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不可能告诉你真实的宋运辉
1
《大江大河2》剧终了,豆瓣打分高达9.1,比第一部还高。
一部主旋律献礼片,能够做到这一步,从各方面来讲,都已经赢了。
虽然在我看来,第二部不如第一部好看,情节有点拖沓,但我还是会推荐大家去看的。它不完美,我也不会以脑残粉的心态盲目推崇它、拔高它,但主创团队的态度总体是严肃的。
不光是尊重创作,更主要是尊重十几亿国人走过的那段真实岁月。
有人当它是职场剧,有人当它是官场剧,有人是冲着王凯的颜值来的,有人饶有兴致地解读里边的婚姻关系、人情世故。大家各取所需,没什么不对。
但我是把它当作一部改革开放史来看的。《大江大河》小说,从1978年写到2008年,整整三十年。这两部《大江大河》剧,故事从1978年进行到1993年。按小说四部曲来算的话,后面应该还有两部剧。
2
三位男主角,分别代表了改革开放之后三种出身底层的能人。
宋运辉——国企技术派干部。
雷东宝——集体经济带头人。
杨巡——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先行军。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各路能人的发家致富史,头破血流史,迷茫困惑史,毁灭重生史。
《大江大河》基本展现了各个人物的曲折经历。但是相比小说,电视剧对人物的美化也很明显。
比如,《大江大河2》结尾,雷东宝出狱,拿着一份把50%股份上交给乡里的方案在村委开会,激情演讲,一通操作猛如特朗普,要make 小雷家 great again,好像一点私心都没有。
而在小说里,这套方案被直接定性为“把小雷家出卖了”,雷东宝的动机也不是为了小雷家,而是赤裸裸为了自己夺权。
滤镜开到最大的,当然还是宋运辉。
小说里的宋运辉不是永远为了大我舍弃小我的正面典型,也不是一直那么讲原则。
还是雷东宝提前出狱那场戏。电视剧里是说组织宽大为怀。小说里则是雷东宝求着宋运辉把他弄出去,然后宋运辉到处托关系,给雷东宝搞了个保外就医。这是非法操作,宋运辉父亲的反应是:“小辉,你这是在犯罪啊。”
宋运辉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我知道,但这回事非得已,下不为例。”
还有宋运辉和程开颜离婚,小说里是宋运辉主动提的,而且是利用程开颜的哥哥犯了事这个把柄要挟程家答应离婚的。程家认识到斗不过宋运辉,才答应放手。
宋运辉母亲听说之后,翻来覆去唠叨一句话:“我们家怎么出个陈世美啊。”
当然,小说里也有前因后果,宋运辉依然不是一个坏人。他跟程家撕破脸,也是程开颜爸爸去部里告状破坏东海厂大计在先。
只是说,小说里的宋运辉更像一个凡人,他有理想主义和远大抱负,但是在理想撞到现实这堵墙的时候,他没有发誓做个圣人,而是以他的聪明才智迅速掌握了现实的游戏规则,碾压了对手。
小说里的宋运辉当然不是真实人物,但是我相信,中国一定有千千万万个宋运辉,才能够从改革开放出发前的那个大坑里走出来,走到今天和明天。
小说里的宋运辉更接近现实中那千千万万个宋运辉。他们都不是道德无暇的完人,但没有他们,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轰轰烈烈。
3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这段大历史,正在于如何看待不是圣人的宋运辉。
我想过了,电视剧不可能告诉你真实的宋运辉,不仅在于能否过审,而且在于观众的容忍度。
如果把一个知法犯法的宋运辉拍出来,观众会不会骂娘?大概率是会的。
大江大河第二部,网友一直在弹幕里骂杨巡,骂他自私自利,骂他小人得志,骂他得陇望蜀。而在小说里,宋运辉和杨巡更像是互为利用的合作伙伴,甚至可以说杨巡是宋运辉的一个变现渠道。
如果把宋运辉的心机拍出来,观众会不会骂娘?大概率是会的。
我们现在进入到了一个道德洁癖的年代。年轻人渐渐不再能理解“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这些名言所蕴含的智慧,不再能接受“水大才能鱼大”这个常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循名责实、刨根问底、决不饶恕。
宋运辉是工具人的巅峰,先让自己成为对别人、对时代有用的人,然后再进入游戏,掌握游戏。这是一代人的思维方式。
我读《张艺谋的作业》的时候,对张艺谋说的“工具化”一词印象特别深刻。
张艺谋出身不好,插队时,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他自发的“把村里所有的门全画上主席像”。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获得生存和上升的空间。
他说,“我一开始就有这个意识,让自己迅速工具化。”工具化你就会对别人有用,人有了用,有些东西就不会找到你身上,你就会有空隙生存。“工具不是个坏词儿,有用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深入骨髓的价值感”。
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至少是前三十年,整个社会都是工具化的。这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社会经历了几十年对社会进步无效甚至有反作用的大辩论之后,决定搁置争议,去追求那些看得到、摸得着、可衡量的东西。这就是“发展就是硬道理”。
现在,时代显然已经又到了一个拐点。搁置许久的一些问题,已经无法继续搁置了。年轻人又开始享受辩论的乐趣。所以电视剧里的宋运辉必须是一个道德完人,必须有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觉悟。
这不是年轻人的错。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换个角度来讲,宋运辉、张艺谋们之所以甘当工具人,也是因为那时候游戏是相对开放的,进入游戏深处的几率还比较大。而现在的年轻人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内卷,所以才会重拾批判的武器。
但是以史为鉴,我们才能走出历史的致命漩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