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笔谈】何畏: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2022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2013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稿60篇。这些系列重要论述,把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刊作为青年研究的重要阵地,邀请全国青联社会科学界别四位青年学者开展圆桌笔谈,学习贯彻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重要精神,以引领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
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
更有品位的人生
何畏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论党的青年工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党的青年工作的最新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殷切嘱托新时代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人时刻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大我和小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新时代青年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才能提升人生的高度、境界、品位,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以理想引领现实
托举人生高度
理想是社会中的个体、集团、阶级、政党、国家等社会实践主体为超越现实而设定的未来长远目标。当个体理想与自己所属的集团、政党、阶级和国家的理想相吻合时,就会对集团、政党、阶级和国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对自己的人生高度也产生决定性意义。
理想决定目标高度。任何社会主体的理想都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经过科学论证或理性推定的目标预设。理想与幻想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理想不是一厢情愿的主观想象,而是基于理性、理论对现实的理想化追求。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只有确立了理想,才能不断改变现状、超越现实,推动现实向更理想化的状态和更高阶段发展。理想决定奋斗力度。理想是个人或社会集体奋斗的强大动力,理想越崇高,人们为之奋斗的热情就越高,抗压御挫的意志就越坚韧。相反,人没有理想,就会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甚至陷入价值虚无而无所事事。理想决定事业速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有了理想的引领,把强大的奋斗激情投放在正确方向上,才能既不走错路,也不走弯路,从根本上保证事业发展的速度,从而使理想的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理想的契合度最终决定着个人的人生高度。恩格斯曾经指出,活动在历史中的每个人的意志都不等于零,历史是所有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一个团体、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理想的实现及其实现水平,有赖于其每个成员的贡献,每个成员的贡献度同时决定着他自身的人生高度。这个问题对青年尤为迫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当代中国,实现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每个人只有为实现中国梦踔厉奋发,才能准确定位并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高度。
用主义破解问题
升华人生境界
对于每一个社会实践主体而言,选择什么“主义”,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政治问题。20世纪初,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时,毛泽东当即就指出了胡适把“问题”与“主义”对立起来的错误。毛泽东写道:“问题之研究,须以学理为根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关于主义的重要性,毛泽东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对社会而言,主义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成败。个人的社会活动与主义密切关联。在社会层面上,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根本性问题的政治选择与设定,其核心是社会发展最终“为了谁”“依靠谁”,体现的是社会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信仰和践行什么样的主义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主义不是价值偏好,科学的主义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要求。一个人信奉的主义,规定着人的思想方法、理论指导、是非判断,影响着他的人生态度、价值选择、是非好恶,进而影响人的事业选择和人生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人类的高尚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必然趋势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被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了的发展中国的优越制度,所有这些主义都理应成为中国青年破解问题的不二选择和坚定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将小我融入大我
提高人生品位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始终与更大的社会单元相联系,从而构成“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把“大我”视为“我”,而不是“非我”,这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关系上截然相反的文化观念。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由于资本的牟利性及其在利益关系上的排他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把包括其他人在内的“我”之外的一切都视为“非我”,把市民社会理解为“利益的战场”(黑格尔),甚至认为“他人就是地狱”(萨特)。于是,立足个人本位认识和对待社会,将社会理解为原子化个人的集合体,用个人主义贬抑集体主义,用资本主义否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个人原教旨主义对人与社会的关系先割裂后缝合,造成个人主义泛滥、利己主义肆虐,制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和冲突。在一些西方国家,连抗疫需要的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都被视为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侵犯,就是上述思想观念逻辑的自然形成和实践必然。
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遵循着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社会存在物,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集团、阶级、国家、民族等社会集体,集团、阶级、国家、民族正是个人存在的不同社会形式,个人对集团、阶级、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正当利益的贡献,是评价个人价值的客观尺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个人之“小我”只有自觉融入并献身于集团、阶级、国家、民族之“大我”,“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出共产党人将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深厚道德情怀和崇高人生境界。
让利他统摄利己
净化道德情操
利他与利己的关系是所有人都回避不了的伦理问题。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人鼓吹“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别人”,把自私自利视为人类本能,宣扬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伦理原则的合理性、正当性。习近平总书记尖锐地指出,当前社会上有的人“只讲个人奋斗,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弱肉强食的“动物法则”或“丛林法则”,在人类相当长的历史中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被精致化,在社会生活中奉行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国与国关系中,以“生存竞争”的合理化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张目。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也讲利他,但利他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利己,本质上是对他人或弱者的一种本能的“同情心”,因为人固有的想象力使人能够因别人的痛苦而痛苦、因别人的快乐而快乐(亚当·斯密)。因此,公共利益只是个人利己行为的副产品——“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曼德维尔),从而用人的利己主义本性演绎出利他主义,把利他主义理解为利己主义的无意识后果。私有制社会的伦理信念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资本主义社会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发展到历史的极致。为此,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的消亡,以生存竞争、社会对抗为根本特征的“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才会“告终”。
利己是个人和集体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但利他更为重要。如果说利己是一种本能,那么利他就是伦理与道德要求,是规约和提升人的本能的文化社会形式,是人类超越和摆脱动物界的文化力量,舍此,人就只能停留在动物水平。在先进文化理念中,“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道德从不否定利己行为,但道德的高度却是由自觉利他、无私奉献来标定的。董存瑞用身体托举炸药炸掉敌人碉堡,为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假如没有爆破成功,他的英雄壮举也一样是高尚的。这就是道德文明的通识判断。
社会文明与发展需要以利他统摄利己,以实现利他与利己的和谐统一。一则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手里总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们不解地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何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答道:“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道路,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盲人既没有否定利己,也没有将利己置于优先位置,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利他成了利己的最高形式。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将市场行为中利己和利他的关系概括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利则生,利他则久。”这就是他一再创造企业经营奇迹的哲学法则和制胜之道。
强国家以济世界
健全人类情怀
在当代世界,民族国家既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单元,也是国际社会的成员,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有赖于各个国家。每个人既是国家的公民,也以国家为中介成为世界的公民。如何认识和处理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既反映着一个国家的世界道德水准,也反映着一个人的世界道德水准。爱国主义是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国家是个人存在的社会形式,个人的生活、成长、教育、安全等都在国家中实现,依靠国家保障。因此,“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个人道德水准的根本尺度,也是国家自强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社会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失去爱国主义的国家将会一盘散沙,国将不国。正因为如此,“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必修课”。然而,在历史中,爱国主义在某些国家畸变为狭隘民族主义,膨胀为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与国或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地盘、资源和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冲突和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不堪回首的痛苦和摧残。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有机统一的。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拥抱世界,才能拥抱明天;携手共进,才能行稳致远”。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寻求发展利益最大公约数,不断把‘蛋糕’做大”,使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让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经验,共享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红利,为世界人民谋幸福,以实际行动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还要有胸怀天下、匡时济世的志向,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这是当代中国人深厚爱国情感与深沉人类情怀的自然要求和自觉践行。
文章来源:《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
网络首发:委员观点|何畏: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注:点击文字即可跳转
赵琪--审校
曲容良--编辑