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娜 · 阿伦特:去爱这个世界

书杰 听哲学 2021-03-14

哲学100问 · 第三季

西 方 哲 学 终 极 课

46 汉娜 · 阿伦特:去爱这个世界

本期免费试听 


《哲学100问》课程逐字文稿  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是西方思想史上少有的女性人物,也是公认的政治哲学家。但她自己却更愿意称自己是“政治理论家”或“政治作家”,而避免用政治哲学家或某类哲学家这样的称呼。


汉娜 · 阿伦特到底提出了什么思想?我们课程该如何安排呢?


阿伦特一生探讨的话题范围非常之广,路径也不拘一格。她的政治哲学并没有统一的体系,涉及到问题有:极权主义、政治行动、自由与革命、暴力与人权、共和国的危机、责任与判断、艾希曼审判、对恶的反思以及人的境况。


在这些繁杂的主题中,有一个核心的要素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对“人类事务之脆弱性”的关切。1958年,阿伦特出版那部著作《人的条件》(《人的境况》),其最初的标题就是“去爱这个世界”。或许,这个标题已经足以表达阿伦特对人类和世界的终极态度。


我们的课程将抓住她最为重要的两个主题做讲解,也就是她所谓的两种恶:一个“根本恶”或者叫“极端的恶”,另一个则是“平庸的恶”这两种“恶”分别在她的两部重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得以阐述。


   ︱阿伦特的生平故事


汉娜·阿伦特

1906年10月14日,阿伦特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市。

在阿伦特出生几年后不久,全家搬迁到了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也就是康德的故乡。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但因疾病在1913年去世,同年她的祖父也去世了。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俄罗斯军队的入侵,母亲带着阿伦特临时逃亡到了柏林。


8岁的阿伦特与母亲

亲人的相继过世和战争的气氛,这些经历让小时候的阿伦特感受到了生活之动荡与不安。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阿伦特对人类的苦难就特别敏感。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阿伦特的“犹太人”身份。在1964年,阿伦特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犹太人一词,从未在家中提起,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街上玩耍时孩子们的反犹言论。” 阿伦特从她人口中得知自己犹太人的身份,“犹太人”是别人贴给她的一个标签。



   ︱与海德格尔激情燃烧的师生恋



汉娜·阿伦特

1924年,阿伦特以合格的成绩进入马堡大学,也就是海德格尔执教的大学。与海德格尔的相遇,对阿伦特一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岁的阿伦特求知欲很强,她选了海德格尔的课并被这位哲学教授的魅力深深吸引。那时,阿伦特还是个天真的女大学生,精神的孤独使她需要思想的慰藉,在被海德格尔思想深深震撼的同时,产生了崇拜之情以至萌生了原意为其献身的冲动。



汉娜·阿伦特与海德格尔

而那时海德格尔已经35岁,是哲学系的教授,他有着妻子和家庭,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在课堂上,海德格尔看到了这位水灵灵的漂亮女学生阿伦特,或许是被其非凡的气质感染到,在荷尔蒙作祟的情况下,海德格尔对其产生了生理的欲望。


于是,他们的关系很快演变为了师生恋,开启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而这段偷情的时光里,海德格尔正在撰写他的《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后来说,阿伦特是他的灵感之源。


1926年海德格尔感受到了婚外情的压力,他也不想让私情妨碍自己的前程,于是结束了这段师生恋的关系。随后阿伦特来到海德堡,跟随她后来的导师雅斯贝尔斯学习,在他的指导下,阿伦特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


为了抹去海德格尔在她心中留下的心理创伤,1929年阿伦特来了柏林,遇到了哲学家君特·斯特恩,并匆匆与他闪婚。


汉娜和君特·斯特恩,1929年


   ︱投身政治



1930年代,纳粹上台。

不过,让阿伦特感到震惊的并非“纳粹上台”这一政治事实,而是当时很多德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跟纳粹合作的普遍现象。在阿伦特看来,这些知识分子怎么没能看清纳粹政权的本质呢?


这些哲学家的政治愚蠢——尤其是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合作(尽管后来海德格尔也意识到了支持纳粹乃误入歧途)——这些事件深深刺激了阿伦特,再加之自身的犹太人身份,于是她不再同意自己仅仅做一个旁观者,她从哲学转向了政治。


1933年,阿伦特接受了一份政治工作——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组织活动,由此招致了拘捕,她逃离到了法国。在流亡法国期间,她继续为这家德国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工作,在这里她遇到了许多被流放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正是在法国,她结识了瓦尔特-本雅明以及雷蒙·阿隆,并和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阿伦特与丈夫海因利希·布吕歇尔

在本雅明的家庭聚会中,阿伦特认识了他深爱的第二任丈夫——海因利希·布吕歇尔。于是,在结束了与前夫斯特恩的法律关系后,她便于布吕歇尔在巴黎结婚。


1940年巴黎沦陷。阿伦特被关押在拘留营两周时间,侥幸逃脱后并与1941年5月安全到达美国纽约。十年后,阿伦特成为了美国公民。


流亡的岁月以及与纳粹分子的直接战斗的经历,再加之她犹太人的身份,这些因素对阿伦特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恶的反思


《极权主义的起源》 


虽然战争结束,但对阿伦特来说,似乎更有必要对20世纪德国的极权主义的起源问题做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为什么犹太人单单被挑选出来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对象?极权主义产生各种要素是什么?极权主义的发展的逻辑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了阿伦特思考的方向。


在1951年,阿伦特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将这些问题一一呈现。




艾希曼审判现场


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而后她来到艾希曼审判现场,在通过大量的调研以及审判现场对艾希曼的观察,阿伦特写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部著作,1963年此书出版便引爆了一场争论。“无思”的“平庸的恶”具有着双重的指向,不仅仅指艾希曼身上的无思想性,也指犹太人本身的无思想性。


除了这两部著作之外,阿伦特的一生还有这些著作:《过于与未来之间》、《共和国危机》、《论革命》、《精神生活》、《人的境况》等。



汉娜·阿伦特墓地

1975年12月4日去世,病因是心肌梗死。


这就是汉娜·阿伦特的生平故事。她一生丰富的经历,也让她的思想绽放出了独特的魅力。下期,我们就开始从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讲起,去探究她关于极权主义的思考以及对“根本恶”的阐述。


感谢收听,下期见!


参考文献: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丨《阿伦特手册》丨达纳·维拉《剑桥阿伦特指南》丨西蒙·斯威夫特《导读阿伦特》丨王寅丽《在哲学和政治之间》丨姚大志《现代西方哲学》夏基松《简明现代西方哲学》等


更多丨阿伦特哲学课(待上线)

1、《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总体逻辑

2、极权主义的实质:意识形态和恐怖

3、为什么是犹太人作为大屠杀的对象

4、暴民与资本的联盟

5、根本恶:集中营与灭绝营 

6、《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与平庸的恶


以实际上线内容为准

汉娜·阿伦特 完整课程 ↓↓↓扫码订购

上图扫码购买-喜马拉雅APP- 登录-已购收听

哲学100问·第三季:走向后现代

哲学100问 · 西方哲学启蒙课

一部可以听的西方哲学简史


三季课

100位伟大哲学家  2500多年人类思想精华

生命丨欲望丨性爱丨死亡丨灵魂丨幸福丨自知丨信仰丨救赎

痛苦丨意志丨自我丨语言丨逻辑丨存在丨荒谬丨解放丨幸福

启蒙丨神话丨理性丨工具丨身体丨权力丨电影丨传媒丨科学

↓↓↓

第1季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第2季 : 西方现代哲学

第3季:走向后现代(上线ing)


优 惠 福 利

三季课程

一键购买享7折↓↓↓ 

上图扫码购买 - 喜马拉雅APP - 登录后台-已购收听


课程福利

赠送300张逻辑思维导图 + 500人哲学群

购买后添加小助手微信 xiaozhushou100wen 


逻辑图领取

↓↓↓


课 程 图 书

《哲学100问:一看就懂的西方哲学简史》

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点击购买↓↓↓

 ▼点击阅读全文购买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