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逸仙进阶讲堂 |【预告】钱江:波斯商贾、波斯舶与泰国湾沉船


逸仙进阶讲堂系列课程“区域与国别研究之东南亚专题”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亚洲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邀请领域内权威学者分别讲授各相关分支专题。课程第八讲波斯商贾、波斯舶与泰国湾沉船”将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钱江主讲。诚邀各位师友相聚学术盛宴!




波斯商贾、波斯舶与泰国湾沉船


时 间:2024年6月11日(周二)19:00

地 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340栋一楼讲学厅(线下主会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236(线下直播分会场)

主讲人:钱江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主持人:江滢河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内容提要

2013年9月,泰国湾附近出水了一艘名为“帕侬苏琳沉船”(the Phanom-Surin Shipwreck)的缝合木船,此事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亚洲海洋史、全球水下考古及东南亚史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对此尤其关注。经过多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泰国湾沉船的确切沉没年代现在可以断定为公元775年。换言之,泰国湾出水的这艘沉船是目前已知的东南亚海域年代最早的沉船,比印尼勿里洞岛附近海域出水的那艘阿拉伯缝合木船大约要早半个世纪。根据泰国政府文化部艺术局水下考古队发布的部分相关信息,泰国《曼谷邮报》(Bangkok Post)的专题报道,以及国际考古学界对这艘出水古舶的初步研究成果,本讲将对这艘泰国湾的沉船做一番介绍,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拙以为,泰国湾附近出水的这艘古船是波斯舶,而不是大食舶。缝合木船是包括波斯人、印度人、爪哇人、马来人、阿拉伯人、中国人等民族在内的世界上大部分航海民族所共享的物质文明,并不是阿拉伯人独享的专利产品。事实上,早在唐代,中国南方沿海的居民就已经在用桄榔树和橄榄糖泥来制造缝合木船了。此外,必须强调的是,广东地方民窑生产的日用陶瓷早在公元8世纪下半叶就已加入到了世界海洋贸易的体系之中。与此同时,必须看到波斯商贾与波斯舶对古代印度洋至南中国海的航海文明与海上贸易确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研究、书写东南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过程中,中外史学界应该客观地介绍、评价亚洲各航海民族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主讲人介绍


钱江,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先后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及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任教。曾担任中国海交史研究会副会长、《海交史研究》主编、《海外华人研究》主编、英文学术刊物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Book Review Editor,现兼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南海史地研究平台研究员、中国海交史研究会顾问、德国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学等海外高校的校外考试委员、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香港海事博物馆董事局成员(负责学术事务)等学术与社会职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 90 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 14 部。研究领域:亚洲海洋史;海外华人与跨国移民。



参加须知

本次活动将在线下举行。请尊重版权,勿录音、录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



课程总览

(点击展开)









海报:梁梓华

初审:潘   悦

审核:区瑞珍

审核发布:谢   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