富,因为他体现了人性的多姿和美好,他是那个时代的全能文人,诗文书画皆是超一流的。在文章方面他是公认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更是既豪放又婉约,是一代诗宗;书法和绘画也堪称大家。更重要的是,苏东坡还是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即今天我们所说的懂得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是一名暖男,但他在政治上颇为不得志,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他曾先后两次到杭州做官。

第一次到杭州是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任通判,时年苏东坡36岁。当时来杭的原因带有一点“避难”的性质。因为众所周知,公元1069年,神宗皇帝起用王安石,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但苏东坡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而且公开反对,于是便遭到一些变法人士的诬告和陷害。当时苏东坡身处困境,意欲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于是在公元1071年通判杭州。
这个“通判”的职务相当于是太守的助理,即市长助理或最多相当于副市长的职务,他在任期的三年里除了协助太守修治六井、组织捕蝗、赈济灾民以外,作为并不是很大,但是一个诗人的作用他还是发挥了出来,即为杭州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 。可惜的是苏东坡在杭州期间,又犯了“政治错误”,什么“政治错误”呢,那就是用诗来讥弹和妄议新法,这就是言论罪了,因此他不仅再被贬官,还被捕入狱,可见他完全管不住自己的笔,或者说是他太喜欢写诗了。
被释放后他再贬至黄州任副团练,后来有人说苏东坡的这个遭遇跟另一位杭州人沈括也有关系,在此就不展开了,但是可以肯定,黄州在北宋时期还是个荒蛮之地。

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是在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至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任太守。那时他的心情大好,是谓“江山故国,所至如归”,但此时的杭州却在遭难,因为“岁适大旱,饥疫并作”,这个时候他作为主政一地的长官,便立即采取各种赈灾措施。他大胆上表朝廷,请求豁免杭州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复得赐度僧牒百”,并以此易米救饥民。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时政府给出家的和尚道士发有“执照”,这个执照就叫“度牒”,拿它是可以换钱的。他当时就是靠朝廷给的“度牒”卖了1.7万贯钱,他用这些钱再加上救灾的钱,就可征作民工开浚西湖了。好在朝廷当时一一应允他的上奏,谁料想大旱之后在秋天又遇大雨大涝,所以他除了赈灾之外又再一次向朝廷上奏,要求减免上供米一半,因为大涝之后必有大灾,所以他是未雨绸缪,包括又向朝廷多乞度牒,朝廷一一准奏,这说明那个阶段当政者对他颇为信任和欣赏。

苏东坡在杭州最为主要的政绩就是治理西湖和修筑长堤。苏东坡在第一次来杭州时,西湖淤塞的面积就已占了百分之二三十。十五年以后,当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重游西湖的时候,发现西湖淤塞荒芜的面积已占了一半。他想,如果再过二十年,西湖必将全部被淤塞。
经过调查踏勘,苏东坡决心整治西湖。于是,他向哲宗皇帝呈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议。在奏议中他首先指出西湖的严重形势。其次他从养鱼、蓄水、灌溉、助航、酿酒等五个方面来指出西湖的重要性。除第一点“西湖是放生池”的官样文章之外,其他都是实实在在关乎民生的。
比如“蓄水”既是跟老百姓饮水有关,因为城内有井,引湖水入井就是要便于百姓饮用;“灌溉”是放水一寸,即可灌河两岸良田1500亩;“助航”是城内有盐河,源自西湖之水;“酿酒”是当时用西湖水做酒的,且质好味醇,这一点跟绍兴鉴湖颇为相似,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风荷”此前就是造酒的地方。其实这五个方面就是西湖当时存在的意义所在。在后来得到哲宗皇帝的准奏得到了一笔经费以后,苏东坡开始动工疏浚西湖。

没想到一开工就出了个问题,那就是西湖当时的葑田面积很大,被挖出的淤泥将放在哪里呢?如果把它堆在岸上的话,既费工又费时,后来苏东坡考虑到西湖的南面距离北面有三十里,对人们的来往很不方便,于是决定将湖底的淤泥和葑草筑一条跨越西湖南北的长堤,这样,既可以去掉淤泥,又能便于交通。这条堤实际上是将西湖一分为二,西边为“里湖”,东边为“外湖”,堤上造六桥,夹道种植桃柳和芙蓉,由此让西湖更加诗情画意了。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西湖的淤塞,苏东坡又立小塔三五所,规定在石塔以内的水面,不准种植菱茭。这些小石塔,也是后来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最早的来源,只是说现在的石塔并非宋时的原物。

在治理西湖的同时,苏东坡对城中六井也进行了疏浚,这是解决居民饮水问题的大事,从李泌到白居易再到苏东坡,几百年来的杭州官员都在解决这个问题,谁解决得好,历史就会记住他。

纪录片《定风波》 图源:央视纪录

元祐六年,苏东坡的继任知州来到杭州,便在那堤上题了“苏公堤”碑,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把这条长堤称为“苏堤”,后来又有“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苏堤和白堤以及后来的杨公堤等在今天都成为杭州著名的景区。

苏东坡对于杭州和西湖的贡献,在当年是他为民做下的实绩,而对后世而言,他不仅留下了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文化遗产。这是后来西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苏东坡十分喜爱西湖,公务之余,他的足迹遍及西湖及周边的群山,他尤喜访高僧,跟他们汲泉煮茶,包括他跟辨才、佛印、海月以及道潜都互有唱和,留下了美好的诗篇。道潜又名参寥子,浙江于潜人,有一天他路过临平,时值初夏便作诗一首: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这诗当然是好诗,这一点苏东坡和我们今天的读者是高度一致的,比我们幸运的是他认为这首诗好,就会去拜访作者,此后两人遂成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虽然一人在做官,一人在出家,但这不妨碍他们谈诗论艺,品茗说禅,因为这两个人以及当时的这样一批人,代表了精神上的贵族。后来特别是他又被贬黄州后,在梦中都在跟道潜论诗,其中就有一句为“寒食清明都过后,石泉槐火一时新”,这完全是西湖龙井茶的形象广告。他的弟弟曾说他在杭州时“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

综观苏东坡与杭州的关系,他不仅治理西湖有功,更是推广杭州的功臣,他自称在杭州的五年间写了一千首诗,其中有名的诗就不在少数,比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之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比如《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再如《开西湖》是自述功绩的: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记?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清波。

这首诗中的踌躇满志已经溢于言表,苏东坡自己对这一笔也颇为得意,后来他在颍州(安徽阜阳)疏浚当地的西湖时还写下这样的诗句: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唱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从他的诗和此后的传说来看,在他三十多年的为官生涯中,两次共五年在杭州的生活,应该是他最为得意的时候,于公于私、于诗于文都是非常有成就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写出了千古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的此诗一出,西湖便有了西子湖的美名,不仅仅是名,更是点出了此湖的文化气质和内外兼具的美。在今天的杭州,游西湖离不开苏东坡,喝龙井茶也会说到苏东坡,就是吃那种大块的红烧肉也会谈起他的烹调术,就是杭州人最喜欢吃的竹笋,有时也会说到“不可一日居无竹”,即使走在杭州的街上,那“东坡路”“学士路”也都是因他而得名的。所以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杭州曾有这样一位市长,真是杭州千年来修得的福气。今天的时代造高楼易,造文化难,要修复文脉更是难上加难,而要出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也已经很难了,怪不得郁达夫当年也会有这样的感慨:

楼外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

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于今尚姓苏。

纪录片《定风波》 图源:潮新闻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昌盛的时期,涌现出一批诗词名家,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是诗词发展中的传奇人物,而苏东坡为何别有魅力?可以说,苏东坡确是一位忧国忧民、才华横溢又颇有生活雅趣的生动的人物。

纪录片《定风波》能引起广泛关注,或许正是这种生动人物的再现与今人实现了时空的对话。

声明:若转载稿件请注明来源。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文促会


 热文榜 
重大项目 | 风雅桐乡见未来
重大项目 | 塘河生活美学出圈记
英雄照亮时代

浙江文促会

投稿邮箱|zjwhcycjh@126.com

有价值?就点击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