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蒙多账号下,华为广告到处飞

军事评论员 邵永灵 2024-01-3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华为公司在8月底发布的那款新手机终于让美国某些政客开始“发癫”了。

据环球网报道,在沉默了几天后,5日白宫对华为发布的新手机作出回应。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声称,无论如何美国都将继续对华实施“小院高墙”的技术封锁措施。

可白宫这么一句不疼不痒的回应显然无法让美国某些极端“反华”政客满意。

日前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迈克·加拉格尔叫嚣说,华为的新手机存在违反美国技术制裁的芯片,可能违反了美国商务部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该规则禁止任何企业使用美国技术为华为制造芯片。“如果没有美国技术支持,这种芯片可能就无法量产”。

迈克·加拉格尔,铁杆反华政客

此外,加拉格尔还抨击拜登政府在对华制裁方面过于“软弱”,他要求美国商务部全面封锁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的技术出口,以表明“任何藐视美国法律或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公司都将被切断与美国的技术联系”。

跟着加拉格尔一同“发癫”的还有《纽约时报》。

不过,作为民主党的喉舌,《纽约时报》倒是没敢批评拜登“软弱”,而是指责华为新手机是“中美科技战的最新一枪”,并为美国技术封锁措施破产找补,声称华为新手机和芯片并不意味着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巨大飞跃,也不能证明美国的出口管制失败,因为“华为还是用了美国技术”、“中国能制造芯片并不意味着能大规模量产”云云。

《纽时》发的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的作者安娜·斯旺森是雷蒙多访华团的一员,她也注意到了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出现的“雷蒙多为华为代言”的PS图片,并大言不惭地声称,雷蒙多是带着“善意”访问中国,但中国却“丝毫不掩饰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反感”。

所以说,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西方媒体和政客的厚脸皮——能睁着眼说瞎话、颠倒黑白的,也只有西方有这本事。从特朗普时期起,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技术和贸易制裁,美国商务部就是最大的帮凶之一。

如果再将时间轴向前推移,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美国就在封锁、打压中国,从“巴统协议”到“瓦森纳协定”,再到“沃尔夫条款”,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几乎从未有过一刻放缓——怎么现在中国人民只是稍微表达一下对美国官员和技术封锁的反感都不行吗?美国能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还能管住中国人民说什么吗?

雷蒙多评论区已经“沦陷”了

说到底,《纽约时报》从头到尾还是充斥着美国人那种高高在上的自大心态和美式霸权主义思维:美国官员空着手访华,那叫“释放善意”,中国就必须让步;如果中国科技取得突破,那就是“剽窃美国技术”……从过去到现在,美国历来都是这么看待中国的。

美国政客和媒体与其叫嚣中美“脱钩”、全面封锁华为前,倒不妨看看美国学术界是怎么说。

中美科技协议签署于1979年

就在华为新手机被美媒热炒之际,美国数千名科学家和学者向拜登发了一封联名信,呼吁白宫尽快与中国续签《科技合作协定》,并驳斥了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技术”的说辞——事实上,当前美国大学的实验有很多都受益于中国的研究成果。

但在美国浓烈的“反华”政治情绪下,美国学术界对续签协议的前景并不乐观。斯坦福大学教授彼得·迈克尔森说,他对此感到悲观,两党不会达成任何共识。

如果美国选择续签协议,那是自然最好;如果不签并打算变本加厉地实施技术封锁,那么中国也不怕——从天宫空间站到“蛟龙”号潜水器,再到今天的半导体芯片,中国的科技产业本来就是在西方封锁下从无到有诞生的。


往期 · 推荐

越南要和中国比填岛速度?

泽连斯基拿“前金主”,给美国一个交待

时隔18年后,黑瞎子岛另一半回来了

登完月后,印度开始“探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雷蒙多账号下,华为广告到处飞

军事评论员 邵永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