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说说那些讲故事的人
“
他说,
“与同类传媒社团相比
南新社被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她说,
“南新社治愈了过去的自己”
他说,
“在这里,我遇到了最好的朋友们”
她说,
“南新社是我精神的故乡”
……
十四年光阴如梭,南燕新闻社如今已成长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园文化重要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在这里,南新见证了十余位社长、千余名社员的成长,他们也同南新一路前行,让她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是什么,让他们在回忆起南新时,总带着骄傲、笑意与满足?让我们走过这十四年的光阴,翻开记忆的相册,回顾她年轻饱满的生命一隅。
新闻的传承永不间断,
南新的使命永存心中。
2010年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众多领导老师的支持与指导下,南燕新闻社正式成立了。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教授亲自题字,对南燕新闻社寄予厚望。2010级传播学硕士生付饶正是在此时递交的入社申请书。“本科期间,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新闻网、校园报纸及广播电台工作过,也曾担任首都高校传媒联盟主席。”他分享说。带着过往的校园媒体“从业”经历,付饶立志将自己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转化为一篇篇用心写就的文章,便“自告奋勇去报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付饶被正式任命为社长,就此开启了南新社从0至1的发展之路。
时任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为南燕新闻社题字
“就好像是创业一样”,这是付饶刚进入南新社时的感受。建章立制、招兵买马,随后就立刻开始了第一期报纸与视频的制作,“一切从0开始,什么都是摸索着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宿舍区旁安装了一块大屏幕,定期播放南燕新闻社制作的视频,镜湖旁的一间屋子也被作为南燕电视台的演播室。在付饶看来,学院对南新社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信任度,提供了一切所需要的支持。
南燕电视台演播室
在南新社任职期间,付饶曾组织骨干成员参观南方报业集团和深圳特区报。他回忆说:“那时,深圳的媒体‘声量’还不是很大。我们和不少深圳主流媒体都很熟悉,也常邀请学术圈、文化圈的“大咖”校友、文化名人、新闻热点人士来学校进行座谈会、沙龙。”通过这些活动,南新社在那时创办的《南燕新青年》杂志就有了丰富的访谈内容。学生们去听讲座,并将自己的想法写成评论文章,在南新社的报纸上发表。一时间,稿件源源不断,南新社也在此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结束采访的付饶与航天员杨利伟合影
一年后,恰逢南燕园成立十周年。在首任社长付饶的推荐下,他的同专业师弟、同样富有社团运营与电视台工作经验的2011级传播学硕士生孙楚原递交了申请书,成为了南新社的第二任社长。
上任后,孙楚原着力打造校园传播的全媒体矩阵,除策划中英文报纸、杂志、文集之外,还接手运营了南燕电视台,以及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学院老师们指导南新社拍摄了南燕十周年的宣传片,整个过程从脚本设计、文本编排到拍摄,均由南新社成员参与完成。”回忆起那段时光,孙楚原印象依旧格外深刻。彼时,各种视频编辑工具不如现在齐全,南燕电视台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技术手段的欠缺,“好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了各种宣传报道和视频拍摄。”他感叹道:“如今回想起来,那仍然是一段非常开心的日子。”
孙楚原(前排左一)与南新社各部长合影
接棒的孙楚原用“矩阵”来形容他在南新社的工作:将南新社从一个初创的新闻社团发展成为涵盖视频、报纸、文集与杂志的全媒体平台。这一转变,也进一步扩大了南新社在南燕园、深圳、乃至全国高校圈的影响力。
在初代社长们的精心策划与社员们的不懈努力下,南燕新闻社从羽翼未丰的雏鸟,逐步蜕变,成长为南燕发展变革的忠实记录者与见证者。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一成长过程,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历任社长们也曾面临各种困难,他们依靠个人智慧与团队协作,引领南新社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不断开启着新的篇章。
2015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5级管理学硕士葛建梅因对新闻行业的浓厚兴趣投身于南新社。最初,她的“志愿”是中文部和视觉部。在面试后,指导老师推荐她去竞争社长的职位。作为候选人之一,她完美地组织了破冰活动的考察任务,成功当选南新社第六任社长。
南新社成员在讨论选题
在她接任社长一职时,该职位已空缺两年。第四和第五任社长的空缺,使得每个部门的运行相对独立。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组织社团每周例会,将南新社各部门的资源与能力整合运用,便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汇丰商学院的学生,葛建梅所面临的困难还来自于学业。“当时南新社已是拥有70多人的大型社团,我每天的时间基本是一半用来学习,另外一半处理南新社的事务。”她说。
与前三任社长有所不同,葛建梅并非出身于“新闻与传播”相关学科背景。虽有挑战,但在她看来,“企业管理”与社团运营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凭借经验与专业知识,她在组织团建活动、凝聚社团成员、处理琐碎事项上有条不紊,游刃有余。葛建梅谦逊地表示,“尽管担任社长,但我同时也是中文部的记者和视觉部的学徒。”她坚定相信,南新社的经历使她能够参与到活动的筹备、开展与宣传全过程,梳理了她作为组织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带着笑意,她回忆起工作后的一天,还在深圳的某个图书馆偶然瞥见了北大深研院校友采访系列的书籍。这份惊喜,她一直保存至今。
南新社成员2016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参访调研
同样是课业繁重,2016级法学硕士生樊洋在成为第七任社长时,也曾经历过相似的困境。他坦言:“常常忙完课业作业已是深夜。”但对稿件时效性的严格要求和对新闻工作的深厚热爱,依旧是他继续完成社长职责的强大动力。他分享着自己的经验:“有时实在太困,我就拿着电脑去宿舍阳台上,站着写完稿件。”也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在2017年的换届选举成功连任,于之后的一年继续带领南新社勇敢前行。
樊洋(右四)代表南新社上台领奖
一年后,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生殷建峰填写了入社申请表。“招新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项大活动。”殷建峰回忆道,那时的南新社承担着学院新闻报道的重要工作,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她决心,要在招新上下功夫。从文案、图片到排版,殷建峰带领着社员们在各个方面精心打磨。九月初报道时,这一宣传册便派上了大用场,“那年南新社收到了非常多的报名表,也招到了我们想要的人才。”回首那段时光,她感受到的是“治愈”。她坦言,在南新社的时光为她带来了许多新体验——第一次做负责人、第一次当主持人、第一次当联络人...这些美好的回忆“治愈”了她,让她得以在南国燕园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殷建峰在粤港澳大湾区校媒联盟倡议仪式上发言
回忆起成为社长的故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2018级硕士生辜婧玲则表示,那是一段机缘巧合。“对于成为社长,我起初并不是那么自信,是建峰师姐一直在鼓励我。”辜婧玲说,由于招新工作做得好,那时的南新社已经囊括了超过100位成员。在她的任期内,面对压力,她坚持做好了招新工作。“我们社团的规模通常是其他社团的两倍甚至还要多,这需要在招新工作上下大功夫。”
南新社2019年迎新大会合影
2020年夏,彼时刚刚入学的新材料学院2020级硕士生黄健便递上了入社报名表。他说自己非常喜欢阅读“南燕夜话”栏目,这便是第九任社长殷建峰在深研院微信公众号上开始运营的栏目。“内容精彩,我每期不落。”他评价说。而与“前辈”们一样,黄健在南新社也尽全力扮演着“兜底”的角色:“每当活动急需人手、稿件急需人接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南新社成员在深研院二十周年院庆表彰大会上合影
2023年3月,在2021级环境与能源学院博士生毛俊祺成为第十三任社长时,他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对外交流。2020至2022三年期间,社团举办的内部活动及与其他高校的互动显著减少。如今一切回到正轨,在众多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他重启了南新社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恢复南新社的“走出去”与“引进来”。他组织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媒,并邀请各界大咖走进校园。“青山见我”,是他对于担任社长期间所获得的成长与收获的精炼总结,在南新社的奋斗与美好,让毛俊祺照见了自己“更积极、更向往”的一面。
毛俊祺于北大深研院2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期间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十四年来,南新社不仅汇聚了在新闻、传媒方面有专长的同学,也吸收了许多其他专业特长的同学们。“作为一个传媒社团,把活动组织好,需要的远远不止是专业上的知识。”孙楚原认为,多学科的交融不仅丰富了南新社的内在资源,也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成员们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相互学习,携手合作,共同推进着南新社的持续发展。“百花齐放”也是第十二任社长黄健用于形容南新社的关键词,“在这里,你能遇见来自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小伙伴,这种感觉是很独特的。”
在历任社长的眼里,南新社“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指导老师们也是“亦师亦友”的存在。晚上一起在平山村吃烧烤,周末爬塘朗山,去大鹏古城、大梅沙团建游览,在镜湖旁的小屋里玩狼人杀...南新社的伙伴们一起工作、一同玩乐。对付饶、孙楚原、葛建梅、樊洋、殷建峰、辜婧玲、黄健、毛俊祺等社长们而言,这是一段非常宝贵且难忘的集体记忆。第七、第八任社长樊洋感叹,加入南新社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毕业好几年,虽然天南地北,大伙还是常联系着”。也正是因此,他选择用“值得”一词形容自己在南新社两年的珍贵时光。
樊洋(左一)、殷建峰(中)、葛建梅(右一)在南新社办公室合影
“一个人可能走得非常快,但是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这是南新社首任指导老师燕山特别爱讲的一句话,葛建梅与我们分享,“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黄健也为南新社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坚定支持而动容,“特别是在紧急任务出现时,成员们会共同协作,贡献个人力量”。
南新社的经历影响着在各行各业中发光发热的历任社长们。孙楚原在回顾自己在南燕新闻社的一年时,认为“南新社与深圳媒体圈、文化圈、学术圈的紧密联系”为他们带来了广泛的成长机会。通过参与大量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与专家学者的深度交流,他们获得了宝贵的成长。“深圳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并成为了日后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底色的一部分。”孙楚原如是说。
付饶毕业后在央企担任记者编辑,学生时代积累的采访与编辑经验使他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离职后,他选择在大湾区创业,在南新社获得的经验使得他能够迅速适应和学习新兴事物,长久以来的传媒“职业病”也培养了他处理事务的严谨性、细致度和高标准。殷建峰分享道,南新社的经历使她对基层群众对有着很强的同理心,“在南新社的采访、调研和写作经历,为我日后的基层工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引。”第十任社长辜婧玲也谈到了写作技能的重要性,她说,“南新社的工作经历和写作训练,使我在政府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付饶在报道现场
南新社的十四年,是关于创造、成长、友谊和治愈的故事。无论用什么关键词来形容这段时光——“创业”、“矩阵”、“开心”、“值得”、“治愈”、“成长”、“兜底”、“青山见我”;无论来自哪个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材料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无论毕业后走上怎样的工作岗位——创业者、媒体记者、企业客户经理、基层公务员、学术科研人员,南新社的每位社员都能在这个故事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书写一个关于梦想、奋斗与成就的美好篇章。
走过十四载岁月,南新社在期盼与祝福中茁壮成长,在不懈奋斗中勇往直前,将南燕的每一份开放与包容,每一次创新与突破,通过一条新闻、一个视频传递给更广阔的世界。伴随南国风光、镜湖月色、五四塔影,南新社将继续承载使命,讲述南燕故事,书写更多关于希望、关于梦想、关于未来的篇章,让一代代南国燕园人的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南燕新闻社(Nanyan News Agency)成立于2010年,是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宣传与公共关系办公室为指导单位、由硕博在读生组成的学生新闻团队,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面向校园和社会的唯一校园学生全媒体平台,也是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全球传播学生创意实践基地。十四年来,南燕新闻社以“记录历史,传播北大”为宗旨,活跃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宣传工作的全媒体矩阵,始终走在报道学院发展与建设的最前线。
社员们整理南新社往届作品
自成立以来,南燕新闻社历经十四年的成长、沉淀与变革,如今硕果累累,始终努力用南燕之笔,撷一方春辉,肩负起“记录历史,传播北大”的使命,在大湾区发出北大人的声音。2010年实现双语办报;2011年获选为广东首届“十佳校媒”,《南国燕园》第一期中文电子报刊发行;2012年南新社出版散文集《青春南燕》,线上线下发行《南燕新青年》;2013年11月,南燕新闻社微信公众平台建立;2018年,在《南国燕园》发行第100期之际,通过与南科大新闻社联合发起粤港澳大湾区校媒联盟,南新社促进了与区域内外学校媒体的广泛交流。乘风破浪,南新社始终立足时代,走向国际。
《南国燕园》第100期特刊发布活动合影
南新社成绩斐然、成果丰硕,不断扩大着其在媒体领域的影响力,曾荣获北京大学首届网络文化节的“网络新青年形象大使”,并多次获得北京大学“网络新青年”荣誉称号。南新社新媒体部曾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大学新媒体运营展选“最佳传播奖”。2017-2018学年,南燕电视台在腾讯视频“你好新青年·不负青春好时光故事征集”活动中获“最佳编剧”奖。2022年,南新社国际部短片《遇见大沙河》荣获首届“正深圳、正青春”短视频大赛铜奖。2023年,南新社国际部短片《寻绿》、电视台短片《南燕栖红树》分别荣获第二届“正深圳、正青春”短视频大赛银奖、铜奖。
南新社获奖证书
目前,南燕新闻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中文部、国际部、视觉部、电视台、发展部、新媒体部、产品部七个部门的综合性媒体机构。2024年2月24日,南新社重启微信公众号,致力于以学生视角“讲述南燕故事,传播南燕声音,传承北大精神”。
采访:叶子昕 徐世明
文字:叶子昕 马 宸
摄影:戴佳祺 部分照片来源于受访者
设计:吴 彤 顾嘉钰
总编辑:颜宇琛 顾嘉钰
审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宣传与公共关系办公室
2024,南新“在看”你我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