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的2021秋招】城乡规划设计院录取什么样的人?看学长来分享中规院、广州市院、广东省院、浙江省院、清华同衡等大院求职经验

规了个划 规了个划职业发展 2022-10-05

不想错过求职经验分享

关注我们!




个人情况


● 性别男,硕士。

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从事实践项目为主,项目之外喜欢做点城市研究。

在校期间有过从事地产、咨询或去互联网公司(如高德地图)的想法,但了解后都觉得不太适合自己。

而将近8年的学习对这门专业有间歇性认同感,转型期空间规划行业的技术门槛也正在形成,整体的行业情况与本科毕业时相差很大。

目前处于对城乡规划专业的热恋期,于是入行。


● 遂在今年4月开始正式决定以求职规划设计院为主。现在回头看多少是年轻和热血决定的,哪怕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让城乡规划目前的处境多少有些尴尬。



01

2020年秋招(2021届毕业生)总体情况

● 规划行业回暖的形势趋于稳定,由于国企改制进程或地方国土空间规划试点进度不同等背景,各大规划院表现分异

● 部分大院扩招,部分大院较往年来说稳定招生,少量规划院不招或走社招

8-9月互联网 ;9-11月房地产;9月底-来年1月 规划院、建筑院、铁道院、交通院、各种央企(航空科工系统、长江黄河水利系统、发改系统)都有规划岗位,追求稳定的同学不一定要去城市规划院



02

已投单位,大致按时间顺序:


龙湖地产

● 仕官生-研发设计岗

● 9月底 第一轮初面,HR和本地设计总监进行半结构化面试,氛围较轻松。地产面试是很好的锻炼面试能力的机会,对于长期在校园内、比较少跟社会人交流的同学来说,这种锻炼很有价值。后面因准备快题考试没再去了。

清华同衡

● 投了总体规划中心和智慧城市研究所

● 9月中旬投简历、10月初电话面试通过,发放邮件实习邀请,实习后发放offer,当时觉得秋招时间宝贵,遂告知对方最多在来年2月实习。

广州市院

● 9月底投简历、10月底发测评邮件、10月31日在线考试,找个安静的地方实时在线视频。

● 快题4.5小时笔试(多给了30分钟描地形), 1:2000城市滨水中心区城市设计,题目较往年变化不大,场地要素(特别是红线范围外)较多,需要具备总体城市设计能力。

● 11月初在线测评,11月19日在线面试。过了几天收到邮件offer。

深圳市院

● 9底投简历、10月24日线上笔试,6小时 理论 开卷笔试(报错岗位,可以看书、将错就错答完了)

● 深规院的理论不太难,只要做过完整的规划项目,并具备将规划理论应用在项目里的能力就行。

● 2道简答,1道实务(2选1),1道论述(2选1),1道征求意见公函(3个文件选1个)

● 面试11月10日-11日,视频面试,主要问意愿,不太问能力

● 笔试面试过了之后收到邮件实习邀请,还邮寄送了一本深规院自己编的《深圳市城市更新探索与实践》,算是展示了一下深规院在这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好好拜读了,谢谢你呀UPDIS。后来觉得可以去实习看看,了解一下社会主义先行区的状况。

● 实习结束后一般有个考核,另外会跟所长、组长谈话。后觉得城市氛围不太适合自己,婉拒了offer。

广东省院

● 9月初投简历(貌似是最早开启校招的大院),11月1日在线笔试,3.5小时快题,

● 1:3500 农业高新区城市设计,事先给了一个卫星图打印。

● 由于可以提前对地形、路网和可建设用地进行了研究,于是事先想好结构、视线廊道、建筑形态与尺度把控等问题,所以不是太难。面试过了,过后拿到邮件offer。

浙江省院

● 11月初笔试,在各大城市(上海、杭州、重庆、西安、武汉)设立笔试考点

● 11月中旬面试(效率极高,笔试后大概一周就出结果。今年其他院都比较慢),

● 1:2000 浙江中部某县城中心城区工业遗产+滨水地段,地块不大,重视风景要素的呈现

● 面试过了,面试隔天拿到offer


江苏省院

● 11月13日南京笔试。简历过了,收到笔试邀请和考场安排。因时间冲突没去考,发短信和QQ消息给HR道歉+告知不考试了。

中规院

● 12月初投简历

● 12月19日笔试

● 整个考试流程相当规范老派,密封包装,装订试卷、并装入牛皮纸袋内寄往北京总部改卷

● 名词解释(8选5) 简答(3选2) 论述(2选1)+ 作文题,4小时,笔试过会收到邮件

● 1月初面试,压力面。面试期间会有对你感兴趣的所长提前加入面试考场。在限定的时间内回答给出的问题。一周后出结果,电话通知过了。



03

城乡规划设计院校招考察重点:能力和意愿都很重要


能力

1.毕业院校(学士+硕士/博士)

2.导师(参与国基金课题或重大试点项目)

3.参与的项目和表现

4.实习经历和表现

5.竞赛活动



意愿

1.有较强意愿长期在本单位工作的

家庭情况

感情状况(是否会和男女朋友异地工作?)

户籍所在地

2.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计划与本单位需求匹配



考察方法

1. 实习阶段:对考生的能力和意愿考察最为全面

● 因此有的规划院(如深规院、清华同衡等)仍然在校招里保留了这一环节

● 通过线下接触、项目实践、团队合作、汇报交流,方案设计等环节,规划院可以非常全面地了解应聘者


2. 简历阶段:主要考察能力

● 考察学校、导师、项目经历等等。一般设计院HR通过简历的数量和总体质量把握每一年的招聘情况,从而决定发放offer的方式。

由于中国高校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太快,这些年用人单位比较不容易从一个高校的历史表现来判断毕业生质量。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英雄不问出处的事情在国内发生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也就是说大家在择业过程中,是跟同届同学(甚至是同班同学,毕竟规划圈实在是太小了…)比较,只要有意愿就去踊跃投递简历、申请实习,尽可能展现自己。

当然名校优势还是很大,面试的时候一排名字都来自同一个学校的情况今年我已经体验好多次了…


● 城乡规划圈特别小,简历可要如实填写!秋招期间不止一次有人打听自己的学业情况和择业意愿,有的是用人单位向师兄师姐打听,有的是根据你简历的实习单位来打听。因此在各种场合表达意愿的时候也要真诚。P.S. 熟人朋友们就不要拆穿我了谢谢~


3. 笔试面试:各有不同侧重

是设计院在了解一个应聘者的情况下的补充;是在不了解一个应聘者情况下的全面考察。


因此这个环节各位同学的表现差异最大,原因在于不同的规划院看重的内容不同。


一些在学校内表现较好的同学不一定在这个环节脱颖而出,在其他单位表现好的同学不一定在这个单位表现好。可能原因是规划院对其他应聘者更了解。面试环节各个规划院差异最大,其原因就在于有的规划院在这一环节已经全面掌握进入笔试的考生意愿,面试主要考察意愿和职场表现等


有的规划院在面试阶段还不算了解应聘者,面试往往还会继续考察能力,但与笔试不同,一般考察精神面貌,汇报交流,临场反应,抗压能力等等

面试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总的来说包括: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职场EQ、方案汇报、本地工作意愿,具体不展开,实际上多面几次,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一下表达就行。


04

offer的发放


1. 等额发放

● 招多少人发多少个

● 某些底气比较足的大院这样做


2.  差额发放(分批发放



● 招聘同理,校招时人与人之间差距没那么大。

● 招10个,先发5个,等考生回应,一般考生手上有多个offer时可能会拒绝。若成功签约3个,再继续发放若干个,依次递进

● 大多数规划院常常这样做,所以有意愿的同学应尽可能参与笔试面试,万一捡漏了呢?


3. 超额发放

● 发出超过本身招聘计划的offer,然后再分配岗位

● 地产这样做的情况比较多,前些年有些大型规划院也这样做,跟行业热度有关


4. 实习考察后发放

● 不清楚前些年有没有,可能跟2020年上半年疫情有关,不少大院没有收到太多线下实习生

● 今年清华同衡和深规院都有这一环节,战线拉的最长,对应聘者来说体验不太好

● 通过实习考察这一硬门槛有效筛选能力和意愿,然后一对一沟通发offer

● 如果选择实习考察的用人单位,一定要保证很想去,否则在秋招这种黄金时段是一种浪费

● 或是提前在大院大所实习,这样方便在最后抉择时能够节约一点时间



05

我该怎么准备?


 能力层面

● 如果已经是在一个比较好的学历背景下,应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是项目从事经历,还有综合协调、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等。

● 如果学历比较吃亏,那更要重视实习期间的表现,当然不只是在领导面前,同事、实习期间的小伙伴都可以成为你改善自身问题的镜鉴。

● 因此落到实处的努力就是多实习,多学习。一份大院的实习经历、一些前沿项目的参与情况、一两个有亮点的竞赛或论文都是面试官们关心的重点。此外,实习能认识天南海北的小伙伴,大家互相交流秋招信息,也很有帮助。

● 关于表达:能力的表达是多方面的,实习的表现、简历的表述、他人对你的评价、你的作品集甚至你在面试的穿着和谈吐等等。总体来说,放大自己的优势,适当调整自己的不足。


意愿层面

● 这个取决于你和设计院的地理关系了。

● 理想情况是自己户籍地就是设计院所在地,回家乡工作总是温暖的双向选择。

● 大城市的设计院欢迎五湖四海的同学,但他们比较关注你是否愿意长期在本地(本单位)工作,因此要思考充分的理由说服他们(也说服自己,如果说服不了自己也很难说服他人)

● 最好去自己想去的院所实习!各大院总体平台都很好,而不同的所实际体验差异很大,不同的所负责人风格和擅长的内容不同,自己去实习也可以直接向所里的组长或所长表达意愿。

● 此外,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自己的情况,能亲自去实习体验是最好的,其次是去比自己想去的平台略高的院或相同的院实习。


时间线参考

● 4-8月 找实习 准备作品集[纸质版、电子版] 撰写小论文

● 9月 少量投递一些地产,并开始准备投递设计院,修改简历,准备快题。例如龙湖、中海。地产的结构化面试能有效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思维,“learning by doing”

● 10-11月 设计院笔试、面试集中在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如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强烈建议去实习2-3周(或是安排在7-8月,那时候实习的人多可以互相交流),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也让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所内氛围。

● 12月-来年3月 查收offer 体检 签三方


一些注意事项或提醒

1.不断积累

个人投递地产的目的不在于获得offer,而是锻炼面试能力,毕竟大家在学校待久了,怎么全面表达自己、适当表现自己是弱项,有机会应该多尝试结构化面试或半结构化面试。龙湖就是很好的练习对象。

相应地,不要追求一次求职就能成功,一次实习或一次笔试未必能成功拿到offer,在自己真正想要的单位开始之前,尽可能多地尝试,无数的小的成就会积累成最后的成功。


2.关于简历

简历要持续的更新、修改和完善,我从9月到11月,简历修改表述修改了无数次。具体来说,修改方向为

1)简历的板块。重要性一般来说是:院校背景[部分设计院还会看导师]>=项目经历>=实习经历>=科研经历>社团活动>=其他

2)表述的方式。在哪些项目重点参与了?哪些重点项目你参与了?(注意这两者的不同)

3)内容的掌握。完全熟悉、了解和掌握自己参与的项目,项目重点、难点和创新是什么?(深规院笔试就考了这)


3.关于快题

从9月中旬开始我练习了大约50天的快题,强度是三天一次总平,六天一次完整A1,一开始可能画不完,久了就画得完了。练习内容主要是广州市院和中规院的设计院近年真题。


4.关于情绪

到后期很容易因为各种事情影响心情,需要适当调节。比如他人都拿到offer自己没拿到、最想要的单位没有了以后迟迟无法接受现实、或是毕业论文开题、中期答辩、资格论文拖延等情况。

个人经验是在当年5月和8月设置负面期望清单,把最糟糕的可能性罗列出来,思考对策和预案,能有效缓解自己在面对意外的情绪。


5.关于HR的问题

关于面试或HR联系时,询问你手头offer的情况,这是个蛮经常遇见的问题:是否有其他家的offer?这问题既能了解你的能力也能了解你的意愿,因此回答时需要有些技巧,注意表达不能只平铺直叙,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考察你能力和意愿的题目来回答。


6.保持自信

最后,面对用人单位要保持自信,姿态要不卑不亢,不需要患得患失,中国很大,选择很多。同时,【合适的】比【好的】更重要,毕竟“合适”的定义来源于你自己,“好的”则有多种定义。



往期回顾

求职经验

求职经验 | 没有实习的本硕双非同学如何进规划大院?

职业规划专访 | 本硕城乡规划转行互联网斩获大厂offer

城乡规划求职地产 | 斩获某万、某润offer的学长告诉你如何通关

2021秋招讨论室 | 来看看参加深规院、广州市院、广东省院【快题】考试的同学们怎么说

求职经验专访 | 看学长如何斩获中规院、深规院、同济院、广州市院等offer

【疫情下的2021秋招】 | 看学姐如何斩获北京市院、深规院、广东省院、清华同衡等大院offer


招聘信息

企业招聘 |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招聘公告

招聘 | 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招录2021年应届毕业生公告

企业招聘 | 错过秋招不要担心!GZPI广州市规划院2021校园招聘第二轮启动

企业招聘 | 社招丨深规院1月热招岗位


注规专题

【注规每周学】法律法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要点(二)

【注规相关阅读】自然资源部: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

【2020注规考试】有人说看了大半年的书,不如带个骰子进考场?

2021年注册规划师考试,自然资源部禁止的项目要注意!

2021准备注册规划师考试的小伙伴看过来 | 一份新手指南


转发文章可以领取《理想空间》 详情请咨询小编

设计院快题如何准备?(详情请咨询小编)

课表更新【快题周周练】| 规划设计院求职快题课表更新

城乡规划求职理论课

求职课程 | 城乡规划理论考试课程


1.课程咨询or加交流群,请添加小编【work20191012】备注:学校—专业—年级

设计院or转行?规了个划职业规划课程上线啦,积赞可以免费领取快题基础课程哦~

2.如有实习/招聘信息发布需求,可联系小编work20191012

3.规了个划职业发展部期待你的加入! 加入规了个划职业发展部【发现更精彩的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