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几种虫,看看你都认识吗?

青漫漫 看花是件正经事
2024-09-05

      以前,我把它们统称为“虫”,现在开始试着分辨它们姓甚名谁。每天上下班经过的那条绿化带是我的宝藏之地,现将近期沿路观察到的几种,分享给大家——     

广斧螳


      广斧螳(螳螂目,螳科)。在河畔一棵小榆树上,发现了一只广斧螳。此种多绿色,少见褐色,捕捉足内侧有3-5粒淡黄色疣突。当绿色广斧螳与绿色中华大刀螳相遇的时候,比较不容易区分,但前者的身体更胖短一些,所以,我总是取其名称的谐音“广腹”来记忆。

      

                                 

                                     棕静螳

      棕静螳(螳螂目,螳科)。河畔,一只棕静螳藏在草丛里。棕静螳多为棕色,也有褐、浅黄及绿色。它的前足腿节内侧有黑、白、粉相间的色斑,我通常是从这一点来进行分辨。色棕,生性安静,其名称估计是由此而来了,它确实不像大刀螳等具有那么强的攻击力。

       

                                 棒络新妇

      棒络新妇(肖蛸科,络新妇属)。除了一种绿蟹蛛,棒络新妇算是我见过的外相最艳丽的蜘蛛了。不过,那个绿蟹蛛虽颜色鲜亮,却是淡绿的通体一色,未免显得单调。眼前这只雌性棒络新妇则是集黄、橙、黑于一身,资料上说成熟雌性还要更多一抹红斑,加上细肢修长,果然像花枝招展的新妇呀。倒是雄性,身型反要小很多,体色也暗淡。雌蛛可谓既有姿色又勤劳,它负责织网,雄蛛只坐享其成。

      鲜艳的就容易有毒?那可不一定。虽然蜘蛛中的很多种类都会带一点毒——为了麻痹猎物嘛,但大多数的毒性远不会致人于危险境地,棒络新妇就属于于人无害的一种。

      这是我今年夏天开始观虫以来认识的第九种蛛。至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蜘蛛四万多种,我国约三千多种,这么一来,我所识种类已占到国内的3‰啦,哈哈!宇宙广大,吾生有涯,然而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对,因为喜欢,所以欢喜,就是人生前行的动力吧?

            

                                      桑天牛

      桑天牛(鞘翅目,天牛科)。桑天牛为土黄色,鞘翅基部密生颗粒状黑点,触角鞭状,多寄生在桑、毛白杨、构树上。在面对来自外界的危险时,天牛的翅膀似乎派不上用场,因为包括近期看到的星天牛和桃红颈天牛都很容易捕捉。

           

                                      黄蜻

      黄蜻蜻蜓目,蜻科)。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蜻,也是我地常见种类。小时候在老家,草多湾塘多,蜻蜓也就多。一到夏天傍晚,黄蜻在低空飞来飞去,时急时缓,缓时简直要停下来,简直要碰到你的脸,简直在等你去抓它,惹得小孩子手痒,抄一把大扫帚去扑,它却猛地来一个大幅急转弯,让熊孩子们好一阵忙活,却落个两手空。

      然后过了这么多年,今天才知道它叫“黄蜻”,雄为红色雌为黄,刚羽化的颜色要浅些,雌为浅黄雄为黄。因为适应能力强,黄蜻可以长途迁徙,这一特性在蜻蜓类当中并不多见。

           

 

                                    角蝉

      角蝉(角蝉科,角蝉属)。它那么小,顶多3mm长吧,伏在一根草叶上,我低下身凑近,才看出它真像一只缩小版的蚱蝉!请教上海的一位老师,他说是角蝉,确实是“蝉”呢。可是,无知的我竟然一时没有看出它的角在哪里,于是老师很耐心地在图上标出,我这才恍然,原来它脑袋旁侧有两个角突,头后部也延伸出一根紧贴身体的角棘。看来,我的观察力还需继续锤炼啊!

      在识花认虫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观察所得并非全部来自眼口鼻等感官,还有一部分是动用知识储备或经验积累。或者可以说,后者决定着感官的敏锐程度和判断准确率。两年前,萝藦和鹅绒藤在我眼里是那么不容易区分,现在看差别大了去了,那时根本不知从叶花果等具体器官上来分别,而只是看整体气质!是啊,认知是慢慢建立起来的,中间的每一步都少不了。

           

                                   异色灰蜻

      异色灰蜻(蜻科,灰蜻属)。雌雄异色,雄蜻腹部1-7节为灰色,8-9节为黑色,雌性则是黄黑色相间。

            

                                    栉大蚊

      栉大蚊双翅目,大蚊科,栉大蚊属)。在一蓬迎春枝条上,突然看到它,像蚊又像蜂,没见过,好一个惊喜!查了一下,是栉大蚊。它的一对触角特别令人过目不忘,像两把梳子,哦,明白它名称“栉”的由来了。我们还可以从触角来辨其雌雄,这显然是一只雄性,雌性触角是简单的锯齿状。栉大蚊的身侧生有一对细小的平衡棒,双翅目多具有这种平衡棒构造,据称是由后翅退化而来。

           

                                    麻皮蝽

      麻皮蝽(半翅目,蝽科)。身上的淡黄色斑点,确实会让密恐者头皮发麻。

      

                                 宽重唇步甲

      宽重唇步甲(鞘翅目,步甲科)。此虫虽不大,却是又“宽”又“重”的,名称有点拗口。鞘翅上明显的线状刻纹,倒是挺有辨识度。

     

                                    无垫蜂

      无垫蜂。贴在低矮的灌木干枝上,缩着腿肢,一动不动,深陷甜美梦乡的样子。它的身体看上去萌萌怪怪的,因为不成比例,脑袋大,身子小到仿佛只生了半个,形状似蝉,花纹又如蜂。朋友说应该是蜜蜂科,无垫蜂属的。

      


                                  宽胫夜蛾

      宽胫夜蛾鳞翅目,夜蛾科)。一早,在绿化带的尽头,刚刚绽开的一朵蓝色牵牛花上,我一眼瞥到了它。这只蛾翅上的花纹稍显华丽,头部正对着白色花芯,像神圣地向往着光明之处,我蹲在那里看了它好久,好像看到了它的灵魂……

      宽胫夜蛾常以豆、向日葵等植物为食,此处与潍水湿地相接,那里生长着不少野大豆,可能就成为了此蛾的大食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是宽胫夜蛾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

     

                                    三突伊氏蛛

      三突伊氏蛛(蟹蛛科)。当时我本是在看一大片漂亮的萝藦花,突然瞅见一个蛾子,马上掏出手机去拍,靠近,靠近,突破安全距离了它竟还不飞走!纳闷间,才发现它背后的蛛,一只三突伊氏蛛死死咬住它,吃力地拖着走走停停。这蛛可真厉害,猎物要比它大三四倍呢。

      蟹蛛科多数体型短宽,横行、后退自如,正像螃蟹那般。另外,蜘蛛按生活习性可分为结网型和游猎型,三突伊氏蛛属于后者。

      本人观虫基础薄弱,错误之处还请大家指正,也欢迎补充。感谢@白桦林等多位老师的传授和指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看花是件正经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