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进入放着木头或铁器的密室,还没反应过来你可能就死了
⭐为我们点亮小星星吧(o゜▽゜)o☆⭐
Hey,小伙伴们!你需要重新置顶“把科学带回家”哦,请点击右上角,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条热乎的新鲜趣闻!
撰文 七君
在不开窗的教室里呆久了,人会感觉气闷无力,这是因为人体消耗了氧气,排出了二氧化碳,让空气变得不新鲜。可是如果一个房间里没有人或其他会消耗氧气的生物,也没有燃烧着的物品,只放着铁器或木材,你就能放心地进去了么?千万不要,许多人在进入这样的房间,或在进入的过程中丧失了生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明明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致命的常见物品。
图片来源:pixabay
2007年9月23号,国际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但是对于3位水手来说,这一天却异常凶险。
大叔 Robert Ebertowski、Bob O’Brien 和 Findlay MacFadyen 都是经验丰富的海员,其中 Ebertowski 是一位40岁的工程师,O’Brien 是一位59岁的医疗官,MacFadyen 在英国商船上做了很多年的机匠。这三人登上了应急救援船 Viking Islay 号。他们不会想到,这次普通的差旅竟然会成为死亡之行。
2007年的应急救援船 Viking Islay 号。图片来源:Institute of Fire Engineers
这艘船要前往英国约克郡附近的石油钻井平台 Ensco 92。在9月21号,船员们调试了一下锚。船上的锚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平常都是封起来的,船员们也不常进入安放锚的锚链舱。没想到这次测试为三人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第二天,Viking Islay 号载着一行人向石油钻井平台行驶。这天的浪有点大,MacFadyen 的船舱旁边正好是锚链舱,锚敲打链条的声音让他难以入睡。
大型轮船的锚。图片来源:popular mechanics
由于通往锚链舱的路上有一个用螺栓拴上的检修孔,体型庞大、过洞有困难的 MacFadyen 就拜托 Ebertowski 和 O’Brien 去锚链舱处理一下噪音问题,他在外面和他们通过无线电沟通。
他们卸掉了封闭锚链舱的螺栓,然后爬了进去。很快,首先进入锚链舱的 Ebertowski 就因为失去意识跌落在地板上。Bob O’Brien 用无线电通知了 MacFadyen 后,想要进入锚链舱营救队友,结果他也晕了过去。
心急如焚的 MacFadyan 喊了两个水手前去查看,发现二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两个水手意识到空气有问题,于是马上去拿可以独立供氧的自给式呼吸器(SCBA)。
着急救人的 MacFadyen 想带上自给式呼吸器进入锚链舱,但是他吨位太大,爬不进去。于是他脱掉了自给式呼吸器,戴上了小型的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然后爬到了锚链舱里。不过,他戴的紧急逃生呼吸装置无法给他庞大的身躯提供足够的氧气,他也晕倒了。
船长把船员们都叫了起来,并向海岸警卫队呼叫救援。一番忙乱后,三人终于都被抬了出来。不过这一切都太迟了,他们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船员们都对三个老水手死在锚链舱里一事感到十分不解,他们的经验和所受的训练无法为这件事提供合理的解释:锚链舱里只有锚,别的危险物品一概没有,怎么看也不会是个要命的地方啊。
图片来源:pixabay
谁也不会想到,是锚链舱上的锈杀了这三人。
2008年7月,英国海上事故调查局(MAIB)公布了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铁锈制造的缺氧环境是三名海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Viking Islay 号的锚链舱是一个封闭空间,供人出入的检修孔平时都被封好了,空气无法在锚链舱里自由流通,这就为锈创造了绝好的杀人契机。
海上的空气十分咸湿,五行缺氧的“锈儿”在这样友好的生存环境里茁壮成长,逐渐耗尽了锚链舱里的氧气。英国海上事故调查局估计,事发时锚链舱里的氧气含量低于10%。
要知道,对人来说当氧气含量只有6-8%时,人就会感到晕眩。当氧气含量降至6%以下,人会立刻昏厥,大脑会受到严重损害,哪怕是三个大力水手也无力回天。
这也不是锚链舱第一次杀人了。早在1998年,一艘700吨的拖网渔船上的一名水手在对锚链舱进行检查期间也晕倒死亡。后来去援救的第二名海员也昏厥了,好在后来他被救了回来。事后调查发现,这也是锚上“锈儿”的锅。
看到这里,你以为进入氧气充分的密闭环境,就没有窒息的风险了?实际上,进入存放着木材的封闭环境,也一样可能缺氧死亡。而人类意识到木材的凶悍,只有短短十来年的时间。
在2004年之前,木材的危害不为人知,也没有得到充分研究。现在研究者们知道,木材即使不在燃烧,也会“还魂”消耗氧气。但和铁锈不同的是,木材不仅能吸收氧气,还会吐出一氧化碳、甲醛等有毒气体,这个现象被称为释气(offgass)。此外,木材在暴露在湿气中一段时间后,还会发酵产生可燃气体。
其中最危险的木制品就是木颗粒。木颗粒是锯屑和木屑压缩制成的生物燃料。国际海事组织出版的《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把木颗粒归为B类货物,也就是具有化学危害的货物,因为它们和铁制品一样也会氧化,从空气中夺取氧气,同时释放出一氧化碳。
2008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工研究者 Xingya Kuang 和同事发现,和茅草相比,储藏着木颗粒的集装箱的一氧化碳浓度是更高更危险。
木颗粒。图片来源:pixabay
一氧化碳常被叫做沉默的杀手,因为它无色无味,但是毒性很强。实际上,一氧化碳和血红细胞的亲和度是氧气的200倍,也就是说和氧气相比,血红细胞更喜欢一氧化碳在一起。因此当一氧化碳霸占了血红细胞时,氧气就只能靠边嘤嘤嘤了。
不携带氧气的血红细胞最终导致组织缺氧死亡,受害者的肤色呈现邪恶的粉晕。因此,即使环境中有充分的氧气,只要一氧化碳浓度超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则是不要超过9ppm,即百万分之9),人依旧可能脱线痴呆暴毙。
2006年11月16日,一艘注册在香港的货轮 Saga Spray 号上就曾发生木材引发的血案。
Saga Spray 号。图片来源:vesselfinder
Saga Spray 号原本从加拿大温哥华起航,将木颗粒运往瑞典。那天,Saga Spray 号正在瑞典赫尔辛堡港卸载木颗粒。一开始卸载过程很顺利,但是随着好运的货物逐渐上岸,岸上装卸的起重机开始没有办法够到靠后的木材。
为了让起重机能够到货物,一位海员和一位搬运工往载有货物的船舱那儿跑。他俩刚开舱门还没有进门就晕倒了。
海员在接触了木材毒气15分钟后去世。搬运工在接触了毒气10分钟后被抬离,不过,一氧化碳给他的神经系统造成了重创,让他一辈子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前去救援的7人也受了轻伤。
一开始,大家以为这些人缺氧了。但是到了医院后,医生才判断一氧化碳是元凶。实际上,舱门在卸货前一天已经通风了8小时了,但是这8小时显然不够。
根据瑞典海事安全督察局在2007年公布的调查报告,出事时船舱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5416ppm,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安全水平。而船舱内的氧气含量达到了15-20%,并不会让人立刻窒息。
一氧化碳。图片来源:C. BICKEL/G. GRULLÓN/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瑞典海事安全督察局表示,实际上类似的事故在航运业层出不穷。水手好端端送货来,结果却送命去。
2002年5月10日荷兰鹿特丹的一艘货船、2003年在美国卸载木材的 Saga Voyager 号、2005年8月在瑞典卸载用于制造木浆的木材的 EKEN 号、2009年的 AMIRANTE 号、2014 年的 LADY IRINA 号、2015年的 CORINA 号上都曾发生过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死亡事件,凶手都是不会说话只会吐毒气泡泡的木头。
因为事故频发,国际海事组织(IMO)修改了船上密闭空间作业的指导意见,要求从2016年7月开始,轮船必须配有大气监测设备,为海员的生命保驾护航。
话说回来,即使是在陆地上,木材储藏室也暗藏杀机。
德国木材燃料和颗粒协会(German Wood Fuel and Pellet Association)对进入木颗粒储藏室的人发出的警告,其中明确指出了一氧化碳和缺氧的可能性。图片来源:(DOI)10.1093/anhyg/mes047
2010年1月,一位43岁的欧洲工程师在打开木材储藏室时因为一氧化碳中毒去世了。当时他和另外一名工人正要检查储藏室里为居民供暖的155吨木材。
2011年2月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件:一位身怀六甲的瑞士女性在打开一个82平方米的木材储藏室时也因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肇事储藏室在根据瑞士管理条例通风2小时后,一氧化碳浓度还有2000ppm。
为了看看木材能有多毒,2012年瑞士苏黎世大学的法医学研究者 Saskia Gauthier 和同事把30千克的新鲜木材放在两个26摄氏度的集装箱里16天,结果两个集装箱里的一氧化碳浓度都超过了3100ppm。这些研究者强调,密闭的木材储藏室蕴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而在2004年前的文献都没有提到这个现象。
不过直到现在,木材中什么成分发生了氧化这个问题还困扰着研究者们。不少研究者们认为,木材中的天然酯类物质的氧化过程可能会产生毒气,而只要是生物制品,放久了都会向四周喷吐毒气。
总而言之,铁器和木头可能是你在密室逃脱时最不想遇到的恐怖物品了。
人躺平认命,树躺平要命。
参考资料:
https://docs.qq.com/doc/DVHJQS1RIV3BRY3Jj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瘾,请戳
转载请联系 bd@wanwuweb.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一波三连吧!⭐
感谢您看到这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点亮文末的「在看」,和朋友「分享」有趣有料的科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