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流课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丨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汇总

习无边界 简学头条 2023-01-05

点击蓝字关注简学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关于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张中华教授负责的《投资学》被认定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01

课程负责人简介

张中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跨世纪(第二层次)人才工程;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等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和横向社会科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投资研究》等发表文章50多篇,多项学术成果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长期承担本科《投资学》和研究生《中外投资理论比较》的教学任务。主编的《投资学》先后被列为“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材;主持编写的《中国投资学科建设研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牵头人的“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教育部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主讲的《投资学》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6)、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2019年领衔制作的在线开放课程《投资学》已在智慧树平台和中国大学生慕课平台上线。作为负责人的投资学专业2019年获评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02

《投资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作为《投资学》课程的前身,《基本建设拨款与信贷》课程在20世纪50代初已在我校开设。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建立,基于理论联系实践的需要,《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注重产业投资,过渡到产业投资与证券投资并重。为了进一步建设本课程,2006年,张中华教授突破原有同类教材的框架,以投资决策为核心,对投资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大胆的创新,撰写了《投资学》教材,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与2006年,《投资学》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与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投资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9年,在线开放课程《投资学》已在智慧树平台和中国大学生慕课平台上线。目前,基于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上在线开放课程的累计学习人数已接近10万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获得了广泛好评。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共分为投资总论、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四篇。其中,投资总论主要阐述投资的概念与特征、投资的基本类型、投资学的产生与发展、投资学的分析方法、经济制度与投资决定的方式。证券投资篇主要阐述证券投资的工具、证券市场的运行、债券收益率的计算和价值评估、投资风险与投资组合、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APT)、证券投资分析、投资组合评价、期货与期权投资。产业投资篇主要阐述产业投资的特点与运动过程、产业投资的市场分析和供给因素分析、产业投资的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评价、不确定条件下的产业投资决策。宏观投资篇主要阐述投资总量、投资周期、投资结构、投资区域配置和投资的宏观管理。

《投资学》课程是我校投资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课程,是金融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众多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投资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具有深厚的投资理论素养又拥有高超的投资应用技能,既了解国际国内投资发展趋势又熟悉投资实践创新,能胜任银行金融部门、咨询评估机构、企事业单位相关投融资工作的“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卓越投资人才。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系统掌握投资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投融资决策相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学生应具备坚实的金融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的知识和理论,熟悉投融资策划、投资分析与决策、投资管理等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从事与投融资策划、投资分析与决策、投资管理活动等实务与应用性研究工作,也适合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

03

《投资学》为何能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

本科课程?

《投资学》能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离不开这门课程在课程特色、教育理念、教学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持续创新。

在特色定位上,国内《投资学》课程的体系主要有三大流派:一种以欧美经验为主,主要讲述金融投资;另一种以传统产业投资为主,主要讲授工程投资决策、建设管理等;还有一类是把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融为一体。我校《投资学》课程属于第三类,它突破性地在内容安排上先研究证券投资与产业投资的微观决策,再研究投资的宏观决策,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由局部到整体的逻辑思路。

张中华教授主编的《投资学》被连续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投资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投资学》课程组所在的教研室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此外,我校《投资学》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而是有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金融学等专业群的强力支撑,自然地把产业投资、金融投资和宏观投资融为一体,微观投资和宏观投资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教育理念上,本课程立足中国投资实际,以培养中国投资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特色推进课程思政,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注重教授主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素质教育导向的课程设计,培养“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卓越投资人才。

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激发学生对投资学的兴趣,着重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坚持由简到难、循序渐进,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取舍。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法、图示法、创设问题情境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数据推导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习效果。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强调过程评价,向过程要质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严格的听课制度,将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学评价促教学改进,以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在课程实施上,积极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投资学MOOC”相结合,将线下教学与线上资源相结合,将传统授课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小组讨论(Team-Based Learning,TBL)、创设问题情境(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 CBL)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课堂沉默,焕发课堂生机与活力。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多种考核方式,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践行互动式学习理念,与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课下互动和网上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附:《投资学》在线课程链接:

1.中国大学MOOC《投资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UEL-1207045802

2. 智慧树《投资学》: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97110#teachTeam

3.爱课程网《投资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http://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150.html





金融学院陈红教授负责的《证券投资学》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简介

陈红,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现任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社科界优秀青年学者、武汉市洪山区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陈红教授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在资本市场方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特色,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在《管理世界》、《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法学》等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社会反映良好,多次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陈红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近5年来承担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层次的课程,年均教学工作量超过500课时,指导了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所指导的本科论文多篇获得省级优秀学士论文,所指导硕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陈红教授积极探索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发表了多篇教学改革论文,主持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省级教学团队等省级教改建设项目,主讲了《证券投资学》慕课,并在智慧树网、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线。

《证券投资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

《证券投资学》课程在校内开设历史较早,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证券投资学》课程就开始建设,并作为金融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开设,后推广到全校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生选修开设,受众面广泛,深受广大学生欢迎。2018年课程团队开始建设《证券投资学》MOOC课程建设,由陈红教授和张戡副教授主讲的《证券投资学》慕课,先后在智慧树网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给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顺应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时代要求,2019年至今,《证券投资学》校内课程试行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该课程采用50%线上课堂授课,50%线下授课的混合课堂模式,线上和线下各安排16课时。

本课程线上资源:《证券投资学》混合式共享学分课程,在线授课视频51个,共时长630分钟;教学内容分为股票、债券、基金、衍生金融工具、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六个模块,并设计4次线上见面课,全面讲授证券投资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投资技巧。《证券投资学》慕课自2018年上线以来,总选课人数超过5万人,在智慧树平台上为75所高校的2万多名学生提供了学分课,教学效果良好。本课程2020年入选“智慧树网本科高校专业课程TOP100”课程,获得了“东西部高校共享联盟”的高度评价。

本课程的线下课程分为8次课,主要授课的内容包括:(1)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和现实性;(2)中国证券市场热点讨论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等高阶学习能力;(3)证券市场案例分析课,教师讲授国内外证券投资典型案例;(4)证券市场案例展示课,学生分组展示资本市场案例分析课件,培养学生“能够应用、能够分析、能够综合”等高阶性的能力;(5)资产价值分析,教师课堂讲授资产定价等难点内容;(6)模拟炒股指导课,教师讲授技术分析的各类指标,演示技术分析方法,布置学生模拟炒股作业;(7)模拟炒股实践课,学生利用实验室软件进行模拟炒股,培养学生复杂思维复杂问题求解等高阶能力;(8)证券市场前沿问题专题课。每年讲授一个证券市场热点及前沿专题,加强课程思政的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证券市场方针战略和现实。

本课程成绩构成为线上部分60%+线下部分40%。

 课程主体内容讲授       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

翻转课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实验课:学生模拟炒股

《证券投资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特色

1.本课程的特色: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个特点。“高阶性”体现在,本课程通过慕课实现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递和展现,线下课堂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体现在,课程内容放眼世界,立足本土,突出了前沿性和中国特色;课程教学形式先进、教学互动多维,教学结果具有探究性。“挑战度”体现在,课程教学融入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等内容,彰显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同时课程设计了综合课、活动课、实验课等不同方式,对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

2.本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点:一是打造优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在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问答题目设计更加全面,线上互动更加多维,线上题库不断完善等。二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线下课堂学生参与证券市场热点问题小组讨论、案例制作展示、模拟炒股等环节,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课程体系;三是线下课堂讲授课程前沿理论和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了课程知识普及缓解和拔高性教学的冲突问题;四是教学内容体现课程思政,融入当前我们经济改革和证券市场的方针战略,培养学生的追求卓越,刻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四个自信。

附:《证券投资学》在线课程链接:

1.中国大学MOOC《证券投资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UEL-1205724811

2.  智慧树《证券投资学》: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99759#teachTeam







注: 申报书PDF原件及更多教学成果奖相关报告资料,请在头条回复“报告”进入“教师资源②群”群文件下载,教发资源免费下载,教师资源①群已满,还没加入的老师抓紧私信小简哦~


立即加星标

好文不错过


3秒搞定!

星标一下再走呗!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审稿:简学教育研究院

声明: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感谢您的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