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流课程】浙江警察学院丨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

习无边界 简学头条 2023-01-05

点击蓝字关注简学







编者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简学头条整理汇总了浙江警察学院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点击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线下一流课程

《信息安全技术》

 



09:48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说课视频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由斯进、周胜利、陈光宣老师教授,是浙江警察学院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承担着提升学生网络安全执法核心能力的重要任务;着眼于信息安全的防护与保障能力培养,从终端防护、信息传输保密到网络安全防护三个递进的角度来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上注重信息安全技术与公安业务相结合;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教、学、练、战”一体化。

课程教材

师资力量


斯进,浙江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电子数据取证。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主持编写和出版多部网络安全的译著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坚持长期为本科生授课,主要承担《信息安全技术》、《汇编语言》、《电子商务安全》等课程教学,担任以上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省千名好民警、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曾荣立三等功三次。


周胜利,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浙江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网络安全技术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机器学习等。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3个,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国内一级期刊论文8篇,申请专利1项。主讲《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监察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


陈光宣,博士,1984年6月出生,浙江警察学院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数据取证,网络犯罪侦查,信息安全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6项。主讲《信息安全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手机取证》等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培养网络安全执法人才,除了知识能力目标的设置,课程团队十分注重课程思政目标的设置,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情境化案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使用网络和应用网络安全技术时,明晰并坚持网络空间安全底线,提升学生捍卫国家网络安全的高度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养依法依规参与网络安全治理的执法能力。

课程团队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先后建设了线上线下虚拟仿真训练平台和教学互动平台,为更好地开展课程全过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通过平台学习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手段、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过程性考核评价,将学习数据作为过程性考核评价和促使学生自我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

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成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团队开展了传统课堂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结果比较,以平行班期末实践性考试结果为例 ,17网一为教改区队,通过成绩统计可以发现,90分以上17人,优秀率占全班人数56.7%,不及格3人,占10%;教改区队期末成绩表现远远好于其他两个区队。

线上教学平台


课程有力地支撑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近年来,由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学生组成的浙江警察学院攻防团队先后参加了由政府职能部门、高校、企业组织的全国性比赛14项,在浙江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学会主办的“问鼎杯”全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技能大赛中,我校网络安全团队婵联2015、2016年此项赛事的冠军。2017年7月,教育部组织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赛(也即攻防比赛)中,网络攻防团队获得了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荣誉墙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公安行政法学》


课程负责人


1

课程负责人简介

薛姣,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浙江警察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出版专著一部,发表核心以上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厅级科研课题多项。

团队介绍

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教学成果突出,团队成员有全国公安优秀教师、全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称号。团队成员包括余湘青教授、蔡仕鹏副教授、翁孙哲副教授和王梦宇副教授,其中余湘青教授是课程教材的主编。

余湘青 


余湘青,教授,法学博士,浙江警察学院法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警察法学。主讲《公安行政法学》《习近平新时代政法工作重要论述》等课程,主编《公安行政法原理与实务》教材获得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出版专著2部,主持省部级课题4个,发表核心论文多篇。

蔡仕鹏

蔡仕鹏,男,1970年出生,浙江大学法学硕士,浙江警察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安行政法学、法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翁孙哲

翁孙哲,法学和经济学双学士,法学硕士和士,副教授,浙江警察学院法律系行政法教研室主任。入校以来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注重热点案例及经典案例的运用,注重课堂互动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主持省教育规划课题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省级实验项目《行政诉讼模拟法庭VR实验》等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侵权、公司法和警察法,入校以来,共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浙大一级)三篇,核心期刊十余篇。

王梦宇

王梦宇,浙江警察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浙江大学法学博士。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浙江警察学院警察法研究所负责人。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曾赴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访问交流。主讲《公安行政法学》《网络社会公法治理》《公安执法实务》等课程,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其负责的《公安行政法学II》课程被评为2019年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主持或参与多项教改课题。著有学术专著一部。在《法律方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课程团队还积极拓展师资资源,邀请来自一线不同岗位的民警、律师等进行公安行政执法方面多元融合的课内实训和课外讲座


课程建设发展历史

浙江警察学院于2003年在全国公安院校率先开设了《公安行政法学》课程,截至目前被授课人数已超过3万余人,该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成为浙江警察学院法学课程中最具全国影响力的课程之一,分两个层次《公安行政法学I》和《公安行政法学II》。其中《公安行政法学I》是我校治安学专业(公安法制方向)专业必修课。本门课教学团队使用省平台自建《公安行政法学》网络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2017年至今网上选课人数累计2952人。本课程自2013年开始使用的是课程团队自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安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VR模拟法庭


课程团队已于2018年年底完成虚拟仿真(VR技术)环境下的模拟法庭实训项目的开发,并运用于课堂实训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实际庭审环境,并积累行政案件出庭应诉方面的经验。


课程特点

总体思路

本课程采取以“公安实战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发展、锻炼能力、鼓励合作、培育创新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2+1”混合式教学(其中“2”为线上线下理论讲授,“1”为课程实训)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力求全面、正确、充分地传授公安行政法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育人全元素融入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到本门课程知识体系中,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金课新理念切入设计

教学团队“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设计基础,从助学者、授权者的角度,规划学生的混合式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支持、设计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密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驱动力,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

实战化要素嵌入内容

对标公安部“教学练战一体化”的要求及现代警务模式对公安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枫桥经验、“最多跑一次”改革等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做法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滑动查看更多

本课程主要包括公安行政法总论、公安行政各具体行为、公安行政救济三大知识模块,并通过增加理论前沿论文选读、裁判文书网最新案例研读、社会近期热点案例评析等研究性内容及刑行交叉、民行交叉类跨学科知识,提高课程的深度、难度、挑战度。
社会热点案例评析讨论(分组研讨、集中讲评)
课程设计按照“课前自学-课中深化-课后反思”三大环节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自主学习比例在40%左右,并注重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始终,全面提升学生公安行政法分析应用创造能力和法律思维等高阶能力,课程各个环节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各方式树立学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公正执法、责任担当等意识。

课堂思政教育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线上教学部分,教师通过在省慕课平台、学习通、钉钉发布授课视频、教学直播、布置作业、发贴回帖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知识并巩固已学知识。主要解决的是“懂不懂”的基本知识点理解的问题。


课堂学习部分的教学目的则不一样,不再以学生获取新知为主要授课目的,而是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应用新知识,并指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进行分析、评价。

线下教学思路


在线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知识-理论-实践-拓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案例教学设计脉络,并灵活使用学习通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堂互动、随堂测验等,综合运用专题研讨、案例评析等手段,全面提升学生公安行政法分析应用能力和法律思维等高阶能力。实训部分采用教师主导、教官辅助的助教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通过开展模拟行政案卷制作和审核、模拟法庭、模拟询问等方式,响应公安部“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培养要求,有效提高学生的公安执法实务能力。

实训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强调并创新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设置科学、构成丰富,特别注重鼓励学生主动创新,并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考核设置平行对比班,科学评估混合式教学成效,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情、及时反馈、改进课程、调整设计。课程总体接受度高,教学效果优于平行对比班。该门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良好,教学质量多次评为A等,并获学校优秀试卷评比一等奖等奖项。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





04:35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课程说课视频(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课程源于2006年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中开展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至今延续15年。2017年开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项目独立成课,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分出2个学分(32课时),安排在大三实习阶段独立实施。该课程是在大思政的视域下,打破四门思政课界限,整合思政课教师和教学资源,共同打造的综合实训课程。

01


师资力量

课程负责人是浙江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龚正荣教授。龚教授是公安部部级教学名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公安部优秀教师等一系列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具有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在全国公安政工学的研究和服务公安实战方面享有盛誉。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课程还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敬业奉献的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其他教师

谢林淙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魏长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

王雅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授

朱建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博士

傅雅婷

德育教研室主任

陈红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副教授

吴旭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

武  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讲师

江  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博士、讲师

吴程程

德育教研室讲师

吴心怡

德育教研室讲师   

朱潇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师


02


课程特色





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交流会现场(“模拟市长”论坛)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了“三个转化”:


★“三全育人”特色鲜明:全方位协同、全过程监控指导和学生全员参与的“三全育人”特色,突破了课程与课堂、部门与部门、学校与基层公安的育人界限,形成了由思政课教师、社会力量、实习基地以及学校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协同发力的“三全育人”崭新平台。★职业价值指向明确:充分利用学生实习阶段嵌入综合实训项目,突出实训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警察职业特点和价值追求相结合,利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在不影响专业实习的前提下实施实践教学,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思政课程实训化,思想教育浸润化,在全国高校和公安院校属于首创,对兄弟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有借鉴意义。

★实践教学条件优质

校内做好实训准备,开展实训动员,资料收集,团队组织,调查方法辅导、撰写调研报告方法培训等基础工作。

谢林淙为学生做实训动员

学校在全省拥有57个实习基地,其中紧密型校局合作单位17个,具备良好的实训条件和调研资源。《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以及实习基地的专业思政有效融合,相互渗透,共同提高,实现学生、学校、实习单位、调研单位等的多方共赢。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校局合作单位之一——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


03


教学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优秀成果选编

实践教学成果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课程经过15年长期实践,久久为功,已形成较为规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课程以其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新颖的教学形式,取得了累累硕果,受到学生和各专业系部的一致肯定,孕育出一大批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成果,其中国家级创新课题5项、省级新苗创新课题8项、校级创新创业课题100余项,学生在《公安研究》《浙江警察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实践教学论文《大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探索》公开发表,“浙江警察学院‘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探索”获2012年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浙江警察学院一等奖。

龚正荣教授在2019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社会实践成果交流

实践育人效果鲜明。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深化理论浸润,强化实践感知,培育家国情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真正推进了“三性一度”教学目标落地生根,发芽结果。



00:23



实践教学能力显著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与公安实际相结合,校内校外指导相结合、线上线下辅导相结合,实现点对点、面对面地全流程、全员和全方位互动指导,无不倾注教师的大量业余时间和心血。教师在互动交流中也得到了教学科研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的双提升。

王雅君教授利用网络悉心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


实践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团队将秉承奉献精神,再接再厉,规范和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实训质量,为努力培养政治坚定、业务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安优秀警务人才而努力奋斗!



注: 申报书PDF原件及更多教学成果奖相关报告资料,请在头条回复“报告”进入“教师资源②群”群文件下载,教发资源免费下载,教师资源①群已满,还没加入的老师抓紧私信小简哦~


立即加星标

好文不错过



3秒搞定!

星标一下再走呗!






来源:浙江警察学院

审稿:简学教育研究院

声明: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感谢您的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