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心语 | 高鹏禄:感谢那些鲜活而明亮的日子
高鹏禄,统计学院2019级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本科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统计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曾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学骨干等荣誉称号,曾获“正大杯”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三等奖、“创新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学习优秀三等奖学金等奖励。
还未到夕阳西照的时分,明德楼和天际连接之处,云霞燃烧起一片璀璨。夏天是中关村59号院里最缤纷的季节,也是歌声和回忆最喜爱的栖息地,一首首骊歌于此响起,又不久远离,时钟不停,寒来暑往,当它走到2023的盛夏,我们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回溯这段历时四年的故事,我又回到2019年那个暑夏,18岁的自己遥望着明德广场上的同一片蓝天,天空映出四年间的一幅幅画面。
选择统计,开往幸运的第一站
回首四载,最大的感受便是幸运,一切幸运的起点,始于选择统计。提及学习统计的四年,第一瞬间想到的可能是密密麻麻、形式复杂的公式定理,可能是编织着代码和数字的复杂语言,但我一直认为,统计是一门蕴含着人生智慧的科学。
它教会我们关于成长的“均值回归”。我们都可能被短期的波折和困难打击,但长期看,只要坚持正确的路径,我们最终成为的样子就会趋向自己的努力和期待。
它教会我们调整自己的“贝叶斯公式”。始终对外界变化和时代进步保持敏感,积极总结个人和团队的每一次成功或失败,及时调整认知和状态,就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它教会我们悦纳世界的“不确定性”。真实世界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小到人生选择,大到人类社会,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准确结果,但统计告诉我们“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我们接受世界绝对的不确定性,但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创造相对的确定性。
怀揣“统计学的智慧”上路,它指引着我迈入四年的求学之旅。无论是刚刚开始大学数学的学习时,鏖战在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的题海,然而最终的成绩并不如意;还是在初次接触编程语言时,我不断面对各种报错,希望能迅速纠正,但每每都陷入挫折。我坚持着告诉自己,直面和悦纳学习初期的困难和痛苦,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和大学课程的方法和路径,久久为功,日拱一卒,我相信这样的坚持不仅是一种平静,更是一种幸福。统计学虽然以数学为基础和形式,但其目标始终是真实且有生命力的客观世界。其中蕴含的理论和哲理充满生命的律动和力量,赋予我们勇气和智慧,引导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它成为了我们终身可以借鉴和吸收的宝贵财富。而选择统计,正是我幸运的第一站。
“为爱发电”,叩响每一扇门
“人生总有一些经历,让生命变得美妙而辽阔。”如果说选择统计,是幸运的第一站。那么参与学生工作,就是无数幸运和美好拼接的一篇长诗,所谓“为爱发电”,就是凭一份热爱,用四年时间做一些不简单但是值得做的事情。
“用四年时光找一把成长的标尺”。回首四年,每个寒冬的夜晚,都被“一二九”三字温暖和点燃,这是属于每一届人大人的浪漫回忆,更是贯穿我四年学生工作的一把成长标尺。大一,是一颗“螺丝钉”,在庞大机器里小心翼翼地发挥功能;大二,当一个“加速器”,幕后走向前台,照既定的路线前进和突破,用心浇灌每个细节;大三,做一台“发动机”,为团队提供动力和信心,历经坎坷,让一支队伍从无到有,登上舞台;大四,做一个“记事本”,坐在观众席上,将明德堂上的斑斓明媚和嘹亮歌声倒映于心,记载和讲述统院“要爱久”的悠长故事和不绝精彩。《我爱你中国》《国家》《百年守望》《在太行山上》,不仅是歌曲,而成为四年成长故事的剪影,铺展在时光记忆的长河,散发感动和温暖。
“把温暖化为一束光,点亮他人”。“学生会的工作,是传递热情和温度的工作。”这是学院老师在统计学院2021年学生代表大会提到的一句话,在大类招生和学生会改革的背景下,我和两位搭档开始担负起回答“新环境下怎样传承和发展好统院学生会?”的责任。一年过去,我们做到了“三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二十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以“生活树洞”为桥梁,推动解决博士生工作室管理模糊的问题;以“朋辈说”为平台,在“内卷”时代打破信息壁垒,帮助低年级同学对保研、就业、留学等问题祛魅;以团体心理辅导为窗口,为心灵点一束光、烧一团火。回首看,我们的回答,正是“热情和温度”,把内心的温暖化成一束光,点亮他人,也是照亮自己,手中的余香让自己成长,也让回忆难忘。
“好像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在大四时,来到校学生会“跨界”负责体育活动,新生篮球赛、健美操大赛、RUC夜跑,此前三年只存于脑海的名称,此刻成为需要亲手填充的画卷。那段时间,天气预报成为打开频率仅次于微信的手机软件;明德堂的舞台和队员们的信息变成一串串文字数字,一帧帧视频画面,在每个成员的脑海中、笔尖下、屏幕上不断接受着调整;田径场成为了整个团队每周四的“精神故乡”…球赛决赛哨声落下后,无论是胜方还是败方,初识一个月的新生们相拥而泣,不愿分开;RUC夜跑成为每周常态活动,田径场上充满“下周四再见”的热情邀约和听到喜欢的歌曲后的惊喜尖叫;健美操大赛结束当天,队员们带着完成表演的轻松和喜悦,含泪而笑,参与组织的师弟师妹在朋友圈用“好像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刷屏…当这些难忘的画面在心头浮现,我想再次感谢大三暑假的那个自己,感谢那时的你勇敢坚定,叩响这扇门。
面对课业压力,选择学生工作意味着许多牺牲和遗憾,但人生是一个在选择中前行的过程,每一次选择,可能有所失,但同样有所得。学生工作的选择,承载了我青春的难忘回忆、承载了一起奋斗的搭档伙伴,承载了对极限与边界的每一次探索,这些收获已远远足够。我也更想告诉自己,在此后的人生里,都要勇敢跟随本心,去叩响每一扇全新的门,用真心和努力,对得起自己勇敢叩响的每一扇门。
服务实践,行走中感悟本心
志愿服务,和时代赴一场冰雪梦。当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脉搏相遇,即是人生的难得际遇。我无比幸运的在大学期间和冬奥相遇,从入选成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到正式入驻首都体育馆进行赛事服务,我真实感受到个人的努力奉献与国家民族的盛事交融时的震撼。作为志愿者,背靠白墙,我践行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也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面貌;身在首体,我听到中国健儿在首体夺首金,听到彼时彼刻整个场馆的热烈沸腾,深刻感受在血脉中流淌的民族魂;远望冰面,我看到奥林匹克精神伴随一个个惊鸿般的身姿而腾跃跳动,追求卓越,突破极限,这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时代同赴一场冰雪之梦,感受志愿精神的沸腾、民族精神的感动和奥运精神的震撼,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社会实践,向大地学一堂实践课。躬逢盛会、感受宏大的同时,学着走出象牙塔,将双脚插进泥土,深入现实抓活鱼,也是学校送给我的宝贵财富。在“千人百村”社会调研项目中,我和家乡同为内蒙古的队友们回到了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民族团结乡下玉亭泉村,调研乡村基层治理和“三农”情况,我看到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原先的黄土茅草,更新为水泥砖瓦,原先坑洼泥泞的乡间小道,变成崭新的硬化路面;仅能依靠务农收入养活全家的村民,成为国家的护林员,改善了收入情况;实地接触村民和村干部,了解到不亲眼见证则不能理解其伟大的成绩,但也看到了人口流失、产业单一等仍需继续面对和解决的现实困难。在“街巷中国”城市调查项目中,我看到基层治理模式的推陈出新,但也看到了“小镇青年”群体的困境与艰难…作为一个学生,改变和创造现实的机会和能力还很渺小,但是对远方的人、远方的事的“看见和听到”,已然是平台带给我们的莫大财富,它令我们常怀谦卑和感恩,同时常保清醒和热情。
雕琢幸福,打点行囊再出发
当时光之河以其不可遏制之势奔腾远去,将过往的经历一一湍洗冲刷,我惊喜发现,无论是疫情侵扰时的焦虑和不安,还是遭遇挫折时的失落和颓唐,当时看来的难过和悲伤早已模糊,而一个个珍贵而难忘的幸福时刻却如久陈的佳酿,历久弥新。站在毕业的路口,再度回望起初到北京时每个周末的下午,听着耳机里的小说和歌曲,骑一辆共享单车徜徉在这座文化古都的每一个历史注脚,那时的幸福是探索和闲适;回望起在品一109小屋里和室友谈天说地的每个黄昏或者傍晚,思绪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到人工智能的崛起,话题从锅包肉的烹饪方法谈到国际政治的波谲云诡,那时的幸福是分享和交流;回望起保研夏令营前的那段日子,和一群胜似亲人的伙伴们每天从清晨到凌晨的共同学习、彼此监督、相约打气,那时的幸福是归属和依靠;回望起大三结束的那个假期,第一次可以短暂地放下学业的压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美好的人和事,那时的幸福是美满和自由。大学的生活是忙碌而紧张的,但是只要愿意去寻找和雕琢,总能够在每一个转角和幸福不期而遇。
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再度相遇,每一个结束都孕育着新的开始。毕业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出发,继续带着幸福和幸运出发吧,带着不再和18岁时一样的经历和感悟,也带着永远和18岁时一样的勇气和梦想,永远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永远在灵魂的最柔软处印着18岁时明德广场上看到的那片霞光,印着那段鲜活而明亮的青春四年。
图文 / 高鹏禄
题图 / 多媒体技术部
排版 / 新媒体运营部 毕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