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流课程】大连民族大学丨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

习无边界 简学头条 2023-01-05

点击蓝字关注简学







编者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简学头条整理汇总了大连民族大学4门一流本科课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点击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国际商务》线上一流课程


2020年11月由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谭会萍教授带领的教学团队讲授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授课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线上一流课程,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商务课程自2003年开设以来先后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双语示范课程、网络教学示范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国际化课程。2009年,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350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之一,以该课程为实际案例的教学项目在2012年获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负责人谭会萍教授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2013年,课程又被评为国家教育部150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之一。从课程的创立到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离不开教学团队教师们的辛苦付出。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国际商务课程是一门经济类专业课及校级通识课课程,内容包括经济贸易和管理学科的诸多知识。翻开这门课的课本,厚厚的课本里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这是国际权威英文原版专业教材-美国华盛顿大学资深教授Charles W.L.Hill的《当代全球商务》。谭会萍教授解释说:“之所以选择这个教材,是因为它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较强的实效性和鲜明的国际性,并能全面反映出该学科及课程的体系。”除了教材,课程还通过广泛接触国际商务领域最具有权威性的英文原版网站,把最前沿、最权威的专业信息直接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活动中,使课程内容时刻跟踪国际商务前沿动态,扩展教学资源。



该课程在授课、作业考试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开阔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国际商务语言,为今后从事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基础。来自国际贸易182班的杨三敏同学说:“我们在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每一个环节都是用英语,不仅能以国际化的视角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够提高英语水平,对我们很有帮助。”


在教学中,课程应用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教育模型,使教学从低层次的信息记忆转向附有深刻含义,培养创造性思维,阶梯式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多年来,近1000份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有效地采用了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合理地组织了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地安排了教学内容的表达和呈现、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例如,背诵和解析重点概念、经济贸易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国家聚焦、主题演讲、热点新闻评述等。“国际商务热点新闻评述”是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一。活动通过对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国际商务大事的评述,扩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和跟踪国际商务的前沿动态。在设计和组织这一活动时,教师制定了《国际商务热点新闻评述 教学设计》,借鉴欧美大学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探索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点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和实践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框架、方法、步骤、样例、指导、监督和评价标准,使这一自主性与研究性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做到有示范、有计划、有评价、有反馈,通过22个评分点保证这项活动顺利和有成效地进行,并对每位同学的演讲和文章做出点评和评价。学生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层层筛选和提炼,有效地培养资料搜集能力、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做专题演讲,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


开展国际化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今天,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高等院校必将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国际商务课程在教学中策划、组织和开展了大量国际化教学项目,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全球技能(Global Skill)”是自2009年6月连续三年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以及土耳其、芬兰、巴西和哥伦比亚的师生开展的国际化教学项目。中外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国际商务课程,走访外资企业,探讨经济、贸易和文化议题。在北爱荷华大学的网站上,有国际商务课程老师和学生的照片和博客空间。2011年5月开展的“中西方教学的交融”国际化教学项目中,英国格林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的教师组织我校学生就国际商务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和研究性学习,撰写2500字的报告并做专题演讲。2012年4月开展了“全球视野-国际化教学活动月2012”国际化教学活动。来自5个国家的12位外国专家分别为我校共授课34次,实授课70多个学时,受益学生达到2000多人。2012年5月“梦工坊”国际挑战赛由英国教育委员会和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主办,面向英国和中国高等院校的跨学科创意团队挑战赛。国际商务课程团队经过与来自全国159个参赛团队的角逐,最终获得全国总冠军,奖励是一趟英国之旅。2015年4月与丹麦西兰商业技术大学开展“全球市场营销”国际化教学项目。“商务挑战”国际化教学项目在2015年9月举办,邀请了包括英国坎伯利亚大学在内的多名外国专家。2017年11月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开展了“跨文化探索”国际化教学项目。2018年4月与丹麦西兰商业技术大学“文化理解商务课程”项目。在参加各项国际化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全面展示了他们的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跟踪专业前沿动态发展的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这样的国际化教学项目为他们今后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基础。



运用信息技术,为在线教育提供具有国际化特征的课程资源

2014年2月,国际商务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谭会萍教授在美国Coursera慕课平台上,以学生的身份学习了由原哈佛大学教授开设的“企业国际化”课程,完成了课程要求的全部测试、考试、论文、讨论、互评,并获优秀结课证书。同时,她以教师的视角观察和了解了线上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方式,为创建“国际商务”线上课程打下基础。


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国际商务”课程在我校引进的超星尔雅平台以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形式开设了三期SPOC在线课程。课程授课视频以公开课实录形式录制,内容涵盖课程全部章节,共645分钟。截止至2018年6月,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访问数为103121次,校通识课程访问数为369747次,210名学生完成了课程学习。校通识课的学生来自我校5个学院的15个专业以及丹麦商业科技大学的4名外国学生。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2018年9月1日,在校教务处的安排和指导下,国际商务(英语授课)课程在“学堂在线”平台上上线,向国内全社会提供在线教学课程。课程内容仍然依据美国华盛顿大学资深教授Charles W.L.Hill的《当代全球商务》,英文授课。“国际商务(英语授课)”课程有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均为经济管理学科的专职教师,均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都用英语主讲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并均有国外学习和访学经历。


截止至2020年12月1日,课程已经在“学堂在线”成功运行五期。除我校每学年约180名学生参加本在线课程的学习以外,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学习者。至今,参加本课程的社会学习者分别来自辽宁、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新疆、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共8818人报名参加了本课程的学习。


国际商务线上一流课程要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教学内容,有效设计、发布、指导和参与教学各个环节活动,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按教学进度分期上传共九章总时长522分钟的109个带有中英文字幕的教学视频;提供每章的多媒体课件和课程重点解释文档;设置和发布各章讨论题,组织、跟踪和参与讨论;制定和发布各章测试题,并掌握和分析测试结果;制定和发布课程期末考试题,分析测试结果,了解学习效果;关注专业发展动态,通过文档、视频以及直播等方式发布阅读资料、新闻分析等相关内容;更新教学视频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使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保证课程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和维护课程平台的良好运行。


在校内的教学中,教师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使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信息化。自2018年9月起,教师通过“学堂云”,以学分课形式把国际商务线上课程引入校内,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下教学中,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对社会学习者的教学管理中,教师使用平台教学数据分析,实现了多方位的教学管理数据化。


据课程组介绍,今后课程将继续实施完全开放,自由注册、免费学习。课程团队将不断提升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微观经济学》线下一流课程


“有趣、有用、有温度”,这是张树安、李严、张顺、解柠羽、曹阳等五位老师为共同教授的微观经济学设定的课程特色与创新目标。凭着这个目标定位,几位老师十几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不断探索,将微观经济学打造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经济学经典教材辅导书《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和《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发行量超过10万册。在不断探索完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同时,团队老师也不断探索着育人之道。


化繁为简,让课程内容接地气


“今年的双十一‘剁手’了吗?”张树安的“开课之问”引来学生们的笑声。随即,他又抛出一个问题:“全网销售额已达2674亿元,这其中购物用户大学生占比多少?”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有的同学全神贯注等待老师的解答,也有同学悄悄打开手机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很显然,张树安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


“在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被老师这种问题难住,不是因为问题的深奥难懂,而是因为自己对生活里的经济学不够敏感。但通过课程学习,我们能从生活问题着手去理解经济学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经济学181班艾德鹏说。


猪肉为什么会涨价?钻石为什么比水贵?对于一些吉芬商品为什么在价格上涨的时候需求量也上升?在微观经济学课堂上,老师经常会抛出这样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在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的全过程。把隐晦难懂的课本概念融入生活中的经济学应用案例,这种趣味引导下的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课堂上非常受用。


微观经济学原理抽象、曲线复杂、计算要求高,而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65% 以上,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知识接受度不高,兴趣容易受挫。张树安带领授课团队钻研更新、更实用的教学方式与技术,不断改进教课方法,逐渐探索出“课上学习+课下讨论”的双向教学模式。老师课上抛出问题,学生当堂做讨论,课下搜集资料再带着问题到课堂来。“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课下忙起来,课程教学效果才能最大化。”张树安说。


微观经济学作为学院的一门重难点课程,理论性强的事实不可回避,公式推导更是让很多同学望而生畏。为了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学生的心里扎下根,老师们不断拓思路、想办法。


案例、图表、现象、典故、俗语、成语、寓言、笑话、漫画……在微观经济学的课堂上,这些都是解析经济学理论常用的手段。案例情景式、讨论式、分组汇报式、主题演讲式、实践调查式等教学方法也得到广泛尝试,并在连续几届学生中固化,课上课下研讨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边界。让学生不仅学会更要学懂,真正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学生在参与中把经济理论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提升了“双创”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让教育更有温度


十一月末的大连已经有了冬天的样子,寒风刺骨,年近花甲的张树安完成一天的教学任务,在食堂简单吃了口晚饭就匆匆返回经管楼203,经济学181班的同学正在教室进行当天的微观经济论坛汇报。


微观经济论坛是张树安和团队老师们一起摸索出来的授课模式。通过多年来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分析,综合课程知识难易程度、学生接受吸收效果等因素,课程团队在实际教学中将150人大课堂拆分成两个小班型授课,为了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又在小班基础上以单个班级为单位开展微观经济论坛,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知识面等进行拓展。


每学期每班举行三次经济论坛,六名学生为一组,针对微观经济问题,通过PPT配合主题发言,集中上台汇报,其他学生广泛地参与研讨,将自己的所感、所悟进行交流分享。


小班授课分班讨论的模式变革试行5年来,拉近了师生距离,让教师能够兼顾到不同学情的每一个人,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更有温度。如此,不单单加深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效果,更令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找到自己的班级存在感、课堂存在感。


学生们从轻松的论坛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有了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促进了课堂主阵地的教学互动效果。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下次课前十分钟,我们请同学试着对‘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进行分析。”“下次课大家尝试解读介绍一个企业,介绍过程中要注意‘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两个名词的区别。”每次课程结束时,老师都会布置下次课的讨论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讨。无论学生的发言如何,老师都会给予肯定的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学期结束,微观经济学学生出勤率达100%,课堂发言率亦达到100%。真正实现了使学生从“听大学”转向“读大学”;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合作教学。


另外,通过“雨课堂”平台互动、家乡社会调查等途径,不断探索如何打破课堂教学边界,提高课程学习难度与挑战度。经过几年的实践,2014级到2018级的学生这门课程的挂科率从起初的35%缩小到6%。


用“中国案例”进行批判性教学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创新的又一个亮点。通过增加评析内容,从中国改革变迁中提炼案例,辩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思想,让学生明白经济发展中效率和利益不是唯一,道德、责任、人的价值实现同样重要。



授课过程中,老师们也将一部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突出课程思政的优势,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判性思考,用“润物细无声”的传递,实现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在张树安的带领下,经过课程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微观经济学先后荣获辽宁省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等,张树安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辽宁省教学名师奖等。“此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对我们十几年教学探索的一次肯定,也是微观经济学面向时代发展之需,不断调整完善的一个良好契机。我们会继续努力,让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再上台阶,让更多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真正用得上的经济学理论。”张树安说。



《环境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思考大气污染问题的综合防治策略。”

“学习和比较气/水/土十条的基本内容,总结三个十条在我国现阶段环保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请提前关注本网站更新的内容……”


      这是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学课程负责人董玉瑛教授给环境科学2019级学生布置的第五讲课前导学内容,课上,董玉瑛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提问总结,回答好的同学将会得到相应奖励。作为站在讲台上几十年的老教师,无论面对什么形式,董玉瑛总会找到一套办法,以剖析环境问题复杂性拓宽学生知识面,以知识融合拓升学生综合能力,以掺入思政元素拓实全人教育,以渗透双语教学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倡导者


环境学是环境专业必修课,为达成强化思维和能力发展,体现OBE学习目标的高阶性,课程建设经历了侧重环保知识讲授,兼顾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现阶段侧重环境问题综合防治集成策略的有机融合等阶段。



“经过多年时间,课程突破教学边界,增加线上自主学习和强化课外实践,实现知识灌输型课程模式向‘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应用型课程模式的转变。”董玉瑛介绍。教学核心的聚焦和拓展,进一步明确环境学课程在环境专业中的定位,同时也反映了课程建设者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2014年,环境学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全部资源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线,目前为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运行4个学期。


在上学期线上教学的时候,每一讲董玉瑛自己都会录一段最新资讯或者一个和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作为铃声,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用得有价值,也更有创意。


为突破教学边界限制,推进课程“立体化”建设,董玉瑛提出3F教学模式,即课前导学、提出任务(Focus),给学生布置课堂学习、讨论聚焦的问题;课中论学、评价反馈(Feedback),点评学生完成情况并指出优点、不足和问题;课后拓学、引导方向(Fix it),督促和鼓励学生重视拓展学习,小组合作分工,进一步检索和集成,及时纠错、补充与完善分析。同时环境学教学同步启动了多模块嵌入式“生态型”课堂,包括问题任务驱动、实时翻转课堂、开启逻辑思维引擎、刻意进行思维培养和训练、挖掘德育因素、促进为人与为学的融合等多个模块,在专业课教学中同步实现才育与德育的双赢;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保留传统教学书设计,为师生互动课堂翻转提供更多机会。


环境学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引入体现学科前沿性和时代性的双语材料,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调控教学环节,细致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等课堂诸多关系,构筑课堂“关系圆”,实现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3F教学模式将自主学习、课堂讲授、特色讲座、创新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


“学完环境学这门课程,我收获很多。这门课程启发了我们思维,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深深地增加了我对于环境保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环境科学181班学生王海媚说。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做“大思政”课的实践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环境学的课堂上,不仅有专业知识的传授,还会有王国维《人间词话》类的文学元素,多维度鼓励学生深入学、勤思考,多实践、善总结,将知识传授和全人教育相结合。


2019年,董玉瑛主编的《环境学》出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进入专业课堂教学的同时,课程思政素材也被引入了教材。以融入思政元素拓实全人教育,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融合,促使学生深刻感悟和体会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思考如何兼顾机会和风险, 协调环境与经济。


每周日下午3点到6点,每周一到周四晚5点半到7点,董玉瑛课题组的组会和学术交流会,都带着学生们重塑和拓展课程结构与内容,增加体现学科前沿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让内容新起来;介绍环境方向前瞻性的学术思想、环保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培育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让信心立起来;改革传统方式,强调过程管理,考核采用概念对辨析、看图说文、应用解析等开放题目,给出没有标准答案的参考答案,让考试严起来……



董玉瑛及团队成员告别死记硬背的课堂形式,倡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逐渐展露出它的优势。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历年学评教结果优秀,全国微课比赛作品评价良好,工作室学生每年在创新、创业、挑战杯各类竞赛中取得佳绩,连续在《生态毒理学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发明专利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课题组主持省级教改项目十余项,发表教改论文三十余篇,曾获全国微课大赛优秀奖、辽宁赛区一等奖,辽宁省精品开放课程一等奖,多项省、校级教学成果奖。“董老师不仅传授我们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在学习中,戒骄戒躁、循序渐进才是重中之重。”环境工程171班夏绎镇说。


“课程建设浓缩反映完整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未来,我们将持续建设以期形成线上线下有效联动机制,把环境学课程建设成特色鲜明、实用性高、推广示范性强的国家一流课程。”董玉瑛说道。




《建筑设计3》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民族建筑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财富,源于人民。村落与民居是人们基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环境空间,承载着民族发展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的延传。不深入体验和了解人民的生活状态,作为以传承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为己任的建筑师的工作是孤立的,更谈不上保护与发展。”课前,建筑设计3(类型建筑设计+群体空间设计)——基于民族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设计与住区规划课程负责人倪琪总是这样对学生说。


倪琪教授在开展教学


课程通过理论、感知、体验、提升的教学环节,树立传承民族建筑文化和为家乡人民服务的民族建筑教育理想。每年,建筑学院的师生们都会走进民族地区的村寨,和当地百姓同吃共住。去开展民族建筑形态学调查、社会文化访问调查、测量、测绘实习实践。基于培养“人民的建筑师”这一理念和理想设计教学过程的建筑设计3被认定为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为民族地区培养建筑人


走进建筑学院的教学空间,典型的传统建筑和民族建筑模型摆放整齐。在倪琪的办公室,桌上的“飞云楼”格外吸引人眼球。大到民族传统村落的建筑群体模型,小到办公室的一个摆件,无一不在彰显着民族建筑文化的元素。“建筑设计”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来说首先要具备普适性专业素质、技能和技术,但是,如何在满足普适性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更具有服务国家战略视野的特色高级人才,以及更具有服务民族建筑发展能力的民族建筑人才,是摆在倪琪及其团队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村民家中的课堂


建筑设计3作为专业主干课的组成部分,是承接前期课程衔接后续课程的主要环节,课程主要包含单体设计和群体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是基于民族地区的特色民居研究类型建筑设计和群体空间规划设计。


在理论讲授模块,将设计过程分解为不同专题,通过引入案例、引入科研成果等方式来传授新知,促进交流,引导启发。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民族地区特色民居建筑与住区规划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掌握与民居相关的社会文化、地域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掌握从接受任务到自主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背景下,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民族建筑教育过程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传统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的意识具有社会认知和实践认知、专业学习的多重作用。


“我们65%以上的生源为少数民族学生,所以,课程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完成建筑师职业需求的普适性知识和专业能力学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民族建筑文化的知识和民族建筑营建所需的技能,成为能够承担民族地区建筑保护与发展重任的应用型人才。”倪琪介绍。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倪琪和团队注重培养学生服务于民族地区建设的综合能力。通过专题设置,让学生关注民族地区人居环境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研究性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创新能力、设计与工程整合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再学习的能力。


“近年来建筑人才都流往一线城市,而民族地区则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民族地区基本建筑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民族院校更具有这一方面的优势。”倪琪介绍。


到民族地区去


“这门课程更注重实践性,更注重现地实习实践为基础,更加强调应用性,让学生更加重视深入地研究、考察、学习。”倪琪介绍道。


建筑学院在贵州省铜仁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以及大连市都设有实践基地。每年,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到民族地区实地研究考察地方民居和民族建筑,让学生实地测量民居建筑,与当地老百姓共吃住,感受民俗、民风,更好地了解民族建筑特色。


畲族村寨现场教学


“在去民族地区实践时,条件很艰苦,但在亲手触摸了民族建筑的一梁一木,跟民族地区的人们一起生活,发现他们民居建筑的设计跟他们的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很幸运能有这样的实践机会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民族建筑。”建筑学171班学生韦鸿说。


选取民族地区的真实地域,开展现地授课,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从社会调查和民族建筑的技术信息的采集、在地设计直至实体建造的全过程参与,促使在不同立场的思考,以在民族地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支点解决综合性问题,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海南黎族村寨实习


江西畲族教学实习基地


建筑设计3课程承上启下,以少数民族地区实践教学为主脉,课程从“寻找特色民居原型”——“寻求民族传统文化可见”——“结合当下需求,梳理社会形态与空间关系”——“针对问题,提出民族地区特色民居设计与住区更新规划的策略与方法”,将零散的知识,组织形成系统的民族建筑人才所需的知识体系,培养对民族建筑文化、民族建筑形态构成、民族建造技艺、技能等方面传承和发展有奉献精神的特色建筑人才。


基于民族地区建筑展开教学,更深入的针对民族建筑类型、构造、分布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去设计和创造新型的民族地区人居环境。


“社会实践为先导既是建筑学教学法的继承也是与时俱进条件下的创新型教育,而所有的学习都应当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培养人民的建筑师这条道路上,我们将持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好地推广这门示范性课程。”倪琪说道。





注: 申报书PDF原件及更多教学成果奖相关报告资料,请在头条回复“报告”进入“教师资源②群”群文件下载,教发资源免费下载,教师资源①群已满,还没加入的老师抓紧私信小简哦~


立即加星标

好文不错过


3秒搞定!

星标一下再走呗!






来源:大连民族大学

审稿:简学教育研究院

声明: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感谢您的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