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7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夫妻到了中年,最心酸的不是床上无性,而是床下这4个“需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爸妈视界 Author 帮妈


  致读者:点击上方 “创投新风向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最近,帮妈听到一段很心酸的话:


人到中年有四怕:一怕没有钱,二怕老人生病,三怕儿女不独立,四怕自己突然倒下。


老话说得好:“月过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


中年,就像一道坎,背后藏着太多的无奈和难言的心酸,苦只能憋着,累只能扛着,哭只能藏着,痛只能忍着。


还记得那个身患癌症去世的二胎爸爸刘凌峰吗?



在别人眼中,他是个典型的拼命三郎,高强度的频繁出差,经常性加班到凌晨,酒桌应酬更是生活常态。


最拼的一次是连续工作了72个小时,直到被查出胃癌晚期,这个原本150斤的强壮汉子,仅仅几十天,被病痛折磨到只剩皮包骨。


这让刘凌峰陷入对人生的重新思考:


“我多年辛苦工作,一心只想给孩子多存点钱。将来可以让他们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可今天,我发现我错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爸爸。”


追悔莫及的他,在朋友圈写下自己的遗愿清单:



可这世上哪有什么后悔药?


承载着家人的幸福,背负着太多的重任,到头来,连自己都垮掉了。


这是很多中年人的状态:忙着取悦他人,独独忘了关照自己。


人生下半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所以,别太为难自己。


学会让自己开心,才是生活的意义。


对自己:放下执念,万般自由


前几天,帮妈收到表姐打来的电话,诉说职场生涯中遭遇的“滑铁卢”事件。


出身普通,没有助力也没有背景的她,摸爬滚打多年,为了这份工作拼尽了全力,还是被现实狠狠打脸。


帮妈安慰表姐:“别气馁,还有机会的。”


刚说出口,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阵阵哭泣:“我40岁了,最后一次晋升机会,以后不管看年龄还是论精力,都没有任何优势了。”


失去机会,心中固然痛苦、失落、不甘,但也要学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


就像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

“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局限,不可能永远包围在别人的目光下而没有自己的精神支点。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有这么个例子。


朋友事业有成,父母健在,孩子可爱,妻子贤惠。但这位开着豪华版奥迪的男人却很不开心。


他曝光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早上一起床,按时吃早餐,送妻子上班,送孩子上学,然后开始忙碌八小时内的工作;


下班回到家,陪父母,看孩子,安抚妻子,听家人唠里唠叨生活的琐事。


等他们都睡了,才轮到男人忙他自己的事情。


不得不说,中年是个不敢停、不能停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就像一棵被家人紧紧围绕的大树,要遮风挡雨,也需排忧解难。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道:

“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


确实。


因为受外界人和事的干扰,便会产生一种执念,把自己带入无底深渊,不能耍赖,无法逃避,只能这样“较劲”着。


不妨放下心中的执念,选择视而不见、敬而远之、泰然处之,自然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万般自由。


对父母:生时尽力,死后尽思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仲由负米奉亲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仲由,为人直爽,勇猛果断,做事有点莽撞,在侍奉父母上却无微不至。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采野菜做饭食,但为了让父母吃到米,即使家徒四壁,他也要竭尽所能买到。


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低,他便不分昼夜地赶往那里买米,肩膀扛着米袋走回家;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他都不肯停下歇会儿,担心回家晚了父母吃不到可口的饭菜;


冬天顶着鹅毛大雪,他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赶,遇到大雨时干脆将米袋藏在衣服里;


……


家中双亲过世后,仲由游学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


出游时随从车上百辆,垫子铺得老厚,宴饮全是丰盛佳肴,列鼎而食,在当时极为煊赫。


仲由却一点也不高兴:“我现在算是富贵了,可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了。我即使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到呢?”


人生最大的无能为力是看着父母老去,最大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著名作家严歌苓曾因忙于写作,把回国陪伴母亲的时间一推再推,结果没能在老人去世前见上最后一面而后悔不已。


严歌苓与母亲贾琳


她说:“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就是要我们陪伴他们更多一点儿。只要有儿女在身边,陪他们看会儿电视剧,或者夸他们饭菜做得好吃,他们就会感到幸福得不得了。”


汉代《盐铁论•孝养》也说: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要看是否发自内心的诚敬,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生前轻言细语对待。


对子女:亲而不近,疏而不远


前几天,帮妈在抖音上刷到一条新闻:34岁啃老巨婴潘杰,游戏成瘾,对父母大打出手,60次相亲均失败。



其实,潘杰的家庭条件不错,从小受家人宠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上初中后,他渐渐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迅速下滑。按理说,父母早该发现这些苗头性问题。


但是,当老师的父亲一心只顾着工作,很少管潘杰;在工厂上班的母亲对孩子溺爱得很,舍不得管他。


就算勉强考上了大学,潘杰也是沉迷于游戏,毕业后索性躲在家里,心安理得地过起了“啃老”生活。


后来,父母为他前后安排了60次相亲,全以失败告终。


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他非但不悔改,反而把怨气都撒到父母身上,哪怕是稍微唠叨几句,都可能换来一顿恶语相加、凶狠相向:


母亲中指关节的残疾是被他砸的,右手手臂上长期没消退的瘀伤也是他打的……


有人问潘杰:“你的母亲不仅患有糖尿病还伴有多种并发症,你用这种态度对她,如果哪天她突然不在了,会不会感到后悔?”


没想到,他冷漠地笑道:“我完全冷血。”


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哀,更是为人父母的的失职,到头来害了孩子,又坑了自己。


叔本华说: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教育子女亦是如此。


人到中年,最舒适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亲而不近、疏而不远。


该管教的要管到位,有坚定的“错误界限”,在孩子走弯路时,及时拉回来。


该放手的坚决放手,有独立的“成长空间”,让孩子成为人格健全、行为妥当的人。



梁实秋说: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深以为然。


经历了人生起落、世事沉浮、生活苦辣,才明白:过去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困在各个角色里,抽不出时间对自己好一点。


实际上,步入中年,不是看清了多少事,而是看轻了多少事,说到底最该取悦的应是自己。


不如忘记该忘记的、放下该放下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换个最舒服的方式和自己相处:


学着与自己握手言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盯八九,不值得的人趁早放下,无能为力的事趁早放弃,心头欲望杂念趁早断离。


学着珍惜父母在的时光,不嫌弃他们笨手笨脚,不冲着他们大吼大叫,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丧则致其哀。


学着适当放手子女的事,给他们适度的自由,在亲近中逐步拉开距离,在疏远间又保持合适距离,尽责就好。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愿每个中年人都能身体无病、眼里无怨、心里无事,开开心心活在自己的专属时区里。


全文完。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