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君策略】卸下包袱,再次起跑

陈显顺方奕夏仕霖 陈显顺策略研究 2022-05-19










声明



▶   陈显顺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除了公众号“陈显顺策略研究”,更多实时观点请见新浪微博“陈显顺策略研究”。






本报告导读



▶   无需过分担忧政策风险或信用风险,卸掉包袱后应更乐观看待宽松节奏,市场再次起跑后将走得更远。行业配置上,推荐新能源车/半导体/光伏/券商/轮胎/玻璃等。




摘要




▶    势研判:卸下包袱,再次起跑。本周上证指数上涨1.79%,走出底部区域。我们认为下阶段无需过分担忧政策风险或信用风险,卸掉包袱后应更乐观看待宽松节奏,市场再次起跑后将走得更远。1)不必过分担忧政策与信用风险:随着政策落地市场恐慌情绪迅速抚平,前期受影响的市场风险偏好本周明显修复。当前市场对“公平vs效率”的政策取向变化正在逐步完善预期,未来政策风险边际影响有限。此外以地产为代表的部分领域确实面临信用风险的适度暴露,但央行下半年“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工作部署有望确保风险平稳出清,五部委规范信用评级亦将强化未来对信用风险的预警,叠加包商永煤等事件的学习效应未来冲击有限。2)应乐观看待宽松的节奏:8月MLF叠加政府债放量将使流动性面临大考,宽松预期短期内将快速强化,成为市场起跑的核心驱动。此外7月PMI与出口均指引稳增长压力,下半年增长压力叠加流动性缺口,8月后宽松预期将继续加码。降准、“不对称”LPR降息均存可能,“绿色MLF”亦将为宽松超预期助力。3)海外流动性风险可控:美国非农数据强劲为释放taper信号进一步铺平道路,但结构性失业问题仍对美联储提前加息构成制约,海外流动性风险处可控区间,当前美股定价的流动性预期正在证明这一逻辑。


▶   8月流动性面临大考,宽松预期的强化将成为市场的核心支撑。MLF到期、政府债供给压力叠加财政存款潜在增加,8月市场流动性面临大考:1)8月与9月MLF到期量分别高达7千亿与6千亿,较7月明显提升;2)2021年政府一般债与专项债新增限额合计42676亿,但受额度下发较晚以及专项债项目审批严格影响,上半年发行进度缓慢,至7月份仍未发力。结合24省市已披露的计划,预计8月政府债发行规模将明显增加,新增债与再融资债合计将超1万亿达全年峰值。3)8月财政支出力度较弱,财政存款预计增加2000亿元吸收流动性。面临即将到来的流动性大考,宽松预期在短期内将快速强化,成为市场的核心支撑。往后看政治局会议“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及发改委敦促地方债提前储备项目,下半年地方债将持续放量,叠加MLF到期压力存在再度降准可能,越往后越是易松难紧。


   科技成长见顶了吗?当前绝未到结束之时,但拥挤的交易在倒逼我们寻找其他好方向。当前科技成长股价高位波动放大,市场开始担心科技成长板块的回调。从历史复盘来看,科技成长行情结束的标志在于自身盈利周期被破坏或流动性预期环境的变化。往后看一方面科技成长的景气周期仍持续向上,二季度业绩预告展现的高景气有望持续;另一方面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下宽松难以逆转,流动性预期环境仍对科技成长友好。故当前科技成长随行情走高波动放大在所难免,但绝未到结束之时。此外科技成长筹码结构趋于集中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拥挤的交易也在倒逼我们寻找其他好的方向。科技成长之外,盈利估值性价比极佳的周期成长品种以及向下无空间的券商等均值得关注。


   重点行业推荐:1)产业周期向上:半导体/新能车/锂电/光伏/设备;2)券商;3)供需稳定的周期成长品种:玻璃/轮胎/建材/钢铁等





1

 卸下包袱,再次起跑


大势研判:卸下包袱,再次起跑。本周上证指数上涨1.79%,走出底部区域。我们认为下阶段无需过分担忧政策风险或信用风险,卸掉包袱后应更乐观看待宽松节奏,市场再次起跑后将走得更远。1)不必过分担忧政策与信用风险:随着政策落地市场恐慌情绪迅速抚平,前期受到影响的市场风险偏好本周明显修复。当前市场对“公平vs效率”的政策取向变化正在逐步完善预期,未来政策风险边际影响有限。此外以地产为代表的部分领域确实面临信用风险的适度暴露,但央行下半年“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工作部署有望确保风险平稳出清,近期五部委联合发文规范信用评级亦将强化未来对信用风险的预警,叠加包商永煤等事件的学习效应未来冲击有限。2)应乐观看待宽松的节奏:8月MLF到期叠加政府债放量将使流动性面临大考,宽松预期短期内将快速强化,成为市场起跑的核心支撑。此外7月PMI与出口数据均指引稳增长压力,下半年增长压力叠加流动性缺口,8月后宽松预期将继续加码。降准、“不对称”LPR降息均存可能,“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框架下推出“绿色MLF”亦将为宽松超预期助力。3)海外流动性风险可控:美国非农数据强劲为释放taper信号进一步铺平道路,但结构性失业问题仍对美联储提前加息构成制约,海外流动性风险处可控区间,当前美股定价的流动性预期正在证明这一逻辑。


2

 流动性大考下的宽松预期


8月流动性面临大考,宽松预期的强化将成为市场的核心支撑。MLF到期、政府债供给压力叠加财政存款潜在增加,8月市场流动性面临大考:1)8月与9月MLF到期量分别高达7千亿与6千亿,较7月明显提升;2)2021年政府一般债与专项债新增限额合计42676亿,但受额度下发较晚以及专项债项目审批严格影响,上半年发行进度缓慢,至7月份仍未发力。结合24省市已披露的计划,预计8月政府债发行规模将明显增加,新增债与再融资债合计将超1万亿达全年峰值。3)8月财政支出力度较弱,财政存款预计增加2000亿元吸收流动性。面临即将到来的流动性大考,宽松预期在短期内将快速强化,成为市场的核心支撑。往后看政治局会议“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及发改委敦促地方债提前储备项目,下半年地方债将持续放量,叠加MLF到期压力存在再度降准可能,宽松预期将持续。


3

 科技成长见顶了吗?


科技成长见顶了吗?当前绝未到结束之时,但拥挤的交易在倒逼我们寻找其他好方向。当前科技成长股价高位波动放大,市场开始担心科技成长板块的回调。从历史复盘来看,科技成长行情结束的标志在于自身盈利周期被破坏或流动性预期环境的变化。往后看一方面科技成长的景气周期仍持续向上,二季度业绩预告展现的高景气有望持续;另一方面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下宽松难以逆转,流动性预期环境仍对科技成长友好。故当前科技成长随行情走高波动放大在所难免,但绝未到结束之时,仍是首要推荐方向。此外科技成长筹码结构趋于集中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拥挤的交易也在倒逼我们寻找其他好的方向。科技成长之外,盈利估值性价比极佳的周期成长品种以及向下无空间的券商等均值得关注。


4

行业配置:科技成长仍是首选,但并非全部


行业配置:科技成长仍是首选,但并非全部。当前市场“盈利决胜负,而非估值比高低”,科技制造的景气周期+自上而下导向催化,仍是我们首要推荐的方向。但拥挤的交易下,科技成长并非全部。行业配置重点推荐:1)产业周期向上:半导体(晶方科技/全志科技)/新能车/锂电(赣锋锂业/亿纬锂能)/光伏(大全能源)/设备(至纯科技);2)宽松预期叠加盈利估值性价比:券商(东方财富);3)青黄不接下,盈利估值性价比极佳的周期成长品种,优选中期供需稳定的:玻璃/轮胎/建材(旗滨集团/东方雨虹)/钢铁(华菱钢铁)等;4)进入绝对收益配置区间:家电(海信视像)与银行(江苏银行)。



5

五维数据全景图












免责声明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

公开研究报告发布平台“陈显顺策略研究”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陈显顺:首席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士,清华大学金融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2017年建立国泰君安策略五维数据体系,2019年构建“4X4”、“CORE”体系框架。曾荣获2018年新财富评选团队第五名,2018年水晶球、金牛奖、II等评选名次。


方奕:联席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国际比较


陈熙淼:联席策略分析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喻雅彬:资深策略分析师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黄维驰:资深策略分析师

南京大学材料物理学学士,产业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流动性研究


洪烨: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学士,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苏徽:策略分析师

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9年个股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主题策略/个股组合


夏仕霖:研究助理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学士,清华大学金融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盈利研究


彭京涛:研究助理

西安交通大学数量经济学本科,复旦大学金融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