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白皮书》推测,2022年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将高达25万人。但每年集成电路强相关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仅为2万人左右,这其中能进入到行业的人才仅为40%,约8000人;统计400所高校以内的电子类相关理工科学生20万人,这其中能进入行业的人才不到14%,根本无法满足巨大的人才需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招人难”、“高薪抢人”的现象,甚至出现了“缺人”比“缺芯”严重的说法,复醒科技(大同学吧)创始人兼CEO黄博同表示:现在芯片行业的offer率占比低,校招的行业平均offer率不到20%,中小公司甚至只有10%的offer率,发出10个offer,只能得到一个回应。
复醒科技(大同学吧)创始人兼CEO黄博同
2月23日,在“首届半导体产业峰会暨芯智库成立大会”上,复醒科技(大同学吧)创始人兼CEO黄博同,专门针对人才问题进行了主题为“对半导体企业校招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的精彩分享,阅读这篇文章,你会了解:
01
人才都去哪了?
在分享开始之前,我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这几年的校招有多缺人吗?据我了解,许多非常知名的半导体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在高校招生的时候都非常困难,因为整个行业目前在人才上挖来挖去,所以需要从源头解决,也就是校园端。现在的芯片行业,大家都觉得招人难,offer率占比低,校招的行业平均offer率不到20%。我们平台服务的1500家公司当中,60%到70%是中小型公司,很多公司都是最近五六年才成立的,甚至是近3年才成立的,我本来以为很多成立一两年的公司是不会做校招的,但是现在很多成立一两年的公司都在做校招。因为行业真的缺人,只能到校园里找。前面说过公司offer率不到20%,在中小公司的offer率更少,只有10%,也就是说公司发出去10个offer,可能只有1个人会接。接下来以数字IC设计和模拟IC设计为例,带大家看看校招应届生的薪酬涨幅。
可以看出,从2019年到2021年数字IC设计和模拟IC设计应届生的平均薪酬涨幅是20%,意味着学生如果毕业早3年的薪酬差不多是25万,晚3年毕业的薪酬就是35万,涨了10万。另外,人才的离职率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很多毕业后入职工作不到3年的人。因此校园人才的问题就是“人难招、薪资贵、留人难”。“人难招”我会通过供需情况分析,因为物以稀为贵,才会涨这么多工资,那么到底人有多缺?这是全国高校(主要是985和211和普通本科)的专业数据,要知道集成电路行业最对口的是四个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这四个专业是非常垂直的,每年毕业生约2万人,有40%的人进入本行业。还有其他的相关专业共15个,这些专业的学生学过数电和模电等科目,也掌握一些基础课程,那他们也可以进入半导体行业。据统计,这些专业的同学约有20万人。2021年的数据显示,只有13.7%的同学选择了半导体行业,连3万人都不到。这么少的人才供给和企业端的人才需求显然是不匹配的。
还有很多企业想招非常垂直对口,并且有经验的人,也就是28所示范性微电子高校里和半导体强相关的四个专业的学生,这28所学校大概有8000人,非常少。而这8000人里还会有约30%的人没有进入到行业做技术相关的工作,再去掉这些人就只剩下5000人左右了。但现在全国芯片设计公司有3000多家,再加上制造、封测、EDA、材料、设备等公司的瓜分,平均一个企业甚至连抢到一个人都很难。如果去做校招,只招垂直对口、做过相关项目课题、上手比较快的同学,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数量实在太少了,比如说我们去年服务过的一些上市公司,招复旦、交大等学校的学生,也只招到了两三个人,非常少。据了解,研究生毕业后,约有90%的研究生会选择参加工作,比例很高。但是本科生的就业比例只有约31%,约有60%的本科生选择了考研或出国。
就在刚过去不久的研究生考试里,有410万人报考研究生,而整个中国大学本科每年的应届生有1000多万人,结果400多万人去考研了,所以本科生就业倾向比研究生低太多了。目前一直在985、211和普通本科这块深耕的一线高校有209所,985、211高校共81所,电子类相关专业约有58万人,这58万人当中硕士研究生约14万,本科生约41万,但这些本科生中的60%到70%是不签约就业的,所以本科生虽然基数很大,但是就业比例很低,研究生虽然基数相对小,但是就业比例会高,这就是从供给端的角度了解到的情况。2020年只有12%的人进入了集成电路行业,到了2021年,比例提高到了13.7%,85%以上的相关专业同学都去了其他行业,如果比例提高到20%,那增加的人数都是以万为单位的。02
再看看需求端是什么情况,可以看出,1万人以上的公司很少,只有1%。大部分的公司都在50人以下、50-150人之间,这两个区间段占了一半以上,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里,这种规模的公司是最多的。
再看看相应的校招规模,50人以内的公司,校招规模平均为20人。想起前段时间我去了一家做IP的公司,他们刚成立6个月就要校招30人,我说为什么招这么多人?他说实在是没有人。50-150人之间的公司,招聘规模平均在40人,150-300人之间的公司,招聘规模平均在80人。而不同岗位的招聘人数也是不同的,测试类岗位的招聘规模是最大的,排在我们平台的第一位,人才非常非常缺。第二个是数字类设计岗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03
对于微电子学院来说,必须要扩招。从2018年开始,包括复旦等很多学校的微电子学院慢慢独立成院,之后开始扩招,每年的扩招比例大约为30%,让8000人的基数进一步上涨,等明年、后年毕业学员的人数就可以达到1万人以上了,但是这部分的人员基数比较少。另外,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培训,让更多同学进入到行业中,比如说之前只有13.7%的比例,可以尝试一下能不能提高到20%,也是一个办法。现在很多同学对行业不了解,我当时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也一样,我当时是做存储的,那时我经常在想,我做的这个东西未来在产业当中有什么应用,其实都是不清楚的。刚才提到的28所示范性微电子高校相对来说比例很不错,但是基数不够,所以高校必须扩招,而且其他高校也需要设定相关的微电子专业和微电子学院。但很多高校的微电子学院缺师资、缺教材、缺平台、还缺设备仪器,靠高校自己做人才培养是非常难的,需要有企业的参与。现在国家为了培养人才,已经把有些高校的副教授和教授往上升的标准做了调整,比如需要有一些跟企业联名的合作项目才行,国家增加这块指标就是希望高校的工科学科,可以跟企业一起做一些产业应用的事情。给同学们做好职业规划,让更多本专业的同学和相关专业的同学能够更好地了解产业和未来发展情况,这样人才比例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希望从学生进入到这个专业时,帮助他了解这个专业,了解未来的发展,接下来对他们的技能进行培养,一直到最后就业。做人才培养这件事,不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平台就能做的,因为整个行业的产业链比较长,需要很多公司一起合作。很多企业选择通过我们平台解决学生能力不够的问题,我们平台有一些搭建好的编程设计方面的线上的实训流程,学生正常需要3到6个月就可以通过学习,再实现就业。这种短期的方式让很多其他的产业的人也进入到我们行业,培训之后可以快速上手。之前我接触过一个大型手机厂商,他们的芯片设计公司在张江,他们的模式就是快速招一批其他行业的人过来,然后迅速培训,培训之后上手做一些初级的工作,成为初级工程师。应届生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进行学习,通过我们平台培训,再参加一些大赛去锻炼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紧接着实现就业。再说说产业跟高校合作的人才培训模式,其实当下高校一直在推专硕的培养,但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高校也不能说少,只能说还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像复旦、交大等高校都会在校外会建实训基地,让学生学到东西。另外,高校这几年研究生招生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基本上是学硕为主,能达到80%到90%,但是现在,国家会让学硕跟专业硕士或者是工程硕士的比例慢慢持平,达到各50%。以前国家招生招的基本上是学硕,现在也做了专硕的联合培养,但国家定了这个制度以后,高校并没有很多拥有产业背景的导师,给学生做工程技术相关的专硕的培养。所以企业和高校要共同培养人才,做好不同的分工,毕竟企业的考虑是,企业培养人才后,能不能把人留下来?但是很多企业培养了之后,人才也留不下来,所以企业不想干。这就需要高校和企业一起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把专硕的联合培养和实训基地落实,让专硕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人数进一步增加。培养模式需要产业和高校一起探讨,才能够既让高校达到需求,又能让产业和企业达到需求,如果有一方缺席,这个事情就做不长久。长期解决方案有校企实验室共建和横向项目合作。一般情况下,只有大企业和实力强的高校才能有实验室的共建,因为实力强的高校找企业,肯定会选大企业;横向项目这块小企业只有通过校友介绍,比如说公司的高管来自某个课题组,这样小企业才有机会跟高校建立合作,否则单独的小企业去跟某高校的院长、书记谈横向项目合作,谈下来会比较困难。还有一个是产业的企业要自己做好入职后的人才培养体系。但目前,产业和高校人才培养还没有比较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产业中的企业和高校的教授、老师共同努力。现在很多企业都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给同学做培训,再实现到产业当中去。很多企业做这类型的大赛都会和高校合作,可以给表现优异的学生加学分,让学生更有兴趣参加。最后说说就业方面,包括通过行业规划影响更多的人进入行业和通过人才培养让候选人的能力符合产业需求。我们公司做设计方向的培训,主要涉及的有前端、后端、验证、DFT、模拟、版图等类别,其中验证的占比是最高的,达到了28.9%,在院校层次方面,985高校和其他院校的占比都非常高。
其实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心理,要招科班出身的,但我认为,一个学习能力还可以的学生,也有相关的基础理论背景,通过我们行业规划、培训之后,如果和科班出身的学生差别不大,其实也可以招,如果把专业卡死,那肯定是没有那么多人的,所以对企业来说可以考虑一下把门槛放宽一点。
其实有很多其他行业的学生转到集成电路行业,根据我们去年统计的数据,2021年前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毕业生还是有很多的,2021年的其他行业毕业生里也有很多人想通过我们的培训进入到集成电路行业,这也是我们为解决人才问题作出的努力。
关于复醒科技(大同学吧)
复醒科技(大同学吧)致力于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招聘平台,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汽车电子、通信智能制造、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相关领域。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包括校招、实习、0-5年经验的社招等;为雇主品牌提供宣传和活动服务,包括硬科技企业高校雇主品牌活动策划、宣传执行和企业宣传策划拍摄服务等;提供直播和HRsaas系统服务;为广大用户提供就业服务,包括职业规划、职业教育培训、校招实习等。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