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之德:自然与不言

听哲学 2021-03-14

作者:沈顺福

选自:《德性伦理学视野中的儒学》

转自:哲学圈(zhexuequan)

                           

儒家的仁义礼智,无论是作为道德事实、道德原则,还是道德价值,可以说,既是一种理性的自觉,也是一种情感的自得,在自觉、自得中,德性得以自证。这种发于情、由乎理、依从志的行为具有一个根本的标志,即合乎自然。孔子说,我到了七十以后,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从心所欲”体现了对志的服从、欲望的尊重,而不逾矩,则是说不违背规则,遵守理性。这种从志、顺欲、守理的状态便是孔子所追求的自由状态:自由,从人类存在论的角度来说,是从志、顺欲、守理而呈现出来的自然。道德的实现是主体的自由实现。这种自由的获得,从根本上来说,是主体的自然展开。


这种自然,孟子称之为诚。诚指的是主体的内在的真实暴露。心灵、想法、欲望等毫无遮拦地呈现出来,即真诚。而从主体的角度来说,我所拥有的东西,任其呈现,毫无遮拦,这便是一个自然。如果遮蔽,则是一个做作,是人为,即伪。我有良知、良能。如果让这些得到实现,当然符合我的本性,对自我来说,是符合其自然本性的,因此,是自然的。在扩充良知、良能的时候,我的目的达到了,我获得了自由。对道德的执行、对仁义价值的追求,在孟子看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对仁义的理性自觉,同时也是自我情感的自得,是主体存在的自然,道德也是主体自然的事情。


荀子与汉代儒家则看到了道德发生的理性自觉的一面,忽略了其中的情感的自得,从而没有看到,道德应当也是顺应主体发展的自然。他们以人灭天:以文化(外在于人的价值观)压倒主体的自然的、内在的要求与本性,造成了道德行为的非自然化。不过,其中有些儒者也并不否认仁义价值观的自然性,所谓“好好色,恶恶臭”强调的便是仁义合乎自然的一面。


以人灭天的状况,在魏晋时期得到了批判与纠正。魏晋玄学家们在强调儒教价值观的同时,特别指出:“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儒家的道德原则、价值观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依此而行的道德也是符合人性的,因而也是自然的。


自此以后,儒家便将仁义道德与价值观视为人性之自然。二程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仁义礼智之于人,就好比蜂蚁知卫其君、豺獭知祭礼,简直就是本能。既然仁义是雷同于人的本能的本性,那么行仁义也就因符合人性而自然而然了。行仁义不再是一个勉强的事。而这也是王阳明的仁学理论精髓之一。在阳明先生看来,遇着父子自然孝,遇着君臣自然敬,这本来是一个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刻意去做,而应当是还。还它一个孝,还它一个敬。圣人生知安行,顺其自然而已。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即是灵魂的德,灵魂的德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之德大多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之德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没有一种伦理之德是自然生成的。凡是自然如此的东西,都不能用习惯改变它。“由此看来,很清楚,我们的道德之德不是天生而有的。因为在我们的天性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形成一种和本性相反的习惯……因此,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而生成,也非反乎本性而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很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道德,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的生成。道德是在人的自然禀赋即天性的基础上,经过社会风俗习惯的化育而自然形成的。天性是人形成道德的自然潜能。人们自然地接受了这份“赠礼”,先以潜能的形式把它随身携带,然后以现实生活的方式把它展示出来,道德、习惯是人在赠礼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然发展。


因此,在德性伦理学看来,道德,就主体存在而言,不仅是主体理性的自觉、情感的自得、德性的自证,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基础上,它是自然的。勉强的行为,不具备道德意义,没有道德价值。这种自然的道德现象,我们称之为习惯。道德的本来含义即习惯。


自然与习惯,从社会存在论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本体的存在。所谓习惯,即习惯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体系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一部分是事件,大事、小事、新鲜事等等,一类是平常事即习惯的生活。就社会生活系统而言,其中的真正、社会生活的本体,不是引人注目、作出评价的大事等,而是人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的习惯生活。根据本体论,人们对本体保持沉默。对于习惯的生活,人们保持沉默,百姓日用而不知。对于习惯、对于符合自然的德,人们不说。因此,王弼说,圣人体无。王阳明谢与你说不得。


 真正的德,包括德性、行德,人们是不说的。说出来的,是德行,道德现象;是品德,道德原则;是美德,道德判断。人们对道德本体保持沉默,但是,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我们可以通过道德实践、通过工夫,把握德。亚里士多德称幸福是不能够被称赞的,我们只能够祝福它,或者说它是神圣的,而不能够描述它、评价它,“因为我们之所以赞扬一个正义的或勇敢的人,即通常是包括这个善良的人和品德自身,原因是相关联的行为与作用”。我们只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予以评价。而真正的德、至善,即幸福(happiness),是一种潜在,是说不出来的。至善不言。




哲学100问 · 西方哲学入门课


一部可以听的西方哲学史

100位伟大哲学家 2500多年人类思想精华

生命丨欲望丨性爱丨死亡丨灵魂丨幸福丨自知丨信仰丨救赎

痛苦丨意志丨自我丨语言丨逻辑丨存在丨荒谬丨解放丨幸福

启蒙丨神话丨理性丨工具丨身体丨权力丨电影丨传媒丨科学


最美哲学课·试听


主讲人


书杰 《哲学100问》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

哲学界最美声音  治愈你的心灵焦虑


我 要 听 课

扫码一键畅听2500年哲学史 ↓↓↓

播出平台:喜马拉雅 APP


收听方式 

上图扫码购买 - 喜马拉雅APP - 微信登录 - “已购”收听


课程福利

课程资料丨哲学群丨活动优惠


课程资料缩略图(逻辑图)

课程配套图书

《哲学100问:一看就懂的西方哲学简史》

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点击以下小程序即可购买

图书介绍(可点击)


 ▼点击阅读全文西方50位哲学家的智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