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作 者:张维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来 源:本文节选自《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本次发表时,作者做了一些文字修改。
一
二
三
来到北京之后,我发现从外地来到北京的人包括在学术界都是有圈子的,经济学界,社科院是一个圈子,北大是一个圈子,人大是一个圈子,圈子里都是些有老师、有背景的人,可以相互抬轿子,只有我是个体户,单打独斗。我试图摸索着慢慢进入这个系统,但是一直没有能够完全进入,只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得到大家的一点认可。 我说话比较直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有些自以为政治上很成熟的人其实不一定真的成熟。我记得我原来的领导,也就是体改所的所长,也是陕西人,叫陈一谘,他对我也不错。1989年5月13日,我正准备回西安讲课。当时,他腿受伤了,出院后在家里休息。我去看望他,他对我说:“维迎,你什么都好,但是有一点是有问题的。” 我说:“什么问题?” “你政治上不成熟。” 我说:“谢谢老陈,我以后一定注意。” 政治上不成熟是什么意思?所谓政治上成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至少不要说跟领导和政府想要听的不一样的话。 但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包括后来去牛津上大学。坦率地讲,如果没有到牛津读博士的话,我可能没有信心继续从事经济学研究。我的好多同事后来都下海赚钱去了,也有极少数当官的。但是我喜欢学术研究,我1987年10月去了牛津大学,进修了一年多,当时牛津大学决定让我继续读博士。 不过在我刚准备去牛津读博士的时候,基本上还是去不了的。为什么去不了?由于当时那个特殊的事件,我们体改所的人是不允许出国的。我去找领导,工作组组长就说,你有这个问题,去不了。我便想办法找人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又说,你有那个问题,去不了。我折腾了一大圈,后来发现中国的体制很有意思,不是一下子告诉你有哪几个问题,而是先告诉你一个问题,你解决了再说第二问题,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又有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解决了还有第四个问题。他已经决定不让你去,就先找一个借口,如果你无法突破,那就很省事;如果突破了,就再找另外一个借口。 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拿着天堂的门票站在地狱里面。但我还是孜孜不倦地努力,我的奖学金是世界银行给的,世界银行办事处主任林重庚先生专门找国家体改委的领导谈这个问题。他说:“中国政府说要继续改革开放,但像张维迎这样的情况,连去牛津读书都不能去的话,让我们局外人怎么能够相信你们还会继续改革开放?” 一直拖到1990年夏天,终于允许我调整工作单位。我就赶快调动工作,在朋友的帮助下调到国务院发展中心下属的《管理世界》杂志社,这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杂志。我是这个杂志的编委,与总编、副总编都熟悉,他们愿意帮我的忙。但到了杂志社,办手续仍然有不少麻烦。比方说,那时候出国有一条规定,必须有司局级以上单位开具的证明才能办护照,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难题。因为如果我找国务院发展中心肯定是开不到证明的,而《管理世界》是一个事业单位,级别不明不白,说是司局级又不是司局级,没有正式国家编制里面的位置。 所以,我犯了难,怎么才能申请到护照?他们给我出了一个主意:我们《管理世界》办过中国工业企业五百强的展览,当时江泽民、李鹏都参加了,杂志封底有江泽民的照片,也有李鹏的照片,你把这个拿上试试。如果他们怀疑我们不是司局级单位的话,就给他们看。万一这个东西还不能证明《管理世界》是司局级单位,你再试一下这个单位买车证明。那时候单位买车要控制指标,《管理世界》杂志社的买车证明是这么写的:“国务院发展中心领导:我单位属于司局级单位,需要购买小轿车一辆,请予批准。”发展中心领导批示:“情况属实”,然后在上面盖了一个大公章。他们把买车证明给了我,而且给的是原件。 我拿着这些材料去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局,把护照申请材料递进窗口。 “你们这个《管理世界》算什么单位?” “司局级单位。” “怎么证明?” 我就把杂志拿出来,说:“你看,江总书记、李鹏总理参加过我们的活动。” “这不能证明你们是司局级单位。” 我又赶快把买车证明那出来,说:“你看,我刚给我们单位买过车,刚好这有一个证明。” “这还行,这个留下来行吗?” “行,行,” 第三个“行”刚到嘴边,又咽下去,我担心工作人员起疑心。我得镇静点。 当窗口传来“好了,下一个”,我才算松了口气。 这样才拿到护照。这也是偶然。 当时牛津的位置只保留一年,如果那年再办不成,我肯定就出不去了,之后的故事就跟今天完全不一样了。 没想到,申请签证时又出了点问题。我把签证申请递交上去后,签证迟迟下不来,让我很疑惑,很焦虑。我询问后得知是因为生日对不上。我的生日是农历十月初一。1987年去英国用的是公务护照,填写生日一栏时,我写了“11月1日”,因为我记得查过,1959年农历的十月初一就是公历的11月1日。但这次因私护照上的生日必须是身份证上的生日,也就是10月1日。幸运的是,我太太不久前调到一个香港人办的英文杂志工作,刚刚采访过英国驻华大使的夫人。这样,通过大使夫人的关系,我才拿到签证。 我一拿到签证,就赶快买票直飞伦敦,那时候离开学还有将近一个月,但我担心万一再拖一天就出不去了。 我出去之后,体改委有一些领导发现张维迎出国了。怎么晚了一年还出去了?就追查谁把我放出去的,这成了大问题。查到《管理世界》,《管理世界》也紧张了,只好报告给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心主任孙尚清把责任揽了下来,回复体改委说:“张维迎既然已经调到我们这儿了,是我们的人,我们当然有权让他出去。与你们无关。”就这样,把这个事压了下来。这后面的故事我是1994年回来后才知道的。我在牛津时还接待过孙尚清先生,当时还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孙尚清真是个好人!
四
坦率地讲,当时我出去以后,并不想回来,但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开始想要回到自己的祖国来。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冯仑是我的大学同学,他当时在牟其中手下当办公室主任。在我出国之前,他说:“牟总准备在英国大发展,你去英国以后是不是帮我们联系一下?”我还真的为他们做了些事。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大家说话的口气都变了,那时候冯仑的公司还不叫万通,他对我说:“你毕业以后回来吧,我们一定让你们过上跟在英国一样的生活。” 决定回国,当时已经不想去政府工作了,我还是想搞学问,就想去大学。1993年5月,我曾给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写过一封信,谈在清华大学办经济研究机构或者经济系的设想。在海南参加会议时,我碰到了林毅夫先生、易纲先生,我们三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在北大办个新的经济研究机构。北大吴树青校长非常支持,后来就在北大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 我当院长也是阴差阳错。我自身想搞学问,我喜欢教书,好为人师,从没想过要做行政工作。但1999年1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换届,校领导在没找我谈话的情况下,任命我为第一副院长。当时的院长是厉以宁教授,第一副院长等于主持日常工作,对我来说是个意外。但既然要做,那就认真地做,我就提出了一整套设想,包括大刀阔斧地改革、引进人才。 当时引进了一个牛津博士毕业的德国人,但他总是自觉高人一等,三个月之后就被我开除了。当时院里分配给他一间办公室,他嫌小,说:“我是德国人,经常接待我们国家来的人,这么小的办公室会给学院丢人。”我说:“我们所有的教授都是这样规格的办公室,何况你还只是副教授。”他说:“那你的办公室怎么这么大?”我说因为我是主持学院工作的副院长。过了一段时间,他将半年的课压缩到两个月讲完,之后没有通知我便回德国去了。我就很恼火,给他写了一封信:“对不起,我们要终止与你的合同了,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后来他写信给学校领导告我,我还写了一个很长的解释。 我们政府老说吸引人才,但待遇太低确实很难吸引到人才。我们一个教授一年的工资几万块钱已经算不错了。但光华管理学院引进的讲师年薪可以达到24万元,副教授可以达到32万元,教授40多万元,当时24万元人民币等于3万美元。这个改革力度相当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单位里面,工作几十年的人拿到的工资只是刚来的人的几分之一,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为什么当时能够推动这样的政策?改革是大势,改革的事能够放在桌面上谈:大家同意不同意我们应该办成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同意。办成一流商学院没有一流的老师行不行?不行。怎么弄来一流老师?引进人才。靠现在的工资能不能引进?不能引进。所以一定要涨工资!逻辑就是这样的。 现在中国很多商学院的做法应该都是步我们的后尘。曾有一个大学老师说,都是张维迎惹的祸,本来不搞这些改革,大家平静日子过得很好,他在北大这么一折腾,其他商学院不动也不行了,就带来一系列问题,搞得鸡犬不宁。 改革进行到势头正好的时候,反改革的势力往往是隐藏在暗处的,它们通常不会选择正面冲突,而是会积蓄力量,静待时机,寻找改革的薄弱点,然后发起进攻。 我在光华做了一段时间,学校想让我到学校做,任命了我一个协助管人事的工作。任命下达了三天,开会时我就提出一份人事改革建议书。大家都觉得,太着急了,刚给你一点位置,就一点机会都不浪费。但是,我写的改革建议很有说服力,所以在会议上几乎把所有人都说服了。我也很高兴,好多人还是希望变革的,希望把学校建设好。没想到麻烦在后面。当时,学校任命了一个改革方案起草工作小组,我负责起草这件事,那是2003年春天,刚好赶上SARS(非典型性肺炎)爆发,学校没法开会,就把材料发下去,结果有人把这份材料直接发在了网上,网上就有很多人骂我。 我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心做好事,但是别人不一定也这样认为,反对的声音用各种的方式来批判我,包括人身攻击。我们有一个院系的副教授已经很多年没写学术论文了,但为了批判我这个改革方案,专门写了9篇。好多人说,我是在用企业的逻辑改造大学,因为我是研究企业理论的。为了应战,我后来出了一本《大学的逻辑》。许多大学的领导说他们读过这本书,很喜欢。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甚至会觉得学校是中国改革最落后的领域。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会自以为是,知识分子都有这个特点,谁都不认为自己技不如人,谁都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正确或者不如别人有思想,所以吵得非常厉害。 当时讨论这个改革方案,让我主持全校的中层干部会议,每个院系派一个人来谈意见。按规定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必须控制在20分钟内,其中有一个院系的书记反对我的改革方案,我主持的时候就不好意思打断他,他一直拖到40多分钟还没谈完。我就给他递了一个纸条:“时间到了,不能再谈了。”后来,这件事变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张维迎听不进去不同意见,谈不同意见就打断别人!”但是事实上,他占了两个人的时间,却不会从这个角度考虑。 学校党委换届选举,我的票数是倒数第一,但我不在乎。那天中午,校长给我打电话说:“维迎,我听大家反映,你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里面批评北大。我专门看了,我觉得你说的没错,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你是出于积极的建设。但是我要事先告诉你,下午投票可能过不了。”我说,“那没关系”。当然我也没想到结果那么惨,居然倒数第一。很多人觉得北大改革失败了。但我必须说,至少在改革的精神上没有失败,这种尝试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时候改革不在于口号,而在于实际执行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五
2010年底,我卸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职务。这对我来说真是天赐良机。我在那个时候已经很疲倦,老在犹豫这个事干还是不干。有人说,为了学院的利益你必须得干,你招来这么多人,你就得担起一种责任。另一方面,我确实很疲劳,有点不太想干。这时候,别人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惑,我不需要再干了。后来,我自己想了想,觉得我适合提出思想来,不适合去具体操作。此前国外好多人都已经知道我当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他们公认,不要说中国,全世界要找这样的院长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在国外的商学院院长中还是很受尊重的,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说起我,国内的好多院长对我也很尊重,因为我确实起了一个头,才引发了这些改革。对我来说,读书、思考、写书、演讲、教书是我最擅长的事,由于这样一件阴差阳错的事,我又回到了我擅长做的事情上来。《博弈与社会》这本书我写了8年,我真正领悟到,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地合作。我们有各种文化、法律、制度甚至战略,其实都是在促进合作。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里,我讲的是制度企业家,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像古代的孔子、耶稣、亚里士多德这一类人,他们建立了人类的游戏规则,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从常人的角度来讲都生活得不幸福,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孔子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了,但他们有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一种对人类崇高的爱。我在这几十年中,听到最多的劝告就是:“维迎,你说话注意点,小心点!”大家都对我很爱护。但是,我相信人类要进步,就得有一种超越现实、超越功利的想法。要有这样一批人,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不能说自己有多伟大,只是觉得我将按我的信仰,按我的理念去做。我不在乎别人对我怎么说,但我会思考自己说出来的是不是代表自己认知的逻辑,是不是符合人类的理性。如果达到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就可以了。我很喜欢这种生活。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请您注明出处。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