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这是可以说的吗?”|在教育现场
“为什么我们被教育要隐晦地谈论月经?如果经血不小心弄脏了裙子要觉得极度羞耻?月经没什么好觉得羞耻的。月经是平常而自然的事,如果没有月经,人类不会存在。我记得一个男人说月经就像屎一样。好吧,是神圣的屎,我告诉它,如果没有月经你也不会在这里。”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时间是4月6日下午2点,春天的武夷山流水潺潺,绿意盎然。我站在教室的一角,手里拿着一把用作奖品的绿色HB铅笔。
“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告诉过你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呀?”
这是一堂性教育课,讲课的是豆子老师。
“我知道!我知道!”四年级的班级沸腾了,看来小奖品的诱惑力不小,同学们也喜欢不布置作业又活力四射亲切好玩的豆子老师,想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医院里来的!”
我笑了,今天这班学生的基本功不错,好奇豆子老师会怎么回应。
她接着追问:“有没有同学知道你们是从妈妈的哪个身体部位出来的呀?”
一阵轻微的沉默。有的同学喊:“是医生在妈妈的肚子上划了一刀出来的!”
豆子老师也微微一笑,回应说:“是的,确实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来的。那你们知道,顺产的同学是从妈妈的哪里出来的吗?”
“……”
“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一张图。”
图源:保护豆豆
如果说刚刚课堂里的反应是沸腾的话,那现在的反应就是五百个锅一起炸了。
“老师变态!”“噫~”“为什么要给我们看这个!”
骚动,尖叫,捂眼睛。有的同学从指缝里偷偷地瞄着屏幕。
我分发着和ppt一模一样的工作纸,有的同学收到工作纸后就赶紧把纸翻盖过来。
这个画面并不陌生,我们上一站的性教育课堂中,同学们的反应也是如此。
我记得在我们撰写教案的时候,请教了一位有课程研发背景的好友。他回复说:“老实说,我听到‘生殖器’这个词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抖一下。”
听课的老师有些也窃窃笑,兴奋中带着些微的尴尬,眼睛亮亮的。
豆子老师胸有成竹地笑着说:“有的同学说,‘好害羞’!是不是?‘不要给我看这个’!”模仿者同学们的手势遮住眼睛。
同学们咯咯地笑了,也有原本没有捂眼的同学,看老师捂着眼,自己又捂住了眼睛,或者干脆把头埋在课桌上。
但害羞归害羞,全班的注意力像胶水一样死死地粘在豆子老师身上。
“你们觉得好害羞,是谁告诉你这很害羞的?”
“月事骄傲”的组织简介是这样写的:“我们致力于改善“月经贫困、月经羞耻、经期产品污染”等问题……”
我当然觉得“月经羞耻”是一个问题。
“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出血。一般12-14岁开始月经初潮,在经期前1-2周会有一些不适症状。”这是月事骄傲科普海报上的摘录。
月事骄傲科普海报,张贴在我们的项目学校
视觉设计:Dujuan 文案:Skipper
月经羞耻、性羞耻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他们阻碍了青少年去真正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以及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和应对这样的变化——“我不是病了,也不是做了不好的事情,我如果感到不舒服是正常的,我也可以寻求帮助来缓解我的症状。”
“是谁告诉你这是羞耻的?是你的大脑。”豆子老师试图用简单的话语,解构根深蒂固的羞耻感。
“是妈妈!”一个女同学“不合时宜”地回应,“妈妈说不能看。”
这也许就是参与式课堂的开放性,它不是控制导向的,是和不确定性共舞的一场演出。
这位女同学说的当然是有其道理的。性教育在这几年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理解,除了政策的导向外,当然也是因为近年性暴力的恶性事件,扰动着教育者们内心最底线的关切和恐惧。
豆子老师四两拨千斤地回复说:“是的,有这种自我保护意识很好,但我们要学习了科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月事骄傲的志愿者王焱之前也和我讨论过这个担忧:“有同学质疑,我们怎么一边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一边又展示‘隐私部位’?”
我还在思考这其中是一种天真的误解,还是存在一种真实的张力。“打破羞耻”的主张,落点是自我接纳和尊重,而不是允许图谋不轨的施害者用来巧言令色地包装性侵害和性骚扰。但同时,反对性侵害的讨论又呈现出一种家长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倾向,性教育的初衷并不是“保证没有孩子过早地尝试初次性行为(虽然,过往研究显示接受性教育确实更可能导致更晚的初次性行为)”,而是每个人都能为自己做出负责任、充分知情的选择。
课程继续。豆子老师邀请同学们先在工作纸上作答,再举手提问。
大脑、耳朵、鼻子,同学们自信满满地回答了这些并不敏感的器官。
“脱敏”是这个环节课程设置的小心机。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豆子老师和我说:“这就是和孩子们说,阴道、卵巢、阴茎、睾丸,这些器官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和眼睛、鼻子、肺和肝一样,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都需要爱护,也不用过于敏感。”
这也让我思考“打破羞耻”这个目标和话术的局限性。
月事骄傲的志愿者王焱在2022年夏天给同学们上过这门课,她曾经想把这作为她的研究生论文题目,是什么构成了羞耻?
由于复杂的历史成因,社会认为性和月经都是一种禁忌,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出于善意提醒我们:“别谈论性、别让其他人知道你来了月经,别声张,轻轻的。”
于是已经成为成年人的我们,曾经或多或少地内化了性羞耻和月经羞耻。我们最早的性启蒙可能来自于色情制品、文学和影视作品,而不是正式系统的学习;学生时期来月经的时候提心吊胆校服裤子是否沾上经血,偷偷地把卫生巾藏在袖子里。
在接触了社会性别理论之后,面向这样的社会文化,我们开始反思“性羞耻”和“月经羞耻”。所以我们希望把“消除羞耻”作为一份给孩子们的礼物,让ta们不用再经历一次这样的从羞耻到打破的旅途。
但有没有可能,我们能够为孩子们带来的性教育,并不一定需要经历“不破不立”?
我们能不能跳过解构和批判,重新想象更多的可能性,直接建立起一个更加正面、多元、尊重自我和他人的乌托邦?就像大脑和阴道都是身体的一部分一样,这样自然。
点击观看视频
听本项目志愿者们讲述其初衷与过程
来源:正荣公益基金会视频号“公益大爆炸”
诚然,在这堂课的开始,“老师,变态!”的起哄声,说明孩子们已经认为这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也许这样的设想是一种我们值得为之努力的理想境地,也许很难完全到达。我们可以努力地去趋向,去创造更多元和尊重的叙事,去听见孩子们自己微小的声音。
课堂的最后,豆子老师又教给了同学们生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科普了防性侵的知识(“不只是隐私部位,任何人未经同意的触碰,都是不可以的。”),为同学们展示了一片卫生巾打开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使用。
虽然在抽查的时候,有的同学还是分不清卵巢是在男性的身体还是女性的身体里,但“重点不是学知识”,而是在今天的这次学习中,同学们体会到一种温暖的感觉,“我很重要,我的感受很重要,我可以了解我的身体,我应该得到尊重。”
我希望,这种经验可以像一艘小船,陪伴ta们度过成长过程中的激流暗礁;
我也希望,如果有机会,更多的孩子都可以有机会在自己的心中种下这样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将来长出能够荫庇自己和他人的树木。
儿童友好厕所计划
月事骄傲PeriodPride和正荣公益基金会合作的“儿童友好厕所计划”项目由明日中华教育基金会(CTEF)资助,在福建两所乡村学校开启试点,通过“厕所微改造+卫生巾互助盒+性教育课程”的形式,增设坑位隔断门板、除臭器和修复设施,提升舒适度与隐私度,并将孩子们高频使用的厕所打造为性教育的触达场域与全面支持系统的接口,服务和赋能乡村孩童,帮助她们获得更多的性教育知识与性别友好意识,并创造自我组织的机会。
本文作者Zudy是月事骄傲联合发起人,性别研究硕士,“儿童友好厕所计划”项目协调人。
文字|Zudy
排版|Alex
更多文章
#儿童友好厕所计划
>>>
我们的青春故事:把性教育带进乡村课堂|月事骄傲×正荣公益
#儿童友好厕所计划
>>>
儿童友好厕所,开启乡村儿童性教育的新起点|月事骄傲×正荣公益
#心理健康、反家暴与青年行动系列工作坊
>>>
青年人在灾害中如何行动?听听灾害应急专家怎么说
月事骄傲PeriodPride是首个专注于“月经健康和卫生”(Menstruation Health and Hygiene)的社会创新组织。
我们致力于改善“月经贫困、月经羞耻、经期产品污染”等问题,希望通过求真的学术研究、创新驱动的孵化以及脚踏实地的行动,来为女性(及跨性别男性、非二元性别者等)创造安全、卫生、体面、舒适的经期生活,并与社会各界一同努力,创造一个性别平等、有着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无贫穷的世界。
加入我们成为核心成员/顾问 或 投稿/合作等请联系邮箱:period_pride_china@163.com;如需转载,请于微信公众平台留言。
更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月事骄傲PeriodPride,微博:@月事骄傲-PeriodPr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