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有多少年轻人失业?

王明远 智超讲财商 2023-09-05

(本文转载自图解金融公众号)


我们经常说,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成果最真实的晴雨表。


背后的原因是:如果就业不足,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就会下降,而收入下降以后,消费力不足带来的就是新一轮的投资下降、更大规模的失业以及消费力进一步下降。


对老百姓来说,没法买房子,不敢结婚,生活幸福感下降。对于政府来说,消费不足,就业率低,税收也不够,财政负担也会更重。


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GDP增长,都不能视为有效的增长。


那我们国家现在的就业情况怎么样呢?


01

1000万以上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头号大事”。主要是因为应届生没有经济基础,抗失业打击能力比较差,同时没有工作经验,所以社会竞争力相对不足。


粗略估计,2020年和2021年每年大约有200万应届生找不到工作,占总数的15%。而2022年直接翻倍,超过400万,约占总数的30%,预计今年这个数字会超过500万


考虑到2020年和2021年经济形势尚为不错,这两届毕业生就业虽然延迟,但是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找到了工作。而最近一年多来经济向差,2022届未就业学生的大多数和2023届的缺口部分,可能仍在未就业状态,这四届毕业生积累的未就业人数应该在1000万左右。


02

3500万以上在岗人员失业


除了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最近这两年在职人员的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疫情后听到最多的就是中小企业倒闭和大企业裁员的新闻,从数据方面来看:


第一,A股上市企业的平均职工数量比疫情前缩水11.9%。


疫情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平均职工在6500—6600人之间浮动,2018年平均人数为6560,而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5775,降幅达11.9%,其中是2021、2022年度跌幅最为明显。


要知道上市公司的效益往往比没上市的企业好,所以其他企业的裁员率可能更高。


第二,中小微企业去年注销率约10%。


去年上海市有21.5万家中小企业注销,占总数的19.9%,相较于2018年翻了4倍多;广州有9.4万小微企业注销,占总数的13%,相较于2018年也翻了3倍多。


第三,BOSS直聘活跃企业用户减少12.2%。


现在的中小微企业招聘基本上都离不开智联、BOSS直聘这样的求职网站。以BOSS直聘活跃企业用户数量计算,2022年第一季度为410万家,年底降为360万家,减幅为12.2%,说明大概有10%以上的企业注销或停止运营或暂停增员。


总体来讲,全国中小微企业注销率至少应该在10%左右相对应的就业容量也会减少10%左右。


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纳人数计算,全国在岗全职职工约3.5亿,也就是说,至少有3500万以上在岗人员失业即便仅计算青年失业人数也大概有2500万左右。


03

失业问题不会自然解决,

只会更加严峻


就业问题不会自己平息,只会更加严重。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新进入就业市场的主要是200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在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务农,这意味着就业压力将完全集中在城市,农村的缓冲作用逐渐减弱。


第二,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题,让找不到工作的同学至少先有个书读,过去两年我国扩大了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虽然暂时平衡了就业高峰,但并没有解决问题,未来的就业压力更大了。


第三,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变得越来越困难。从2008年到2018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7%,每年可以创造1300万个就业岗位。未来要想创造比过去更多的就业岗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未来几年将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形势最严峻的时刻——


既要消化过去三年的失业存量,又要面对城镇就业需求达到历史最高峰的事实,另一方面供给面明显收窄,就业矛盾比任何时候都突出。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未来5年每年继续积累500万青年失业人员的话,意味着到2028年,社会将积压5000万左右的青年失业人员。


长此以往,失业将会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深层的社会危机。


04

改善市场环境,才能解决就业问题


首先,我们不要指望通过让青年进入“体制”来解决就业问题。2022年,国企招录应届生76万人,国考和省考共招录应届生10万人左右,加起来也仅相当于应届生岗位需求的5%。


其次,也没有办法通过“乡村振兴”来解决青年人就业。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规模非常有限,全国农业总产值只有1万亿美元左右,能安置一两百万人就不错了。


想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不能简单地找一条路就走,而是需要找到一条真正符合经济规律的路。根据我国近10年的情况来看,就业趋势有以下几点规律。


第一,从所有制上讲,就业增量基本是民营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最近十年情况看,每创造占全国1%的GDP,国企可以带来185万就业,而民企可以达到636万。


第二,从行业类别上讲,新增就业量主要是由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发展带来的。近十年,数字经济一共为我国创造了2亿个左右就业岗位,现在年轻人最青睐的10个就业领域,8个与数字经济相关。


第三,从产业类别上讲,新增就业主要是服务业带来的。最近十年,社会就业容量的增加了近1亿,这完全是服务业发展带来的,因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减少了1500万。


所以想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应该从改善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环境入手。


最近三四年,受到国际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青年的创业热情大大降低。这不仅增加了就业压力,也对我国创新能力是极大的伤害。


疫情前,青年人都以创业为荣,虽然年轻人不完美,科创市场也不太规范,但这种现象是可喜的,因为青年人创业不但可以自行解决就业、创造就业岗位,还是推进技术革命和业态升级的最强劲动力,它孕育着国家未来无穷的希望。


纵观全球,最有创新活力的国家,都是那些青年人创业最积极的国家。


一个有前途的社会,必然是年轻人都在积极去创造和实现各种梦想,而不是都在考编的路上。






END

投资如掼蛋,掼蛋如人生(附掼蛋规则指南)

当所有的精英都想干金融,清华北大70%的高考状元都去哪了?

连续18年百强县榜首、超5000亿GDP的昆山,启示和价值值得深度学习

VC都去哪儿了?

茅台冰淇淋配飞天拿铁,12元可多加2ml飞天茅台酒,绝了!

存款利率下调,释放了什么信号?

网传王亚伟、刘晓丹被带走?回应来了

欧洲正在放弃碳中和?!

AI数字网红“克隆人”陪聊都能赚翻了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延续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等政策措施

被开除的孟羽童,反复上热搜到底为谁铺路?

央企搬家,人口疏散,北京会变成什么样子?

工作狂马斯克的44小时中国行

以后都要讲中文的黄仁勋:这三件事影响了英伟达的成功!

突发!300亿知名私募主动注销!

阿里带头,互联网巨头们还会裁掉多少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