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物资遭非法低价抛售,销毁计划背后谜团待解| 高考时评
上海市民代先生近日在二手商店购入了两张看似全新的折叠床,不料拆开后惊现“救灾物资”标识,令人震惊。
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回应,揭示这些本应销毁的救援用床,在消毒后竟被私自转售。
据调查,这些床被不法分子从某处收集并重新塑封,以每张160元的价格公然在市场中流通。
代先生表示,购买时毫不知情,直到拆封才发现真相,而店家则声称这些床是从高架桥下批量购买的,交易过程完全公开。
此事无疑引发了公众对救灾物资管理和市场秩序的深切关注。
根据相关管理规范,救灾物资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入库、存储、出库及回收,都必须有详尽的凭证记录,确保它们不会非法流入市场。
然而,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的仓库管理人员证实,这批折叠床本应按照流程在消毒后送往钢厂销毁。
但不幸地,它们却以一种未知的方式逃脱了监管,最终出现在了市场上。
这明确指出了管理局在物资管理上存在着重大疏忽。
另一方面,也有推测认为这些床可能在钢厂待销毁期间,被内部人员私自挪用并出售。
若真如此,监管部门同样难辞其咎,因为他们在销毁流程的监管上存在严重缺失。
追溯这批折叠床的来源和流向,虽需时日但并非不可能。
而在此过程中,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是:
为何这些尚具使用价值的床会被直接送往销毁?
是否仅仅因为新物资的替换,就必须让旧物资无一例外地消失?
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引发了公众对物资处理标准的质疑。
《上海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草案指出:
仅当物资因非人为因素严重破损、超出储备年限或过期时,才需经专业机构评估后,由承储单位向相关部门申请报废。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中央救灾物资管理。
目前,该草案正征询意见,强调仅符合条件的物资方可报废。
因此,若完好的折叠床被计划销毁,必须追问其决策依据,是否遵循了必要的评估与审批流程,确保合规性。
这批折叠床,源自宁波某公司2020年底,次年4月转至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总量达两万张。
目前尚不确切知悉有多少被非法转售,多少本该销毁。
此事引发公众忧虑,质疑救灾物资管理不善,担忧国家资金被滥用。期待相关部门迅速澄清,严惩责任人,并堵塞管理漏洞。
最新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