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变、求因、评判:重写中国书法史——沃兴华《中国书法史(增订本)》出版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

沃兴华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年8月

 88.00元

978-7-5732-0755-5


 作者简介 



沃兴华,1955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书法家。著有《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新论》《书法创作论》《形势衍》《从创作到临摹》《米芾书法研究》《认识书法》等三十余种。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简牍帛书》《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实验)》,参与编著《金文大字典》等。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在严格意义上说是一本历史学著作。借用美国哲学家梯利对历史研究范畴的论述,书法史研究亦有三大任务:明变、求因和评判。“明变”即完整地描述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使读者知道古今字体与书风变迁的线索,这是书法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求因”是把书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观照,分析各种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评价”则是基于对书法未来发展的认识,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思考,本书从甲骨文、金文、篆书、草体、分书、楷书、帖学、碑学等专题展开,以500余幅历代作品为例,不仅完整地叙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包括从甲骨文到楷书字体的沿革变化,以及从帖学到碑学再到碑帖结合的经典样式的探寻过程;亦将书法艺术纳入各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背景之下,关注书法演变的内因与外因;并考察各种风格和学说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讨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为今天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录 



增订本前言/1

前 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书法的定义/1

第二节 艺术中的艺术/9

第三节 最普及的艺术/14

 

第二章   甲骨文/17

第一节 概说/17

第二节 甲骨文字简述/20

第三节 甲骨文书法的风格特征/22

第四节 甲骨文书法的研究和创作/25

 

第三章   金文/28

第一节 概说/28

第二节 发展过程/31

第三节 鸟虫书/44

第四节 金文书法赏析/47

第五节 汉以后的金文书法/50

 

第四章   篆书/55

第一节 古籀大篆/55

第二节 小篆/59

第三节 汉篆/63

第四节 汉以后的篆书/69

 

第五章   草体/75

第一节 概述/75

第二节 先秦草体/78

第三节 秦国草体/82

第四节 汉代草体/85

 

第六章   分书/104

第一节 概论/104

第二节 分书的产生/105

第三节 分书的繁荣/115

第四节 分书的衰变/118

 

第七章   楷书/122

第一节 概论/122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发展/123

第三节 隋唐的繁荣/147

第四节 唐以后的衰变/152

 

第八章   帖学/158

第一节 概论/158

第二节 书法自觉时代的开启/162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清朗俊逸/168

第四节 关于晋人尚韵/177

第五节 隋唐五代的正反合发展/185

第六节 关于唐人尚法/200

第七节 宋代的革新/208

第八节 元和明初的复古/222

第九节 明中后期的综合与革新/236

第十节 帖学历史中的王羲之/254

第十一节 挽狂澜于既倒/263

 

第九章   碑学/267

第一节 概论/267

第二节 前碑学时期/268

第三节 碑学的觉醒/277

第四节 邓石如/282

第五节 碑学理论的建立/285

第六节 碑学的繁荣/293

第七节 碑学的成熟/296

第八节 碑学与帖学的区别/300

第九节 碑帖结合/303


结语 /311


 增订本前言 



我的《中国书法史》200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再版,再后来应约改写成《中国书法篆刻简史》,由中华书局出版,又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二十年来,它一版再版,不断重印,每次重印前我都会看一遍,发现许多不足,尤其是我以它为教材,每一学期讲课时都会受到学生质疑,发觉一些问题。我把这些不足和问题一一记下,在以后的创作和研究中不断思考,写了不少文章。因此当这次再版时,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认识对它作一次大规模的修订和完善了。

在旧著的前言中,我说书法史有三大任务:明变、求因和评判。明变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这是基础。求因是把书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观照,分析各种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评判是基于对书法未来发展的认识,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后两方面内容的表达,既需要广博的知识,又需要明睿的裁断,二十年前我对这些内容虽然有所考虑,但是不够系统和成熟,因此不敢轻率下笔,留下许多缺憾。这次增订主要加强了这两方面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介绍各种字体和书体的发展过程时,强调思想的指导作用,阐述了各种基本的书法艺术理论,并且知往鉴来,增加了是非得失的研究,对一些重要的创作理论和作品风格作了价值判断。胡适先生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说,评判的态度乃是新思潮的根本意义与共同精神,它要求打破既定观念,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是增订本的宗旨。

本书在增订过程中,承蒙董玮、姜勇、梁培先、张鹏、李一和姚宇亮诸先生审阅,提出许多改正意见,非常感谢。


沃兴华

2021年5月5日

2023年5月改


 结语 



从殷商甲骨文到晋唐楷书,从二王帖学到碑学再到碑帖结合,我们一点一点地描述了书法字体与书体的演变过程,现在终于结束了。回顾一路上每个站点的风光,铁马秋风蓟北,杏花春雨江南,感觉五彩缤纷,目不暇接,走马灯似的变化令人晕眩,因此最后有必要总结一下,捋一捋脉络,提纲挈领,对整个发展过程作一个概述。

先讲主观的历史,也就是人们对书法史的认识过程。东汉末期,书法艺术从重形开始向重势转变,形势合一,走向成熟,获得空前的表现力,不仅创作成果丰富,而且理论研究也开始起步,书法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这时,人们对书法艺术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书法是什么?书法从哪里来?书法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困扰着此后每个时代的每个书法家,被称为终极关怀。其中,第一个问题被蔡邕抢答了,他的《九势》从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说明了书法是什么。后面两个问题分别为知往和鉴来,都牵涉到对历史的认识,初唐孙过庭在《书谱》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认为书法历史起源于汉末的张芝和钟繇,以东晋的二王为代表,王羲之是不祧之祖。根据这种书法史观,大家都以二王的理论和作品为标准,模仿学习,继承创新,形成帖学,流行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末清初,帖学大坏,碑学兴起,人们的取法才开始突破二王帖学的局限,不断往上追溯,于是认识中的书法历史也随之往前延伸,六朝碑版、汉代分书、秦代篆书、两周金文,直至殷商甲骨文,书法的历史越来越悠久,书法的借鉴范围越来越扩大,书法的艺术风格也越来越丰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传统艺术中最璀璨的奇葩。

再讲客观的历史,即按作品年代先后排列起来的发展过程。从甲骨文开始,追求结体造形的完美,发展到金文,在造形基础上,兼顾空间组合关系的协调,发展到篆书,结体造形横平竖直,空间组合关系均匀对称,一切表现规整至极。继续发展,到分书开始强调点画的造形变化,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极夸饰之能事。再继续发展,又产生出楷书。字体的发展一刻不停,每个阶段都各有特色,篆书那么工整,分书那么华丽,但不断地否定了再否定,始终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即使最后到了楷书,既有形,又有势,融空间造形与时间节奏于一体,而且既便捷又美观,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可谓尽善尽美,结果虽然终止了字体发展,但是艺术化的表现仍然没有间断,一个转身,开始往书体的路上继续发展了。

魏晋以后,逐渐形成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风,在形势兼顾的基础上,强调势的表现,追求连绵书写时的节奏变化和音乐感觉。在隋唐五代,风格从清新流丽到浑厚豪放,再到雄健遒丽,走出了一正一反一合的发展过程。接着到宋代经过一番改革,在元和明初,经过一场复古,最后到明末趋于综合,又走出了一正一反一合的发展过程。帖学经过两次正反合的发展,表现形式发挥净尽,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然后到清代,物极必反,碑学兴起,追求厚重、博大和生拙的风格,在形势兼顾的基础上开始强调造形表现,结果路转溪桥忽见,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这段历史如果以帖学为正的话,碑学为反,一正一反,接下来的发展就是合。碑帖结合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书法艺术发展的主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解释这种流动变化的特征为“盈科而后进”,即穷尽一切表现的可能。正如周作人先生所描述的:“这好像是一道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于海,他流过的地方,凡有什么汊港湾曲,总是灌注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才再往前去,这都不是他的行程的主脑,但除去了这些也就别无行程了。”

回顾历史过程,元亨利贞,贞下起元,环环相扣的变化发展曾不能以一瞬,《易》讲八八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仍是“未济”。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一刻不停的生命活力,让我们惊叹、赞美,同时心生敬畏!


向左滑动看内页图


 限量签名版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新书首发期间,特推出少量作者签名版。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请移步“上海古籍出版社”官方微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责编:虞桑玲;排版:王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