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成果奖丨西交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汇编

习无边界 简学头条 2023-01-05
戳蓝字“简学头条”,一起遇见未来大学!



编者按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四年一次,代表了全国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平。在 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西安交通大学共有11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获奖总数与浙江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为了推广获奖成果的教改经验、扩大获奖成果的应用领域,本文汇编了西安交通大学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部分获奖项目,简要展示获奖成果的主要内容,希望为各高校院系之后的教学成果培育提供更多思路。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课程与时俱进,重大项目引领,着力品行养成
构建创新型研究生一流培养平台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创办一流大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研究生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教师们开展了长达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提出“课程—项目—品行—导师”四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在2018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中,以陶文铨院士和何雅玲院士牵头的“课程与时俱进,重大项目引领,着力品行养成,构建创新型研究生一流培养平台”成果荣获一等奖。

保持“第一课堂”鲜活生命力
课堂上,如何通过教师的讲述,将无声的知识变得生动和鲜活?在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的工作中,热流科学与工程系的教师始终在不断探索和思考这个问题。
陶文铨院士从办公室的书柜上拿出教材在桌子上依次铺开,有的教材封面已破损,有的教材已无封面。“1959年起,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开始招收研究生,这些书承载着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陶院士回忆说。
科学技术日趋进步,先进成果不断涌现,教师时刻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课程和教材体系中。陶院士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模拟方法被纳入课程中,西安交大热流科学与工程系率先全面开设了包括“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传热学”“流体热物性推算”等课程,并出版了4部教材,其中于1987年出版的《数值传热学》教材发行量达3万余册,他引12600余次,被清华大学等10余所高校采用。之后,随着计算传热学、微纳米流动与传热的发展热潮,热流科学与工程系先后开设“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工程热力学近代进展”等课程。此外,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留学生的修课需求,陶文铨院士开设全英“数值传热学”课程并担任授课教师,与国际知名学者共同开设课程。
“课程教材始终在不断完善升级中,给学生带来最新鲜前沿的知识。”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力学近代进展”主讲教师何雅玲说。
在更新教材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同时,热流科学与工程系教师还积极进行授课与考核方法改革。“以传热学课程为例,‘高等传热学’‘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都要求研究生组建小组结合具体工程问题,撰写创新性论文或者文献调研形成综述性报告,并通过答辩获得成绩,这打破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不至于让学生把知识学‘死’。”系主任唐桂华教授说。

培养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
何璞是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四的学生,目前参与了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两个国家级项目,主要承担车用氢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的数值仿真建模及机理研究,“该部分工作是两个项目中数值仿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何璞说。
热流科学与工程系的每一个研究生都有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研究新生进入团队后,要先进行科研训练,参与高年级研究生部分工作及风洞传热实验或流体热物性基本测试,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再安排协同开展国家重大项目研究。
这种递进式的培养方式,就是要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何璞讲述,在导师陶院士的指导下,他全程参与了项目的筹备、申请及开展工作。“这不仅使我对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有了很深刻的体会,通过项目的交流我也获取大量的学术前沿信息,从而使我在研究中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
1995年以来,工程热物理学科主持国家重大专项、“97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50余项,这每一个项目中都有着研究生的智慧和身影。依托这些项目,研究生深度参与建设了流体热物性测量、高效换热设备性能等大型、复杂、精密研究平台30余个,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完成国家重大任务的责任心。
“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要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还要拥有国际视野,聚焦国际前沿。”这是陶文铨院士经常说的一句话。在执行重大项目过程中,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名博士生在读期间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加州大学化工系等进行联合研究。
不仅要严格培养过程管理,更要严把毕业“出口关”。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与这些国家项目密切结合。如今已是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的吴江涛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就通过执行“973”项目“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与石油替代途径的基础研究”,研制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度流体热物性测试系统,获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西迁精神引导品格养成
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其科研能力,更要注重品行养成,而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就是打造一流的导师队伍。这支队伍如何打造?团队的回答是“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陶文铨院士常说“我是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小叶”,从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的52个春秋,除出国进修的两年外,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甚至还经历过“上午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下午就去上课”这样惊心动魄的事情;何雅玲院士始终怀着“作为一名教师,手中教鞭分量虽轻,但肩上担子责任重大”的初心,将学生放在心上……通过五代教师的传帮带,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构建了一支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高素质导师队伍。
除建设校内导师队伍以外,热流科学与工程系与国外1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协议,构建了以4位欧美院士为首的国外导师联合培养队伍。与LG等知名企业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实行企业导师合作指导,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创造了国际化及校企协同育人环境。
能动学院热流国际班四年级学生张宏伟描述,他大二就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双城分校进行了暑期学习,大三又赴韩国LG公司以及釜山国立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生产线和实验室中实践操作,让我得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商业化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结合,更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毕业设计则得到了团队刘迎文教授和欧洲散裂中子源欧洲研究基础设施联合体(ESS ERIC)王希龙研究员两位“大咖”的联合指导。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导师将对研究生的品行教育结合到日常业务训练和培养中去,既重视研究生业务素质培养,也关心研究生的个人生活,努力做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终身育人。得知屈治国对强化传热技术有兴趣,导师陶文铨院士就安排他到美国一个强化传热研究公司实习半年。“2005年出国交流的机会真的很难得。也正是得益于这宝贵的半年,让我有机会到一线学习工程技术知识。”回国后屈治国通过数值模拟,对强化传热普遍采用的开缝均匀布置方法提出了疑问,开发了“前疏后密”新型翅片并得到应用,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如今的屈治国已成长为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他在学生培养中也分外注重国际交流。
30余年的探索实践,育人之水终于浇灌出参天大树。学科教师秉承“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科教融合”的团队文化,向着构建创新型研究生一流培养平台的目标前进。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研究和推广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09年,发展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先行,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建专业,国内外没有相关专业可供参照,人才培养如何契合产业需求、教育内容如何融合产业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解决专业建设“从无到有”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专业发展提供科学引导。为此,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下,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联合成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主要包括傅育熙、桂小林、王东、黄传河、温莉芳、秦磊华、朱敏、李士宁、胡成全和吴功宜等专家教授。
2010年开始,专家教授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产业导向、行业牵引、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采取校企协作、校校协同的众创模式,深入开展了物联网工程专业顶层设计,凝练了物联网专业知识体系,制定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规范,构建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新编出版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并通过产学共建,搭建了学生校外生产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协同,创建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根据产业动态,持续开展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师资培训,形成贯穿课程内外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2018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中,专家组教学研究成果“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研究和推广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荣获一等奖。
契合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实践新工科专业的建设理念。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征,从“专业顶层设计、专业规范建设、专业生态构建”三个维度首创了“契合产业发展、紧跟技术趋势、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师资培训、产学共建基地、强化能力养成”的专业建设新理念,不仅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新工科专业建设应对“人才培养如何契合产业需求、教育内容如何融合产业技术、实践体系如何满足学生志趣”等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制定物联网工程专业规范,引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依据物联网产业需求和技术特征,深入开展专业顶层设计,从时间、空间、技术和应用四个维度定义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从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四个层次凝练了专业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提炼了专业的毕业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凝练了包括6个知识领域、29个知识单元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和7个知识领域、45个知识单元的专业核心知识体系,设计了11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知识;创建了包括基本认知、应用认知、基本理论、应用技术和创新培养5个层次的专业实践能力体系,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科竞赛5个环节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了7门核心课程实验和5门综合课程实验。制定了《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试行)》,为全国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导。
校企协作、校校协同,营造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新生态。联合物联网领域专家和行业领先企业,发挥各高校、企业和出版社优势,采用校企协作、校校协同的“众创”方式,成立物联网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编委会,对计算机、通信、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融合与创新,设计了包括8门专业基础课程和10门专业核心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上述教材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教材。
同时开展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规范研究、系列教材建设和规模化师资培训;成立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资源共享和共用的新生态,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持续支撑。
以训促学、以赛促创,开辟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围绕物联网产业需求,形成了贯穿课程内外、对接校企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贯通知识与技能的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产学研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以训促学”的实习实训环境。与中国移动、百度、阿里、华为、TI、谷歌等物联网产业链知名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在全国共建了20个专业实践基地,创办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采取“分赛区预决赛+全国总决赛”两级管理模式,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物联网竞赛服务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
本成果在8年多的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受到12个教育部及省级教改项目支持,创建了完整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了稳定的专业建设生态系统,300多所高校、1360余名教师和5万余名学生直接受益。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创建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引领西部教师发展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强化教师教学发展内涵式建设的重要内容。西安交通大学根据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弘扬交大西迁人优秀教学传统,秉承“立德树人品质为先,固本强基传承创新,砥砺奋进追求卓越”的教师培养理念,创建了“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
2018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结果公布,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创建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引领西部教师发展”获得二等奖。由7名国家教学名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在教师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设计、实施的教师培养内容、环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建立的‘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项目实施的教学服务活动对西北地区高校逾2万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递进式阶段培养助推教师快速成长
“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教学培养内容对标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依次为以合格教师为目标的新入职教师集中教学培训、以获得授课资格为目标的新任教师助教过程培训、以称职主讲教师为目标的新开课教师强化培训、以优秀教师为目标的成长过程跟踪培养和以教学骨干和教学名师为目标的个性化拔尖培养。
五个阶段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第一阶段聚焦教学基本功训练,要求新入职教师逐个试讲、专家点评、视频反馈,通过名师报告、示范观摩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第二阶段严把授课入门关,通过全程听课、辅导,进行教学过程训练;面向院内专家试讲,获得课堂试讲资格;面向学生试讲,专家随堂评价,进行授课资格认定。第三阶段通过传授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及试讲点评,强化教学训练,提高课堂授课能力。第四阶段通过跟踪听课、质量诊断,专题研讨、专项研究,精准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第五阶段通过对优秀教师“量身定制”培优方案,实施后备名师培养,建设高水平教学梯队。
该体系面对当前师德师风水平有待提高,教学基本功缺乏系统训练,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需要更新,缺乏教师教学发展平台和专业师资培训队伍等高校教学现状,强化爱岗敬业精神教育,传承交大优良传统,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学激励政策,组建师资培训专家队伍,搭建教师教学发展平台,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引领教师教学发展。其“集中培训—专题研究—个性定制—精准指导”的教学培养模式,实现新入职教师培养全覆盖、贯穿中青年教师成长全过程,以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全方位培训为核心,以“学校-学院-课程组”三级联动的教师培养机制和两支培训队伍为支撑,以教学激励政策和规章制度为保障,实现了“培养目标由单一模糊向定位准确、阶段明晰转变;培养内容由教学技能向强化育人、能力提升转变;培养方法由简单统一向个性定制、精准指导转变;培养过程由零散无序向系统整合、逐级提升转变”的四大转变。
发挥辐射作用引领西部教师发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实现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全覆盖,贯穿教师成长全过程;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积极性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牵头成立由105所高校加入的“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创建了“联盟驱动-资源共享-进校帮扶-委托培养”的教师培养经验示范辐射模式,为西部高校教师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截至2017年底,该体系实现了2010年以来进校的1082名教师和246名新开课教师培养全覆盖,开展试讲点评1299人次,个性化定制培优、帮扶612人次;建立名师工作室10个,遴选培养各级后备教学名师66人,贯穿从新入职教师到教学名师的成长全过程;教改项目申报数累计551项、设立278项,投入经费528万元,参与教师1300余人次,12门基础课程87.1%的教师参与了专项研究;教学专题研讨175次,参加教师12000余人次。2015年参加全国微课竞赛的12名教师全部获奖,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8项成果获评中国高教学会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占比23.5%,位列全国第一。
“西北联盟”累计开展教学服务活动共计200余场,逾2万名教师受益。其中,“名师西部高校行”50余场,参加高校90余所、教师8600余名;优质课程研修13门次,参加高校157所,培训教师1247人;专家团队在陕西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教学培训和课堂教学质量诊断13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讨12场;协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保山学院等高校培养教发中心骨干6名。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示范中心;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发表研究论文11篇,承担高教学会重点攻关课题等省级以上教改项目8项。“传承创新 固本强基 创建‘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获中国高教学会优秀案例,《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分别以“没‘水分’的教师培训才具吸引力”“‘五阶段递进式’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西北联盟帮更多教师快速成长”为题进行了多次报道。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深化内涵、创新路径、多方协同:
机械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培养“一五三”新模式
工程领军人才究竟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同钱学森“拔尖人才培养之问”一样振聋发聩。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的提出,工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正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2007年以来,持续探索、实践并形成了机械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培养“一五三”新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一等品行”和很强的工程社会观、工程系统观、工程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的现代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在2018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中,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深化内涵、创新路径、多方协同:机械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培养‘一五三’新模式”荣获二等奖。
构建多维能力导向下的教学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对“领军潜质”人才特征要素的国内外深入调研,率先提出和系统论证了现代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培养的多维度目标内涵,构建了相应的教学体系。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设计的目标定位,辩证做好课程设置的“加减法”,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和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学院重构课程体系,整合了16门专业核心及综合实践课程,毕业总学分由180压至158,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空间。同时以项目团队模式,以“工程-社会”情境建构为核心,融队伍建设与资源配置为一体,把现代工程活动的创新过程和人格价值塑造、科学原理运用、科学规律探究有机融合,渗透于教学过程。
“五节点”递进过程链强化培养工程领军潜质人才核心能力
“一五三”模式聚焦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关键能力要素,把握工程领军人才典型成长规律,首次构建了“工程素养熏陶——工程过程训练——工程能力提升——工程科研创新——工程系统实践”五节点递进过程链。在以多维度、综合性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框架下,“加筋钉骨”进一步强化关键节点、关键环节的设计实施,探索形成了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为领军潜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晰的逻辑链、过程链、成果链,构建了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递进式项目实践体系。
“三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国际化育人环境
该模式通过具有成果孵化、双创教育功能的第三方实体,建立了学校、企业、第三方关联体的“三主体”工程教育共同体,为领军潜质人才成长提供真实工程环境与国际创新氛围:依托由11家高校和制造企业构成的2011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实施“装备制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校企共同发起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以国际菁英班形式,联合美国创新中心,培养3D打印领军人才;依托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发起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成立国际米兰设计学院,培养创新设计领军人才;依托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联合培养机器人领域的“学院派”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一五三”模式的实施,机械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一是毕业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全球四大排名机构之一QS集团对机械学科排名情况分析显示:西安交大毕业生全球雇主声誉自2013年以来“持续上升”,在MIT、密歇根及清华等五家高校中“涨幅最大”;在2018年2月上海软科发布的最新机械学科排名中,西安交大在人才培养方面位列国内第一。二是在校生工程及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来,100%学生参加大创基金项目,超过70%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励45项。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7 年“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中,一等奖与获奖总数均为全国第一;2017年获“VEX 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唯一全能总冠军。三是教学质量效应显现。新增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年选课2万余人)。
2011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美国ABET认证委员会副主席Mary,时任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指委主任、现场考查专家组组长李培根院士高度评价;2017年,在中国“入华”之后进行的国际实质等效的第二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再次获6年认证有效期,现场考查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顾佩华教授认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站位高、有担当”“值得兄弟院校学习和借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高校思政课“三理贯通”、“三环相扣”
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观念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提高高校思政课吸引力、亲和力和实效性的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于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和鲜活案例来讲授中国道路、解析中国制度、阐释中国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几乎人所共知,但“理论”究竟如何精准、有效地联系“实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影响、制约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主要“症结”。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宏波教学团队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形成了“三理贯通”(政理、学理、事理贯通)、“三环相扣”(专题式讲授、主题式开放讨论、多样化主题社会实践相扣)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在思政课建设和教学改革上取得良好效果、形成可推广经验,2018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直面教学难题 探索思政课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
“三理贯通、三环相扣”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坚持学理支持政理、知识输送价值、故事激发情感为原则,坚持专题式课堂讲授、开放式小班讨论、多样化主题社会实践相互衔接安排教学,解决思政课教学中政理、学理、事理不贯通的问题,解决思政课的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社会实践三者之间的衔接不紧密问题,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机制分离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体制机制上支撑和保证“理论联系实际”。
建构“三理贯通”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计由政理阐释、学理解释、事理解析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体现三理贯通。以“三理贯通”为主线,将“三理贯通”体现于课前备课、课堂讲授、学生讨论、课后实践全过程,在推进“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性、实效性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学生获得感。
实施“三环相扣”的教学路径。在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学生疑点的“结合点”上设计教学专题,以专题式课堂教学为支撑实现三理贯通。精准设置讨论主题、培养发言骨干、鼓励自由思考、强化教师引导,以主题引导式的开放讨论为形式体现三理贯通。组织开展改革开放、红色文化、西迁精神等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多样化主题社会实践为抓手落实“三理贯通”教学理念。
建立“三理贯通、三环相扣”的保障机制。成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融合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搭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小班讨论”活动、多样化主题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平台。建立业绩结构化考核制度,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双提升;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将集体备课数量与质量纳入授课单位的年度考核。建立师德与业务相统一的培训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学术会议、社会考察。
形成可推广经验 产生思政课教学示范性影响
“三理贯通、三环相扣”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提高了思政课教学效果,学生听课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不断提升、政治觉悟不断提高;该教学成果部分内容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国教育报》上刊载和发表;该教改成果负责人王宏波教授受邀在陕西省教师培训会、西部高校教师培训会、国内部分高校介绍和讲解“三理贯通”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该教学成果的主要做法被有关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认同并得到试点推广;该教学成果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入的媒体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对该教学成果进行报道。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就是遵循“三理贯通”的教学理念;所谓“教无定法”就是如何贯通在形式上、方法上各式各样;所谓“贵在得法”就是实现“三理贯通”教学理念与具体形式和方法的统一。“三理贯通、三环相扣”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立足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教改前沿,卓有成效地解决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与现实脱节,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不足等共性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与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思政课建设和改革永远在路上,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宏波教学团队将以“三理贯通、三环相扣”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做实、做细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为青年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方法基础。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首创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
打造采评督帮“四精模式”新课堂
西安交大首创的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有效解决了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与管理中存在的数据采集、质量评价、教师督导、学生帮扶四大难题,真正起到了师生共同敬畏课堂、提升课堂质量、促进师生发展的根本目的。以郑庆华教授牵头的“首创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打造采评督帮‘四精模式’新课堂”成果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中国高教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为组长的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成果在教学大数据实时采集、汇聚融合、分析挖掘、科学评价、精准服务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创教学质量实施监测大数据平台,填补国内空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研究团队累计在多个高水平会议上向500多所高校作了11场主题报告,反响强烈,数十所高校希望主动对接。中央电视台、《中国大学教学》、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和期刊,专题报道西安交大在教育课堂质量提升方面的实践成果,以及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引领作用,累计检索与引用量达21000余次。这项成果的应有之义是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扎扎实实运用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当中,为我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课堂革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交大方案”。
思路决定高度,抢占教育改革新高地
自本世纪初始,以MIT、哈佛为代表的一流大学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创新手段,提升教学质量。郑庆华教授作为智能e-Learning、大数据知识工程及其应用领域的专家,2004年就提出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将对未来生活尤其是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改变。从此,他带领科研团队着手研究“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个性挖掘”“数字教育关键技术攻关”等项目。
近年来,教授、副校长的双重身份,让郑庆华对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技术研发、教学实践改革的一体化实施始终保持敏感性,并逐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以本为本”的教学改革中。他认为,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总体状况存在不少令人担忧之处,谁能率先利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改革,谁就有机会抢占教育改革新高地。
把握教育痛点,梳理关键问题
研究团队打破以往以单一科研人员为主的传统研究,本着“问题导向”的原则,汇聚了包含研究算法的专业教授和学生,接触教学一线的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还有搭建实体平台的网络信息中心等技术部门共同攻关。
教务处、教发中心、学生处以学校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发现仅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学生学习的真实学情难以掌握,教师评价结果时效差、可信度低,跨部门数据很难利用……进而梳理总结出教育教学改革中数据精准采集难、课堂精准评价难、教师精准督导难、学生精准帮扶难四大难题。
研究发现,这些潜在问题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特点,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教风学风,损害立德树人,难以落实“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四举措着力破解四大难题
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4个核心难题,团队研制“物联网+云计算”的数据精准采集方法,每日实时动态采集学生第一、第二课堂数据超40万条,累计形成年数据总量约6PB(1012)的全口径、全覆盖教学大数据;提出“分类评测—多维排序—结果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将课堂分为5种类型,运用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技术,解决了从教学大数据中挖掘出72个课堂教学质量细粒度特征的难题,并按照5维核心指标实现融合与排序;建立问题驱动的精准督导机制,针对问题课堂和课堂问题建立专职督导队伍,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构建校、院、系三级立体交叉的督导机制,形成“评价、反馈、引导、提高”的个性化督导和教师发展机制;实施个性化诊断及精准帮扶,构建学业、社团、社交、消费、上网、作息六维特征的学生画像,研制出成绩预测、生活行为异常模式发现、贫困生识别算法,破解学生精准帮扶的难题,实现既“帮”又“管”。
上述4个方法环环相扣,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经常抓、抓经常”,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起到了以往人工方式难以企及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西安交大精准资助大数据平台助推学校育人专题节目
分秒必争,平台应用卓有成效
该项目最难的是如何将想法精准实现。为了充分实现教育改革既“解困”又“育人”,从“保障型”到“精准型”“发展型”转变,电信学院田锋教授作为研发核心成员之一,带领科研团队不断试错,与网信中心锁志海主任、徐墨副主任领导的团队一起参与平台开发。在破解视音频分析处理难题时,研发团队特别准备了2套备选方案,改进技术手段,对采集系统进行实时处理。网信中心多名技术人员突破技术难点,采取多源数据整合,针对评价指标的多样性,主动研发出动态表单技术,以最少代码量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持续性……
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平台自上线以来——
面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11个业务部门47类共计5亿条数据,发现5大类1626个问题课堂和12万余条课堂的具体问题,累计支持210000+次学生评教,学生到课率显著提升。
面向学生工作,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先导,结合学生生活状态数据问诊把脉,描绘学生精准画像。有效处理困难学生告警信息6647条,留级人数、不及格人数明显下降,学业帮扶作用显著。
面向精准扶贫,分析学生的消费金额、恩格尔系数、家庭经济情况、致贫原因等26个指标,构建受助学生认定和量化资助模型,准确识别受助学生,推荐资助标准,实行分档资助,确保资助标准与困难家庭的需求相适应,有效解决了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数据精准采集难、课堂精准评价难、教师精准督导难、学生精准帮扶难”四大难题。
该项成果的研发,增强了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营造了师生共同敬畏课堂的氛围,支撑了“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施,是科学研究前沿思想汇聚的价值体现、是产学研结合的典型示范、是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最佳诠释,是研发团队久久为功的不懈追求,是“交大智慧”“交大文化”“交大力量”“交大速度”的现实写照。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校企协同、创新引领,
打造“两交叉四融合”菁英班实践育人新模式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新经济新产业对工程人才需求的迫切程度与日俱增,工程教育面临重大挑战与机遇。我国“现役”和“后备”工程师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工程师队伍创新能力和总体质量与发达国家仍差距明显,具有领军潜质卓越人才的匮乏难以满足我国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这种现状,西安交大以“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模式创建,知行合一培养卓越人才”为指导思想,以改革实践育人机制与方法、创建创新实践育人平台为突破口,以培养具有领军潜质的卓越人才为目标,以多学科专业交叉创办菁英班和跨学科交叉创建创新实践平台为支撑,创新引领,首创“四融合”实践育人新机制,提出“一一二”实践育人新方法,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从而打造了“两交叉四融合”菁英班实践培育卓越人才新模式,推动工程人才培养方法、结构与层次趋向多元、交叉、融合。“校企协同、创新引领,打造‘两交叉四融合’菁英班实践育人新模式”在2018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中荣获二等奖。
培养具有领军潜质的卓越人才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对标《中国制造2025》需求,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如何培养具有领军潜质的卓越人才?团队研究认为,目前在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三个脱节”的突出问题: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向科技与产业前沿,急需多学科专业交叉的复合型卓越人才。而高校工科专业设置大多借鉴前苏联模式,普遍存在专业设置面窄,交叉融合弱,不利于学生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实践教学与产业前沿方向脱节。我国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教师的发展轨迹多从“高校”到“高校”,选拔、考核与晋升主要看论文、项目数,由此产生三大问题:一是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创新实践教学引领不足;二是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实践育人功能不足;三是实践教学方法陈旧,难以兼顾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个性化发展融合培养。
创新实践平台与卓越人才培养目标脱节。我国高校实践平台多以各级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为主,学科相对单一,难以支撑学生开展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科创类项目。且目前企业参与度较低,尚未形成校企融合为学生营造复杂工程实践环境的有效机制。
“三个脱节”问题是工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卓越人才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等的培养,难以支撑国家发展对具有领军潜质卓越人才的需求。
校企协同,探索构建“两交叉四融合”菁英班实践育人新模式
“两交叉”建班建平台。面向科技与产业前沿选择方向,与相应龙头企业、著名科研院所合作,学科专业交叉创办菁英班,校企协同创建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教育平台。
首创“四融合”实践育人新机制。校企协同,学科专业交叉建设菁英班和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教育支撑平台,达到学生修读专业方向、校企师资、实践育人方法和学生素能的“四融合”,首创卓越人才培养新机制,为面向未来工程技术领域的卓越人才培养探出了新路。
提出“一一二”实践育人新方法。根据菁英班学生的培养需求,融合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个性化发展,提出“一队一策双师资”和“一人一题双导师”的“一一二”的实践育人新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推广可复制的方法。
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校企深度协同,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学校在合作中获得了适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型工程人才培养实践环境,融合了企业师资,培养了卓越人才;企业则收获卓越人才、创新思维和优秀科研实践成果,形成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范式,打造了卓越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和新高地。
实践出硕果 育人成楷模
菁英班在学生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结构优化、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资源保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一是学生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2017学年菁英班结业学生为例:与全校对应学生相比,菁英班本科生国内升学率高出22.13%、出国出境留学学生比率高出5.75%。菁英班合作企业对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6项指标的评价分值接近满分。二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菁英班引进天舟一号应用系统总师、奇虎360首席隐私官、百度云首席数据科学家等113名行业顶级专家,校企师资融合为学生授课、指导创新实践项目,优化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三是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资源显著增强。2010年以来,学校投资3160余万元,企业捐赠1990多万元,构建了机电一体、新能源、智能微网等8个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支撑了菁英班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并辐射全校学生。菁英班学生依托交叉创新实践平台开展国创项目、学科竞赛100多项,获得2017年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和2018年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世界冠军。
菁英班实践育人新模式自2012年创建以来,已在校内快速复制与推广。截至2018年,菁英班模式实现覆盖全校所有工科和经管类学科,12个特色各异的菁英班已培养优秀学子400余名。菁英班人才培养理念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编的《教育督导决策参考》专题报道,并多次被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网等媒体报道。鉴定委员会认为,菁英班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育人新模式,符合当前新工科教育理念,引领工程实践教育改革发展方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卓越人才培养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应加快向其他高校的辐射。”



-  END  -


Tips:历年教学成果奖获奖申报书

可后台回复关键词“申报书”获取资源~

避免错过消息

动动您的小手指

将“简学头条”设为⭐星标吧~👇


往期推荐

国赛宣讲】压轴!第8场直播!华为ICT大赛解读来啦~


2021杭州市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落地服务之融资篇

实习实训戳!! 高校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创新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声明: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感谢您的阅读!


鼓励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