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酸检测,终于叫停了!

水木先生说 水木先生说 2022-12-29

文/水木先生
来源/水木先生说(ID:shuimujunshuo)



大家好,我是水木先生。

接连几天,十几个省份陆续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利好消息不断。

先是广州顶着压力,打响了解除疫情防控的第一枪。

紧接着,全国各地都跟着做出调整。

杭州不扫场所码了,武汉、郑州、南宁、成都等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截至目前,全国至少48个城市宣布大部分公共场所不再查核酸,多地不再常态化检测。

一夜之间,风云变幻,小区不再封控,核酸检测点全部撤了。

三年抗疫,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时刻。

疫情终于要结束了吗?


先来看两组数据。

截至今天早上,全国累计确诊新增3.4万,无症状状感染者新增2.3万,累计死亡病例新增87例。


12月5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498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22859例。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虽然各地放松了防疫政策,但防疫形势依旧严峻。

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中国还不能彻底放开,我们还没有战胜病毒。

抗疫坚持到第三年,群众要求“放开”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人都说:

“是不是和国外一样彻底放开就好了,大家也就全部都免疫了!”

但更多的人既不赞成“一刀切”地封控下去,也不支持马上彻底地放开。

这也正是我们国家要摸索的一条中间道路:

根据社会反响的呼声和疫情防控的过程,有准备、有把握、循序渐进地调整疫情防控策略。

而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抗疫最艰难的时期。

——还没结束呢,只是最难的阶段走过了而已。

12月5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关键点:

第一,不放松,始终把握战“疫”主动权。

现阶段已经不再实行强制大范围全面管控,但是该防的还得防,不能彻底躺平。

第二,不焦虑,全面认识近三年抗疫实践成果。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做到了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低、疫苗接种率超90%,现在完全有条件去优化防控政策,不必恐慌也不必害怕。

第三,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只要病毒不消失,那防疫的脚步就不会停止,不能不把病毒当回事儿,未来我们的防疫政策只会更精准、更科学。

这三“不”,无一不是在警告我们:

疫情并没有真正结束,从现在起,每个人都该加强防控意识了。


不管支持还是反对,随着优化防疫20条的出台,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病毒共存,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

灵活的政策调整本质上是在坚持“人民至上”的防疫理念,疫情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势必会逐渐减少。

灵活的背后,更要求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如果说以前我们被国家保护得很好,那现在,我们就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了。

对每一个普通人而言,不管未来如何,都需要学会如何应对新冠病毒。

三年来的严防死守,让很多人对病毒谈之色变,突然的放松,更是让人无所适从。

但今时不同往日,新冠病毒的感染死亡率已大大降低。


台湾是35%的感染率,感染后死亡率则降低为0.16%;韩国49.8%的感染率,死亡率为0.094%;新加坡接种过疫苗的和没接种疫苗的死亡率分别是0.024%和0.067%。

而我国发病率是全球的1/112;死亡率是全球的1/229。

从病死率上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为0.1%,可见最新的新冠致死率已低于普通流感。

尽管感染的人数依旧在增加,但病毒的危害已经不足以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

疫情政策逐步放开之后,更重要的还是一个“防”字。

青年人怎么防?幼儿怎么防?老年人怎么防?孕妇怎么防?

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做足了功课,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与病毒共存,没有预案,只能做好知识和物资的储备。


在十多个省份相继调控防疫政策之后,疫情走势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数。

虽说加强个人防护很重要,但也要做好不幸被感染的准备。

防得住就防,防不住便是阳,如果阳了又该怎么办?

网友@冰糖酥曾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感染新冠直到痊愈的经历,可供大家参考。

在中招第一天,她感到鼻子不对劲,就好像房间里很干燥那种感觉。

午睡后,她的体温突然飙升至38.4℃。在出现不适一天后,@冰糖酥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她为自己准备了布洛芬、罗红霉素、连花清瘟等药物和日常服用的维生素。

在服药后第2天清早,她的体温为36.6℃,晚间体温最高升至37.9℃。

之后她没再吃退烧药,只采取了适度的物理降温——敷凉毛巾和冰袋。

从这一天起,她的发烧症状较前一日开始有所减轻。

整个感染到自愈过程中,@冰糖酥经历的全部症状有:

·发烧(第3天完全退烧)·嗓子疼的说不出话(4天后症状消失)·严重鼻塞、鼻子剧痛干涩(3天后症状消失)·偶尔咳嗽(6天后症状消失)

在第6天,抗原显示阴性。

第8天,她的核酸检测也转阴了。

北京医疗专家李侗曾也曾总结了一份症状分析表,供市民参考判断:


在感染新冠的第一天,身体会出现轻微不适,第二天开始发热。

第三天是症状最严重的一天,挺过这天后体温逐渐降低,各种症状也逐渐减轻。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在感染之后大可不必恐慌,新冠病毒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即便后续新增病例不断,国家的防疫重点也会偏向特殊人群,比如老弱群体,出入境管理人员等。

对于大多数普通群体,记住一句话就够了:

自主用药,不必囤货!



阳了不可怕,毕竟绝大多数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极少发展为重症。

但还有不少人会担心:一旦感染,会不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

关于这一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崇雨田教授认为:

“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很多感染者在治愈后多多少少都还存在点不舒服,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但之后都慢慢恢复好了。

这些症状并不能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只能说是“长期新冠”。

早在10月31日,郑州卫健委官方公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明确提出:

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的俗语解释就是“可以自愈”,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极少出现后遗症。

而颜宁教授也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奥密克戎与初期新冠肺炎之间的区别,反击了奥密克戎会导致严重后遗症的谎言。


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后遗症”的说法也并不可信。

广州这一波疫情中,16万人被感染,只有4例危重症,没有死亡病例。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年来,我们始终坚守清零,经历封城、静默、暂停,伴随着隔离和失业。

终于在这个12月迎来曙光。

此后,静默将成为过去,不再有做不完的核酸,一切仿佛做了个梦。

在这三年里,我们在心中无数遍怀念疫情前的日子。

而现在,新的抗疫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一定会恢复如初。

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迎接新生活。

点亮“赞”和“在看”,转发出去。

期盼新的一年春暖花开,每个人都能好好地看看这世界。




‍‍作者:水木先生,来源:水木先生说(ID:shuimujunshuo),剖析社会,分享教育观,与500万读者一起成长。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每晚21:21,与你不见不散。让我们的呼声,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音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