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流课程】广州美术学院丨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

习无边界 简学头条 2023-01-05

点击蓝字关注简学







编者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简学头条整理汇总了广州美术学院2门一流本科课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点击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油画》

课程负责人:范勃



01:46



自1956年油画系创建以来,《油画》课程一直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经几代学人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规范和教学体系。本课程紧扣学科特点,在国际化的大美术视域中,聚焦当代社会需求,从创作方法论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当代性、现实性、公共性”的创新型油画人才培养理念。从课堂人物写生、临摹与改造、图式语言研究、个案研究与实践和艺术理论学习五个方面入手,培养油画创作基础、方法和观念,面向油画系五个工作室开展教学,根据工作室特点各有侧重,从主题性创作到当代艺术实践,成为油画本科教学的普适性核心课程。

由范勃教授领衔,郭润文、郭祖昌、刘可、谢郴安等组成的课程教师团队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新世纪之星等,2014年本课程教学团队获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2019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本课程团队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级美展中获奖,并在各自的创作道路上厚积薄发,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油画界的中坚力量。


线下一流课程《泥塑》

课程负责人:黎明



01:45



自1953年雕塑专业建立以来,《泥塑》作为核心课程在历次教学改革中不断提升和完善,以此建立了由传统写实技能训练到空间造型思维培养的基础课程体系。

以进阶性、创新性为教学主旨的《泥塑》课程,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高阶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科学性、系统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近年来,该课程在教学特色凝练、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成果培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雕塑的可能性’——实验雕塑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传承中的创新’——当代具象雕塑创作体系建构”获得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由黎明教授负责,郑敏、洛鹏、黄炳谊、吕学晶等中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领域里的引领示范作用。该团队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又有广东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广东省“跨世纪之星”、“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作品展优秀指导教师”等。2018年,黎明教授领衔的“雕塑专业教师团队”获首批由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2020年1月,雕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此为契机,《泥塑》课程教学团队依据我校整体发展纲要,结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对课程建设与发展提出更高的目标愿景。《泥塑》课程将以新时期国家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以国际化的文化视野、区域化的文化自信,在继续发扬课程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在“空间性”“塑造性”“工程性”几个方面对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改革创新,深入构建“泛基础”的教学体系,不断拓展课程发展的新空间和新领域。





注: 申报书PDF原件及更多教学成果奖相关报告资料,请在头条回复“报告”进入“教师资源②群”群文件下载,教发资源免费下载,教师资源①群已满,还没加入的老师抓紧私信小简哦~


立即加星标

好文不错过


3秒搞定!

星标一下再走呗!






来源:广州美术学院

审稿:简学教育研究院

声明: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感谢您的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