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創刊號 丨 薛龍春主編《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第一輯)出版

刊物信息

書名:《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第一輯)

主編:薛龍春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6月

出版週期:半年

定價:158.00圓

ISBN:978-7-5732-0631-2


《中國書畫研究集刊》顧問與編委

(以拼音爲序)


顧問

白謙慎 浙江大學

陳麥青 復旦大學

莫家良 香港中文大學

石 慢(Peter C. Sturman)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石守謙 臺灣“中央”研究院

薛永年 中央美術學院

張子寧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朱良志 北京大學


編委

畢 羅(Pietro De Laurentis) 廣州美術學院

陳韻如 臺灣大學

陳志平 暨南大學

何碧琪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黄小峰 中央美術學院

劉禮紅 密西根大學

萬木春 中國美術學院

薛龍春 浙江大學

增田知之 日本安田女子大學

趙 晶 浙江大學

張 震 浙江大學


主編

薛龍春 浙江大學


主編助理

蔡春旭 蘇州大學


特邀編輯

林 楠


集刊承杭州芸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資助


發刊詞

魏晉以來,主流的中國藝術文獻包含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書畫家傳記、評論和公私書畫收藏記録,張彦遠的《歷代名畫記》及所輯《法書要録》可以視爲這類文獻的重要代表。二是在宋代以後,由于歐陽脩、趙明誠、洪适等人推動了金石學的振興,金石銘文與圖像獲得關注。清代乾嘉以後,金石書畫不僅成爲社會精英的主要鑒藏對象,也成爲文人研究中國藝術的重要内容。

在近代學術引進東亞以後,日人大村西崖開啓了現代形態的中國藝術史撰述,他的《中國美術史》用以構建通史的素材主要是古代繪畫與雕刻。留學日本的滕固回國之後完成的《中國美術小史》,以進化論等新的史學觀念解釋中國美術的嬗變與盛衰,同樣是以繪畫爲討論的中心。當時的藝林受到西學的衝擊,在一些學者積極回應這種衝擊的同時,另一些學者提出了保存國粹的主張,在黄賓虹、鄧實、余紹宋等人的著述與編輯出版活動中,金石書畫成爲中國傳統藝術的代名詞。與繪畫相比,書法的情况較爲複雜,雖然梁啓超等人視之爲美術的一種,但因爲西方没有對應的藝術樣式,所以近代中國的美術史研究很少包括書法,鄭振鐸等人甚至認爲書法不是藝術。不過,關於書法的研究從未停止,一九六零年代“蘭亭論辯”之後,現代意義上的書法研究漸成規模。

瑞典學者喜龍仁被稱爲百科全書式的中國藝術史家,除了在比較的視野中研究五到十四世紀的中國雕刻,尋求中西方的對話之外,他對中國繪畫與畫論也傾注了極大的熱情,著有七卷本《中國繪畫:大師與原理》。此後,羅越、蘇立文、艾瑞慈、李雪曼、李鑄晉、何惠鑑、高居翰、方聞、班宗華、柯律格等在西方爲中國藝術史的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都將或曾將繪畫作爲主要的研究對象。而自从方聞在普林斯頓大學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立了具有體系的中國書法收藏,西方的中國書法史研究也開始佔有一席之地。總體上看,早期西方學界的重要學者大多數研究過中國繪畫,并拓展到書法領域,而這些,正是古代中國精英文人眼中的“藝術”。

上世紀後期,西方的藝術史研究經歷了視覺文化的轉向。流風所被,中國藝術史的研究範圍也拓展到古代的各種物質文化與圖像,藝術史的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物品或圖像的審美價值不斷受到文化意義的挑戰。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藝術史與其他人文學科之間的對話,并促進藝術史研究日漸成爲顯學。研究範式的轉向打破了藝術品質的分野,脱離了藝術家創造藝術品的論述脉絡,而將研究的重心轉向視覺産品的生産、流通與使用中各種社會力量的運作及其意義,從而發展出許多頗具理論價值的新議題。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範式轉變中,金石書畫在過去的顯赫地位不復存在,也使得過去以品鑒爲中心、注重形式分析和風格鑒賞的研究方法顯得不合時宜。而在如今全球史研究的新潮流中,跨文化、跨領域、跨媒介的取向更加劇了精英藝術研究的邊緣化。

與某些類型的藝術在現當代有一個生成爲“藝術”并被納入研究範圍的歷史過程不同,金石書畫是最早被中國的社會精英們癡迷并以持久不衰的熱情投入創作、收藏與評論的“藝術”。没有任何其他的中國視覺藝術留下的歷史文獻比金石書畫更多。况且在藝術史文化轉向中被重視的許多研究對象,只是古代社會習俗和視覺文化的物質性遺存,而書畫,包括金石拓片,在今天仍擁有大量的實踐者、欣賞者與收藏者。《華山碑》的拓片,王羲之的手札,黄公望的山水,既是藝術史研究的對象,也是千千萬萬藝術愛好者臨摹的範本。金石書畫仍活在當代的社會生活中。

近二十年來,科技的進步帶動了數位人文的崛起,相比過去,查閲和檢索珍稀的歷史文獻已經相當便利。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書畫碑帖不斷被展覽、出版,并借助網絡傳播,繁榮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更在公藏之外成爲圖像資料的另一淵藪。在亞洲,藝術史學科也日益受到重視。這些都爲中國書畫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爲此,我們適時出版《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秉持兼收并蓄的辦刊原則,選題不論新舊,方法不論東西,始終以開放的文化立場和多元的寫作模式,與同道們一起努力,共同推進中國書畫的研究。


目録

1  發刊詞


史論

3  《墨池編》與《法書要録》——從版本交侵和文獻互證的角度看 / 陳志平

31  以圖為文:宋代諧聲畫研究 / 白謙慎  鄭成航(譯)

65  A New Role for Museums, as Repositories of Images,Viewed Through a Study of a Favorite Pair of Dong Qichang’s Seals / Celia Carrington Riely (李慧聞)

121  翁心存墓碑的書丹人 / 趙冲


考證

187  《篆隸文體》校議 / 王學雷

231  程邃的三種“印譜” / 薛龍春


札記

305 董其昌卒日新證 / 劉鵬

319 《天發神讖碑》傳世善拓中的二方舊印 / 陳麥青


335 《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稿約及格式説明


各篇摘要


《墨池編》與《法書要録》——從版本交侵和文獻互證的角度看

陳志平

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教授


【摘要】唐代張彦遠的《法書要録》和宋代朱長文的《墨池編》是中國古代書學叢輯著作的“雙璧”,後起的《墨池編》不僅基本囊括了《法書要録》的内容,而且收羅文獻的範圍和實際數量遠超其上。《法書要録》有兩個傳本系統,《墨池編》有三個傳本系統,由於二書本身存在文獻互見的情况,各傳本系統之間又相互影響。研究表明,後世抄書和刻書者在不明版本源流的情况下,對二書進行了大量校改,“真本”已亡。二書所載的書論文獻已是“千瘡百孔”,嚴重影響了書學研究的向前推進,全面整理工作亟需展開。


【關鍵詞】《墨池編》,《法書要録》,版本交侵,文獻互證


以圖爲文:宋代諧聲畫研究

白謙慎 / 鄭成航(譯)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討論宋代的諧聲畫,認爲宋代佚名畫家所作《猿襲鷺巢圖》和宋徽宗的《臘梅山禽》都屬於諧聲畫,前者用於慶賀士子在科舉考試中取得成功,後者是爲了贊美忠貞的愛情。此外,本文還將考察中國藝術中諧聲手法得以運用的宏觀歷史背景,以及這一現象在文學和語言學上的源頭。


【關鍵詞】諧聲畫,宋代,科舉,宋徽宗,漢語特點


A New Role for Museums, as Repositories of Images,

Viewed Through a Study of a

Favorite Pair of Dong Qichang’s Seals

Celia Carrington Riely (李慧聞)

independent scholar


Abstract: For a number of years it has been possible to turn to a museum’s website online and access “Collection,” where—if the museum is in the top rank—the better-known works in its collection may be illustrated.  Nowadays these images can sometimes be enlarged, so that the images online approach high-resolution in quality.  But, for many museums, the aim of these images is still to entice the visitor, rather than to encourage research; almost never are the photographs downloadable, and hundreds of works are not reproduced and remain inaccessible, so that the evidence they might supply—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artist’s style, and for the authentication and dating of his other works—is entirely lost.

The value of what could be done with a complete database of images, in high-resolution, I illustrate with a study of my own, of a favorite pair of seals used by the painter and calligrapher Dong Qichang 董其昌 (1555–1636) from 1607 to 1615. By constructing a Table with fourteen dated examples of these seals, and showing how they slowly deteriorate over the nine years that Dong employed them, I argu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ssign an approximate date to the many works by Dong that are not dated but on which these seals appear.


Keywords: Dong Qichang, seals, museum website, museum collection, museum database, high-resolution photographs


翁心存墓碑的書丹人

趙 冲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清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一代帝師翁心存去世。他的三個兒子翁同書、翁同爵與翁同龢圍繞其墓志銘和神道碑的製作事宜,進行了長達近十年的權衡和考量。單以《翁同龢日記》記載來看,翁心存的神道碑書丹人是趙之謙,然而閲讀翁氏兄弟往還信札得知,最早選定的書丹人却是何紹基。本文以請托者的視角,藉助翁氏家族留存的大量信札和筆記資料,試圖還原這一歷史事件的諸多細節,并探究翁氏家族最終選擇趙之謙而放棄何紹基的原因。通過對這場請托活動中所涉及各類要素的細緻解析,本文認爲何紹基最終被放棄可能與家族親情有關,這一因素往往不及地位、書名、價格等因素清晰易感,因而常常被研究者忽略。同時,社會身份不高的趙之謙最終被選定爲書丹者,説明職業化的書家在近代社會中已經獲得精英階層的認可和尊重,這種身份地位認同的變化也對清末民初的書法生態産生了深刻影響。


【關鍵詞】常熟翁氏,墓志銘,神道碑,書丹,請托者


《篆隸文體》校議

王學雷

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摘要】南齊竟陵文宣王蕭子良(460—494)的《篆隸文體》於中土久佚,僅在古注、類書及字書等文獻之中留存了其中的一些片段。而此書較爲完整的鈔本,却保存在日本京都市山科毗沙門堂。1935年“古典保存會”據以影印,始得流傳。此後,中日學者對此書加以關注,并産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文本的釋讀與校勘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本文即著力於《篆隸文體》的釋讀、校勘工作,以期使之有個較完善的整理本,裨於今後的研究。


【關鍵詞】《篆隸文體》,釋文,校勘


程邃的三種“印譜”

薛龍春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


【摘要】本文討論了三種程邃“印譜”。第一種是新近出現的一件王鐸爲薛所藴所作的《臨帖册》,其上鈐蓋了73方印章,經過考證,皆爲程邃篆刻并有規律地鈐蓋的,這本《臨帖册》同時也是程邃的印譜。第二種是道光年間程芝華摹刻的《古蝸篆居印述》,卷一摹刻了程邃59方印章,與第一種、第三種印譜皆可互證,其中摹刻的八大山人印章,爲目前所知唯一的程邃與八大山人有直接或間接交往的綫索。第三種《垢道人印譜》收印357方,爲程邃晚年自己整理、黏貼的,有鄭燮、何紹基題跋,晚清時爲陳介祺收藏,建國後啓功尚及見之,但此後不知所蹤。這本印譜的再次發現,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對程邃篆刻及其社交網絡的認知。本文對上述所有印章進行了釋文,對受印人的身份也進行了考證與整理。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繼續通過排查傳世清初書畫作品上的鈐印,進一步確認可能爲程邃所刻的印章。


【關鍵詞】程邃,篆刻,印譜,清初


董其昌卒日新證

劉 鵬

獨立學者


【摘要】董其昌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月十九日,向無争議。多種文獻提到他卒於崇禎九年(1636),但月日却有三種説法,莫衷一是。其中,董其昌的老友陳繼儒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説法,其一爲“九月廿八日”,其二爲“仲冬九日,忽痰作,不三日而逝”,即十一月十二日。董其昌的門生冒襄則稱他卒於當年“八月”。本文梳理了這三種説法,并結合傳世詩文、信札、書畫、題跋以及董祖和、管紹寧、沈德符、王鑑、卓發之等人的旁證資料,認爲“九月廿八日”是最可信的。


【關鍵詞】董其昌,卒日,董祖和


《天發神讖碑》傳世善拓中的二方舊印

陳麥青

復旦大學出版社編審


【摘要】本文主要對三國吴《天發神讖碑》傳世善拓中所見二方舊印略作考辨。其中“北海開國陸伀之印”雖爲宋印,然其出土則在清代,如今包括《天發神讖碑》存世最舊拓本及明拓本,乃至北魏《張黑女墓志》孤本等在内的善本碑帖中所見此印,皆當爲後人鈐蓋,不能作爲判定其本是否爲宋拓之佐證。另“廣平私印”,通過比對參證,知其應屬清代多收金石碑版名品的吴興姚廣平,而非相對較爲人熟知的吴江翁廣平。如傳世書畫碑帖中僅見“廣平”字樣、且無他證可資區分其究竟屬誰之鈐印,尤當注意。


【關鍵詞】碑帖鈐印,考辨札記



《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稿約及格式説明


一、本刊是由《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編委會主辦的學術集刊,半年刊。

二、本刊的辦刊宗旨,是爲海内外高質量的中國書畫研究成果提供發表與交流的平臺,推進本領域研究不斷深化。本刊歡迎一切與中國書畫研究有關的文章,包括論文、史料、札記與書評等。長短不限,中英文不限。衹要言之有理并有創見,均在歡迎之列。

三、來稿請附三百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及三到五個關鍵詞,須連同文章題目、作者及單位一并譯成英文。

四、本刊全彩印刷,故文章如有配圖,請提供2MB以上精度的電子檔圖版,并附簡要的圖片説明,包括作者、名稱、材料、收藏地或出處。若圖片品質不佳,則無法滿足出版條件。

五、本刊除少量約請資深學者專門撰文以外,所有文章均實行匿名審稿制度。稿件一經採用,均支付稿酬,并贈送當期刊物2册、抽印本30份。

六、來稿請文、圖分開,發送電子文本至編輯部郵箱:zgshyjjk@163.com。

歡迎海内外同人賜稿。


來稿之體例及徵引文獻格式,請依如下標準:

1.請使用標準繁體字,可以保留必要的異體字與俗字。

2.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除破折號、省略號占兩格外,其他均占一格。書刊名、詩文題目等用書名號《》標識(此點尤請海外學者注意爲盼),徵引文獻用引號,即“”(不用「」)標識。

3.凡所徵引的中西文文獻資料,皆請謹慎核對,務使準確無誤。如原文有誤植、錯簡,或原譯有不夠精確處,一般從原書過録,不作改動;對有礙於正確理解的錯處,則可出注説明。

4.注釋採用脚注,注碼一律置於被注文句標點符號之後的右上角。當頁或次頁徵引同一文獻,注釋可用“同上,頁某”,或“同某注,頁某”的形式,但不採用合并注號的方式。

5.正文中的引著格式不做硬性規定,視行文需要而定,但請注意正文與注釋之間信息之互補關係,以便讀者準確瞭解資料之來源。注釋中的引著格式,按語種分述如下。

(1)中日文資料

凡首次徵引中、日文文獻、論著時,需標識:①作者(含編譯者);②書名;③卷次與篇名;④版本(含出版地點、出版機構、出版年份);⑤頁碼(影印本出新編頁碼,綫裝書或影印無新編頁碼者出原書頁面)。再次徵引同一文獻,僅出書名、篇名(或卷次)、頁碼即可。如:

《周易·繫辭下》,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頁85上。

陳開虞修,鄧旭、白夢鼐纂《(康熙)江寧府志》卷二《圖紀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清康熙七年刊本,葉1a—42b。

百齡《守意龕詩集》卷十六《題同年閻墨園侍御泰和登岱圖》,《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150。

宗白華《藝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頁325—328。

貢布里希(Ernst H. Gombrich)著,范景中譯《藝術的故事》,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頁1。

凡首次徵引中日文期刊時,需標識:①作者(含編譯者);②篇名;③期刊名及出版年份、期數;④頁碼。再次徵引同一文獻,僅出篇名、頁碼即可。如: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著,孔令偉譯《崗山:佛陀説法之山》,《新美術》2009年第2期,頁11—17。

(2)西文資料

徵引西文資料,一般遵循該文種通行的徵引標注格式。以英文文獻爲例:

專著(含編著、譯著),需標注:①作者;②書名(斜體);③版本(出版機構、出版年份);④頁碼。如:

David Rosand(大衛·羅桑), Drawing Acts:Studies in Graphic Expression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13.

論文,需標注:①作者;②論文題目(正體,用引號標示);③刊出期刊或文集名(斜體);④期刊的卷期號及時間;⑤頁碼。如:

Richard M. Barnhart (班宗華), “Wei Fu-jen's Pi Chen T'u and the Early Texts on Calligraphy,” 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no. 18 (1964):21.

6.文章中首次涉及古代中國、日本、朝鮮等帝王年號,應括注西元年份,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晉永和九年(353)。首次涉及重要的外國人名,須括注西文原名,如: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高居翰(James Cahill)。

7.關於數字的使用,凡與公制有關的概念可用阿拉伯數字表述,如西元年月日,高度、長度等計量數字,倍數、比數等;至於舊曆紀年、夏曆月日,中國古籍册、卷等,以及一般叙述中的數字,可用漢字紀數。


責編:虞桑玲;排版:王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