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流课程】中央美术学院丨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

习无边界 简学头条 2023-01-05

点击蓝字关注简学







编者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简学头条整理汇总了中央美术学院6门一流本科课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点击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教学团队

色彩

李荣林

张路江、贺羽、殷嘉贺

素描大静物

刘商英

喻红、刘小东、陆亮

素描构造与表现

孟禄丁


艺术与科技创作

陈小文

张文超

中国传统雕塑考察

张伟

杨靖、杨昆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

余丁

康俐、范迪安、张子康


线下一流课程

■ 课程名称:色    彩 

●授课教师:李荣林

●教学团队:张路江、贺羽、殷嘉贺



色彩课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在造型基础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对色彩学理论的研究,着重系统研究写生色彩教学体系。造型基础部成立近20年来,总结并梳理了美院在色彩教学上的传统,同时根据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新时代的审美要求,逐步形成了属于造型基础部的色彩教学模式。通过对客观对象的写生,包括人像、静物、风景、人体等,使学生认识色彩规律,能够较高水平地结合色彩与造型。


通过色调认识基础、复杂色彩认识、外光写生三个基本单元的训练,整理学生对色彩冷暖、色相互补和纯度与灰度比较的基本认识,强调色彩气氛的观察与感受,培养学生对色调的意识。同时锻炼学生对外光色彩的捕捉能力,以及对自然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体会色彩和造型的结合,初步尝试对复杂微妙色彩的观察与表达。造型基础部的色彩课采用宽严结合的教学方式。“严”体现在对写生色彩的准确性,以及对品格的严格要求;“宽”则表现在强调感受的大胆与放松。


●课程作业:

王心妍 《露台》 布面丙烯

26cm×38cm 2020年 指导教师:贺羽


■ 课程名称:素描大静物

●授课教师:刘商英

●教学团队:喻红、刘小东、陆亮



大型素描静物课程,旨在将三维空间中的物像以更为复杂的关系呈现,并训练学生从三维转向二维平面的观察与建构能力,它不仅仅是手头训练的能力认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建立自主性、创造性以及整理统筹的方法与独立思考。


和以往的素描静物课不同,大型素描静物课首先需要教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更为清晰的创造性认识,继而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生面对挑战所引发的兴奋点。要引导学生将基础训练中各要素的认识与理解包含在对眼前静物强烈的感受中。要使学生明白首先是要画一张有感受的画,而不是为基础而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打破“静物”这一概念,静物不应只是静物本身,而应是一种开放的、鲜活的、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物像现场”,其层次丰富而富有变化,学生身在其中而并不是简单的面对面。教员在这一现场中带动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体验,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眼、脑、手的感知配合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将基础训练的要素主动带入,而不是被动抄袭。

●课程作业:

游钦煌  1.4*1.9米  炭笔色粉

指导老师:刘商英


■ 课程名称:素描构造与表现

●授课教师:孟禄丁



本课程是抽象绘画造型能力的基础训练科目之一。通过介绍、分析现当代艺术以来各个流派艺术大师的素描作品,从作品的空间、媒介及形式入手,拓宽学生对素描的理解和认识。运用素描的表现手段,通过阶段性的由具象向抽象的递进训练过程,逐渐培养学生重视从画面本身的空间、透视和结构等视觉本体构造入手,进行抽象素描表现的探索。同时利用多重媒介特质凸现工具、材质语言的表现功能。


课程以图式分析与实验表现为教学内容,强调从现代主义大师的典范中获得抽象造型规律的认识,在具体的写生实践中侧重个性的体验和感受,并运用多种工具实现素描语言的丰富表现,以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的画面组织和表现能力。


●课程作业:


■ 课程名称:艺术与科技创作

●授课教师:陈小文

●教学团队:张文超



艺术与科技创作课是为美术学院的学生开设的探索艺术与科技/科学融合中延发的新型艺术形式、创作方法、工具、材料、以及与观众的交流方式。学生将学习运用机器人技术,智能(物联网)科技,社交媒体传播科技,交互影像和声音科技,创作跨科学与艺术边界的艺术作品。学生将会在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自己的创作。在创作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VR/AR制作技术、3D 打印技术、物理交互技术、智能科技、机械动态雕塑制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编程语言。


课程希望学生能更为关注个人以外对文化、社会、科技等综合议题的探索,在创作实践中建构个人的艺术语言系统,同时兼顾与社会学、人类学、技术哲学等相关层面的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以动手创作为主,创作理念和具体技术都有教授,更偏向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兴趣并解决问题。老师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想法,会展示案例,给予意见,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喜欢的方向。课堂效果理想,学生有反馈并通过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课程符合设计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打开专业壁垒,具有跨学科联合研究的特征。


●课程作业:

作者: 张嘉升

作品名称: 生物钟

材料: 木箱、闹钟、小鱼缸、Arduino板、外置摄像头、杜邦线、电源

指导老师: 陈小文、张文超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雕塑考察

●授课教师:张伟

●教学团队:杨靖、杨昆



“中国传统雕塑考察”是雕塑系六工作室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同学们需要再三年完成六条线路(“三长三短”)的考察,本科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全部参加,每年分别于春、秋两季外出。三条长线为西北线(丝绸之路线)、鲁豫苏北线(中原一线)、山西线(中原二线),安排在春季,约四周时间。中原一线是以山东、河南为主的中原本土造型艺术为核心文化区域;中原二线则是以山西为主的地面寺庙建筑彩塑为主的文化区域;西北丝路线是以甘肃、陕西为主的中东亚交流文化区域。三条短线为河北线、四川线、金陵线,一般安排在秋季,约两周时间,有河北地区北朝石窟艺术,四川大足安岳地区唐宋石刻艺术,以及南京地区的六朝石刻艺术。六条线路共计900课时,全线覆盖了80%以上中国古代传统造型艺术相关的各类文化遗存。

“传统雕塑考察课”三年六次的考察学生只要能坚持下来,一定可以对传统造型语言形成一个横向有比较,纵向有先后的大框架。只有通过这个阅读量,才能摆脱之前的概念影响,才能改变思维进入到真正传统造型的语境,才能懂得匠心,全身心投入到中国自己传统的语境中来。


●课程作业:


柯维茜《K.God之手》石膏 45x21x17cm 2018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课程名称:虚拟策展实验项目

●授课教师:余丁

●教学团队:康俐、范迪安、张子康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应用场景


项目以虚拟仿真与数字互动技术为载体,聚焦美术博物馆展览研究与策划,旨在通过还原度高、操作性强的虚拟策展实验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感性认知艺术作品和策展理论的机会,搭建有效训练策展过程的平台。为使学生对抽象的艺术策展理论有具象的认识,对繁琐且专业度极高的策展过程有直观练习的机会,“虚拟策展实验项目”一方面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与线上教学平台提供虚拟策展实验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展览策划能力;另一方面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致力于搭建全球虚拟策展的教学、交流和研究平台,逐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动平台,带动行业进步。


学生通过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复原经典展览案例


为响应国家号召,解决西部地区艺术院校教学资源匮乏、专业起步较晚、优秀教师人才稀缺等困境,“虚拟策展实验项目”于2019年6月经校内师生试用且运行稳定后,向新疆艺术学院与大理大学两所对口帮扶高校的相关专业开放全部线上教学资源,获得两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19年10月,作为“2019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项目,“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iLabX实验空间:http://www.ilab-x.com/)对全国公众开放使用,加速了项目在更多合作院校与行业机构中进行教学应用与推广,有效提升了项目的共享力度。


2020年春季学期,虚拟策展实验室平台活跃人数达到2549人,提交虚拟策展实验报告454份。疫情防控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所有课程皆转为线上教学。因此,多门课程借助“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辅助教学,通过系统精确还原国内外艺术机构展览空间、常用展具、灯具及大量馆藏艺术品资源,使学生能够轻松使用日常实践中无法触及的异地空间与珍贵艺术品进行策展训练,极大增加了疫情期间网络授课的趣味性。在使用“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过程中,学生可在专注展览理念表达与空间呈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展览空间规划、照明设计、空间色彩使用规范、艺术品陈列规范等布展专业知识,提升了展览项目执行的统筹协调能力。


●课程作业:

杨微《尘埃与未来:来自世界之外的艺术》





注: 申报书PDF原件及更多教学成果奖相关报告资料,请在头条回复“报告”进入“教师资源②群”群文件下载,教发资源免费下载,教师资源①群已满,还没加入的老师抓紧私信小简哦~


立即加星标

好文不错过


3秒搞定!

星标一下再走呗!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审稿:简学教育研究院

声明: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感谢您的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