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才俊聚南海,筑梦科创正当时

南海科技 2024-04-01


科技的未来在于青年,南海的未来也在于青年。这个暑期,一场持续一个多月的大型交流实践活动,将南海与清北青年人才紧密联系在一起26名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10名北京大学学子与多个南海企事业单位精准对接,围绕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科创调研等方面开展科研服务,激活人才驱动科产发展“强引擎”。


清北青年人才在南海开展科研实践。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城市发展之争本质在于人才之争。“人才”命题,在南海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沉甸甸的分量。与清北青年人才“双向奔赴”,正是南海主动拥抱人才,以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明确行动


如今,清北青年人才的南海实践之旅即将结束,许多青年对南海给予极高评价。为何?从这些清北学子在南海实践、生活的故事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有用武之地,深入南海企业,触碰南海科技产业发展脉搏,以调研结果与技术知识赋能成果转化、产品落地;有科创氛围,聚焦南海“两高四新产业”展开实践活动,感受南海对人才及团队发展的热情与包容;有优质服务,体验南海生活,亲身感受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人才氛围。南海不仅要成为“科创热土”,也在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才乐园”


科学家与企业家携手

在南海,有实现科技理想的机遇



南海区作为佛山的制造业与科技强区,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领域已有深厚产业基础,特别是在氢能领域,南海已经走在全国的最前列。孙铭泽、孙舒宇、黄鹤来三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在读博士生就来到了南海人才团队——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极能源”)实践,主攻燃料电池冷启动和燃料电池电堆活化方向。



在一个多月的实践中,三位清华博士运用所学知识,深入了解项目需求,为解决技术难题和提升产品性能提供针对性方案,助力清极能源在氢能赛道上稳步前进、提质增效。“我的方向是做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活化,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到采取国际上通用的氢泵活化方法,可以使原本十几个小时的活化,缩短到只需三到四个小时。”孙舒宇表示,他非常欣慰其调研成果能够真正投入到生产中,并极大地提升活化效率,让他切实体会到学有所用,更坚定了其在科研道路上的信心


孙铭泽、孙舒宇、黄鹤来三位清华博士运用所学开展实践。


作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清极能源核心创始团队同样来自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三位博士的加入,将学校最新的科研技术带到企业研发中,让企业的科研创新可以更进一步。”清极能源副总经理刘锋表示,引入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学术资源,将更好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多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


清极能源的案例,印证了南海是人才项目落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优秀选择。南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超2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有14个,既有传统产业,也有包含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在内“两高四新”现代产业。同时南海区有各类科创平台24个,丰富的科技应用场景将为青年科技人才筑梦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如果说创新发展是“海”,那么企业是“船”,人才是“桨”。只有把“桨”用起来,才能使“船”乘风破浪,在科技创新的蓝海上行稳致远。特别是当前,南海正处在建设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科技人才及团队的加入。今年召开的南海区产业科技推进大会上,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就提到,南海要推动科学家和企业家相向奔赴,以问题为源头,企业为牵头,项目为龙头,共同形成南海科技创新强大合力,青年人才在南海必定大有可为。


向人才敞开胸怀

在南海,有热烈包容的科创氛围



当前,南海正在走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高四新”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成为南海的必然选项


为提高南海区对人才团队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短短一个月内,潘鹏名、熊义南、吉喆3名北京大学“知行计划·南燕”驻科技局见习代表组成调研组,以“线上+线下”“座谈+走访”的形式,对区内31家科创团队与平台展开实地走访调研,收到调查问卷186份,并形成了详细的调研报告。



回忆起调研过程,吉喆表示,实地走访企业让她看到了南海企业的创新活力,感受到南海政府服务人才团队与企业的温度“无论是在刚开始创业的艰难时期,还是在公司发展壮大扩招规模时期,南海区政府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企业不只是被‘扶上了马’、还被‘送了一程’,这才有了如今的规模,成为了国内内窥镜市场的巨头企业,并打破国外相关产品垄断的局面。”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唐前锋说的话,给潘鹏名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北大学子们深入企业调研。


像欧谱曼迪一样在南海落地成长起来的人才团队企业不在少数。良好的科创条件、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链条及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服务,是南海引育人才、创新发展的底气前不久正式发布的“南海科创二十条”提出,南海将聚焦聚力科创团队引培服务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高精尖缺的人才团队,最高给予5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并实施“蓝海英才”计划,对科创团队给予最高350万元的立项扶持。


向人才敞开胸怀,是南海一直保持的姿态。自2012年实施人才团队计划以来,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南海区“两高四新”产业布局,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项目,截至目前,南海区已引育省市区人才团队315个。其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6个,达到规模以上40家。累计落地的佛山市级团队中,南海区占70%以上。


海纳百川,广聚英才。这正是南海所展现的包容精神,也是人才纷纷愿意涌入南海的原因之一。科研并非易事,从书架到货架,从概念到产品,从设计到产出,不可控变量很多,但南海有“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定力和魄力,以极高的政务服务水平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政策扶持,获得了广大人才及团队企业的认可。


尊才爱才的活力之城

在南海,有优质温暖的人才服务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自2011年“人才立区”战略实施以来,南海始终把人才事业作为立区之本、发展之核,以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与各类人才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旗帜鲜明地打造礼敬人才、崇尚创新的城市生态。


“来到南海后,南海的确如我所了解的朝气蓬勃,人才从五湖四海源源不断地汇涌而来,为这座城市‘减龄’‘驻颜’,添砖加瓦。”吉喆表示,这颗岭南明珠比想象中更加开放包容。


熊义南对南海的印象尤为深刻:“在来之前我就有了解到南海有着‘亿年山川、万年水脉、千年文化、百年工业’的历史积淀,此次南海实践之旅让我在地化地感受到了现代性与民族性交融的城市氛围,比想象中更有生活气息。”


对此,潘鹏名也非常赞同:“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对南海的政务服务和人才服务赞不绝口,我们也亲身感受到了南海对人才的渴望和热情。南海看起来是一座小城,但却拥有大城资源。”潘鹏名还表示,此次来到南海实践,了解到南海的基层公职人员们都非常务实,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为南海人民群众办实事、出对策、谋福利的,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之中去的决心。


北大学子们登上魁星阁眺望南海美景。


科技人才的扎根、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是系统全面的大环境。前不久,王勇在2023“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上表示,南海成就了实业家的热土,成就了科学家的乐园,成就了艺术家的舞台,承载着年轻人的梦想,是一个充满传奇和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正是南海渴望更多科技人才的体现。南海坚持制造业当家,归根到底是要靠人,南海也确实在以更优质的服务,打造尊才爱才的人才热土,营造激活科技创新良好氛围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同样指出,南海因人才而兴,始终与人才同行。今年来,南海不断强化城市建设和人才扶持统筹,进一步释放出重视人才、爱惜人才、扶持人才、鼓励人才的强烈信号,通过提高城市能级和商业水平,提供多元全面的服务和优惠,为人才撑腰,为人才创新创造最好的条件


南海献真心以待人才,将秉持“团队所需,服务所向”的态度,积极寻求人才与南海未来长期共同发展的可能,并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战新产业引育的过程中,一如既往地给人才、团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青年人才,与南海实现科创理想与美好现实的双向奔赴。




往期精彩回顾

清华专家教授走进南海科创平台促合作

2023-08-03

2023“南海鲲鹏人才节”将于8月8日开幕

2023-08-03

中发兆创科技园入选“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示范项目

2023-08-02


南海科技微信编辑部

来源:佛山新闻网

编辑:李德文

审核:何锦婷、吕燕珊、赵亮晶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