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在展出|三角洲GODOWN |李欣遥个人项目:「我在生产赎罪券」

TheDELTA 三角洲The Delta
2024-09-29



正在展出

李欣遥

「我在生产赎罪券」

三角洲GODOWN空间

展期:2024年3月8日至4月7日

周三至周五(仅限预约)

   周六、周日 11:00-19:00(公众开放)





罪欠与交换


我在生产赎罪券(I'm Producing Indulgences)起自艺术家关于“罪欠与交换”的视觉构建与情感分析,但展览现场所传达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一范畴出发,到达艺术家言尽而意存之地。

「我在生产赎罪券」展览现场 / ©李欣遥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庄睿哲

赎罪(Indulgentia),亦译“大赦”,源自拉丁文动词“indulgere”(恩赐),古指“仁慈”或“慈爱”,后指“赦罪”或“免税”;按照天主教教理,大赦是天主教会交给信徒运用的一种方法,为的是帮助信徒补偿自己的罪过。1300年,圣赦院通告凡未能亲身到罗马朝圣者可用捐款代替。至此,全大赦开始与金钱捆绑在一起,成为花钱便能购得的“赎罪券”。在这一宗教的教旨中,内疚与罪欠感构成其宗教情感的核心。李欣遥出生自基督教家庭,这一宗教教理对其影响颇多——她说到:“在我的整个生活中,我在想任何问题的总会想到上帝这个词,包括我只在想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想到上帝保佑我,但我的内心并不真正相信这个东西,这个是惩罚。”


「我在生产赎罪券」展览现场 / ©李欣遥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将一只在其工作室死去的小鸟放置在黑色楼梯上,旁边书写着:“如果你不听话,我会在你的葬礼上为你诵经”。这是艺术家对于宗教话语的改编:在她小的时候,家人总是教导说——如果你不听话,上帝就会惩罚你。这样的宗教表述引发艺术家的反思:为什么上帝要惩罚我?为何我们处于这样的对抗关系中?艺术家将这样一种与“上帝”的关系体验为一种“惩罚”,这样的惩罚并不是因果意义上的惩罚,更像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惩罚——因而更像一种刑罚。因此艺术家将其改编为:“如果你不听话,我会在你的葬礼上为你诵经”,这句话来自于疫情期间一个泰国僧侣对人们的发告:“如果你不听话好好呆在家里,我会在你的葬礼上为你诵经”。艺术家认为这样的表述是平静的,是因果性的,而且并非处于对抗关系中。


情感或象征实质上始终处于交换之中,以我的“负罪”换得我主的“慈爱”,这也是一个经典的交换公式。因而以此来看“赎罪券”这一历史事件,尽管备受责备,但或许也反映了人们总是处于这样的情感交换之中,只不过媒介换成了金钱。艺术家挪用这个典故,进而提出了她的困惑:“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生产、流通、再生产,谁需要?为什么需要?需要之后呢?如果我尚有替他人承担痛苦的能力,或能提供几分几秒的解脱感(或快感),那就做(生产)吧。”尽管或许并未受到尼采的影响,我们可以在《道德的谱系》中看到这样类似的表述,尼采将“罪欠”(Schuld)的起源归于“欠债”(Schulden)这个非常物质的概念——“它(罪欠)来自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与法律主体的存在同样古老,而且还可以把它重新归结到买卖、交换、贸易和交通的基本形式上去。”


「我在生产赎罪券」展览现场 / ©李欣遥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生产、流通、交换,情感在其中参与,并附着在象征之上。象征是一个容器,容纳诸如悔恨、内疚、痛苦、崇高、爱欲等感受与相关概念。而“券”亦是一个容器,容许人们放置期望在其中,并交换出去,以获得某种实在的或非实在的“寄托”。象征、资本、情感在艺术家这里以巧妙的手法联结起来,呈现为一个精心的“计谋”——“我在生产赎罪券”,在这个“计谋”内,观众也不自知地身在其中。


考验、惩罚、补


李欣遥,《六字真言(Six-word motto)》,2024,绢本水墨、碳铅、树脂,67.5×94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


在《六字真言》这件作品中,艺术家描绘了一个图景:刻有“考验”、“惩罚”、“补偿”的火罐无序地吸附在身体后背上,人体经脉穴位被点出,而穴位名称被艺术家用所有病字旁的字替代。关于考验、惩罚、补偿,这也是基督教的经典表述——


“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雅各书 1:12);


“我必刑罚世界因其恶,刑罚恶人因其罪孽;我必使骄傲人的狂妄止息,使强暴人的狂傲降为卑。”(以赛亚书 13:11)


“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就是那常存忍耐、寻求荣耀尊贵的,也要将永生赐给他。”(罗马书 2:6-7)


基于基督教的家庭背景,艺术家在其成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一个描述所有事情发生、经过、发展的万能公式,即考验、惩罚、补偿。艺术家说到:“当你生活中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事情,你永远都会遇到这样的考验,你在诸多的考验之中不断感到失败的滋味,如果你没有做出对的选择,你就会受到惩罚。这些失败经验不断地惩罚内在的自己,你总会觉得你会为一些事情付出代价,但是这个外在的东西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基督教就是利用人们这种负罪的心理,教会人们多做善事。”


“罪孽到现在仍然是病态的灵魂史上最大的事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最危险、最致命的宗教解说手段”(《道德的谱系》),但是这一罪孽恰恰并非真实,而是被构建出来的,首先存在着罪孽,随后才是考验、惩罚、补偿。人们的心理这样的动荡不安中,如在暴风雨中大海的舟上,随时要抓住那救命的东西。艺术家在随后表明:实际上,考验、惩罚、补偿也是虚假的,它们只是我们体验生命的一种模式。


「我在生产赎罪券」展览现场 / ©李欣遥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展览现场,在《六字真言》下方,艺术家设计了一个掷骰子的游戏:游戏的双方投掷一个巨大的骰子,以大小决定胜负;骰子的点数亦由六字真言——“考验、惩罚、补偿”构成;成功者以失败者的苦楚为代价,获取一次求签机会(签文由艺术家撰写)。这个游戏恰好呈现了那个考验、惩罚和补偿的模式——在无序的世界中赢者以机遇通过了设置的考验获得签文的告慰与补偿,而败者受到了一无所有的惩罚。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展现了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的虚构性。

「我在生产赎罪券」展览现场 / ©李欣遥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艺术家认为:“尽管是虚假的,考验、惩罚与补偿仍然来回推动着我们的生活。抛开宗教的源头,我们也总在设想着生活在接受了考验和惩罚之后,势必会得到些补偿,你总会觉得你不会白白经历这些事情,你总会有所受用,人会凭借这些信念生活下去”。

摩诃之眼


李欣遥,《拿走我的眼睛 以免我看到地狱(Take Away My Eyes Lest I See Hell)》,2024,绢本水墨、色粉,51.5×62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


艺术家对于宗教教的偏爱在于:教理中所展现的总是人性所需要的东西,人们凭此而活。“救赎”的前提,是相信,相信一系列虚幻的东西,从而在这虚幻中汲取信仰与力量,当获得救赎感之时,虚幻也即成为真实。


摩诃(Moha)是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幻觉或妄想。信仰在佛教中并不是为一种智慧,而是佛教中的“妄想”或“无明”的形式。这也是艺术家在这次展览中,从“赎罪券”出发,所试图阐明的:“一切所有能想的和能说的都是假的,如果我们试图认识到真的东西的话,却又不得不借助这些虚假,例如借用‘考验、惩罚、补偿’,又或者借助信仰来认识、体验事物,从而获得些许的真实感。”


摩诃(Moha)即是地狱,菩萨亦是虚像。在《拿走我的眼睛 以免我看到地狱》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孩的双眼被蒙住,遮蔽了视像,意在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而从女孩被遮蔽的双眼之处依然射出菩萨的虚影,是否是在说当我们眼前一黑时,心中依然无法摆脱此“法相”?从这个意义上来解读这件作品,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菩萨之相,亦是虚妄,亦是地狱?犹如摩诃之眼一般,所见之处,皆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我在生产赎罪券」展览现场 / ©李欣遥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在佛教的“唯识论”中,眼睛能看见一切,包括意识能思考一切,是因“九缘生识”,以《中论》的观点而言,即所见者乃是“众缘生法”的识相,故众缘不同,所见者异。所谓幻觉,就是即使存在同一个概念,共享同一种“救赎”,因众缘不同,所识亦不同。艺术家在《超0.5》这件作品中,摘引了龙树的《中论》偈语,写成刀片形状的经文,贴在钢琴键上——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李欣遥,《超0.5(Overloading 0.5)》局部,2024,钢琴、绢布、高锰酸钾,34×37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庄睿哲

“ 缘起” 是佛教的关键概念,在龙树哲学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如果说一切皆因缘,那么也就不存在真假,假可作真,真亦作假。在此思考下,艺术家试图“以幻制幻”,即制造更多假象,来覆盖、覆灭现在的假象。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在生产赎罪券”便是艺术家精心计谋的一场假象,以写实的形象、象征的意味戏耍着观众的眼睛。在这一计谋中,肉身、形象、象征、概念都是一个容器,从这容器里面拿出一些东西,并放回一些东西,这便是交换。这也是艺术家使用形象与象征引诱人们的目的:幻觉是可以被存取、交换的。


在展厅入口处,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的便是《天乐》这件作品:一扇古朴的门,门上方描绘有类似于佛教壁画造型的手,手中拿着药瓶,其中的液体不断滴落至下方的头骨上,进入头盖骨的缝隙中;头骨在此变成了一个存钱罐,承接“天乐”,不断装载。艺术家谈到:“人们在以自己作为容器,不断地输入,把一些非现实的,被告知的,无限接近真理的东西穿透在肉体的容器里。”而在《景观》这件作品中,两只蛇扭曲着争夺代表着“真相”的蛋,刻画出现代人的心理:幻觉被装载为真相,并引发争夺。


李欣遥,《天乐(The Voice from God's Giving)》,2024,木门、钢珠、钢丝、丙烯,130×251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庄睿哲



李欣遥,《景观(Landscaspe)》,2024,绢本水墨,67.5×94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


艺术家在此扮演什么角色呢?他/她是否在生产这些可被装载的东西呢?李欣遥认为,一个艺术家是一个纯洁的生产者——“他/她必定是天真、纯洁、仁慈的,不带目的地以自身的血肉为材料进行创造,而这些纯洁的造物必定会被一部分人需要,需求产生欲望,欲望使人犯罪,罪孽使人想方设法摆脱,摆脱的方式为寻找自己所渴求之物的替代。”

一个纯洁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幻觉的生产者,把我们从先前的理想及其所派生的东西中解救出来。一个纯洁的生产者所创造出来的势必是全新的幻觉,他/她双手奉上的,是你我会欲望或会憎恶之物。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他/她才是纯洁的,这是原来宗教的工作,而今天,这个工作交给了艺术家。艺术家执拿的,正是“摩诃”之眼,在知道一切都是虚假的之后,以假灭假,自己成为纯洁的生产者,自己成为上帝。

李欣遥,《代见之目(Eye Prosthesis)》,2024,绢本设色,40×64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日赎一罪


“到处都是罪,小到见利忘义拾金而昧,大到战争凶杀强奸拐卖。比较起来,许多自以为是的痛苦显得矫揉造作蠢不堪言,但认为痛苦可以比较又何尝不愚蠢,高高在上的怜悯何尝不愚蠢,认为某些东西愚蠢则最愚蠢。”(李欣遥)

李欣遥,《Look What I Found!》,2024,绢本设色、窗框,59×33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让我们回到此次展览最核心的理念“赎罪”,在一切都是虚假的情况下,罪从何处来?艺术家给出了答案:罪从生产之后的供需关系中来。耶稣是生产者,而信徒与上帝交易,以罪责、信仰、善良换取救赎;工人生产商品,我们消费他的劳动;艺术家生产作品,人们消费其中的情感与信念。这里的“罪”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或许可以理解为“匮乏”、“缺失”、“妄想”、“幻觉”等。罪是掩藏的,不可见的。正如《Look What I Found!》这件作品所传达的那样,用手拨开雪地,惊奇地发现“赎罪”两个字被掩埋在雪里。而在《日课》这件作品中,艺术家陈列了一个现代人“罪与赎罪”的现场:一个杜尚般的孔洞开在母鸡房前,实则是母鸡的屁股,观众可以透过这个空洞看到里面母鸡的蛋,盒子内用刀片状的经文条幅写着“日赎一罪”。艺术家解释道:“母鸡每天进行生产,这生产实际上是一种痛苦,但人每天享受这个痛苦的果实。”


李欣遥,《日课(Day by Day)》,2024,木龛、绢纸、羽毛、织物,30×60x22cm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黄颖怡


供需关系意味着,以他人的受难、痛苦为代价,换取自己的欲望。但他人的受难并非可偿还的,这样我们就成了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契约关系。一个纯洁的生产者也会无可避免的落入“罪”的因果之中。与此同时,赎罪也是自我否定式的,自我剥削的。这一点可见于左派的经典公式:富人是有罪的,我们要变得平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要剥夺自己的财产,也要剥夺有产者的资产。又或者:全球南方的人们在遭受苦难,如果你去那里旅游,你便是在消费他们的苦难,你应当感到自责。罪与赎罪这一对,很完整地构成了现代人心理的一种基本图式。


我们应当停止对自我的剥削了,正如《道德的谱系中》所说:“我们是数千年的良知解剖和自我虐待的继承者”,甚至,用尼采的话说:“地球已经成为疯人院太久了!”


那么我们今天要做的是什么工作?一个纯洁的生产者、创造者?生产之后呢?还是说成为尼采尚未完成的工作:敌基督者?或者将创造者与敌基督者熔于一身!援引他所说的话:“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在一个比我们这个腐朽的、自我怀疑的现代更加强大的时代,那个人一定会来到,那是心怀伟大的爱和蔑视的救世之人,他就是创造精神,是反基督主义者和反虚无主义者”。我们在幻觉之中陷落得太久,愈是争夺、交换、猜疑、内疚愈是疯狂。李欣遥在此,提出了“修复”的概念:真相并非是被生产出来以供争夺的,它是被修复出来的。当代艺术试图将理想的东西实体化,化出的无非虚假,但在创造精神下,在“敌基督者”手中,我们不断修复那些分崩离析的幻觉、概念、容器、象征、资本,直至到达本是虚幻的“失落的天堂”。




开幕现场





「我在生产赎罪券」开幕现场 / ©李欣遥 - 致谢艺术家与三角洲GODOWN,摄影 © 韩艺萱



关于李欣遥

艺术家肖像,图片感谢艺术家©李欣遥

李欣遥,1996生于福建福州,2022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浙江杭州。李欣遥长期投入于边缘题材的创作,在传统东方绘画语言的基础上展开对生死、宗教、魔幻现实的讨论。作品中的具象物体以非常规的状态出现,以非现实的方式扭曲、组合。综合性材料的使用制造了空间的延伸,更多层地容纳被遗弃之物、被感召之物、以及感而未应之物,将绘画建立起的特殊空间作为存储记忆、寻找信仰的场所。

Li Xinyao,1996 Born in Fuzhou, Fujian,2022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Painting Department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Currently works and lives in Hangzhou, Zhejiang.QuanZi has long devoted herself to the creation of marginal themes, discussing life and death, religion, and magical reality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Oriental painting language. The figurative objects in the work appear in unconventional states, distorted and combined in an unrealistic way.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creates an extension of the space, containing more layers of the abandoned, the inspired, and the feeling of the undeserved, the special space established by the painting as a place to store memories and find beliefs.



文:李科
编辑、审核:三角洲INST

展览工作组:韩艺萱、黄颖怡、董慧、于嘉、Sona






三角洲The Delta INST + GODOWN

三角洲GODOWN出现于2023年,位于中国杭州,是由当代艺术创作与策划平台三角洲(The Delta INST)的七位艺术家联合发起的独立空间项目。

三角洲GODOWN的工作聚焦于:组织独立策展项目及艺术家展览;邀请艺术家创作和展示实验性的作品;搭建常态化的多元艺术社群。同时,三角洲致力于与同时代艺术家分享资源、共同成长,并通过艺术家“自组织”的工作方式发起三角洲国际工作室(Inter-Studio),组织国内外艺术驻地,以及平行展览等项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角洲The Delt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