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叔本华:论死亡

听哲学 2021-03-14
↑↑关注回复 “干货” 免费领取哲学干货大全1份
小编推荐

极简到爆炸的西方哲学史脉络图丨永久珍藏


你无法理解在你的身体毁灭以后,你自身存在是否还有可能,但难道那种身死以后的存在,会比你现在的存在以及你如何达到这一存在更加难以理解吗?


你为什么怀疑那敞开的、让你通往现实的秘密通道,会在将来不是同样敞开着呢? 



论死亡

文 | 叔本华


想到我们之前还不曾存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不寒而栗。死亡以后的非存在与出生前的非存在不会有什么差别。这两者之间只是一场大梦。为我们将来不再存在而悲哀,就跟为以前我们不曾存在而悲哀同样地荒谬,因为我们不在的时间与我们在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前者到底是将来还是过去都是一样。认知并非原初就在生存意欲之中,而只是在存在意欲客体化为单个动物以后才出现的。这样当意欲通过认知的帮助看到了死亡就是现象的终结,意欲把自己与这一现象视为一体,就全力抗拒。


死亡本身对于主题来说只是在于意识消失的瞬间。至于意识消失是怎么一回事,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睡眠中略知一二,意识消失的过程并不是逐渐的,视觉功能首先消失,然后就直接进入深度意识的无意识状态。正如睡眠是死亡的兄弟,昏睡是死亡的孪生兄弟。横死或暴死不会是痛苦的,因为甚至身体遭受重创一般来说也只是在稍后一点的时间才感觉得到,并经常只是在看到外部迹象以后才被发觉。如果这重创瞬间就已致命,那意识在发现受到重创之前就消失了;如果延迟一段时间才最终夺命,那就和其他疾病没有两样了。死亡看上去甚至是一件好事,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东西,是久违了的朋友。

 

我们的真实存在本质是通过无处不在和永恒存在的自然力体现出来,生物体并不因为死亡而遭受绝对的毁灭,而是继续存在于大自然、与它一并存在。在没有生命之前就存在生命,在没有生命之后,生命会与自然继续诞生。大自然是从来不撒谎的,她只是漫不经心对表达不多加解释而已。

 

动物、植物朝生暮死,生与死快速地变换,处于更低级的无机物则有着更长的维持时间。而只有绝对无形的物质才获得了无限长的持续时间。

 

头脑平庸的人,其思想格局限于只是认识个别的事物,就像动物的智力一样。相比之下,那些具备稍高一点能力、才刚刚开始在个别事物当中看到普遍事物的联系。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从天体的运转一直到生物体的死生都是如此。


愚蠢的树叶你要到哪里去,别的树叶又从哪里来,你是那样害怕坠入深渊,那无又是在哪里,苍蝇在第二天早上再度出现;苍蝇同样在春天再度出现,冬天和夜晚并没有什么区别。所有的一切就是这样只逗留一会儿的时间,接着就得匆匆走向死亡。花草植物在夏天完结的时候死去,动物和人则在若干年以后结束生命。死亡不知疲倦的收割着。所有的一切照常在同样时间、同样地点,似乎事物就是永生不灭的。花草照样变绿、开花。昆虫照样翻飞。


今年春天的燕子是否完全有别于第一个春天的燕子?如果我很认真地向你保证:刚才在院子里玩耍的猫儿在三百年前做出同样跳跃动作的猫儿是相同的一只,那你们肯定认为我疯了。但我也知道,如果相信今天的猫儿完全、彻底有别于三百年前的那只猫,那将更加疯狂。这些深不可测的生物体,就总体而言,是不可能归于无的。

 

生存意欲显现在个体里面就是饥饿和恐惧死亡,显现在种属方面则是性欲和情不自禁地关注后代。


就像光线穿过狂风而不为狂风所动一样。

 

你无法理解在你的身体毁灭以后,你自身存在是否还有可能,但难道那种身死以后的存在,会比你现在的存在以及你如何达到这一存在更加难以理解吗?你为什么怀疑那敞开的、让你通往现实的秘密通道,会在将来不是同样敞开着呢?

 

死亡所消除的只是在诞生之前所确立的东西,也就是说,死亡无法消除那首先让诞生成为可能的东西。受到生死的时间过程影响的只是现象,而不是造出这些现象的东西。这一现象的本质并不会因时间上的现象在时间上终止,是开始、持续等概念所无法适用的。认知作为脑髓的活动,因而作为机体的功能,属于纯粹的现象。所以是与这现象一道终结。唯独生命的本质是不可消亡的,而我们的身体就是生命本质的作品,也就是意欲的投影。把意欲和认知区分开来,以及认识到意欲是占主导地位。这一矛盾以各种形式反复在我们心理出现。


印度教中掌管生殖与死亡的湿婆神(LordShiva)


性行为显现为意欲最直接和最彻底的满足,感官的快乐。意欲是不具有任何认知的,一如我们经由对感官肉欲完全是迷幻的渴求而被引诱进入这一生存,我们也对死亡同等迷幻的恐惧牢牢束缚在这一生存。我们身上的意欲之所以惧怕死亡,认知只是向意欲呈现了意欲在个体现象中的本质,这样,就产生了这一迷惑意欲的假象,意欲会与这个现象一并消亡。

 

认知的主体是次要的,是从意欲客体化中产生的现象,认知主体肯定是随脑髓的消亡而消亡。在对自身的意识力,作为唯一有认知能力的认知主体,面对意欲就恰似一个置身局外的旁观者。正如意欲并不会认知,反过来,智力或者说认知主体也唯独只是发挥认知作用,而不能进行意欲活动。智力是脑髓发挥的作用。因此智力依赖机体,而机体依赖意欲,这一身体可被视为连接意欲和智力的中介,只是意欲本身在智力直观之下在空间的呈现。死亡和诞生是意欲不断对其意识的翻新,而意欲本身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意识是认知主体的生命,死亡则是意识的终结。因此,意识是有尽的,永远也是新的。只有意欲才是恒久的。

 

眼睛什么都看得见,唯独看不见自己。我们的认知能力是完全向外作用的,因为认知能力是脑功能的产物,纯粹是为保存、维持自身,因而就是为寻找食物营养和扑捉猎物这一目的而设。

 

对死亡的恐惧大都是因为死亡造成了这样的假象,我从此就要消失了,而这一世界却依然存在。其实与此的看法相反才是真的。这一世界消失了,而我深处的内核将永存,它承载和产出主体。唯独意欲是真实的,而意欲对象物只是现象和泡沫。你将不是现在你现在的样子,如果当初你根本不曾成为你现在这样,那该多好。只要不曾否定那生存意欲,那死亡以后所留下来的,就是形成完全另一个存在的种子,在这另一个存在里,新的个体重又看到了一个新鲜、原初的自己。睡眠之于个体就等于死亡之于作为自在无的意欲。

 

死亡就是某一个体性接受另一个体性,因此死亡就是在自己意欲的专门指引下所进行的个性持续转换。这是因为那一永恒的力唯独只在意欲。

 

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力则得之于母亲,人身上的意欲本身就是个体的意欲,在死亡的时候就与其在受孕的时候从母亲出所获得的智力分离了。现在,性质、构成已经有所改动的意欲,就遵循着世事发展的必然进程,经由新的受孕获得与之相称的智力,对此之前的存在也就没有记忆了。在新生儿的诞生和去世者的死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在14世纪,在黑死病夺走了旧世界大部分人口以后,一个异乎寻常的生育高峰就出现了。并且双胞胎的出生变得相当频率。另外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生的孩子都没有长齐所有的牙齿。在某一特定的人口里,生育的数量对这一人口的人的寿命和死亡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这一人口的出育量是死亡数同步的,无论哪里和无论何时,死亡数和出生数是以相等的比率增加或减少。就像世界大战之后,高数量的女性生育率弥补了战死的男性。这也跟宇宙的阴阳平衡有关。

 

由于灵魂转生,现在与我们密切接触的人,在下一辈子与我们一道出生,与我们有着和现在同样地相似的关系。人们的彼此认出也只是局限于某一朦胧的感觉,一种无法通过认知察觉到的感觉。隐隐约约暗示着某一相当遥远的东西的回忆。只有佛陀本人是例外只有它才能清楚认出自己和他人的前生。



佛陀。叔本华眼中唯一窥破生死轮回的觉者。
 
死亡把一个人取消了,从此,这个人的真正本质只存活于别的个体身上。而他的智力,这智力本身只属于现象,既只属于作为表象的世界,只是外在世界的形式。除了这些,死亡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让我们不再是我,当然这只是对能够把握这一机会的人而言。
节选自《叔本华美学随笔》


《哲学100问》第1季+第2季
👇零基础入门图书·新手必备👇


叔本华·哲学课

试听一下

👇

——哲学100问 · 第二季



上图扫码 - 微信订购 - 喜马拉雅 APP收听



课程学员领取逻辑图,入500人哲学群

👇

立即订购《哲学100问·第二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