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深入开展 “ 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带研究——《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公元1922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孙宝国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重大项目成果。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成为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拓展和建构国际新格局的国家战略,对于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出。它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人类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南海丝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茶叶、瓷器、丝绸、香料等经海上丝绸之路而传播。
国内学界很早就已开始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究, 当时一般是涵盖在“中西交通史”“南洋交通史”“海交史” 等研究范畴之下,侧重于航海交通路线、航海工具、途经地点、贸易货物等具体问题的考证。198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对“丝绸之路”进行国际性的全面研究,国内随即出版了一些对主要港口城市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此后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愈加深入。但是,前人著作或成果主要专注于海上丝绸之路物资交流和航运交通的历史,或专注于作为港口的单体城市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发展过程,并未从整体地域的尺度上提出城市带的概念,也未由此展开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带的整体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研究进一步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相当一部分成果主要是从宏观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角度来展开研究,聚焦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 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 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研究,也多偏重宏观经济、区域合作和国际贸易研究,而对这些城市的文化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
基于上述学术和现实思考,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结合中心多年来对都市文化的研究积累,开始对“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带的历史文化展开研究,并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应以文化为先导,通过深化与包括东亚、东南亚、 南亚、西亚和地中海在内的沿线城市带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研究,填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在文化层面的空白。因为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来看,城市带所包含城市如上海、 东京、首尔、高雄、新加坡、胡志明市、孟买、科伦坡、吉布提、阿巴斯、伊斯坦布尔、亚历山大、耶路撒冷、罗马、马赛等,都是在人类文明的不同阶段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城市。对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既能丰富“ 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文化层面的咨询,又能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抓手,推动都市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提升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水平,并拓宽国际都市文化研究和世界城市群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自2016年起,中心将“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带文化研究作为“十三五”规划主攻方向,以沿线的东亚城市带、东南亚城市带、南亚城市带、西亚城市带和地中海城市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从中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展开个案研究。研究聚焦于“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带历史演进的轨迹,探讨其城市文化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从城市文化研究的视角,拓展了“一带一路”建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完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获得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项目立项。
“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带系列研究中的“西亚城市”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孙宝国教授承担。项目成果汇集成为这部名为《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 (公元前7000—公元1922年)》的著作。该研究成果涉及内容跨越时段绵长、关涉地域广袤,可以想象其中的艰辛。
2018年为了能够完成该基地重大项目,宝国教授申请获得年度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留学基金资助,并于该年9月到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学、古典学和埃及学系开展为期一年的访学活动。在此期间,宝国教授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爬梳各种数据、文献,完成了与西亚城市带研究相关的大量原始文献收集和数据采集工作,以及相关学术专著和论文等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工作。最终,该项目提前完成并顺利通过结项。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缩影,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主线。西亚是人类城市的发源地,更是三大宗教文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是人类文明和城市“神圣的起源”。西亚文明的发展史,亦可视为西亚诸文明单元或复合体基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教育等目的,建立或再造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等各级各类城市,并建构和完善城市网络共同体的历史。《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公元1922年)》一书正是在上述理念基础上按照西亚主导文明体演进的时间顺序,纵向上,将西亚城市发展分为城邦主导时期、原生帝国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时期、阿拉伯帝国时期、伊儿汗国时期、奥斯曼帝国时期七个时段进行考察,时间上限为公元前70世纪以杰里科为代表的西亚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的出现,时间下限为公元1922年奥斯曼帝国的解体, 跨度约9000年;在横向上,从注重宏观空间的全球史和侧重微观空间的城市史两个视域,分别从“政治生态”“发展概览”“典型城市”等三个层面逐章展开论述,将不同时段的西亚城市带的政治军事、 经济贸易、 社会生活、 宗教文化、 规划管理等的演进大致脉络立体地呈现出来。
宝国教授本着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将考古资料等第一手参考文献充分运用到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在确保研究成果学术性的同时,强化了内容文本的可读性,将文献性、学术性、可读性熔于一炉,呈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将西亚与近东、中东等概念和范畴区别开来,并对西亚城市发展史进行了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时期划分。同时对不同时期城市演进的历史背景——也即文本中的“政治生态”——进行了简单扼要而清晰准确的论述,从而使整个研究奠基在扎实的历史语境中。
二是根据主要特点或者说“希腊化”“伊斯兰”等关键词,对不同时期的西亚城市的发展样貌分别进行了详略比较适宜的评述,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西亚城市通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
三是在西亚城市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中遴选出四至五个典型城市案例(城市传记),以期形成对前面通史类型叙事的补充,同时也使相对枯燥的课题研究文本显得血肉丰满。
《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公元1922年)》 一书将宏观叙事和微观个案相结合,从内到外无不透露着作者运用史料的严谨和研究方法的独到之处,该成果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学术价值来看,该研究在国内外世界史和城市史学术界累积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中国学者的视角,对公元前 70世纪至公元1922年西亚城市发展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述评,为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做了理论、文献、 观点等方面的前期准备;从现实意义来看,公元前70世纪至公元1922年西亚城市之间通过频繁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成就了长达9000年的融合与冲突表象背后的共存共荣,这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跨越历史时空的契合之处。该书的问世将是中国学者对西亚城市带文化研究的重要开端,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成果推出,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学者的智慧和力量!
是为序!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推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编辑|李璐平
文字校对|安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