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共读是一种集合的方式。人们因文本相聚,在亲密阅读间交换智识与情感。但它同时也延伸出一条与他者相遇的小径:文本与现实、讲者与听者、你和我、平常与荒唐,都将在这条小径上艰难穿行。因此,共读也是在试探你我处境之中不曾相交的补集,让那些未被对方触及的空无,具体化为在场的情绪、文字与言语——被感知、被阅读、被听闻。对于此种共读的想象多少与一个“口袋”事件有关,它发生在塞缪尔·德拉尼(Samuel R. Delany)结婚后不久的一个雨天:
那天,他的妻子湿漉漉地从外面返回家中。德拉尼见到,便急忙递给她一条自己的牛仔裤(这是当时离他最近的衣物)。当她迅速换上这条男士牛仔裤并习惯性地把手插进口袋时,瞬间惊呼:“口袋!……它们好大呀!”这件小事记录了口袋的破晓时刻。在此前,德拉尼从来没想过女人衣服上的口袋主要用于装饰,而他的妻子也从来没想过男人衣服上的口袋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它们是有关宏旨的口袋,也是诗句中曾被偏执拒绝的单性生殖蜥蜴,以不可想见的复数藏匿于黑暗之中。我们曾在赛博女性主义、反身份认同、生态主义等等话语操演中,相信未来正在变得触手可及。然而,世界却逆生长出另一副面目,以一个个熟悉却怪异的事件挑战我们的“后世”想象。这制造了2022 年那些已经发生的诸多口袋时刻。它们实际上都在拷问:在我与你各自的言之凿凿之下隐藏着多少“口袋”?那么,一个围绕共读展开的艺术项目可否是一个寻找“口袋”或“鞭尾蜥蜴”的过程?这一期的百花齐放读书会将以“半路遇见”为题,希望为此付出微小努力。我们邀请三位瑞士艺术家分享书单,并计划在不同城市实现共读。现场展示围绕艺术家、书单,以及瑞士文化基金会支持的 Cahiers d'Artistes 艺术家画册发散展开。本次的读书会以艺术家 Marie Matusz 的书单为起点,携《建筑的异样性》(The Architectural Uncanny)与《完全世界条约》(Treatise on the Whole-World)两本书与各位相遇。第一个读本将带我们回返三至六月的居家记忆,重新审视现代建筑的怪异,以及困守于非家之住宅的不寻常感。而后,我们也将与爱德华·格里桑(Edouard Glissant)的绝美文字相遇,将怪异啃啮的伤口转化为世界群岛在体内生长的腹地。本项目希望让文本的语境与共读的场域、推荐书目的艺术家与阅读文本的陌生人、你与我的生存情境,在半路相遇。这样,我们或许能在认知界域中相互腾挪出一个折中空间,混融杂交与妥协异见。
地点:SeP(黄浦区局门路550号八号桥三期6101)
Anthony Vidler: The Architectural Uncanny, Essays in the Modern Unhomely安东尼·维德勒,《建筑的异样性:关于现代不寻常感的探寻》《建筑的异样性》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原创性问题,它们围绕当下建筑问题的辩论核心展开。维德勒借 "异样性"分析了当代建筑和项目,将其作为一种根本"无家可归"之现状的隐喻。这些文章既是历史性的又是理论性的,在一个无家可归的现实和新先锋派观念论似乎从未如此遥远的时代,打开了政治、社会思想和建筑设计之间复杂而困难的关系。
地点:SeP(黄浦区局门路550号八号桥三期6101)Cahiers d'Artistes: Marie Matusz在玛丽·马图斯的画册中,她展示了其曾祖母家的黑白照片,一个装饰丰富的房子里有无数的古典绘画复制品。印在照片上的年份意味着它们是在1994年拍摄的——这个技术错误让艺术家着迷。因为她不仅对社会学和语言学感兴趣,而且对哲学及有关时间和空间的消解问题也感兴趣。画册中的其他几组作品涉及历史和当代权力结构、自然和正义等话题。阿兰·朗基诺(Alan Longino)用一个从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那里借来的术语“leucocholy”来描述她作品中的情绪,意思是一种“良好的轻松状态”,一种 "白色忧郁"——这是马图斯可以认同的术语。
Marie Matusz *1994年生于图卢兹,在巴塞尔和日内瓦生活和工作。
Treatise on the Whole-World, Édouard Glissant《完全世界条约》,爱德华·格里桑,2020(下图)本书通过多样性和 "关系 "两个关键思想将不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它视由移民与殖民历史形塑的现代世界为不同社区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多元性,并反对所有强加统一性、普遍或绝对价值的政治和哲学企图。这就是 "完全世界",它不仅包括客观现象,还包括我们的意识。我们的个人身份不是固定的和自给自足的,而是通过我们与他人的接触在 "关系 "中形成。格里桑不断强调世界的不可预测和 "混沌"的性质,他声称,我们必须适应它,而不是试图限制或控制。
陈嘉莹,是一位通过跨学科实践绘制技术现象地图的写作者与策展人,试图通过艺术拓印纷繁的技术肌理与流转其中的细腻情感。她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的博士候选人,聚焦身体-物质理论与性别研究,亦是现象学与媒介学会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李素超,格拉斯哥大学艺术史硕士毕业,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从事艺术写作、研究与展览,兼任美凯龙艺术中心研究员,以及Longlati Foundation写作者收藏委员会成员。她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着眼人类世的风景,人文与生态的对话,人类与非人、生命与非生命的缠绕纠葛。
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关于活动
“百花齐放读书会”是由瑞士文化基金会支持,聚焦在围绕阅读而展开的艺术项目。2021年的读书会第一季由陈玺安策划,在广州、杭州、宁波和上海等地各机构进行。2022年的读书会第二季由陈嘉莹策划。围绕瑞士文化基金会支持的Cahiers d'Artistes 艺术家画册,他们的激进思想外延,以及相关的知性集合。
2021年度 Cahiers d'Artistes 艺术家画册Cahiers d'Artistes 项目旨在为瑞士年轻艺术家出版他们生涯的第一本个人画册。根据项目评审团的推荐,瑞士文化基金会每两年从接受申请的艺术家中选出八位。这些画册由苏黎世的设计工作室Bonbon与艺术家们合作完成,并邀请著名评论家撰文。此项目于1984年推出,自2006年起由Edizioni Periferia出版,于cahiers.ch网站上也可以看到过去30年来项目出版的所有画册的电子版本。
加入微信群获取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