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锷:皇帝终结者,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桐江一萍 历史潭 2022-12-25


文 | 肖启楫

1915年8月14日,袁记“筹安会”挂牌。

彼时,宋教仁已死于暗杀,孙中山也东渡日本。原本时刻念叨“人心思共和”,但坐大后权势滔天的袁世凯,准备称帝,君临天下。

站在历史的道口,项城袁世凯志得意满,不可一世:“呔!老夫要飙车了,而且是倒车!”

当时,一众无耻之徒“劝进”“请愿”,鼓吹帝制。

而貌似文弱的邵阳蔡锷看不下去了:老贼休狂,迟早收拾你!

在“筹安会”成立的第二天,蔡锷不动声色地离开北京。在天津面见恩师梁启超,表示:“我们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过。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一回不可!”置之死地而后生,何等豪迈,何等悲壮!随后他辗转至云南昆明。

蔡锷,带头扼住了历史倒退的车轮,再造共和,成为了皇帝终结者。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降生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的一个贫寒家庭。其父裁缝为业,可谓出身寒微。清末民初不乏有崭露头角的少年英才,但不少人都有着煊赫的家世的加持。蔡锷的成长之路,相对就艰难很多。

梁启超在长沙的时务学堂见到蔡锷后曾说:“松坡弱不胜衣,家道贫寒……后来早死,身体弱是主要原因。”

所幸,蔡锷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遇贵人。六岁时,当地秀才刘文辉见其天资聪颖,便将其带到自己开办的私塾启蒙。

蔡锷遇到最关键的贵人,当属另一个“邵阳猛人”樊锥莫属。樊锥,人称“狂生”“维新斗士”,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今邵阳市新邵县雀塘镇。

樊锥年纪轻轻考中秀才后,在邵阳雪压岭开设“白云书院”。除蔡锷之外,他的学生在政界、军界、商界可以说是牛人辈出。蔡锷10岁应县试,入县学。樊锥对其“见而异之,携而授之读,衣之食之。”蔡13岁考中秀才,樊锥教育他不要考虑考取功名,要他学习对国家有用的知识。

1897年,樊锥带着15岁的蔡锷到长沙考举人,未中。便让他考时务学堂,蔡锷以第三名被录取。进入时务学堂,蔡锷打开了全新的人生局面。师从梁启超、谭嗣同。

戊戌变法失败后,作为当时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维新斗士”、“意见领袖”,樊锥带着蔡锷面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刘对宝庆同乡人士颇为照顾,将樊锥介绍给湖南巡抚赵尔巽。

“猛人”樊锥向赵尔巽进言:设立兵工厂,以图日后湖南独立。这一“过激言论”将赵尔巽吓得冷汗淋漓,怕和樊锥过从慎密引火烧身,“斥樊为狂士而逐之”。

随后樊锥又去找新任的两江总督魏光焘,魏乃湘军名将,清邵阳县金潭(今邵阳市隆回县金潭乡)人。魏光焘“极重乡谊”。热情招待了樊锥师生。

这次樊锥更是语出惊人,他建议老乡魏光焘统率湘军,割据东南,自立为王!魏光焘对樊的进言不置可否,但仍然以礼相待,并修书一封,将其介绍给北洋大臣袁世凯。

“猛人”樊锥时刻不忘自己的政治主张。见到袁世凯后,他慷慨陈词,要袁起兵反清,并写诗赠袁,有“兴汉还须望本初”之句。

袁世凯对樊锥非常赞赏,但他见樊锥锋芒太甚,恐泄天机。因而赠以重金,劝樊出洋。1899年7月,樊锥拿着袁世凯资助的经费,和蔡锷一同赴日。坊间有袁世凯直接赠送一千大洋给蔡锷出国的说法,应是讹传。

蔡锷能够东渡日本求学,离不开同乡、恩师樊锥的提携。东渡日本,则是蔡锷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步。

蔡锷年幼即有“神童”之称,我想这绝非浮夸之词。他短暂的一生,建树非凡。举凡政治体制、宪政研究、军事教育、治军思想、诗词对联、书法,均可圈可点。甚至有人说,是蔡锷将军的“武功”遮掩了他的文名。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留下了诗词、楹联、时论、军论、公文数十万字。

他的文字,不仅是文采出众,更令人钦服的是其思想之深邃。蔡锷将军在“军论”《军国民篇》中,疾呼国家倡导尚武精神。并称“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不独限之从戎者,凡全国国民皆宜具有之。”

《军论》这篇雄文中,蔡锷将军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融汇了古今中外的军事思想。其中所罗列德、法、俄、美、日等国家的军事数据非常详尽。

而就在这篇写于1902年的文章中,他隐隐预见了日本或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他引用了日本原文部大臣尾崎雄行的一篇文章。尾崎从中国人非尚武好战、兵器落后等五个方面认定:中国“处今日战争最剧之世界,而欲保全其独立也,能乎?不能。”

这样的文字,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是不是振聋发聩,是不是如当头棒喝?

因为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爱之深切,蔡锷的时论文章,大都是以批判为主。他从军事、教育、文化各个方面,揭示了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为何积贫积弱。

蔡锷将军觉得:“文学之中,最具感化力者,莫如小说。然中国之小说,非佳人则才子,非狐则鬼,非鬼则神,或离奇怪诞,或淫亵鄙俚。要而论之,其思想皆不出野蛮时代之范畴。”

悲哀的是,蔡锷将军逝世后,后人更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小凤仙的故事,还是没有跳出才子佳人这个窠臼。

当然,蔡锷留给后世最具价值的,当属《曾胡治兵语录》。这部被誉为中国十大兵书之一的典籍,是蔡锷在云南昆明从政之暇余编撰的,在其按语中写道“瓜分之谣诼忽起”,编辑此书,是由于帝国主义各国企图瓜分中国和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所引起,目的是为了“厉兵秣马”,以对付外国的侵略。

该书曾深刻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军政高层,作为当时重要的军事教材和读物,被蒋介石列为黄埔军校教材。时至今日,一些企业还将《曾胡治兵语录》中的思想精髓用于企业管理。

识时务者为俊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往往能够推动历史的前进,而且也能够获得事业的成功。相反,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阻碍历史前进的人,往往被历史的大潮淹没,落得可悲的下场。

1900年,蔡锷跟随唐才常回国举行自立军起义,然而这一次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痛定思痛,蔡锷发出了“湖湘人杰销沉未”之问。他觉得“而今国士尽书生”:中国不缺优秀的知识分子,但是优秀军人太少。他发誓“流血救民吾辈事”,他或是想起了恩师樊锥的教诲:要学习对国家有用的知识。因而他第二次东渡日本,决心投考军校,走强军救国之路。并将自己名字改为“锷”,立志要流血救民,血荐轩辕。

矢志不移,学有所成。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蔡锷和蒋百里(蒋方震)和张孝准三人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

1904年,蔡锷毕业回国,先后担任了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陆军讲武堂总办等职。彼时蔡锷青年才俊,在练兵场上威风凛凛,深受官兵敬佩。随后,云贵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到了云南之后,蔡锷干了两件大事。而也正是这两件事,奠定了蔡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同年10月30日,蔡锷就领导新军在昆明发动起义,宣布云南脱离清政府。他在《云南军政府讨满洲檄》中指出:“亡我国者非外人也,实乃满洲政府也。故满洲政府不除,满洲官吏不逐,吾国终无复兴之一日。”

起义军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而蔡锷则一直在前线指挥,直到战斗结束。11月1日,革命者在五华山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为都督,时年29岁。

数日后,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清朝在云南的统治被推翻。云南重九起义的胜利声援了武昌,推动了贵州、四川及一些省的独立。

满清终结,大大小小的北洋军阀们一起雄心万丈。“乱世英雄出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中国很快陷入全面军阀混战。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孙中山等人将矛头指向袁世凯,由此拉开二次革命的序幕。各路军阀、政客粉墨登场,腥风血雨遍布中华大地。

南北权力武力比拼的二次革命结束,随着北洋军取得胜利,袁世凯开始无限膨胀。无论北京,或者上海,无数鼓噪民主、自由的革命者顿时噤若寒蝉。

正如蔡锷在《讨袁檄文》中所描述的:袁世凯“私拨国帑,肥养爪牙,收买议员,笼络政客”、“利诱威胁,爵铒璧谋,预拟拥戴劝进之书表,嗾使蝇营狗苟之党徒,托盗高名,自称‘代表’,恍如优剧,俨若沐猴,强辱我民,求肆盗欲,丧心病狂,廉耻泯灭。”在蔡锷笔下,围绕在袁世凯身边的那些人,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群丑图!

洪宪皇帝呼之欲出。

1915年8月14日,鼓吹帝制的“筹安会”挂牌。同年12月,袁世凯称帝。蔡锷等人领导的“护国战争”12月25日打响,同日宣布云南独立。他要举事捍卫共和,滇军都督唐继尧及以下各级军官、士兵无不响应。不仅仅是滇军部众。护国军发布《讨袁檄文》,天下响应。檄文第一条为:凡属中华民国之国民,其恪遵成宪,翊卫共和,誓除国贼。

事实证明,蔡锷并非是那种纸上谈兵的军事家。指挥实战,也可谓出神入化。

以少敌多,以弱克强。蔡锷将军为第一军总司令,亲率约8000壮士,面对十倍于己的北洋军,开始用热血和生命去捍卫共和的征战,践行了一个护国者的爱国承诺。

势利眼何其多。一开始,国内外都不看好护国军的,北京、上海的报界甚至有人鼓噪和谈。殊不知,蔡锷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了。决意反袁之初,他向恩师梁启超袒露了心迹:“成功就下野,决不争地盘;失败就殉国,决不想亡命。”

有实力才有底气。蔡锷熟谙阵法,善于用兵,以弱势兵力打得北洋军、川军落花流水。护国军夺叙州,抢泸州,东取重庆,兵势灵动,川军与北洋军重兵围攻,多次被护国军从容击溃。

蔡锷将军率护国军在四川境内,尤其泸州一带的作战,是现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游击战的实战运用。

1916年3月23日,蔡锷致电唐继尧等人:我军连日大破逆军,于纳溪方面,逆军四路告急。江安逆军以一营循江而下,被我军近头痛击,逆军饮弹投水者无数……

蔡锷将军“军神”之称,实至名归!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蔡锷将军受万众敬仰,卓越功勋之外,应该和他淡泊名利,不恋权势有关。

“重九起义”之后,蔡锷可谓雄霸一方,声威赫赫。但他并没有在云南专横独断。1912年5月,他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俟党务渐有头绪。务恳遂我初心,脱离党事……

蔡锷主政云南的两年,前后给袁世凯发了一百多封电报。全是政治改革、军队建设、财政措施的内容,就算放到今天来看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在1912年5月8日致袁世凯的电文中写道:“滇省自设立都督府以来,凡民政、财政、外交、教育、实业务有专司,都督并不加干涉。”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主动以建国为己任而交去兵权,中国近现代史,唯蔡锷将军一人。

在护国战争期间,蔡锷给妻子的信中,也透露了归隐林泉的想法。信中是这样写的:“而大局稍定,争权夺利者,必蜂拥以出,予素厌见此等伤心惨目之情状,不如及早避去之为得。一俟局势略定,即当抽身隐退,或避居林泉,或游海外;为疗病计,以适海外为佳。”

1916年11月8日,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

蔡锷的逝世,在国内可谓是万众同悲。正如梁启超所言:“自吾松坡之死,国中有井水饮处皆哭。”蔡锷逝世当日,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致电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及蒋方震电,称“昊天不吊,丧我元勋”。参议院在唁电中决定“下半旗以致哀悼”。

随即,湖南督军谭延闿、梁启超、康有为、唐继尧、张謇、熊希龄等纷纷致电,请求民国政府给予蔡锷国葬待遇。其中张謇在电文中阐明给予蔡锷国葬的意义:“使海外知中国自有巨人”。

1916年12月21日,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下发总统令:国会议决,故勋一位陆军上将蔡锷,应于国葬典礼,著内务部查照国葬法办理。

巍巍麓山,何其有幸,葬“邦之楷模”(毛泽东评蔡锷)蔡锷将军的忠骨。

“横有万古,竖有五洲,人生其间,孰能长留?死重泰山,亦复何求!”这是蔡锷将军为友人所写祭文中的几句话。其实,这几句话,用在蔡锷自己身上,又是何等的贴切。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诚哉斯言!

参考文献:《蔡锷集》、《邵阳历史人物》(光明日报出版社)《蔡锷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