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爵士纪行2024(上):“如果不是要演出我一天能走三万步”
Day 1 Jul. 04
经历了八个半小时的飞行之后,我和老丹落地哥本哈根国际机场。
此时的哥本哈根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第 45 届哥本哈根爵士音乐节也将在这个最舒适的月份开演,整个音乐节为期十天,超过 1100 场演出在全城 120 个大小场地开演。这意味着,当你漫步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有可能遇到一场精彩的爵士乐演出。
哥本哈根爵士音乐节今年的主海报
吹管音乐家老丹应丹麦独立主办方 Final Descent 的邀请,成为本届哥本哈根爵士节先锋即兴主题单元“AVANTGARDE VISITS”的驻地艺术家,而我也作为 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策划团队的一员,第三次受邀造访丹麦,并协助老丹完成在哥本哈根的首次亮相。
老丹的系列演出属于 AVANGARDE VISITS 单元
老丹在哥本哈根爵士音乐节的演出日程
主办方 FINAL DESCENT 为老丹演出所作的海报
这一次的丹麦之行中,老丹会与多位音乐家“交手”
一下飞机,我们就被哥本哈根的冷风吹得立刻穿上了小羽绒和防风服。然而到酒店放好行李之后,我就被老丹拉着进行了 4 个小时的 citywalk。从六点走到十点(要命!)。我们从酒店出发,走到中心车站,几乎绕着市中心走了一圈;为了不亏待中国胃,第一时间便去了城里有名的“大中国”餐厅踩点。至此,老丹旅行“特种兵”的身份终于暴露了。
“拜码头”
《走近老丹》
哥本哈根的晚上十点,太阳才刚刚落山,夕阳下是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老老少少。中心车站旁边也停着海量的自行车,马丁说比起开车,他们更爱骑自行车,方便且环保;于是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可以专门带婴儿和幼童骑行的自行车。街道上自行车道甚至宽过机动车道,到处都有极为方便的骑行设施,丹麦不愧是欧洲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国家。
Day 2 Jul. 05
7 月 5 日是哥本哈根爵士节正式开幕第一天,相比前一天城里和酒店的人都多了起来。爵士节期间周边各个国家的游客都开始涌入,哥本哈根市内配合爵士节推出了交通套票,买套票在一定的时间内地铁和公交随便坐,非常便捷。并没有什么盛大的开幕仪式或者讲话,第一场正式演出下午三点在户外的 King's Garden 悄然开始,之后城市里的大小场地演出纷纷上演。
King's Garden 草坪上坐满了来看演出的市民 拍摄:玛布
因为我和老丹想看的演出都在晚上,他提议我们白天就从酒店步行去哥本哈根动物园逛逛。于是,吃完酒店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奇亚籽面包早餐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 city walk。
远离市中心的区域人烟稀少,路上寒风阵阵,但依然有零星路人穿着短裤跑步经过。路过一间教堂,走进一看,二楼直通屋顶的管风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不同于我的 i 人属性,社交悍匪老丹直接走上二楼,想要近距离看看这台一百多年的老古董。弹奏管风琴的白发老爷爷知道我们是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朋友之后,放弃了锁门的打算,大方的坐下为我们弹奏了一些片段展示音色,并告诉我们丹麦的大学有专门的管风琴系。因为管风琴的音色调整十分复杂,所以他在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又进行了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才能坐在教堂里演奏管风琴。管风琴绵延的音色在教堂高耸屋顶的声场里确实被衬托得非常神圣。
下午的哥本哈根动物园之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园区不大但是动线设计非常合理,不同的动物混养也十分科学。大熊猫在微风下晒着太阳,清脆的竹子像毯子一样铺在肚皮上,被他吃得嘎嘎响;昆虫馆里藏着露天小花园,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的看到蝴蝶各个时期的形态变化,我们来的时候刚好遇到几只蝴蝶从蛹里出来,很直观且震撼。这里也有专门展示标本与材质的地方,鼓励大小朋友们上手触摸。北极熊的毛又硬又刺密度很高,一整张鳄鱼皮就铺在凳子上,小朋友围过去随便摸。确实很硬(笑)。
在很多区域人与动物几乎没有距离,袋鼠就在我们眼前悠闲的吃东西,没有围栏遮挡,我甚至担心会有肌肉袋鼠冲出来揍我,但是其实它们都很温和。没有小朋友伸手去触摸它们,躲在口袋里的小袋鼠好奇的探出头来观察对面同样被背在爸爸育儿袋里的小婴儿,大家就这样好奇而友善地互相打量。
就这样,哥本哈根动物园一跃成为目前我们心中的最佳动物园。
Hotel Cecil
晚上 8 点我们去了市中心的 Hotel Cecil,一个颇受年轻人欢迎的场地。坐落在哥本哈根“南锣鼓巷”旁边的小巷内,350 人的容量。它前身是丹麦最老的爵士演出场地 Jazzhouse,2018 年搬迁之后更名为现在的 Hotel Cecil,目前周末更多的是以流行乐队和 DJ 夜场演出为主。我和老丹来这里是为了看我们一直很期待的、由丹麦女萨克斯手 Mette Rasmussen 和鼓手一起创立的乐队 ØKSE 的演出,这支乐队成立于 2022 年,新专辑目前还在录制当中。
ØKSE(左二是萨克斯手Mette Rasmussen)
乐队这次采用萨克斯、鼓、贝斯和合成器/采样的配置。票价 200 多克朗,相对其他同类型演出来说并不便宜。开演前来了 50 多个观众——对于这种自由即兴类型的演出,这样的票房算是很不错了。
现场怎么说呢?原本并不抱期待的女 DJ 反而给演出增添了一些非洲元素,偶尔出现的人声采样也让音乐更接地气和灵动;遗憾的是项目发起人之一的鼓手,演奏缺乏变化,令人难以投入。好在萨克斯手 Mette 作为灵魂人物无论是技术还是思维都在线,有些片段她吹奏的音色张扬有力,令人汗毛直立。
乐队名字 ØKSE 是丹麦语“斧头”的意思,意味着破除与开创,也代表促使一切发生的力量。但这里面真正像一把利斧的却只有萨克斯手 Mette。期待她下次和其他乐手组合的表现。
深夜回到酒店,发现两万步达成。跟双腿已废的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然精神头十足的老丹,他甚至对我扬言:“要不是为了演出节省体力,我一天能走三万步!好吧,老丹,给你我的大拇哥。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Day 3 Jul. 06
Meet with Final Descent
哥本哈根爵士节第二天,城内依然有超过五十场演出在各个场地上演。
中午,我们和本次邀请老丹演出的主办方 Final Descent 的创立人 Martin 和 Emily 一起午餐。Final Descent 是一个刚成立 4 个月的新机构,但他们主办的演出已经排到 10 月份了。机构创立的目的是在丹麦呈现更多小众先锋的演出,目前员工就是两位创始人,他们本身都有自己的工作——小马丁在国家机构爵士丹麦工作(我们都管他叫“小马丁”,因为还有一个“大马丁”,也曾在爵士丹麦工作,为我们的音乐节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丹麦音乐家),Emily 在新能源公司工作。Final Descent 是他们一起打的第二份工。可以说他们是少数过着亚洲打工人朝七晚五勤奋生活的欧洲人。Emily 说她的能源公司老板挺支持她做这个机构的,也很喜欢看这些小众演出。
PG、老丹与 Final Descent 的两位创立人 Emily、Martin
老丹与 Emily、Martin
Final Descent 的节目册
晚上,我们走去了藏在市政厅和丹麦博物馆背后的 HUSET 看演出。HUSET 是一栋 4 层小洋楼综合建筑,楼下是餐厅酒吧桌游室,楼上三层是不同的演出场地。我们要看的演出是在第四层的场地 Xenon 举行,曾参加过我们 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的老朋友 Pat Thomas 7 月 12 日也会在这里演出,可惜我们那天就要回国了。
HUSET
今晚的五重奏由参演过 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的、80 年代 Miles Davis “御用”女鼓手 Marilyn Mazur 和他的黄金搭档贝斯手 Klavs Hovman,以及两位萨克斯手 Maria Dybbroe、Jesper Løvdal,和年轻颤音琴手 Viktoria Holde Søndergaard 组成。
现场调音比我们第一天看的场地好太多了,层次分明。Marilyn 水准依旧,跟贝斯一唱一和搭配得很好。可惜两个管乐稍弱,中间还吹了几首口水歌差点把我们吹睡着。整个演出以编曲作品为主。最大的惊喜是颤音琴手,虽然年轻,但演奏得灵动也有力量,既有想法又不失俏皮和疯狂。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在很多地方看到她的名字。看完后我和老丹还有同行的朋友玛布都觉得今晚这 150 块还是花得挺值的:)
Mazur/Søndergaard/Løvdal/Dybbroe/Hovman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篇”)
作者:PG 编辑: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