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的,不要一刀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鱼眼观察 Author 公民于平
一波抵制还未平息,一波抵制又来袭击。
被抵制的,是以“X分钟看完电影”为代表的影视剪辑号。
抵制者原本是涵盖行业协会、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在内的73家机构。
注:这里面包括“爱优腾”。
大概是觉得还可以“再加大‘抵制’剂量”,这些平台又拉来了514位明星艺人。
肖战、赵丽颖、李冰冰……娱乐圈小半壁江山都用上了。
再加上拉上了版权保护的大旗,啧啧,我仿佛听到了影视剪辑类up主心碰在一起,都是碎了的声音。
1。
问题来了——
“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的影视剧二次创作,要凉凉了吗?
依我看,版权保护当然是大前提,但人们也需要“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
若不分良莠,用“侵权”的一杆子把它们打死,那才可怕。
不是说“存在即合理”,而是说这关乎评价权、批评权行使。
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与时间严重稀缺。于是,“短视频追剧”成了一种时尚。
基于影视作品之上的二次创作,自诞生以来,始终伴随着版权争议。
早在2017年,以“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走红的网红博主谷阿莫,就遭迪士尼等5家电影公司控告侵权。此案历经四年时间,至今仍陷入艰苦的法律拉锯战。
由此也可看出,影视剧二次创作在法律上的复杂性。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的版权,都受法律的保护,这是常识。
有些纯剪辑、切条的所谓二创作品,确实会因此被点中“死穴”。
但这并不意味着,未经版权人授权,就无法对影视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和发布。
这里我再普及下法律知识:
本着对表达自由的尊重和保护,各国立法都在著作权保护的同时,确立了“合理使用”原则。
也就是说,“在特定条件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著作权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何谓“特定条件”,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是“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引用”。
短视频影视二次创作,整个行业尚处于发展前期,的确有待进一步规范。
但其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还是因为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许多创作者的热情与心血需要呵护。
若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只要未经版权人授权,一律封杀短视频影视二次创作,那么必将造成“误杀”。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能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就是这个理儿。
2。
明眼人不难看出,许多影视剧二次创作,并不是将影视作品片段简单“拿来”,许多创作者其实投入了很多。
从剪辑、配乐到解说词,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这样的二次创作,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影像只是为解说服务的,创作者的自我表达才是核心内容。
至于一些评论性质的影视剧二次创作,和传统的文字影评其实一脉相承——截取相关影视的片段,不过是一种素材引用。
说白了,不是“有引用就必属侵权”。
要我说,很多影视制作方、播放平台抵制二次创作,还是因为流量与用户争夺。
在传统的影视文化链条里,影视剧二次创作者一直处在边缘和不入流的地位。
但其实,影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这些草根创作者的力量。
如果把影视圈比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些位居上游的影视巨头,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
而成千上万从事草根创作者,就是密布的灌木和杂草。二者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事实上,许多短视频影视二次创作,也为正规影视作品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许多网友就坦承,是看到博主解说之后,才去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也正因此,在影视企业发出维权声明之后,不少网友纷纷吐槽,“不知道自己的剧是怎么火的吗?”
言下之意,别卸磨杀驴。
很多二次创作up主也表示:也想取得合法授权来着,可从哪获得呢?
这才是问题关键:打击侵权,也得解决合理授权问题。
打击侵权,不等于要打死影视剧二次创作。
3。
影视剧二次创作之所以流行,说到底,还是受众对此有着强烈的需求。
这不仅是因为,许多二次创作比原片更幽默有趣,满足差异化的需求;还因为,这帮很多用户避了坑。
当下,一些国产影视剧剧情太过冗长,内容注水严重,影视剧二次创作,不仅可以让观众节省大量时间,也可以帮助甄别,避免“踩雷”。
我认为,这些受众的需求,恐怕也是无法漠视的。
大众文化需要百花争艳,百鸟争鸣,因而,社会需要杰出的影视企业,也需要更多优秀草根创作者,尤其应当给后者以更多容身的空间。
大树底下不长草,那将是一片“绿色荒漠”,生态系统将是完全失衡的。
一个社会的文化一旦失去了草根活力的滋养,创造力必然陷入衰退。
就此而言,保护影视版权,万不可一刀切,而要在表达自由和著作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在精准治理的同时,尽可能避免误伤。
毕竟,人民需要正当的“X分钟看完电影”。
推荐一个犀利的公众号
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