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君策略】从中报预告挖掘盈利增长线索——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15期

陈显顺/喻雅彬 陈显顺策略研究 2022-05-19





声明



▶  陈显顺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除了公众号“陈显顺策略研究”,更多实时观点请见新浪微博“陈显顺策略研究”。






本报告导读



▶   通过对中报业绩预增的龙头公司业绩归因,14%公司实现量价双升,21%依靠涨价,41%靠量的扩张。往后看,“量升”类公司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会更强。




摘要




行业聚焦:

▶   从中报预告挖掘盈利增长线索,“量升”类公司业绩增长持续性更强。截止6月30日,全部A股中有13%上市公司预披露中报业绩,业绩预喜率66%。囿于当前披露率偏低,我们自下而上寻找公司盈利增长的共性。通过对两百余家市值在100亿以上、业绩预喜的公司业绩变动原因进行归类,我们发现量价趋势变化可解释70%公司的业绩波动,其中41%公司Q2业绩增长靠“量的扩张”,21%依靠“涨价”,仅有14%公司实现“量价双升”。量价齐升驱动的利润增速最高,Q2利润环比增速的中位数为56%,远高于产能利用率提升(34%)和涨价类(33%)公司,通过新增产能、渠道扩张实现收入增长类的公司利润增速相对低(10%)。行业分布上,量价齐升类企业集中在科技上游材料,产能利用率提升、订单饱满类的企业集中在科技的中下游,其中不乏企业Q2满产满销,涨价类企业集中在传统周期。量价齐升、产能利用率提高类的公司,需求端的改善大多具备产业中长期趋势催化,下半年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

行业景气变化:
 
▶   猪肉收储工作启动,生猪价格触底反弹。6月21-25日,发改委监测全国猪粮比价跌破4.9,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猪肉收储工作将启动。猪价在连跌20周后开始触底反弹,以外三元生猪为例,猪价在23日触及13元/公斤低点,至30日每公斤生猪价格已涨至15.45元,涨幅约18.8%。本次反弹主要因供给端养殖户减产以及居民消费热情高涨。预计在收储启动后,猪价将温和回升。

▶   硅料价格见顶,光伏产业链开始跌价调整。受7月终端需求不佳影响,产业链在长期博弈后价格终于开始向下调整。硅料价格见顶,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环比下跌。后续看,硅料无库存压力且供需紧张格局延续,未来下跌压力较小。硅片受扩产和库存压力影响,价格或将继续走低。电池片环节议价能力较弱,价格跟随硅片下跌。组件受制于7月需求能见度较低,价格小幅下跌调整。

▶   北美半导体出货额再创新高,全球扩产周期开启。SEMI发布报告称全球在未来两年内将开工建设29座晶圆厂,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各8座,新增等效8寸产能260万片,相关设备资本开支将达到1400亿美元。5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再创新高达35.9亿美元,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53.1%。

▶   海外通胀超预期持续,美债实际利率加速上行






目录




1.     行业聚焦与景气度变化
1.1.     行业聚焦:从中报预告挖掘盈利增长线索

1.2.     行业景气变化:猪价触底反弹,光伏产业链跌价调整


2.     行业景气度跟踪

2.1.     全球疫苗接种追踪:德尔塔毒株蔓延,美国接种速度大幅放缓

2.2.     基建地产:房贷收紧预期强烈,玻璃延续强势涨价

2.3.     下游消费:猪价触底反弹,空调产销承压

2.4.     中游制造:光伏产业链跌价调整,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再创新高

2.5.     上游资源:铜价受宏观基本面双杀,MDI止跌上涨,PTA跟随油价偏暖运行

2.6.      交运及公用事业:运价保持高位,美洲航线涨幅最大  



1

  行业聚焦与景气度变化


1.1.  行业聚焦:从中报预告挖掘盈利增长线索


近600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百亿以上市值公司预喜率高于市场整体。截止6月30日全部A股中有593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类型,披露率达13%。其中业绩预喜(包括预增、续盈、扭亏、略增)的上市公司共计394家,占比66%;预忧(包括预减、续亏、首亏、略减)的上市公司130家,占比22%。共有236家百亿以上市值公司预披露中报业绩,预喜率为77%,高于市场整体。




龙头公司业绩增长归因,行业量价趋势变化可解释70%公司的业绩波动。593家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公司中,仅有357家公司(占全部A股的8.1%)详细给出利润和业绩增速区间。囿于当前业绩披露率偏低,我们自下而上、从龙头公司业绩预告中分析业绩变动原因、寻找盈利增长共性。236家总市值在百亿以上的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我们对其中182家公司业绩预喜的公司盈利变动原因进行剖析。



41%公司Q2业绩增长靠“量的扩张”,21%依靠“涨价”,仅有14%公司实现“量价双升”。我们将公司业绩变动原因归纳为两大类、七小类,第一大类业绩增长原因反映行业的趋势性变化,包括量价齐升、涨价、量升(内生增长)、量升(业务扩张)。第二大类业绩增长是偶然性因素导致,包括成本管控、低基数、非经常损益贡献。从业绩变动原因上市公司数量占比看,有27%的公司业绩靠下游需求旺盛、产能利用率提升驱动(即“量升—内生增长”),21%的公司在Q2实现了产品提价,14%的公司产销两旺、量价双升,9%的公司依靠新增产能、扩充产品品类等业务扩张方式实现了盈利增长。

 

驱动力不同,对应板块盈利增速也不同,从Q2业绩环比看,量价齐升>产能利用率提升>涨价>业务扩张。如前所述,行业量价趋势可以解释70%公司的业绩波动,业绩增长驱动力不同,对应板块利润增速也不同。为了剔除疫情影响,我们根据公司预告业绩增速的中位数,推算公司Q2单季利润环比、Q2单季利润同比(2年复合),并计算不同业绩驱动类型下利润增速中位数。结果显示不管从环比还是复合同比口径看,板块利润增速的排序大致为量价齐升>产能利用率提升>涨价>业务扩张。量价齐升类公司Q2利润环比增速的中位数为56%,远高于产能利用率提升(34%)和涨价类(33%)的公司,通过产能、渠道、产品结构实现扩张类的公司利润环比增速最低(10%)。



量价齐升类企业集中在科技上游材料,产能利用率提升类企业集中在科技中下游,涨价类企业集中在传统周期原材料。从业绩驱动因子行业分布看,量价齐升类的企业集中在以新能源车、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类行业,尤其是科技类的上游材料,如硅片、锂盐、电解液、PCB、IGBT等,传统行业中钛白粉、农药也实现了量价双升。受终端需求驱动,科技类企业中下游公司普遍提及Q2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如半导体封测、设备、LED封装、新能源电池隔膜、三元前驱体环节等。涨价类企业集中在传统周期原材料。四类增长因素对应的细分行业主要有:


1)量价齐升:硅片(光伏、半导体)、功率半导体、PCB、新能源电池(锂盐、电解液)、水电、钛白粉、农药(草甘膦)

2)量升—需求旺盛、产能利用率提升:半导体封测、半导体设备、LED封装、新能源电池(隔膜、三元前驱体、电池配套)、预调酒

3)涨价:钢铁、煤炭、建材(玻纤、玻璃)、化工品(氯乙烯、粘胶、纯碱)

4)量升—新增产能、渠道,优化产品结构:疫苗、功能性饮料




往后看“量升”类公司,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会更强。纵览中报预告我们发现,量价齐升、产能利用率提高的类公司,需求端的改善大多具备产业中长期趋势催化,下半年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逆势攀升,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量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以新能源车、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制造Q2景气持续上行趋势明显。两大板块预披露中报利润增速中位数分别为225%、105%。新能源车产业链欧洲、中国需求旺盛的基础上,又受美国巨额补贴新政的催化,全产业链尤其是上游材料环节供不应求,锂盐、电解液价格持续拉涨。而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潮,设备材料国产替代正当时。






1.2.  行业景气变化:猪价触底反弹,光伏产业链跌价调整


本期行业景气观察重点关注三大趋势:

 

猪肉收储工作启动,生猪价格触底反弹。6月21-25日,发改委监测全国猪粮比价跌破4.9,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猪肉收储工作将启动。猪价在连跌20周后开始触底反弹,以外三元生猪为例,猪价在23日触及13元/公斤低点,至30日每公斤生猪价格已涨至15.45元,涨幅约18.8%。本次反弹主要因供给端养殖户减产以及居民消费热情高涨。预计在收储利好下,后续猪价将回升。

 

硅料价格见顶,光伏产业链开始跌价调整。受7月终端需求不佳影响,产业链在长期博弈后价格终于开始向下调整。硅料价格见顶,环比持平。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环比下跌3.84%、4.59%、0.82%。后续看,硅料无库存压力且仍供需紧张格局延续,未来下跌压力较小。硅片下游观望情绪浓厚,且厂商库存压力上升,价格或将继续走低。电池片环节议价能力较弱,价格跟随硅片下跌。组件受制于7月需求能见度较低,价格小幅下跌调整。

 

北美半导体出货额再创新高,未来两年全球晶圆厂设备开支将达1400亿美元。SEMI发布报告称全球在未来两年内将开工建设29座晶圆厂,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各8座,新增等效8寸产能260万片,相关设备资本开支将达到1400亿美元。5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再创新高达35.9亿美元,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53.1%。



2

  行业景气度跟踪


2.1.  全球疫苗接种追踪:德尔塔毒株蔓延,美国接种速度大幅放缓


德尔塔变异毒株蔓延,英国疫情卷土重来。德尔塔变异毒株在全球蔓延,世卫组织披露全球范围内已经有92个国家或者地区报告毒株存在。相比普通毒株,德尔塔的传染性更强,但疫苗仍对其有效。截至6月29日,英国每日新增病例数七日均值为17655人,环比增加134.85%,疫情卷土重来。其他主要大型经济体新增病例减少,美德法分别环比半月前下降15.21%、62.21%、47.91%。

 

美国疫苗接种速度放缓,中欧稳步推进。近期美国7日平均接种量已经在6月26日后跌至100万以下,百人接种量、完全接种比例分别为97剂、46.85%,环比分别+4.12剂、+2.47pct,增长斜率均出现了明显放缓。相比之下,中欧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中国疫苗接种速度再创新高,达2193万剂/天,百人接种量84剂(+21.02)。英国完全接种比例反超美国,达48.75%(+3.91pct),但接种速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6.91万剂),百人接种113.48剂(+7.90)。法、德接种速度、百人接种量、完全免疫比例分别为57.39/80.71万剂、77.67/86.20剂、29.17%/35.39%,接种工作稳步推进。






2.2.  基建地产:房贷收紧预期强烈,玻璃延续强势涨价


地产销售:房贷收紧预期强烈,全国销售景气分化。地产销售景气分化,一线城市热度较强。据高频数据统计,6月一、二、三线城市商品房当月成交面积同比变化24.36%、4.31%、-26.12%,两年复合增速为11.67%、9.36%、-10.91%。多地房贷出现缩紧趋向,通过金融调控抑制楼市热度的政策思路将延续。5月全国首套、二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分别为5.33%、5.61%,贷款利率继续保持上升态势。6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72城主流首套,二套利率为5.52%、5.77%,分别较5月上浮5个、4个基点。广州、杭州等热门城市已收到实际房贷利率上调的通知。土地市场方面,本周上海、武汉完成了首轮集中供地,成交额分别为857、788亿元,溢价率4.9%、17.0%。其中上海的一次性报价规则与多拿地扣分制效果良好,为后续土拍提供了优秀范例。整体看,6月土地供应面积累计同比-20.36%,土地溢价率13.24%,环比两周前下降4.87个百分点。


基建地产施工:新开工面积增速下滑,水泥、挖机产销量负增长。5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为6.9%,较4月下降5.9个百分点,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滑3.3个百分点至18.3%。挖机销量连续3月下滑,5月销量当月同比为-14.25%。受梅雨、高考以及农忙等淡季因素影响,5月水泥产量2.43亿吨,同比-3.20%。6月国内水泥市场需求表现疲软,企业出货维持在6-8 成水平。水泥价格小幅下降,环比6月初下降2.21%。库存淡季玻璃持续涨价,延续供不应求格局。






基建地产施工:水泥价格下跌,玻璃延续强势涨价。截止6月29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两周前下跌3.94%。国内水泥市场需求受梅雨、中高考、农忙,以及市场资金紧张和地方政府换届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游需求表现疲软,企业库存不断攀升,导致水泥价格继续回落。玻璃表现持续强势,期货价格环比上涨5.96%,现货价格也出现了小幅上涨。库存淡季小幅增加,增速放缓。全国代表企业库存约2021万重箱,环比小幅上涨101万重箱。本周华东、中南等地玻璃企业发货皆明显改善,产销率增至约9成,部分企业已产销平衡,这在淡季状态下十分罕见,未来浮法玻璃或将继续延续供不应求的态势。





2.3.  下游消费:猪价触底反弹,空调产销承压


农产品:猪肉收储工作启动,生猪价格触底反弹。据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6月21-25日,全国猪粮比价跌破4.9,已经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以及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在连续下跌20周后,猪肉价格终于迎来反弹。以外三元生猪为例,猪价在6月23日触及13元/公斤低点并开始反弹,至6月30日每公斤生猪价格涨至15.45元,涨幅约18.8%。本次反弹原因主要是:1)从供应端看,部分养殖户开始主动减产,规模场出现缩量现象;2)需求端来看,居民消费热情高涨。预计后续猪价将震荡回升。




汽车产销:全钢胎开工率回升。6月汽车全钢胎、半钢胎平均开工率分别为60.46%、56.59%,环比变化0.85、-2.72个百分点。开工率变化主要因南方雨季影响逐渐淡化,替换市场有向好预期,以及部分工厂雪地胎开始排产等。




家电:冰洗内销、生产同比增长,空调产销承压。5月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当月内销量同比增速为-14.5%、13.3%、2.5%,两年同比复合增速为-7.9%、7.4%、0.6%。空冰洗当月产量同比增速-4.0%、-4.2%、14.3%,两年同比复合增速为-3.6%、0.8%、2.0%。空调受制于2021年旺季气温较为凉爽,产销承压。冰箱、洗衣机景气度有所回升。三者出口均价均有所提升,空冰洗每台出口均价分别上涨12.47、2.60、6.34美元。





2.4.  中游制造:光伏产业链跌价调整,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再创新高


半导体: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再创新高。SEMI发布《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2021年将开始建设19座高产能晶圆厂,并在2022年再开工建设10座,其中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各8座,这29座晶圆厂每月可生产多达260万片晶圆(8英寸等效),相当于增加一个台积电的产能。预计用于这29座晶圆厂的设备支出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北美半导体设备5月出货额达35.9亿美元,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53.1%。A股领涨三大半导体指数,截至6月30日费城半导体指数、A股半导体指数、台湾地区电子加权指数半月涨4.51%、20.49%、-0.11%。




消费电子:5月手机出货量下滑,面板小幅上涨。5月手机出货量同比变化-32.00%,两年复合增速-22.55%。5G手机渗透率72.88%,环比下降5.05个百分点。不过6月预计将受益于618促销、新机推出,手机出货量同比有望好转。面板价格小幅上涨,6月32寸、55寸液晶面板环比上涨1.14%、2.24%,随着供需逐渐平衡,中小尺寸面板价格将逐渐稳定,但大尺寸面板仍将有一定的上涨空间。随着iPhone新机备货、下游汽车生产恢复,北美PCB出货量同比增速上升,5月当月同增9.1%。






新能源车: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增178%,原料价格保持高位。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3.8GWh,同比增长165.8%。装车量9.8GWh,同比增长178.2%,环比增加16.2%。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2GWh,同增95.3%;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5GWh,同增458.6%。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续签协议至2025年,预计后续将为Model Y磷酸铁锂版本提供电池。下游高镍、铁锂电池需求旺盛,氢氧化锂每吨报价9.4万元,环比小幅上升2.17%。电解液环节供需紧张,6F价格目前仍保持在每吨31.5万元的高位。




光伏:硅料价格见顶,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下跌。7月光伏终端需求不佳,多轮上下游博弈后产业链下跌调整。硅料价格见顶,环比价格持平。但硅料目前没有库存压力,且中期产能短缺形势明确,因此价格下行压力不大。硅片大厂中环调降价格,硅片环比跌3.84%,市场冷清下,电池片、组件厂观望情绪浓厚,叠加硅片厂库存压力增大,价格持续走低。电池片产能充足,对下游议价能力较差,价格也跟随下跌4.59%。组件受制于近期终端需求能见度底,价格环比下跌0.82%。




2.5.   上游资源:铜价受宏观基本面双杀,MDI止跌上涨,PTA跟随油价偏暖运行


煤炭:供给短缺预期持续支撑煤价强势。截止6月29日,秦皇岛动力煤Q5500环比6月中旬上涨5.93%至982.5元/吨。目前保安全停产的煤矿数量仍在增加,且全面复工复产需要时间过程,供给很难快速恢复,供给短缺逐渐成为市场普遍预期。受此影响,后续动力煤价格或将进一步上涨。库存持续去化,北方港港口库存环比六月中下降11.44%。焦炭价格暂时保持不变,但行业目前也出现了供给收缩现象,后续价格或向上。




化工:MDI止跌上涨,PTA跟随油价偏暖运行。截至6月30日,钛白粉(金红石型)环比6月中价格不变(20400元/吨);聚合MDI环比涨5.36%,报18100元/吨。MDI止跌上涨,主要系下游需求改善,社会库存整体维持低位,新增产能逐步消化后供方强势提价。Brent/WTI原油价格环比上涨3.75%、1.19%,PTA环比上涨8.17%,涤纶长丝环比上涨4.73%。PTA近期供需关系稳定,价格主要受成本支撑影响。开工率上升4.3个百分点,PTA-PX价差环比下跌3.96%,在原料端强势的背景下,后续价差继续下跌可能性较小。






有色:宏观基本面双杀,铜价下跌调整。截止6月30日,长江铜、铝、铅、锌报价环比6月中旬变动-1.35%、-0.37%、2.93%、-2.87%。铜价近期受流动性和基本面双重冲击:美联储议息会议转鹰,Taper预期提前;海外需求边际放缓,国内需求进入淡季。而铜矿供应延续恢复趋势,铜TC费用环比大幅上涨13.37%。受国储抛储影响,沪铜库存环比下降23.79%,而LME铜库存则环比大幅上升49.58%。受抛储影响,铝价跟随有色板块整体承压。近期云南限电结束,但后续产能恢复仍需一定时间,叠加近期贵州又出新的环保减产,铝价未来支撑有力。






钢铁:淡季钢材跌价累库。截止6月30日,螺纹钢、冷轧板价格环比6月中下降3.78%、1.80%,价格持续下行。螺纹钢开工率环比下降1.31个百分点。钢材进入消费淡季,螺纹钢表观消费环比回落,库存梅雨季持续影响环比小幅上涨。螺纹钢社会库存、钢厂库存环比两周前上升30.23、38.15万吨。




2.6.   交运及公用事业:运价保持高位,美洲航线涨幅最大


交运及公用事业:运价保持高位,美洲航线涨幅最大。截止6月30日,SCFI、CCFI综合指数环比上涨2.20%、6.09%。亚洲-北美需求保持高位,且美国零售库销比降至历史低位,预计补库存有望继续保障美线集运需求,美西航行价格环比涨8.52%;欧洲航行运价指数环比上涨5.30%。











免责声明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

公开研究报告发布平台“陈显顺策略研究”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陈显顺:首席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士,清华大学金融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2017年建立国泰君安策略五维数据体系,2019年构建“4X4”、“CORE”体系框架。曾荣获2018年新财富评选团队第五名,2018年水晶球、金牛奖、II等评选名次。


方奕:联席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国际比较


陈熙淼:资深策略分析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喻雅彬:资深策略分析师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黄维驰:资深策略分析师

南京大学材料物理学学士,产业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政策研究/流动性研究


洪烨: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学士,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苏徽:策略分析师

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9年个股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主题策略/个股组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