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看虫卵怎样慢慢变成“花朵”(二)
北大哲学系教授刘华杰曾说:个体一生可能结识2000到8000个人,但他们合在一起仍然只是一个物种。从大尺度看,为了获得良好的哲学启示,人应当接触更多物种。
(5月13日 晴 15—26℃)
昨夜,下了一场不小的雨,今早却已是艳阳高照,仿佛那雨是雷公电母外加老龙王密谋偷降的。
不过,这对于躲在叶背的麝凤蝶幼虫,似乎没什么坏的影响。
一眼就看到上次那只幼虫吃剩的卵皮,虫却不知去向。唉,这要是能给它们身体上做个标记,像鸟足上的环志那样,该多好!就可以更精准地持续观察某一只了。
那只幼虫应该就在附近,而附近又出现了不少新的幼虫,仅仅才过去三天时间,可见其生长速度之快。
16—31℃是适合麝凤蝶发育的环境温度,今天是15—26℃,正是它们喜欢的。
幼虫为啥要一次次的蜕皮?
现在,当这些幼虫有了形体上的大小之分,细节上的比较也就显而易见了。
上面那只,虫和刚刚蜕下的皮壳
低龄幼虫具有群集性,如果你看到那样的友好场面,说不定会感慨一句“情同手足”。但是,它们虽兄弟一家,在不同龄期,相貌却可以大不相同。
刚孵化出来的,头部占据身体的更大比例,体色黄褐,身上有疣点,疣点上又生刺毛。稍大些的,变成了暗红体色,但仍背负刺毛。再大的,有两只据我观察至少已进入二龄状态,身上的刺毛消失,换成了一根根棘突,并且体表出现了红、白二色的斑块。
因为麝凤蝶幼虫表皮富含几丁质,不能随着虫体的长大而扩张,所以要想成长,它只能不断地换衣裳。
这看似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实是虫的不同生长阶段而已。
肚皮朝天的它们,是怎么做到不掉落地上的呢?
突然想,它们一直这样倒贴在叶背上,是怎么做到不掉落下来的呢?我有点好奇,就靠近一探究竟。
哦,它的足,特别是中后部的多对伪足,明显比前端的3对胸足更粗大,且末端为钩状,怪不得像生了吸盘或沾了胶一样,我的手上得费些力气,它才肯离开叶片呢!
看到丝线了吗?
还有,它们爬到哪里都拖着丝线,如果停下,又会用更多丝固定住尾端。这样一来,即使它不小心从叶片上脱落,也会因为丝的牵连而不至于落地,慢慢地会重新回到叶片上。
可见,丝线是弱小幼虫进行自我保护的一个法宝。因为你很难想象,一旦落地它还能不能回到马兜铃上……
我也这才注意到,随着幼虫数量的增多,马兜铃整个株体上已被弄得丝丝毛毛的,逆光之下,银线若有若无,闪闪发光。
它们怎么使用自己的杀手锏?
以前听朋友说,麝凤蝶幼虫头部有臭角,遇危险时可起到恐吓对方的作用,相当于它的杀手锏。之所以叫臭角,是因为它会散发一种难闻的气味。
不过,也许是气味太小,我并没有闻到。
同时,我也没发现初生幼虫头部有这个器官,可能它刚刚离开卵壳,还没来得及装置?总之,长大一些的才能看到。并且像人一样,它们在遭到侵扰时,对臭角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没拍到吐出臭角的,改日再分享
低龄幼虫具群集性,有两只紧挨着,我在触碰其中一只时,它基本没啥回应,臭角不怎么伸出,或即刻缩回原状。反倒是,旁边那只未被触碰的出现了强烈反应,不仅探出臭角,还迟迟不肯解除警报。
可见,它们具有应激能力上的差别,有的信奉一招制敌,有的却并不怎么看重。
上次来,所见几乎全都为卵,少有虫态。而现在是,未孵化的占少数了。
昨夜的雨,会成为马兜铃快速生长的助推剂,相应地,也必然是麝凤蝶幼虫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