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第3章
Part1前言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唐也说过,“写不好读后感是因为书没读透、没读好”。写不好读后感,那我就开始抄书、写孬的读后感,看能写成啥样?
上文说过,如果要学习“老唐估值法”,那就打开《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今天就开始第3章——投资是一件持续终身的事
珍爱生命,远离股市,做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投资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的游戏。退出股市,并不是不投资,而是将自己用智力、体力或者运气换来的财富,投资了股票之外的其他产品,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各种债权、货币基金、房地产等。
Part2财富的两种来源
人的财富来源,分为“睡前收入”和“睡后收入”两种。所谓“睡前收入”就是你干活就有、睡着了就没有那种,是用自己的体力或者智力换钱。所谓“睡后收入”,就是被动性收入,哪怕你睡着了,它也在自动增值。收入来源若全部是由“睡后收入”构成,你就进入了财富自由状态。
一个人,只要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财富最初总是靠“睡前收入”来积累。这些财富满足消费需求后,必须通过配置在能带来“睡后收入”的资产上,才能实现保值增值。
受限于认知水平,我们最先接触的“睡后收入”,可能都是银行存款——还是年收益率“高”达0.35%的活期存款。其后,由于我们多学习了一点知识,开始接触到定期存款、余额宝、零钱通、银行理财······收益率开始从0.35%提升到3%~5%。
这一步跳跃很容易实现,因为这个收益率依然远在社会平均财富增长率之下,依然属于将自己辛辛苦苦贡献体力或者脑力换来的财富,无偿地送给别人一部分。将自己口袋里的财富掏出来送给别人,当然不是难事。甚至由于“合法窃贼”的存在,你连掏的动作也可以省略——通货膨胀正日夜不停的将你用体力或者脑力换来的财富,一点点偷走。
如果不想将财富拱手送给别人,或者不想被通货膨胀偷走,那么,投资——也就是赚取“睡前收入”的同时,将消费剩余配置在可以产生“睡后收入”的资产——就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必须持续一生的事。
Part3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
投资其实就是将100%确定亏损的现金资产,换成其他具备盈利可能的资产,就是这么简单。然而,选择换成哪种资产,长期来看结果会有巨大的差异,不同的选择可能带来天差地别的人生幸福感和财富值。
我们来观摩一下唐朝先生在书中举的例子:假设甲、乙、丙三人都出生于2000年(儿子,和你同岁哦),在2022年22岁时参加工作且都拥有了1万元投资本金,并且从22岁到60岁每年都可以从工资中节省出3万元做投资。退休后不再增加投入,开始每年抽取100万元用于医疗、养老和消费。由于三人选择了不同的投资产品,最终的结果云泥之别,我们来看书上的数据。
甲:保本理财,3% | 乙:股票,10% | 丙:股票,15% | |
---|---|---|---|
22岁起点 | 1万元 | 1万元 | 1万元 |
22-60岁 | 年增加3万元 | 年增加3万元 | 年增加3万元 |
60岁财富值 | 207.6万元 | 1126.5万元 | 4230.4万元 |
63岁财富值 | -88.9万元,破产 | 1135.3万元 | 6034.6万元 |
80岁财富值 | 穷困潦倒,老无所依 | 1278.5万元 | 57456.2万元 |
是不是很震撼?甲在退休2年后破产,只能依靠儿女或者捡垃圾度日;而乙、丙由于投资股市,二人退休2年后拥有资金1135.3万和6034.6万。我们都希望过上乙、丙那种膝下承欢、衣食无忧的生活。说投资是一件持续终身的影响你我未来生活的头等大事一点不过。
正所谓“人生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有得选。”而究竟是靠捡瓶子度日还是留下亿万财富,就取决于你今天怎么选。投资是持续一辈子的事,对于“进入股市是开始投资,退出股市是停止投资”的错误思想,唐朝先生建议我们坚决抛弃,而且越早抛弃对我们就越有利,我们可以节省投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从拥有第一笔消费剩余时,投资就开始了,区别只是投资了不同类型的资产,这些资产包括:存款、理财、国债、货币基金、股票等等。
Part4股票是最好的资产
大量的专业和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在所有投资资产中,长期收益率最高的是股权。其中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是沃顿商学院杰里米·西格尔教授的经典著作《股市长线法宝》和伦敦商学院的研究成果《投资收益百年史》。在《股市长线法宝》里,西格尔教授的研究结论显示:在1802年投入1美元于各种资产,并将这期间所得收益继续再投入,到2012年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1802-2012年美国各项资产投资收益比较(扣除通货膨胀后)
股票 | 长期国债 | 短期国债 | 黄金 | 美元 | |
---|---|---|---|---|---|
组合终值 | 704997 | 1778 | 281 | 4.52 | 0.05 |
年化收益率 | 6.59% | 3.61% | 2.71% | 0.72% | -1.41% |
这个超过200年的样本,涉及多次经济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经历多次局部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这期间现金被通货膨胀吞噬了95%的购买力,而股票的收益率则远远高于长短期债券及黄金,终值的差异大到令人惊讶。
这是不是美国的特例?会不会是因为美国的经济或者政治制度导致股市存在某种“幸存者偏差”呢?伦敦商学院埃尔罗伊·迪姆森教授、保罗·马什教授和伦敦股票价格数据中心主任迈克·斯汤腾发表的研究成果《投资收益百年史》,结论如图所示。
伦敦商学院的这份研究,涉及五大洲19个能够获取数据的主要国家。涵盖时间段经历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冷战、网络股泡沫等世界政治经济重大危机,无论是国家样本还是时间段截取,都更具有说服力。
Part5一定要买在低点吗?
说股票收益率最高,是不是需要买到低点才能获取这样的回报呢?如果一进入股市就遇到大跌怎么办?西格尔教授在其经典著作《股市长线法宝》开篇给我们讲了一个倒霉鬼的故事。
如果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按照拉斯科布的建议,每个月坚持定投15美元到美股上,你会发现,不到4年,该组合的收益率将超过同样数目的资金投入美国短期国债的收益。
到1949年,该组合累计资金将达到9000美元,年化收益率7.86%,高出当时债券收益率两倍以上。
30年后,这一投资组合增长至6万美元以上,年化收益率也上涨到12.72%。
西格尔教授只是借用这个例子,用冷冰冰的数字告诉我们:即便在最惨的假设下,从美国股市大崩溃的顶部开始,坚持投资股票的长期结果也比投资债券更好。我们从而得出结论:股票收益率更高这个结论,并不需要买在最低点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