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辛庄课堂 辛庄课堂 2022-06-01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作   者:张维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来   源:本文节选自《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本次发表时,作者做了一些文字修改。


 正如本文标题所显示的,我始终觉得,人生不是设计出来的。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设计自己的人生,父母们也在帮助孩子设计人生,甚至专门请一些做咨询的人来设计人生。但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人生其实是一连串的偶然。 现在大家叫我经济学家,可我当初并没有想当经济学家。我上大学的时候,填报的专业没有一个是经济学。我报过中文、历史、广播、电视编辑,但就是没有经济学。当时我们上大学可以填四个志愿,我记得我报的第一个志愿是西北大学,第二个志愿是延安大学,第三个志愿是北京广播学院,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报完三个专业后,还空了一个格,我想空着也不好,所以就填了一个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我的第四志愿,不是因为我看不上北京大学,而是因为我知道我肯定上不了北京大学。但是,我报的中文、历史、新闻专业都没有录取我,那一年直到正月十五,各院校录取通知书都发完了,我都没有接到录取通知,这意味着我上不了大学了。 后来我是怎么上大学的呢?当年有几百万考生,只录取了28万大学生,有很多老三届成绩考得很好,但由于年龄大了或者政审问题没有被录取,他们就给邓小平写信。后来邓小平批示,扩大招生,于是我就被裹挟进去了。本来扩大招生主要是针对那些年龄大、成绩好而没上大学的人,每个专业增加名额,把他们招进来,而西北大学的何炼成教授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在西北大学申请设立一个新的专业,这个新的专业就是政治经济学。因为西北大学原来没有这个专业,自然也就没有人报,只能从别的专业申请人中选。当时西北大学有“八大金刚”——也就是八个政治经济学老师,他们去省招生办把所有剩下的文科生档案都拿来,摊了一地,花了几天时间,一个一个挑,最后我也被挑了进去。 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我的专业绝对不是设计出来的,就是偶然。如果西北大学不扩招,或者不设这个新专业,或者设了这个专业但收到一大堆几万份的申请,没有把我挑进去,我就上不了大学啦,那么我今天可能也就不会搞经济学了。 念了经济学以后,我发现自己还是蛮喜欢这门学科的,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偏离这个领域。与现在不同,当时大学里理工科的同学看不起学文科的同学,文科里面学中文、历史、哲学的同学又看不起学政治经济学的同学。这是当时的基本状况。我想这对年轻人来讲也是一个启示,今天热门的专业等你毕业、成长之后未必还是热门的,期间的变化可能非常大。我也经常被很多家长咨询:我的孩子应该报什么专业?我告诉他们,孩子喜欢什么就报什么,不要考虑今天的潮流,若干年以后一切都会不一样。我们毕业的时候,没人愿意去银行工作。谁会去银行工作啊?现在,多少人抢着进银行都进不去。 来到北京工作对我的人生来说很重要,但是我来北京其实也是一种偶然,这个偶然又是由好多事情串在一块儿的,这个我后面再讲。 我很幸运,在1982年考上了研究生,但当时我考研究生的目的也并不是想搞经济学研究,而是因为当时有一个政策,大学生毕业以后要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我来自陕北,按政策我得回到老家的县里工作。我当然不想回去,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考研究生。 城里人那时候不太愿意考研究生,甚至看不上研究生。西安的同学毕业之后凭户口就可以留在西安,只有像我们这些从边远地区来的无法留在西安的学生,才会把考研究生当作一个留在西安的办法。于是,我就上了研究生,为未来在西安找一个研究工作。


 1982年2月,在西安召开了全国首届数量经济学会议,这个会议由北京的一些大人物组织召开,但开会地点在西安,由我就读研究生的西北大学承办,因此我被任命为会议秘书。所谓秘书就是做一些跑跑腿的事,像复印材料、去车站接人之类的工作。然而,参加会议的人中有几个人对我影响很大,其中第一个是茅于轼教授,第二个是杨小凯先生。 茅于轼教授当时正在讲他的择优分配原理。他曾被划过右派,开过火车,是搞工科的,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他完全靠自己的天资和智慧用数学方式推算怎么配置资源才是最优配置,并推算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理论。后来我才知道这套理论恰恰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 杨小凯教授在几年前去世了。他同样非常了不起,曾坐了8年牢,在牢里面碰到一个数学家,这个数学家教他数学。出狱之后恰逢社科院在全国公开招研究生,他考上了,但因为他当时还没有被平反,政审通不过,所以不能入学。 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录用他为讲师,他在此时开始写书。普林斯顿大学的华人教授邹至庄先生发现杨小凯以后,便希望他去普林斯顿大学读书,几经波折才最后成行。他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他后来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挑战,做得非常优秀,在澳大利亚当教授。他在50多岁的时候得了癌症就去世了,非常可惜。我第一次听他讲自己的分工理论就是在西安的会议上,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认为他是华人里面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我的榜样。 1982年我碰到这两个人之后,我的思路就打开了。此前,我读的基本都是马克思的东西,而在认识茅老和杨小凯先生之后,我的世界突然开了一扇窗。我刚出版了《博弈与社会》一书,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老师何炼成教授和茅于轼教授”。35年前何炼成教授引我进入了经济学的殿堂,31年前茅于轼教授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得更远、看得更亮,决定了我后来走的道路。 1983年纪念五四的时候,《中国青年报》头版有一条小消息说“首都个体户座谈反对向钱看”。那时候中国出了很多问题,大家把原因归结为“向钱看”,认为是钱在作怪。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对,问题不能归结为钱,就写了一篇文章《为钱正名》寄出去。七八千字的文章轻轻松松就写完了。 8月下旬,我的文章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被删掉了好多,但基本观点在。没多久,全国开始了反精神污染的批判运动,我的文章被列入自由化分子的典型文章。我是当时陕西省的八大自由化分子之一,学校研究生处的处长问我:“维迎,我们都是贫下中农的孩子,党把我们培养上大学不容易,你怎么写出这样的文章来?”我面对的是一连串的批判,不仅在西北大学,而且在陕西,在全国,有会议,有讲话,有文章,铺天盖地。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原来想着读研究生后就留校教书,但是经历了这件事,我觉得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特别想待的地方。平时关系很好的一些人突然之间一起批判你,好像你真的犯了错误,你真是一个坏人,有那样一种感觉。当然,平心而论,西北大学领导和我的导师还是非常爱护我的,他们也是奉命行事,但我的感觉不好,也许是因为我当时太年轻。 刚好茅于轼教授在北京,我跟他通信较多,他总是鼓励我。春节过后,我就来到北京,开始在北京搞一些研究,包括后来写论文,这个很重要。由于《为钱正名》那篇文章,我认识了很多北京的年轻人,特别是农发组的人,还有体改委和经济日报的人,和他们很谈得来,于是我决定毕业后到北京去。那时候,来北京不太容易,我们西北大学是一个地方大学,不是教育部管的全国性大学,毕业分配是没有北京名额的,要来北京不得不费一番周折,《为钱正名》还不能拿出去,拿出去之后还犯事,尽管所谓反精神污染不了了之,但是拿出去在政治上还是有问题。 茅于轼教授在研究价格理论,我来北京以后,跟他有好多交流。我观察到现实中投机倒把很厉害,中央不断发令坚决打击违反价格政策的行为,但根本没有效果。我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这么多的违法乱纪或者不遵守价格政策的现象,肯定是价格本身有问题。当时,中央政府也认识到价格要调整,但是他们的思路停留在怎么调,是要大调还是小调,所以买了大型计算机,成立了价格中心,开始计算价格。 我从一开始就有这样一种疑问,价格这东西怎么能计算呢?每个人都参与买卖,怎么可能会有一个聪明的人把价格计算出来呢?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就写了篇题为“以价格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文章的核心结论是:价格是不能计算的,要有正确的价格只能靠市场;中国价格改革不应该以调整作为思路,应该以放开作为思路。 那么,怎么放开呢?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放开,因为价格涉及福利、财政、通货膨胀等多方面的问题。当时城市居民买东西都要凭票证,票证意味着你付的价格比真实的价格低,如果价格放开,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大家肯定不高兴,甚至会闹事。价格放开必须一步步来,计划内的管住,计划外的放开,这就是双轨制。然后再逐步将计划内的慢慢放开,最后变成市场单轨制。这就是我的价格改革思路。当时,提出这个思路是冒着风险的,官方意识形态不接受这个思路,主流的看法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价格必须由政府定,至少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品价格应该是这样。 但是我很兴奋,觉得这是一个跟大家都不一样的思路。后来开了莫干山会议,我凭借这篇文章参加了莫干山会议。后来,我曾看到莫干山会议论文审稿档案,在档案中,我发现对我的论文,第一审的意见是“此稿不用”。但可能他们审完之后发现合格的稿子不够,于是进行再次审查。第二审认为“此稿很好”,我就被录取参加了这个会议。在莫干山会议中价格改革就成了一个最热的问题。最热是因为我提的这个思路跟大家的都不太一样,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思路。 我有时候说,现在的改革也是这样,有时候就是思路问题,方案再缜密,思路不对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搞顶层设计也是一样,当时的价格改革也是一种顶层设计,要计算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但这是不行的,因为思路错了。 这个价格改革思路使我稍微有了一点名气,和以前受批判时的名气不一样,这次我得到了正面的评价。这为我找到了一个机会,后来我就来到国家体改委工作,正式进了北京。 所以说,我到北京工作本身是一个偶然事件。 

 

 来到北京之后,我发现从外地来到北京的人包括在学术界都是有圈子的,经济学界,社科院是一个圈子,北大是一个圈子,人大是一个圈子,圈子里都是些有老师、有背景的人,可以相互抬轿子,只有我是个体户,单打独斗。我试图摸索着慢慢进入这个系统,但是一直没有能够完全进入,只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得到大家的一点认可。 我说话比较直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有些自以为政治上很成熟的人其实不一定真的成熟。我记得我原来的领导,也就是体改所的所长,也是陕西人,叫陈一谘,他对我也不错。1989年5月13日,我正准备回西安讲课。当时,他腿受伤了,出院后在家里休息。我去看望他,他对我说:“维迎,你什么都好,但是有一点是有问题的。” 我说:“什么问题?” “你政治上不成熟。” 我说:“谢谢老陈,我以后一定注意。”  政治上不成熟是什么意思?所谓政治上成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至少不要说跟领导和政府想要听的不一样的话。 但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包括后来去牛津上大学。坦率地讲,如果没有到牛津读博士的话,我可能没有信心继续从事经济学研究。我的好多同事后来都下海赚钱去了,也有极少数当官的。但是我喜欢学术研究,我1987年10月去了牛津大学,进修了一年多,当时牛津大学决定让我继续读博士。 不过在我刚准备去牛津读博士的时候,基本上还是去不了的。为什么去不了?由于当时那个特殊的事件,我们体改所的人是不允许出国的。我去找领导,工作组组长就说,你有这个问题,去不了。我便想办法找人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又说,你有那个问题,去不了。我折腾了一大圈,后来发现中国的体制很有意思,不是一下子告诉你有哪几个问题,而是先告诉你一个问题,你解决了再说第二问题,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又有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解决了还有第四个问题。他已经决定不让你去,就先找一个借口,如果你无法突破,那就很省事;如果突破了,就再找另外一个借口。 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拿着天堂的门票站在地狱里面。但我还是孜孜不倦地努力,我的奖学金是世界银行给的,世界银行办事处主任林重庚先生专门找国家体改委的领导谈这个问题。他说:“中国政府说要继续改革开放,但像张维迎这样的情况,连去牛津读书都不能去的话,让我们局外人怎么能够相信你们还会继续改革开放?” 一直拖到1990年夏天,终于允许我调整工作单位。我就赶快调动工作,在朋友的帮助下调到国务院发展中心下属的《管理世界》杂志社,这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杂志。我是这个杂志的编委,与总编、副总编都熟悉,他们愿意帮我的忙。但到了杂志社,办手续仍然有不少麻烦。比方说,那时候出国有一条规定,必须有司局级以上单位开具的证明才能办护照,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难题。因为如果我找国务院发展中心肯定是开不到证明的,而《管理世界》是一个事业单位,级别不明不白,说是司局级又不是司局级,没有正式国家编制里面的位置。 所以,我犯了难,怎么才能申请到护照?他们给我出了一个主意:我们《管理世界》办过中国工业企业五百强的展览,当时江泽民、李鹏都参加了,杂志封底有江泽民的照片,也有李鹏的照片,你把这个拿上试试。如果他们怀疑我们不是司局级单位的话,就给他们看。万一这个东西还不能证明《管理世界》是司局级单位,你再试一下这个单位买车证明。那时候单位买车要控制指标,《管理世界》杂志社的买车证明是这么写的:“国务院发展中心领导:我单位属于司局级单位,需要购买小轿车一辆,请予批准。”发展中心领导批示:“情况属实”,然后在上面盖了一个大公章。他们把买车证明给了我,而且给的是原件。 我拿着这些材料去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局,把护照申请材料递进窗口。 “你们这个《管理世界》算什么单位?” “司局级单位。” “怎么证明?” 我就把杂志拿出来,说:“你看,江总书记、李鹏总理参加过我们的活动。” “这不能证明你们是司局级单位。” 我又赶快把买车证明那出来,说:“你看,我刚给我们单位买过车,刚好这有一个证明。” “这还行,这个留下来行吗?” “行,行,” 第三个“行”刚到嘴边,又咽下去,我担心工作人员起疑心。我得镇静点。 当窗口传来“好了,下一个”,我才算松了口气。 这样才拿到护照。这也是偶然。 当时牛津的位置只保留一年,如果那年再办不成,我肯定就出不去了,之后的故事就跟今天完全不一样了。 没想到,申请签证时又出了点问题。我把签证申请递交上去后,签证迟迟下不来,让我很疑惑,很焦虑。我询问后得知是因为生日对不上。我的生日是农历十月初一。1987年去英国用的是公务护照,填写生日一栏时,我写了“11月1日”,因为我记得查过,1959年农历的十月初一就是公历的11月1日。但这次因私护照上的生日必须是身份证上的生日,也就是10月1日。幸运的是,我太太不久前调到一个香港人办的英文杂志工作,刚刚采访过英国驻华大使的夫人。这样,通过大使夫人的关系,我才拿到签证。 我一拿到签证,就赶快买票直飞伦敦,那时候离开学还有将近一个月,但我担心万一再拖一天就出不去了。 我出去之后,体改委有一些领导发现张维迎出国了。怎么晚了一年还出去了?就追查谁把我放出去的,这成了大问题。查到《管理世界》,《管理世界》也紧张了,只好报告给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心主任孙尚清把责任揽了下来,回复体改委说:“张维迎既然已经调到我们这儿了,是我们的人,我们当然有权让他出去。与你们无关。”就这样,把这个事压了下来。这后面的故事我是1994年回来后才知道的。我在牛津时还接待过孙尚清先生,当时还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孙尚清真是个好人!

 坦率地讲,当时我出去以后,并不想回来,但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开始想要回到自己的祖国来。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冯仑是我的大学同学,他当时在牟其中手下当办公室主任。在我出国之前,他说:“牟总准备在英国大发展,你去英国以后是不是帮我们联系一下?”我还真的为他们做了些事。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大家说话的口气都变了,那时候冯仑的公司还不叫万通,他对我说:“你毕业以后回来吧,我们一定让你们过上跟在英国一样的生活。” 决定回国,当时已经不想去政府工作了,我还是想搞学问,就想去大学。1993年5月,我曾给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写过一封信,谈在清华大学办经济研究机构或者经济系的设想。在海南参加会议时,我碰到了林毅夫先生、易纲先生,我们三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在北大办个新的经济研究机构。北大吴树青校长非常支持,后来就在北大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 我当院长也是阴差阳错。我自身想搞学问,我喜欢教书,好为人师,从没想过要做行政工作。但1999年1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换届,校领导在没找我谈话的情况下,任命我为第一副院长。当时的院长是厉以宁教授,第一副院长等于主持日常工作,对我来说是个意外。但既然要做,那就认真地做,我就提出了一整套设想,包括大刀阔斧地改革、引进人才。 当时引进了一个牛津博士毕业的德国人,但他总是自觉高人一等,三个月之后就被我开除了。当时院里分配给他一间办公室,他嫌小,说:“我是德国人,经常接待我们国家来的人,这么小的办公室会给学院丢人。”我说:“我们所有的教授都是这样规格的办公室,何况你还只是副教授。”他说:“那你的办公室怎么这么大?”我说因为我是主持学院工作的副院长。过了一段时间,他将半年的课压缩到两个月讲完,之后没有通知我便回德国去了。我就很恼火,给他写了一封信:“对不起,我们要终止与你的合同了,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后来他写信给学校领导告我,我还写了一个很长的解释。 我们政府老说吸引人才,但待遇太低确实很难吸引到人才。我们一个教授一年的工资几万块钱已经算不错了。但光华管理学院引进的讲师年薪可以达到24万元,副教授可以达到32万元,教授40多万元,当时24万元人民币等于3万美元。这个改革力度相当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单位里面,工作几十年的人拿到的工资只是刚来的人的几分之一,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为什么当时能够推动这样的政策?改革是大势,改革的事能够放在桌面上谈:大家同意不同意我们应该办成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同意。办成一流商学院没有一流的老师行不行?不行。怎么弄来一流老师?引进人才。靠现在的工资能不能引进?不能引进。所以一定要涨工资!逻辑就是这样的。 现在中国很多商学院的做法应该都是步我们的后尘。曾有一个大学老师说,都是张维迎惹的祸,本来不搞这些改革,大家平静日子过得很好,他在北大这么一折腾,其他商学院不动也不行了,就带来一系列问题,搞得鸡犬不宁。 改革进行到势头正好的时候,反改革的势力往往是隐藏在暗处的,它们通常不会选择正面冲突,而是会积蓄力量,静待时机,寻找改革的薄弱点,然后发起进攻。 我在光华做了一段时间,学校想让我到学校做,任命了我一个协助管人事的工作。任命下达了三天,开会时我就提出一份人事改革建议书。大家都觉得,太着急了,刚给你一点位置,就一点机会都不浪费。但是,我写的改革建议很有说服力,所以在会议上几乎把所有人都说服了。我也很高兴,好多人还是希望变革的,希望把学校建设好。没想到麻烦在后面。当时,学校任命了一个改革方案起草工作小组,我负责起草这件事,那是2003年春天,刚好赶上SARS(非典型性肺炎)爆发,学校没法开会,就把材料发下去,结果有人把这份材料直接发在了网上,网上就有很多人骂我。 我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心做好事,但是别人不一定也这样认为,反对的声音用各种的方式来批判我,包括人身攻击。我们有一个院系的副教授已经很多年没写学术论文了,但为了批判我这个改革方案,专门写了9篇。好多人说,我是在用企业的逻辑改造大学,因为我是研究企业理论的。为了应战,我后来出了一本《大学的逻辑》。许多大学的领导说他们读过这本书,很喜欢。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甚至会觉得学校是中国改革最落后的领域。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会自以为是,知识分子都有这个特点,谁都不认为自己技不如人,谁都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正确或者不如别人有思想,所以吵得非常厉害。 当时讨论这个改革方案,让我主持全校的中层干部会议,每个院系派一个人来谈意见。按规定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必须控制在20分钟内,其中有一个院系的书记反对我的改革方案,我主持的时候就不好意思打断他,他一直拖到40多分钟还没谈完。我就给他递了一个纸条:“时间到了,不能再谈了。”后来,这件事变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张维迎听不进去不同意见,谈不同意见就打断别人!”但是事实上,他占了两个人的时间,却不会从这个角度考虑。 学校党委换届选举,我的票数是倒数第一,但我不在乎。那天中午,校长给我打电话说:“维迎,我听大家反映,你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里面批评北大。我专门看了,我觉得你说的没错,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你是出于积极的建设。但是我要事先告诉你,下午投票可能过不了。”我说,“那没关系”。当然我也没想到结果那么惨,居然倒数第一。很多人觉得北大改革失败了。但我必须说,至少在改革的精神上没有失败,这种尝试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时候改革不在于口号,而在于实际执行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

2010年底,我卸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职务。这对我来说真是天赐良机。我在那个时候已经很疲倦,老在犹豫这个事干还是不干。有人说,为了学院的利益你必须得干,你招来这么多人,你就得担起一种责任。另一方面,我确实很疲劳,有点不太想干。这时候,别人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惑,我不需要再干了。后来,我自己想了想,觉得我适合提出思想来,不适合去具体操作。此前国外好多人都已经知道我当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他们公认,不要说中国,全世界要找这样的院长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在国外的商学院院长中还是很受尊重的,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说起我,国内的好多院长对我也很尊重,因为我确实起了一个头,才引发了这些改革。对我来说,读书、思考、写书、演讲、教书是我最擅长的事,由于这样一件阴差阳错的事,我又回到了我擅长做的事情上来。《博弈与社会》这本书我写了8年,我真正领悟到,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地合作。我们有各种文化、法律、制度甚至战略,其实都是在促进合作。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里,我讲的是制度企业家,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像古代的孔子、耶稣、亚里士多德这一类人,他们建立了人类的游戏规则,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从常人的角度来讲都生活得不幸福,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孔子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了,但他们有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一种对人类崇高的爱。我在这几十年中,听到最多的劝告就是:“维迎,你说话注意点,小心点!”大家都对我很爱护。但是,我相信人类要进步,就得有一种超越现实、超越功利的想法。要有这样一批人,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不能说自己有多伟大,只是觉得我将按我的信仰,按我的理念去做。我不在乎别人对我怎么说,但我会思考自己说出来的是不是代表自己认知的逻辑,是不是符合人类的理性。如果达到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就可以了。我很喜欢这种生活。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请您注明出处。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