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 my genders, embrace my queerness在之前的推文中,Hannibal曾经给大家简单“科普”过关于性别的几个关键词(见跨性别二三事)。其中,性别表达通常指一个人如何展现自己的外表和行为。性别表达可以是带有阳刚气质的,也可以是带有阴柔气质、或所谓的“中性气质”的,这可以跟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性别认同,甚至性倾向毫无关联,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带有任意气质的性别表达。
什么是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在中文语境中,当人们用“阳刚”去描述一个人时,它往往表达的是对此人的肯定和称赞,它代表粗犷、魁梧、坚硬、刚强、大大咧咧、义薄云天。相对的,阴柔可能意味着内敛、单薄、柔软、脆弱、小心翼翼、文质彬彬……但我们很少听到“阴柔”被用作一种对ta人的褒义评价。如果说这两个词的用词差异是由我们对masculine和feminine略显生硬的翻译引起的,那么如果我们将“阳刚”替换成“男孩子气/男性气质”,将“阴柔”替换成“女孩子气/女性气质”,这一差异似乎就变得更好理解了一些——通常,人们在表达时使用前者的潜台词是,理想的男性应该是短发短裤、声如洪钟的,是富有冒险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的。而后者的潜台词是,理想的女性应该是长发长裙、轻声细语的,是安静乖巧、擅于当家理纪的。首先,从上述的词汇意义和使用场合来看,人们在使用“阳刚/男性气质”和“阴柔/女性气质”时希望表达的意思似乎确实是两相对应的——人们对“阳刚”的理解非常符合人们对“理想的男性气质”的定义,“阴柔”同理。其次,从词汇的语法意义上来说,“阳刚/阴柔”在被划分给特定的性别气质之前只是作为中立的形容词或一组对立的概念而存在,而“理想的男性/女性气质”则是两个集合概念,它们的意义取决于它们包含的元素。至于它们各自包含什么元素,则取决于人类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对性和性别的理解和阐释。这两个集合概念以及这里的男女二分或许可以追溯到人们对人类两性性行为拓扑学式的、社会化的解读,例如将勃起解释为向高处的运动,将插入解释为侵入的、更占支配地位的运动。这种解读背负着整个社会及其历史对两性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两性的差异”被代入并淹没在了整个宇宙的一系列同源对立之中,仿佛硬/软、外/内、干/湿、高/低天生就该和男/女一一对应,差异越大,越接近理想模型。
我们并不难在日常交流中捕捉到这样的对应,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比如“男孩子调皮一点没事”,“女孩子就是要文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自然”的秩序,一切对“自然秩序”的期待和敦促都是为了人类(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更好地发展。那么,在这种观念下,将阳刚=男性气质、将阴柔=女性气质的替换对这些人(也是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成立的。可是,我们已经发现“理想的男性/女性气质”并非自然的概念或分类,那么相应的,自然秩序之说也就无法站稳脚跟。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理解上述替换的成立呢?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它成立的前提:1.有且只有两性;2.两性差异对立存在;3.两性必须服从于异性恋框架。显然,对于一个实际上拥有多元性别认同、多元性别表达和多元性倾向的社会来说,这些隐形前提的合法性也同样值得怀疑,它们更像是一种由顺性别异性恋男性统治为主导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之下,所有关于性与性别的话语都以顺性别男性为中心,“理想的男性气质”成为了一个无需自证的集合概念,而“理想的女性气质”则仅仅作为一种“和理想男性气质相对立的气质”而存在。任何性别表达元素的“缺失”、“越界”或“重组”都是对既定秩序的违背和挑衅,也就是说,拥有与社会对自己性别角色期待相反的性别表达的人非常容易遭到歧视和各种暴力,例如所谓“女性化”的男性、“男性化”的女性和“不男不女”的人。因此,将阳刚=男性气质、将阴柔=女性气质的替换无法成立,也不应该成立。
2022年新的单元「性别主题线上合集」:有关性别的艺术、影像、游戏等等在「性别表达」这一单元中,我们将会给大家呈现“阳刚气质” Masculinity的展览以及不同的性别气质是如何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Masculinities. 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Issue #7892
文字:Hannibal
排版:Pei
校对:Acui
Queer Squad 酷儿小分队 探讨性别和种族以及多元文化议题Let's embrace the queerness!微信公众号:Queer Squad
欢迎联系我们&投稿请发送至邮箱:queersquad_de@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