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书杰 听哲学 2021-03-14
↑↑关注回复 “干货” 免费领取哲学干货大全1份
 5折福利 点击领取:人人都能听懂的哲学启蒙课

以下内容选自书杰《哲学100问》2

——声音:书杰


上图扫码 - 解锁维特根斯坦(扫码5折)


维特根斯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文丨书杰《哲学100问》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

暴躁狂热丨孤僻抑郁丨自杀情结丨同性情欲
语言图式丨语言游戏
逻辑哲学论丨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是一位天才级的哲学家。年轻时他读过叔本华,后来读过康德、弗雷格和罗素,他几乎没有系统读过哲学史,却提出了影响人类思想进程的哲学思想。


他一生写了两部重要著作。第一部,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完成的《逻辑哲学论》,“语言图式论”是其前期哲学的核心思想。第二部是在1929年重返剑桥后完成的《哲学研究》,“语言游戏说”是其后期的核心观点。


《哲学100问》音频课资料↑


 

当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

为什么要说实话



△ 1889年出生于当时的奥匈帝国的维也纳


1889年,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他是钢铁大王的儿子,一个典型的富二代,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他的父母有着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当时很多顶尖的艺术家和音乐家(如勃拉姆斯和马勒等)都曾与这个家庭有过来往。家中兄弟姊妹共八人,维特根斯坦排行最小。



△维特根斯坦家族



童年的维特根斯坦并不快乐,他的两个哥哥相继自杀,家庭的环境就像一个“自我毁灭的试验场”。他非常敏感于别人对他不好的看法,他甚至可以通过撒谎和伪装的方式以迎合他人。


在八九岁时,维特根斯坦便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这是维特根斯坦最早涉及的与哲学相关的问题,这跟后来从事哲学研究后的维特根斯坦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在其成年后,他身上有一个令人钦佩之处,就是拥有着不留情面之诚实的品质。



少年维特根斯坦


按照父亲的安排,维特根斯坦14岁时前往林茨的一所中学学习,当时希特勒也就读于这所中学,他和希特勒还是校友。

维特根斯坦和希特勒合照




酷爱哲学   拜罗素为师



1908年,19岁的维特根斯坦还是随父亲的意愿来到曼彻斯特从事航空学的研究,但此时维特根斯坦内心中一直有着对哲学的痴迷。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航空学业“在持续的、无法形容的、几乎病态的躁动”中,他迈出了这一步。他前往耶拿拜访弗雷格,而后弗雷格建议他跟随罗素学习。


正当维特根斯坦需要一名良师之时,罗素也恰好需要一名爱徒。就这样,1911年罗素收他为徒,并给予了他无尽的赞美和支持。在这之前,维特根斯坦有着九年的孤独和痛苦的生活,心中不断滋生想自杀的念头,罗素鼓励并拯救了维特根斯坦,也发现了维特根斯坦的天才。



维特根斯坦和罗素

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和罗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起初,罗素是维特根斯坦的导师。维特根斯坦学习数理逻辑的能量非常足,以至于在学期末,罗素认为维特根斯坦已经把该学的都学会了,甚至学得更多。罗素也日益认同维特根斯坦,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同道心灵——他激情、深刻、热烈而强势,将自己所有的精神力量投入到理论研究。


罗素认为,在耗费十年精力完成《数学原理》这一著作之后,自己对技术性哲学的贡献已经到此为止了。他迫切需要一个新人来继续他所开创的事业,于是他把“什么是逻辑”这个基本问题的研究任务交给了维特根斯坦。


罗素希望维特根斯坦用逻辑为数学奠定基础,再以此勾画万物。但谁知,年轻的维特根斯坦根本无视规则,随时显露出破壁而出的劲头。渐渐地,他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维特根斯坦对罗素新论文的否定让罗素无比绝望,充满挫败感。

1913年初,罗素在创立他的新科学,维特根斯坦在做逻辑分析。罗素完全愿意承认逻辑分析是维特根斯坦的领地,不是他自己的。在逻辑的领域,维特根斯坦远不再是罗素的学生,而成为了罗素的老师。

随后,维特根斯坦的人生又发生了转变。父亲1913年去世给他留下了一笔巨额的财产,但他却孤身来到挪威,他需要的是孤独的生活,在挪威的一个叫舒登的村子里,维特根斯坦进行着对语言逻辑的研究。 


一战爆发  完成《逻辑哲学论》



一年后,维特根斯坦回到了霍赫海特,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维特根斯坦积极地入伍参战,虽然他是一个爱国者,但他入伍的动机却不只是想保卫祖国那么简单。据他自己说,他自愿参战纯粹是为了找死。


所以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异常的勇敢和无畏,他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他努力要转变为一个不同的人,想做点和纯粹智力工作不同的事情。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每一个与死神对视的日子里,在枪林弹雨中,维特根斯坦对死亡、苦难和悲痛有了重新的认识。他阅读《圣经》和托尔斯泰的《福音书摘要》,他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在战争中直面死亡的经历,让维特根斯坦感受到了某种宗教体验,他开始重新检视哲学和伦理的关系。正因为这样的感触,让他的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逻辑著作,有了关于伦理、美、灵魂和生命意义的指向。

△《哲学100问》课程思维导图

维特根斯坦将伦理和逻辑结合在一起,并浓缩在那句著名的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事情,我们必须对其保持沉默。



上图扫码 - 解锁维特根斯坦


一战后期维特根斯坦被俘,后来从战俘营释放。这五年的当兵生涯,在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抹掉的印记。

战争确实改变了他,面临过死亡,经历了宗教的觉醒,为别人的生命担负过责任。此时的维特根斯坦内心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要开始重新打造自己。他认为《逻辑哲学论》写完后,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于是,他做了一个选择:怀着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去做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维特根斯坦与他的学生们

贫困的乡村工作或许对他是有意义的。他过着一种苦行僧般的日子,虽然收入贫乏,但内在生活丰富。他的教学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但却不能跟学生家长和同事很好相处,这期间,抑郁症又一次困扰着他。于是在痛苦中他结束了六年教学生涯,回到维也纳。

他先做了短时间的园丁,不久后又为姐姐的新房做了建筑师。施工时候对毫米误差也绝不会弄错,最后造出了逻辑上绝对精确的“逻辑房子”。


△位于维也纳库托芒大街的“逻辑房子”



思想的转向:

哲学家要进行治疗性的工作



1929年,40岁的维特根斯坦重回哲学界,他回到剑桥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他的《逻辑哲学论》也被剑桥的所有学院学习和讨论。然而就在此时,他自己发现在《逻辑哲学论》中存在一个重大错误,这表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正发生着转变。


长期的思考使维特根斯坦明白,哲学家应当进行的是治疗性工作,因为传统哲学有很多语法和语义错误,哲学家的工作就是澄清这种混乱。1933年后,他开始撰写《哲学研究》,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1939年,二战爆发。维特根斯坦又一次为抗战做出了贡献。他通过好友介绍来到一所医院工作。1947年,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专心思考、写作,到爱尔兰过着孤独的生活。1948年开始出现健康恶化的问题。1949年,他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


在维特根斯坦生命的最后几年,有种曲终人散的意味。他没有收入,也没有自己的家,对于从前渴望的独居和极端的独立,目前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忠于自己

度过极好的一生



1951年4月29日,维特根斯坦去世。在失去最终意识之前,维特根斯坦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一生,虽充满孤独和痛苦之感,但他的确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他是富二代,童年时内心敏感,哥哥的自杀给他蒙上了阴影;

学会撒谎但走向了严肃的诚实道路;

因为酷爱哲学放弃航空业,与导师罗素亦师亦友,自愿参加战争只为寻死;

他放弃遗产去乡村教学,他刻意体验贫困的生活以求得内心的富足;

他当园丁,给姐姐盖房子;

他去医院工作,去挪威的海边当隐士;

他还有着众多的同性恋人,

他终身未婚;

他的哲学思想从前期到后期,是一次自我的否定;

他临终前对弟子说他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死后留下一堆遗稿;

他怀着激情生活,

并始终忠于内心;

他是天才,也有着责任的担当。


维特根斯坦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有着纯粹的严肃和纯粹的忠实。他不是在告诉我们作为哲学家或者学者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而是告诉我们,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抱持严肃的态度纯粹地忠于自己。



如果你问什么是哲学?维特根斯坦会回答你:就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哲学并不是告诉你终极的答案,哲学本身是一种活动,给你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维特根斯坦就是这么一个丰富又古怪的人,他是一个天才,也是一颗闪耀之星。

——来自《哲学100问》第二季音频课     作者:书杰



想收听《哲学100问》三季完整课程

请往下看

👇
👇

喜马拉雅123狂欢节

5折音频券

0基础入门西方哲学 · 2500年哲学简史

《哲学100问》

69位哲学家 + 350期音频课 + 16大篇章  + 250张逻辑图

生命丨欲望丨孤独丨死亡丨灵魂丨幸福丨性爱丨信仰痛苦丨意志丨自我丨语言丨逻辑丨存在丨荒谬丨救赎启蒙丨神话丨理性丨工具丨身体丨权力丨科学丨传媒

限 时 5 折

第1季/扫码5折

第2季/扫码5折

第3季/扫码5折


上图扫码  -  领券订购 - 喜马拉雅APP 收听


《哲学100问》

帮你搭建一套完整的西方哲学史脉络

给你一条清晰的人类思想进程的线索


试听👇


主讲人



书杰

《哲学100问》主理人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

哲学青年作家,哲学界最美声音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哲学专业背景。

⊙ 专注于哲学大众化普及工作,拥有多年哲学线上教学经验。

⊙《哲学100问》三季课上线至今全网播放已突破1000万次,深受大众欢迎和喜爱。播出平台:喜马拉雅、微信读书、蜻蜓FM、懒人听书、好好学习APP等

⊙ 已出版《哲学100问》三季图书。



 购 课 后 赠 送 


送!

 250张精美逻辑思维导图 

订购三季音频课获得电子版(可打印)


连续四年稳居喜马拉雅APP哲学课畅销榜

真正为普通大众开设的一门哲学课


音频订购 

5折券 · 限时抢


第1季

第2季

第3季


上图扫码 - 喜马拉雅APP 收听

资料领取

购课后添加小助手微信领逻辑图 + 哲学群👇


小助手全程为你提供售后服务

👇点击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第2(限时5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